《2022天坛导游词范本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天坛导游词范本0.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天坛导游词天坛导游词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导游,时常须要用到导游词,一篇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那么一遍条理清楚的导游词应当怎么写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天坛导游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天坛导游词1敬重的女士们、先生们、小挚友们:大家好!我是今日的导游盛泽西,大家可以叫我小盛。今日我们要参观的是天坛,它是世界闻名文化遗产之一。今日,我很兴奋和大家共同观赏它漂亮的景色和建筑,共度这段美妙的时间,预祝大家玩得开心!。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的场所,始建于明永乐18年(1420年),以后经过不断的扩建,至清乾隆年间建成。它从建成起先,始终是皇帝祭天
2、的专用祭坛,始终持续了490年,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封建帝制结束,它也完成了它的使命。1918年被辟为公园,从今后任人巡游。1957年被列入北京市第一批古建筑文物爱护单位。1961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天坛公园现有面积为205万平方米,保存有祈谷坛、圜丘坛、斋宫、神乐四组古建筑群,有古建筑92座600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形制最完备的古代祭天建筑群。天坛有3500余株古松柏、古槐,树龄逾数百年。天坛不仅是中国古代皇帝的祭坛,也是中国悠久的祭天文化的结晶,其雄伟的建筑、青翠的古树、丰富的文物保藏既记载了中国古代先民的企盼和希望,也记载了封建帝王的睿智、昏庸和腐朽。各位
3、敬爱的游客挚友们,我们今日的巡游就要结束了。特别兴奋能与大家共同度过这段美妙的时间。对我今日的导游有什么不满足之处,请大家指责指正,感谢!天坛导游词2大家好:我是北京天坛导游刘雪琪,大家可以叫我刘导。今日我将陪伴大家观光巡游北京天坛。我们现在望见的就是天坛。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祈祷丰收的场所,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处坛庙建筑,天坛东西长1700米,南北长1600米。总面积为273万平方米,并有外坛墙和内坛墙,北面是圆形,南面是方形,象征“天圆地方”。现在请大家跟我往里走。这里是祈年殿,它高38。2米,直径24。2米,坐北朝南,一整个大殿都是木质的,其中雕有金龙的四根代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4、。其余的代表十二个月和十二个时辰。再往里走就是回音壁了,城壁运用磨砖砌成的,墙头覆盖着蓝色玻璃瓦。回音壁具有奇妙的回音效果,一个人靠墙说话,传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对方听得清清晰楚,堪称奇趣,造成一种“天人感应”的神奇气氛。大家不防试一试。请大家往回音壁的外围看,那是一株500余岁的桧柏,由于树干纹理特别的奇妙,似乎九条蟠龙缠绕游戏,所以它叫九龙柏。大家可以和它合影留念。各位游客挚友们,今日北京天坛一日游就快结束了,大家玩得快乐吗?希望下次有机会还能为大家做导游。天坛导游词3大家好!我是邱林,我很荣幸担当北京天坛的导游,有不懂的可以随时来找我帮忙,现在我们接着沿着中轴线行走,面前的建筑叫做天库
5、,而它的正殿就是皇穹宇。皇穹宇建于明嘉靖九年,起初叫做泰神殿,到了十七年,改名为现在的皇穹宇,它的作用就是在平日存放圜丘坛祭祀主神的地方,所以这里也叫圜丘坛寝宫。殿内正面的圆形石台上安放的就是皇天上帝的神牌,而前边两侧的四个方形石台上安放的则是八位祖先神主,还有东西配殿用来存放从祀神位。而皇穹宇三个字也分别代表了至高无上,天,宇宙的意思,更加显示出它的神圣和至尊。它是一座建筑艺术价值特别高的殿宇,总体呈圆形,下边是高2。85米的圆形须弥座,为青白石筑成,有东南西三个方向的出陛,也就是台阶,而在南向出陛还有二龙戏珠的丹陛石。上边是蓝色筒瓦单檐攒尖鎏金宝顶。而在殿内还有八根檐柱和八根金柱,大殿上架
