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土壤的实习报告例文.docx





《2022土壤的实习报告例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土壤的实习报告例文.doc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土壤的实习报告土壤的实习报告合集六篇在现实生活中,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亲密,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土壤的实习报告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土壤的实习报告 篇1一、实习目的1、了解野外剖面点的选择原则,并据此确定调查剖面的位置。2、驾驭土壤剖面挖掘和土层划分的基本原则;学习利用常用工具(罗盘、剖面刀等)与方法进行土壤剖面形态视察与记录。3、驾驭土壤剖面分析样品采样、环刀采样的方法与操作。4、通过挖掘不同林木下的土壤剖面并进行调查,从而获得其不同特征。5、培育科研团队精神,培育良好的科研外业习惯,增加小组、班级及专业的凝合力。二、实习意义理论
2、结合实际,学以致用。通过实习的方式让我们对土壤剖面有一个直观的相识,并可以做一些外业调查,同时为室内试验打算原材料。另外,此次实习增进了同学间的合作精神。三、土壤剖面的确定和土壤样品的采集由于我们班三个组探讨的主题相同,于是我们分组挖掘不同林木下的土壤剖面,以求涉及更多的方面,进而使探讨内容更饱满,探讨结果更具有概括性。四、样品处理与分析1、测容重和含水量由于环刀取样的限制,我们只取了部分土层的原状土壤,并进行容重和含水量的测定。2、土样的处理及速效钾的测定(1)将采集的各层土样过1mm和0、25mm的筛供以后试验运用。(2)用醋酸铵浸提法测土壤样品的速效钾含量。3、用电位法测土壤样品的pH。
3、4、用稀释热法测土壤样品的有机碳和有机质的含量。5、用比重法测土壤样品的质地五、试验结果与分析林木土层土壤含水量(%)速效钾测定有机质含量测定pH质地有机碳百分比(%)有机质百分比(%)栓皮栎荆条大A19、402904、487、727、97砂壤土大BC18、23600、190、337、53砂壤土槲栎鹫峰A2803、756、4656、74砂壤土鹫峰B14、72700、210、365、48砂壤土鹫峰C600、170、296、83轻黏土采样地点:校内。(二)试验分析1、野外调查分析野外调查主要是通过目测及老师供应的调查方法对土壤剖面进行大致的调查,所得结论可能与室内试验有所差别。但是野外调查所做的初
4、步推断能够让我们对所调查剖面有一个初步了解,依旧具有重要意义。参照野外调查数据所得结论如下:(1)土壤剖面的紧实度从上到下渐渐增大,不同于农业土壤。缘由是我们所挖土壤剖面为自然土壤剖面,受人为因素(如人及机器的碾压)影响微小,由于重力的作用,上层土壤必定对下层土壤产生压力,压力由上向下渐渐增大,于是产生土壤剖面紧实度从上向下渐渐增大的结果。(2)同一地区不同植被下的土壤紧实度不同。大区地形差别不大,所挖剖面土壤的紧实度却不同,这时植被的影响因素不容忽视。由于不同植被的生长所需环境不同,而植物的生长也在影响着四周的环境。不同植物的根系对土壤的切割实力不同,代谢产生的有机酸不同,因此导致四周矿物岩
5、石的风化程度也不同,进而影响土壤的紧实度和石砾含量。(3)不同植被下土壤的质地不同。由于大区环境大体相同,土壤质地的不同同样取决于植被。不同植被的含根量及跟的大小粗细不同,必定影响四周矿物岩石的物理风化,而植物生长过程中释放的有机酸的不同让土壤进行进一步不同的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加上不同植物汲取的养分元素的种类和数量有所差异,必导致土壤质地不同。另外,植物生长所需水分不同,会导致不同植被下的土壤含水量不同。2、室内试验数据分析(1)土壤的含水量同野外调查结果大体一样,从上到下呈渐渐降低的趋势,由于土壤颗粒的截留必定会产生这样的结果。(2)同一土壤剖面的土壤容重从上至下呈增高的趋势,不同植被下的
