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导学案.docx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导学案.docx(1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导学案 准备课数一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 2、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初步培养有条理观察的习惯。 3、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 重点 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 难点 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中的困难。 导学流程 一、导入 上学了,你已经是小学生了。从现在开始,你要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 你会数数吗?认识积木的形状吗?会看钟表吗?这些都是你要学习的数学。打开这本书,你就会看到许多有趣的游戏和活动,那
2、可是一个神奇的数学天地噢!只要你爱动脑筋,多和老师、同学一起讨论,就会发现数学是多么的生动有趣!当你感到自己的本领一天一天地增长,该是多么愉快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数一数(板书课题) (一)、出示彩图,教学数数。 1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你看到些什么?你能数出它们的个数吗? (1) 小组学习:先让学生观察,在小组内和小朋友们说一说。 (2)汇报学习情况: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人或事物的个数然后让同桌再互相说。 2、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圆点与物体有一一对应关系,渗透着对应的思想。) (一)、实物操作,感受数
3、字 分4人小组,由任意一个小朋友说出物体的个数,让其他3个小朋友用圆点摆出表示的数。 (二)、拓展运用 讲述: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110的物体的个数。你能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其中一个数来说句话吗?在小组内说说。 如:我有10个手指,我们小组有4人,等等。 二、导疑导疏 1、游戏:火车钻山洞 游戏方法:我们分小组进行,两个小朋友手拉手抬起来,围成山洞,请小组后面的几位 同学当司机,前面报几,后面接着往下报,如1、2、3,如果说对了,就发出呜呜声,说错了,就“咔嚓”暂停,说对了再通过。 2、数水果,摘水果 讲述:秋天来了,树上的果子都熟了,有苹果、香蕉等。去数数吧,再把数出的结果告诉
4、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数的?说对了就摘个水果送给你的朋友尝一尝吧! 三、导评 我们既能去动物园,还能玩游戏,摘水果,开心吗?在这节课里,你学到了哪些本领?你是怎么想的? 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作业布置:带着任务去观察,数一数各种东西的数量 准备课比多少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知道“同样多”、“多些”、“少些”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渗透“对应”思想。 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重点 会正确地进行“多、少“的比较。 难点 会比几个物体的多、少。 导入过程 一、导入 1、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猪、
5、小兔盖房子的情境动画。讲一个故事呢? 2、学生讲故事。 兔妈妈看到小兔们一天天长大了,就决定盖一间大房子,小猪也来帮忙。小兔搬砖,小猪扛木头,它们终于盖了新房子!你怎么知道是小兔要盖房子? 从房子上面的头像知道的)你观察得真仔细!你们看水中的小鱼也在为它们加油呢!同学们讲得真好。小猪、小兔互相帮助,我们应该向它们学习。 二、导学 (一)同样多 1、看图说话:教师贴出4个圆纸片,学生数一数有几个,再贴出4个三角形纸片,学生数一数有几个。看着这图,你能说一句话吗?那你是怎么知道它们同样多的呢?一个圆纸片对着一个三角形纸片,所以我们就说,圆纸片和三角形纸片同样多。 2、比一比:请伸出你的双手,我们用
6、一个指头对着一个指头的方法来比较一下两只手上的手指头是否同样多(师生一起做,然后同桌互相做)。 3、动动手:教师在黑板上贴3个(学生跟着在台下摆),要求对着摆,要和同样多。指名一人在黑板上摆,其余同学在下面摆,摆完后说说摆的方法。 4、同桌左边的同学摆任意个,右边的同学摆,使得和同样多。说说摆的方法。 5、找一找:在p6、p7的图中找出同样多的东西。 (二)多些、少些: 1、教师贴出4个三角形,学生说是几个,再贴出3个正方形,学生说有几个。问:三角形和正方形同样多吗?你怎么看出来的?(教师伺机连线)教师引导学生:三角形有剩余,正方形没有剩余,我们就说正方形少些,三角形多些,也就是说三角形比正方
7、形多。(板书:多些、少些) 2、教师在黑板上贴2个和3个。提问:怎样比较和谁多谁少?(同桌同学商量。)指名说。 3、找一找:在p6、p7的图中找出什么东西比什么东西多或少的。 4、学生动手操作: 第一行摆3个,在下面摆, 要比多1个。 第一行摆4个,在下面摆,要比少2个。 要使下图中第一排比第二排多2个圆,应该怎么办? 三、导疑导疏 1、练习一 14题。 2、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什么东西是同样多的,什么东西是多些,什么东西是少些的? 四、导评 同学们可真聪明,说得妙极了!这节课大家学得很好.其实数学王国里还有许多奥秘呢!只要我们处处留心,好好学习,一定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位置上下前后导学案 学习