6、没有横梁承托,全都是靠各类斗拱层层上叠来支撑,步步收缩,从而形成了精致的穹隆圆顶。这里边还运用了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这组建筑不仅非常精致,而且还有回音壁和三音石,这和刚才我们说的天心石合称天坛三大声学现象。回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外墙,围墙建立的磨砖对缝,非常的平滑,是很好的声音载体。天坛导游词4各位游客,大家好!今日我们要参观的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天坛是明朝永乐皇帝建成的祭天圣殿,主建筑是大祀殿,也就是今日的祈年殿。天坛有外坛墙和内坛墙,北圆南方,寓意天圆地方。乾隆年间,将大祀殿改为现在祈年殿,将屋顶改为蓝色的琉璃瓦,形成了今日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这一祭天圣地,在1860年
7、遭受了英法联军的洗劫,19又遭到了八国联军的蹂躏,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成了着名的旅游景点,还有许多健身的人们。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线路起先巡游。现在我们是沿着天坛建筑的中轴线在向南行进,将要看到的就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圜丘坛。圜丘坛有两道围护墙,外方内圆,符合天圆地方的说法。每道墙都有四组门,门的大小都不一样,这是因为中门是皇帝专用的,所以高大,皇帝只能从左侧的进入;而其他的官员只能从右边最小的门通过。来到圜丘坛下,我们立刻就要起先登坛了,不过要请您留心数一数,每一层坛面有多少台阶。到了最高层,大家都会发觉,坛上全部的阶数,都是九或九的倍数。这些莫非都是巧合么?当然不是,因为古人认为九的
8、极阳数。所以工匠们变用这个数来给予圜丘坛的“崇高”之意。感谢你们来北京天坛,欢迎下次再来啦!天坛导游词5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曹宇翔。下面我要给大家讲讲天坛的传闻,现在大家抬头看一下这就是漂亮的天坛,从远出看是个八角形宝塔。天坛是王屋的主峰,高峰耸寺深古纵横,一峰突起,万峰臣伏,唯我独尊,从南向北看中间高,两边低,好像屋顶像王者之屋,称王屋山。天坛原名叫琼林台,因皇帝在山顶设坛祭天,后人为了纪念,该为天坛。为了纪念皇帝老师华盖对皇帝指引,把天坛峰前的山叫华盖峰。我们走过天坛,又来到了望景寺,这里可以这人欣赏天坛的风景。天坛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明爱护单位。于
9、北京正阳门,东南方自,为明清两朝皇帝祭天,求雨和祈,寿年专用祭坛,是世界上现在规模最大,最完备的古代祭天建筑群。总面积273平方米年作为公园正式对外开放。坛为三层圆形石台,坛区占地20万余平方米。因此;明清时期北京的天坛与历朝代郊坛有一脉相承的渊源。天地坛遂改称为天坛。消沿明制,天坛一称沿用至今。从乾隆八年1743年起,对天坛建筑进行了多次修理,天坛最终形成了南北两坛,规制严谨的盛郎风貌。天坛到处有漂亮的风景,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细细游赏。天坛导游词6今日我苏彪,带你们来巡游一下我国闻名的天坛。我国天坛建于公元15世纪上半叶,坐落在皇家园林当中,四周杏松环保,是保存完好的坛庙建筑群,无论再
10、整体布局还是单一建筑群上,到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关系在中国古代宇宙观中占着核心位置。同是,这些建筑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天坛位于北京市崇文区永定门内大街左侧,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祈谷、夏至祈雨、冬至祭雪的圣地。天坛主要建筑均位于内坛,从南到北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全部宫殿、坛基都朝南呈圆形,以象征天。整个布局和建筑结构,都具有独特的风格。祈年殿是皇帝祈祷五谷丰收的场所,是一座三重檐的圆形大殿,高38米,直径32.72米,蓝色琉璃瓦屋顶,全砖木结构,没有大梁长檩,全靠28根木柱和36根枋桷支撑,在造型上具有高度的艺术价格。天坛导游词7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求雨和祈祷丰
11、年的专用祭坛,是全国最闻名的古建筑之一。坛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整个天坛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祈年殿、回音壁等耳熟能详的建筑都位于内坛。内坛以宫墙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祈谷坛”,是皇帝在春季实行祈谷大典的场所,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东西配殿、祈年门、神厨、宰牲亭、七十二长廊等。南部为“圜丘坛”,是一座露天的三层圆形石坛,为皇帝冬至日祭天的地方,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及配殿、神厨、三库及宰牲亭等。连接两坛的是一条长360米、宽28米、高2.5米的砖石台,称为“神道”,又称“海墁大道”,也叫“丹陛桥”,寓意着上天庭要经过的漫长道路。游玩天坛,除了欣