6、土壤容重又有所不同。容重在肯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土壤的孔隙度,可见土壤的孔隙度从上到下呈降低的趋势,这一趋势也符合土壤紧实度自上而下渐渐增大的改变规律。造成以上规律的缘由同样是重力和植物的综合影响。(3)土壤速效钾的含量从上到下大体呈降低的规律,不同植被下又有所不同。钾素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之一。土壤中的钾素可分为四种状态:含钾矿物(难溶性钾);非代换性钾(迟效钾);代换性钾;水溶性钾(后两种为速效钾)。植物所能利用的钾是以水溶性及代换性状态存在的钾,其中主要是代换性钾。土壤中的速效钾之所以呈现从上到下渐渐降低的规律,我认为能为缘由有两方面:第一,矿质元素的生物小循环。钾被植物汲取以后运输到植株的
7、各个部位,最终随着枯枝落叶返回土壤。由于土壤颗粒的截留,会导致土壤中钾的含量从上到下渐渐削减。其次,植物根系在生长过程中要不断地汲取钾,因此由于根系的吸引作用,根系旁边钾的聚集也相应会多一点,而根系也主要集中在土壤剖面的上层。综上所述,以钾的循环为主,根系对钾的吸引为辅的机制,导致了以上规律。(4)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自上而下渐渐削减,不同植被下又有所不同。造成这种规律的缘由是:第一,总体上植物散落的枯枝落叶、动物及微生物的残体所积累的有机质遗留在土壤表层之后,虽然会随着雨水等向下渗,但由于土壤颗粒的截留,就会导致有机质含量自上而下渐渐削减;其次,不同植被散落的枯枝落叶不同、四周环境中的微生物不同
8、会造成不同植被下有机质的含量的差异;第三,不同植被生长所需环境不同,同时对环境的影响也有差异,因此对土壤质地会有不同的影响,从而导致不同植被下的土壤的截留实力的差异,也在肯定程度上影响的有机质的分布规律。(5)不同植被下土壤的pH和有机质不同。pH没有明显的规律,猜想缘由是不同植被的根系位置不同、释放有机酸的量和位置不同、四周环境中的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以上因素综合导致了土壤的pH的不规律性。土壤质地从上到下由壤土过渡为砂土或黏土,主要是不同植被的改造实力的差异引起的。六、实习结论同一地区土壤的各种特征的改变规律从上到下大体一样,但不同植被下的土壤特征有所差异。这种规律主要是植被引起的。
9、植物生长过程中,从四周汲取的养分成分不同,因而对四周环境的改造程度有所差异,从而导致了同一地区土壤特征大体规律一样,详细有所差异的结果。土壤的实习报告 篇2引言土壤是在地球表面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能够生长植物、具有生态环境调控功能、处于永恒改变中的矿物质与有机质的疏松混合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不行或缺的一种自然资源。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深刻影响着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过去、现在和将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土壤资源。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的基地,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土壤就没有农业。土壤学作为主
10、要探讨土壤中的物质运动规律及其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农业科学和资源环境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 。”土壤科学今后必需为提高粮食产量和改善生态环境服务。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而且后备土壤资源严峻不足,人类生存环境前景也不容乐观,土壤科学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也日益增多,土壤科学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也日益增加。土壤学实习是土壤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野外探讨土壤的一项重要手段。通过实习,一方面把课堂教学与野外实际结合起来,巩固、充溢和提高课堂所学的理论;另一方面通过对野外土壤视察探讨,初步驾驭土壤调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通过实习报告的书写,培育学生初步科研实力。一、实习概况与