8、目标: 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与 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经历上下、前后空间位置关系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认识物体空间位置的方法。 4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难点:培养学生一定的辨别空间方位的能力。 导学流程 一、导入 聪聪问我们:“鼻子下面是什么?嘴巴上面有什么?” 同这们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上、下。 二、导学 1、你能说一说我们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吗? 2、观察画面,体会上、下的含义 (1)你们听说过南
9、京长江大桥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南京长江大桥看一看,开开眼界,好不好? (2) 谁能说出:汽车下面有什么?你能像老师这样提出问题吗? (3)看书完成书上的填空。 3、前、后 让一组学生排成一纵队,指名描述小伙伴的位置,学会用“前”、“后”来准确描述。 在黑板上贴出小动物贴图,让学生用“前”、“后”相互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指名说。 三、导疑导疏 、一切行动听指挥 请几名学生在教室内随意走动,当教师说“停”时,向全体同学说一说自己所在的位置,要求用上所学的方位词“上”、“下”、“前”、“后”。 2、画鼻子 做游戏的学生需蒙上眼睛,在黑板上给小动物添
10、上鼻子动物头像添上鼻子,其他学生可用所学方位词提醒。 四、导评 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师指着板书) “上” “下” “前” “后”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碰到,你能向老师这样举例子说明吗?学会了“上、下、前、后”的位置知识,我们就要懂得在生活中将它们进行应用。 五、作业布置 请小朋友回家后结情境给父母说一说生活巾的“上、下、前、后”。 位置-左右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生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左、右”的相对性。 2、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经历“左、右”空间观念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认 识物体空间位置的方法。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
11、验,进一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能正确确定“左、右”的位置。 难点:在具体情景中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导学流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会念拍手歌吗?喜欢玩吗?谁能来表演一下 问:小朋友们,刚才他们是用什么拍掌的?(师相机板题) 二、导学 (一)感知自身的左右 1、体验左、右。 1)师:请伸出你的右手,再伸出你的左手。 2)看一看。 3)说一说。 师:在生活中,你常用右手做什么?左手做什么呢? 4)师小结: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可以做许许多多的事情,小朋友们瞧瞧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好朋友吗? 5)生说。(要求学生摸着说) 6)揭示课
12、题。 2、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举左手,举右手;举右手,举左手。左手摸左耳朵,右手摸右耳朵。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 拍一拍:在身体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各拍两下掌 (二)感知群中的左边,右边,建立方位感 1、找一找。 1)第一横排坐在最左边的是谁?最右边的又是谁? 2)第二横排中,从左往右数,第个同学是谁?从右往左数,第个同学又是谁? 师小结:同一个人,从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就不同 3)你的左边是哪个同学?右边又是哪个同学? 4)同桌互说:你的左面、右面都有哪些同学? 5)全班交流。 2、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创设问题情境:一只小猪找不到回家的
13、路,请小朋友用学到的前、后、左、右的知识帮小猪找家。 2)学生展开讨论。 3)计算机演示结果。 4)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导疑导疏 1、判断:上楼、下楼的同学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2、同桌讨论、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3、汇报:计算机演示结果。师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应把自己当做走路的人。平时我们上、下楼时,都要靠右走,按次序地走。 四、导评 方向不同,左右不同。 位置复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