12、赏各殿堂的精致建筑、追寻古代帝王祭天的宏大场面外,回音壁、三音石等奇巧的设计也一样令人慨叹古人的才智。在皇穹宇殿前到大门中间的石板路上,由北向南的三块石板叫做三音石。在皇穹宇门窗关闭而且旁边没有障碍的状况下,站立于第一块石板上击掌,可听到回音一声;于其次块石板上击掌,可听到回音两声;于第三块石板上击掌,可听到回音三声。单纯的参观,可能对古代帝王祭天仪式总是没有详细的概念。没关系,设在祈年殿西配殿的祭天礼仪馆里具体介绍了中国祭天礼仪的演化过程,重点展示了清代祭天大典的礼仪状况,包括各种祭天礼器和祭天程序等,其中清乾隆十三年大驾卤簿图第一次呈现了中国皇家最高仪仗的风貌,尤为精彩不行错过。而设在祈年
13、殿东配殿的祭天乐舞馆则以编钟、编磬等清代中和韶乐的乐器实物,结合文字和图片,全面介绍了中和韶乐的历史沿革、乐舞制度、管理机构及祈谷大典时的演乐场面,使游人对祭天乐舞有直观和全面的了解。天坛导游词8我们现在们在天坛的昭亨门,也就是现在天坛的南大门。天坛,位于北京城区的东南部,原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圣地,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天坛,建于明朝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与紫禁城(故宫)同时兴建。耗时14年,距今已有580多年历史。其占地273公顷,比故宫大3.7倍,略小于颐和园。整个建筑布局呈回字形,分为内外坛两大部分,各有坛墙围括。外坛墙总长6416米,原来仅设西门,为
14、天坛的正门,是当年皇帝前来天坛祭祀时进出的大门。现在的东、南、北各门,都是后来开拓的。内坛墙总长3292米,分设有东、南、西、北四大天门。明代初年,祭天地都在此处实行,名为天地坛。嘉靖九年(1530年),在北郊另建方泽坛(地坛)后,才实行天地分祭,从今这里特地用于祭天,成为名副其实的天坛。 历代封建皇帝对祭天活动都极为重视,每年要两次亲临天坛祭天。第一次是在农历正月十五日,至祈年殿实行祈谷礼,祀(si)皇天上帝保佑五谷丰登,其次次是在冬至,至圜丘坛禀告五谷业已丰收,感谢天帝的保佑之恩。新中国成立后,天坛回到了真正值家作主的人民手中,并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我们从南门进去,向北走,首先看到
15、的就是在昭亨门西面的三座高大的石台,它叫作台。台上有长杆,叫望灯杆,该杆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杆长九丈九尺九寸。祭天时,三根灯杆上各吊一只直径六尺、高八尺的大灯笼,所用特制,长四尺,粗一尺,并铸有凸龙花纺。燃点时不灭,不流油,不剪蜡花,可燃烧十二个小时,名为“蟠龙通宵宝蜡”。此刻在我们眼前的便是圜丘坛俗称祭天台,这是名副其实的天坛。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清乾隆十四年(1749)扩建,是一座四周由白石雕栏围护的三层石造圆台,通高五米,明、清两代,每年冬至日皇帝亲临的祭天礼仪,就在此坛实行。 圜丘坛在建筑形式上,有着很多奇妙好玩的说法。这是我国古代人民奇妙运用几何学原理设计的一座杰出
16、建筑,各项建筑材料的数学计算均极其精确,其中包含九的含义与运用深为中外广阔游人所赞美与称奇。圜丘坛共分三层,每层四面各有台阶九级。每层四周都设有精雕细刻的汉白玉石栏杆。栏杆的数字均为九或九的倍数,即上层72根、中层108根、下层180根。同时,各层铺设的扇面形石板,也是九或九的倍数。如最上层的中心是一块圆形大理石(称作天心石或太极石),从中心石向外,第一环为9块,其次环18块,到第九环81块;中层从第十环的90块至十八环的162块;下层从十九环的171块至二十七环的243块,三层共378个九,为3402块。 同时,上层直径为9丈(取一九),中层直径为十五丈(取三五),下层直径为21丈(取三七)
17、,合起来45丈,不但是九的倍数,而且还有九五之尊的含义。为什么要用九或九的倍数来设计建立祭坛呢?缘由是:一、据神话传闻,皇天上帝是住在九重天里,用九或九的倍数来象征九重天,以表示天体的至高与至大。二、在我国古代把单数(奇数)看作阳数,而将双数(偶数)视为阴数。天为阳、地为阴。天坛是用来祭天的,只能用阳数进行建筑。而九又被视为极阳数,这是最祥瑞的数字。除了封建迷信的因素外,而这种设计规制,却反映出当时工匠们超群的数学学问和计算才能,实在令人叹服。从南门进入圜丘坛,在内墙南隅有一座用绿琉璃砖砌成的燔炉,是祭天时焚烧松柏木和祭祀后烧祝版、祝帛的地方,燔炉旁有一座瘗坎,祭典结束,把扬供全牛的尾毛血等埋