11、记录实习目的:相识主要的土壤类型,在自然状态下能够进行识别。了解土壤类型分化与环境条件的关系,驾驭土壤剖面的挖掘技术。实习时间:20xx年12月2日到12月5日指导老师:*老师、*老师、*老师实习人员:*级全体同学实习工具:铁锹、PH指示剂、比色卡、采样袋、剖面刀、比色卡、卷尺、瓷块、布袋、卫生纸等实习记录:12月2号集体观看了有关土壤样本化验、土壤农化分析的电视节目,下午领取了实习工具。3、4号两天进行野外实习。我们的实习路途是:棘洪滩水库旁边-胶东镇镇南-大沽河旁-莱阳北坡村-莱阳红土崖,在这两天中,我们挖掘了各个地点的土壤剖面进行视察、分析了其土壤类型及性质、探讨了其土壤形成因素、并粗测
12、土壤样品的pH值和石灰反应。采集了一些土壤样品、考察了一些土壤侵蚀的状况、并了解到了各个地点土壤的综合利用方式。我们对各个地点和老师们的讲解都作了详尽的记录。第四天我们将各组的记录做成报告,进行了总结沟通。土壤剖面状况见表1-5。二、实习内容我们的实习内容有八个方面:1、不同成土条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在土壤学中,将影响土壤形成的各种自然条件,归纳为地形、气候、成土母质、植被、成土年龄等五大因素,称为土壤形成因素,或简称成土因素。也就是说,地球陆地表面的任何一种土壤,都是在这五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但是,在不同的地区,各因素的详细内容和特点不同,各因素还以不同作用强度相协作,从而形成各种各样
13、的土壤。上述五大成土因素,并不是各自孤立地去作用于土壤,去影响土壤形成的方向和土壤性质。相反,它们之间也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以它们的综合起来的特点去制约土壤形成的方向的。除了上述的自然成土因素外,人为作用也是影响土壤形成的重要因素。所谓人为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指人类生产活动通过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形成方向的变更和对土壤性质的改造。在各种土地利用方式中,以农业利用方式对土壤的影响最为深刻。但是,人为因素与其他自然因素不能等同看待,它们之间虽然有亲密关系,并且人为作用尚不能在很多方面摆脱自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是对影响土壤形成过程来说,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终归有着本质上的区分。人类是依据自己的
14、须要,根据自己的意图,以肯定的方式和措施,参加土壤形成和改造土壤,使土壤朝着有利于人类发展生产的方向演化,这是自然因素所不行比拟的。假如土地利用不合理。那么,生产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就会是不良的和破坏性的。例如,滥伐森林、陡坡开荒、过度放牧,等等,都会造成土壤水蚀或风蚀。土壤侵蚀的结果,不仅使土壤肥力下降,甚至完全破坏了土壤,而且蚀去的泥沙还会淤塞沟渠、河道,埋没农田,造成很难补救的不良后果,这是必需高度警惕的。2、土壤剖面点的野外选择原则(1)要对所要求制图的地区在地面景观上有代表性,要求地形条件比较平稳,即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土壤发育条件,否则土壤剖面缺乏代表性。(2)不宜在路旁、住宅四周、沟渠旁
15、边、积肥坑四周和坟墓旁边等一切人为干扰较大而没有代表性的地方挖掘剖面。(3)假如发觉土层中有炭片、砖片等人为干扰的侵入体,除了探讨熟化土壤外,一般应变更剖面点位,或重新增设剖面。(4)山地丘陵区的土壤比较困难,应依据调查目的和精度选择不同高度和坡地的上、中、下部挖掘剖面。3、剖面挖掘时应留意的事项(1)剖面视察面应垂直、向阳、便于视察和拍照。(2)挖掘出来的表土和底土应分别堆放在土坑的两侧,不宜相混合,以便然视察后再分层回填。(3)视察面上方不宜堆放挖掘出来的土壤,也不宜在其上方走动踩踏,以免破坏表层结构而影响剖面的视察结果。(4)在垄作的农田进行土壤剖面视察时,剖面的视察面应垂直垄沟走向,使