14、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试表述。 难点: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左右位置的相对性。 复习流程 一、第1题。 组织学生看教材第11页,或出示投影,由学生自己提出要求说一说。 二、第2题 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坐成一排,如:从前往后第4位同学请站起来,请xxx后面的同学举起右手。 学生自己提出要求,其他学生根据要求做。 三、第3题 把附页中的小兔和乌龟贴在图中,再看图讲故事。说一说,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四、第4题 1、教师出示第四题图画,提出要求:请帮小明布置房间。说一说东西放在什么位置合
15、适。 2、学生先在小组中说,指名在图画板上贴。 3、教育学生要养成自己整理房间的好习惯。 五、师生共同完成5、6题。 六、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15的认识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15,会用15这5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2、知道15的先后顺序,会正确读、写15。 3、培养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知道15的先后顺序,会正确读、写15。 难点:的基数意义。 导学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去动物园吗?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现在同学们就来看一看这些可爱的动物。除了看动物之外,我们还要从中学习数学知识,15的认识,看谁学得又快又好。 二、导学 (一)、教学15的认识: 、(屏幕显示
16、“野生动物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什么?各有几个?说给你的同桌听。(指名说) 、你们能不能按照顺序来说一说?先说数目小的,在说数目大的。再说给你的同桌听。(指名说,根据学生发言操作课件) 、这幅图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来表示? 、(投影“”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根小棒,摆在数字“”的下面,可以怎么摆?(学生上来演示) 、(投影“”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根小棒,在桌子上摆一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学生上来演示)(、类同) 、谁能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各数表示? 7、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小伙伴说说你摆的是什么?用什么摆的?用了几个? (二)、教
17、学数序 、(计数器上拨颗珠子)老师拨了几颗珠子?用几表示?、(计数器上再拨颗珠子)再拨一颗珠子,一添上一是几? 、齐读、。 、的后面是几?得前面是几?得前面是几?后面是几?(全班回答)5、1数到5,再倒着数一遍。 (三)、教学书写 、(屏幕显示的数字卡片)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个数字各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物体?(学生自由回答) 、教学、的写法。 1)动画展示“”、“”笔顺。 2)请同3学们跟着老师用手划。 3)在书上描写。 、教学的写法。(同上) 、教学、的写法。(同上) 三、导疑导疏 练习16做一做 练习三 1、2、4、5 四、导评 联系生活,说说日常生活中那些事物可用15表示。 比多少导学案 学
18、习目标: 1、认识“”、“”、“=”,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数的大小。 2、培养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认识符号“”、“”、“=”的含义。 难点: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数的大小。 导学流程 一、导入 出示课本情境图:小猴子分水果 1、摘了这么多水果,三只小猴子该怎么分呢?你能帮帮他们吗?(学生用学具卡片按自己的想法,摆放小猴和3种水果。) 2、让学生摆出图片学具表示数量,设疑激趣:摘了这么多的水果,到底哪一种水果比较多,哪一种水果够分,哪一种水果不够分,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来比一比看。 3、展示学生摆放的结果 二、导学 1、小组讨论:
19、可以把谁和谁作比较怎么比?比的结果是什么? (1)独立思考,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比较大小。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 (2)小组交流。 2、认识等号。(研究第一种情况) (1)把小猴和水蜜桃做比较。 师:把水蜜桃分给小猴,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展示学生各种不同的摆法,比出好的,将学生引导到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课件出示) (3)、认识“=”小猴有3只,水蜜桃也有3只,我们就说小猴和水蜜桃的数量同样多,3和3同样多,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等号”)出示3=3读作:3等于3。 (4)找找课室里还有谁和谁同样多,几等于几? (5)举例:除了3=3,4=4以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 一年级 上册 数学 导学案全册导学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