18、在坎内,像征不忘祖先茹毛饮血的意思。大家看在燔炉前排有8座燎炉,这些是专为祭天时焚烧松柏枝、松花、松塔等用的,在坛东、西门内还各有一对。现在我们来到了皇穹宇,它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殿高19.5米,底部直径15.6米。砖木结构,整个殿宇用八根檐柱支撑,顶无横梁,由众多斗拱层层上叠,天花板层层收缩,组成漂亮的穹窿圆顶式的藻井。殿内正中的石台宝座,是放置皇天上帝神牌的地方;宝座前左右的石台,是放置皇帝历代祖先牌位之处。殿外的东西配殿,为供奉日月星辰和云雨风雷诸神牌位之所。现按原样陈设,并塑有清代祭天官员的蜡像。现在是我给大家介绍回音壁,它是指围括皇穹宇和东西配殿的高大的圆形围墙而言。围墙周长193
19、.2米,直径61.5米,墙高3.72 米,厚0.9米。假如两个人分别站在院内东西配殿后的墙下,均面部朝北对墙低声说话,可像打电话一样相互对话,极其奇异好玩,这就是回音壁得名的由来。下面介绍的是迷人的圆心石回音 圜丘坛上层中心有一块圆心石,是游人最感爱好的又一奇异之处。当你站在圆心石上轻声说话时,自己听起来声音很宏大,有共鸣性回音之感。但站在其次、三环以外的人,则无此种感觉。为什么呢?原来,这也是一种声学现象:由于坛面非常光滑平滑,声波传到四周等距离的石栏围板后,能够快速地被反射回来。据声学专家测验,从发音到声波再回到圆心石的时间,总共仅有零点零七秒钟。说话者根本无法分清它的原音和回音,所以站在
20、圆心石的人听起来,其共鸣性回音就特别洪亮。封建统治者则把这种声学现象说成是上天垂象,是天下万民对于朝廷的无限归心与一样响应,同时并给予亿兆景从石的美名。我们从在皇穹宇的西面出在,在这里有一株古柏,名为九龙柏,树干扭结纠屈,犹如九条回旋而上的蟠龙,故此得名。据传这棵古柏生长于建坛之前,已有近千年历史。 天坛境内广植有树龄悠长、树身高大、四季不凋、繁茂青翠的松树和柏树。树海林涛,森森淼淼,以造成一种海阔天空的广漠景象。我们现在脚下的路叫做丹陛桥,这明明是一条笔直坦荡的大道,为何又称桥呢?因为在道路下辟有一个券洞,与上面的大道正好形成立体交叉,故称为桥。这是一条南北走向的石砌台基大道。全长360米,
21、宽约30米,整个桥体由南向北渐渐上升,南端高约1米,北端高达3米左右。如此设计建立,一则象征皇帝步步高升,寓升天之意;二则表示从人间到天上,具有遥远的路程。丹陛桥为天坛内坛的主轴线,起着连接南端圜丘坛和北端祈谷坛两组建筑物的重要作用。桥面中心线的石板道叫神道,神道左右两侧的条石道,分别叫御道和王道。天帝神灵走神道,皇帝走御道,王公大臣走王道。此刻我们脚下的便是进牲门-俗称鬼门关,为什么要叫鬼门关呢?因为于祭日前,外坛西南隅牺牲所的所牧和所军,需从今洞门自西向东赶运牛、羊、鹿、兔等至宰牲亭屠宰。这一活动叫进牲。因凡经过此门的牲畜,全被宰杀无存,用以制作供品,故有鬼门关之称。沿着丹陛桥接着向北走,
22、现在在我们左边的是具服台,它位设于丹陛桥北段东侧,为一座凸字形平台。这是皇帝前往祈年殿行祀谷礼时,更换冕服(祭服)的地方。天坛导游词9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位于正阳门外东侧。坛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四周环筑坛墙两道,把全坛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总面积273公顷,主要建筑集中于内坛。内坛以墙分为南北两部。北为“祈谷坛”,用于春季祈祷丰年,中心建筑是祈年殿。南为“圜丘坛”,特地用于“冬至”日祭天,中心建筑是一巨大的圆形石台,名“圜丘“。两坛之间以一长360米,高出地面的甬道丹陛桥相连,共同形成一条南北长1200米的天坛建筑轴线,两侧为大面积古柏林。西天门内南
23、侧建有“斋宫”,是祀前皇帝斋戒的居所。西部外坛设有“神乐署”,掌管祭祀乐舞的教习和演奏。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圜丘、皇穹宇、斋宫、无梁殿、长廊、双环万寿亭等,还有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名胜古迹。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又经明嘉靖、清乾隆等朝增建、改建,建筑雄伟壮美,环境庄重肃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天坛的文物古迹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爱护和修理。历尽沧桑的天坛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雄伟的建筑风格,成为东方古老文明的写照。天坛集明、清建筑技艺之大成,是中国古建珍品,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1961年,国务院公布天坛为“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6页 共16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