16、剖面垂直面上能同时看到垄背、垄沟部位的表土改变和作物根系发育。4、自然剖面的优缺点这次实习中我们利用了较多的自然剖面,自然剖面是因修路、开矿、兴修水利等工程建设,在施工挖方地段袒露的土壤垂直断面,并被长期保留下来,成为土壤调查中可以利用的现存剖面。自然剖面的优点:垂直面往往开挖较深,延长面较广,连续性较好。缺点:不是因土壤调查须要开挖的垂直面,首先不能匀称地分布在各种土壤类型上,位置也不肯定具有代表性;其次,自然剖面长期露在大气中,日晒雨淋,生物滋生等环境因素的改变,使土壤理化性态不行避开地发生改变。5、土壤剖面形态的视察和描述:土坑挖好后,用刀或铁铲把剖面削成垂直状态后,即可进行视察和记录。
17、视察剖面时,应先从上而下划分出若干层次(一般以颜色、质地、松紧度、结构、根系分布等作为划分层次的依据)然后按层次视察土壤的形态、特征,并作好记录。视察项目主要有:土层厚薄、干湿度、颜色、质地、结构、松紧度、酸碱度、新生体、侵入体以及根系状况等等。6、采集和制备土壤样品的技术和方法:通过对各个地点土壤样品采集的实践,较好地驾驭了采集土壤样品的技术和方法。A、样品采集的方法,应依据探讨、分析目的来确定。假如是为了探讨土壤的发生、发育状况,就应根据剖面层次来取样。假如是为了探讨某地土壤的肥力特性,通常是把土壤分为若干不同的类型,再在同一类型的土壤地段中,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块,实行混合样品。假如是为
18、了某一特定目的,如探讨高产田、高产园或低产田低产园,或分析某一土壤的障碍物质,则在特定的田块中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实行混合样品。取样必需在有代表性的地方进行,如植株生长特别的地方、路旁、水沟边、土丘较低洼部位或放置过肥料的地方都应避开。B、制备样品步骤:从田间采回的土壤样品,应刚好进行风干,以免发霉引起土壤性质的变更。用木槌压散土块,捡出杂质。混匀土壤,精确称取300克。将称好的土壤用木槌压散(勿将石砾打碎),通过3毫米孔径的土筛(不能通过的石砾,在称重后可弃去,但要计算其所占的百分比)。从通过3毫米筛的土壤中称取100克土,使之全部通过1毫米的土筛。不能通过者,用研钵反复研磨,使之全部通过。各
19、种样本制备完毕后,分别将其放入大中小广口瓶后塑料袋保存,并写上标签,其内容有:样本编号、土壤名称、采样地点、采样深度、通过筛孔大小、制备实践及制样人的姓名和专业等等。三、个人实习总结这次实习,收获挺大的。一方面,它让我们和老师们一起渡过了一段美妙的时间,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情意,也加深了同学们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的友情。另一方面,它让我们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对于一个学习农业方向的学生来说,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这不仅开拓了我们的眼界,而且还是我们应用课堂学问的重要途径。通过这次实习,使我能够将课堂上讲的学问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这不仅使我加深了对课堂学问的巩固,也激发了我对这一门课程的酷爱。这次实习
20、还使我相识了几种土壤的类型并知道了它们的性质特征,初步驾驭土壤调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使我相识到土壤学的重要性。当然,实习过程中也让我也知道了书本学问的重要性,自己平常应当更加的努力学习学问。另外在实习中我还懂得了搞科学要仔细严谨,容不得半点马虎,要多动手,肯定不能偷懒,该做的就要动手去做,不能凭空想像。我们还应当好好珍惜实习机会,多学些有用的东西,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固的基础。土壤的实习报告 篇3土壤是固态地球表面具有生命活动、处于生物与环境间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疏松表层。它既是独立的历史自然体,也是最易受人类活动影响、为人类供应食物的自然资料。土壤和人类的关系非常亲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土壤 实习 报告 例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