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励志故事范文.docx





《古代名人励志故事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名人励志故事范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代名人励志故事古代名人励志故事1 1746年,郑板桥上任山东潍县知县。这天,他正端坐公堂批阅公文,有人击鼓鸣冤。郑板桥叮嘱衙役将击鼓之人带上堂来。击鼓之人是一个哑巴,跪在地上呈上状子。 郑板桥细看之下,明白了案情。哑巴原来会说话,5岁时生了一场病才失声不能说活,但耳朵却好使。哑巴有一个同胞哥哥,父母相继去世后,留下一大笔财产,其哥哥想独吞家财,便狠心地将哑巴赶出了家门。前任县令因哑巴的哥哥拒不承认哑巴是他的胞弟,又苦于没有证据,对哑巴的告状不予理睬,哑巴每次去衙门告状,都被杖责赶出。 郑板桥受理了此案,当即传哑巴的哥哥到堂。哑巴的哥哥还是像以前一样说哑巴不是父母的亲生骨肉,是父母从外面捡回来
2、的野孩子。哑巴父母已经去世,无人作证。郑板桥知道假如没有足够的证据,哑巴的哥哥是不会认账的,只好宣布退堂,择日再审。 郑板桥略一思索,便有了方法。待哑巴的哥哥离开后,他叫住哑巴,对他说:“你从今日起先,守在你哥哥门前,一见他出门,就上去狠狠地扭打他。” 哑巴眨着眼睛,怀疑地看着郑板桥,摇摇头,意思是不敢这样做。 郑板桥说:“你不要有任何顾虑,尽管照我的话去做,出了问题有本官为你作主。”哑巴这才点头离去。 哑巴果真按郑板桥教的方法去做了。他守在哥哥门前,看到哥哥出来,就拿着一个木棒冲上去把他打得头破血流。随后几天又再次殴打哥哥。旧伤未好又添新伤,哑巴的哥哥被追打得没法,不敢出门,只好到县衙来告状
3、:“哑弟不尊礼法,多次殴打亲兄。” 郑板桥传哑巴到堂后,起先审理此案。郑板桥问哑巴的哥哥:“哑巴出手伤人,其罪不小,本官肯定为你主持公道,还你安静。但依照我大清律条,殴打你之人假如是外人,只作一般斗殴论处:假如是亲兄弟则须严加惩处。请问,哑巴是你的亲兄弟吗?” 哑巴的哥哥不知是计,只想赶快严惩哑巴,免受其接着殴打,他盯了哑巴一眼后说:“他是我同胞兄弟。” 哑巴的哥哥说完望着郑板桥,等着他的宣判。没想到郑板桥厉声喝道:“既是你亲兄弟,为何不将父母留下的家财分一半给他?分明是故意独占!” “这这”哑巴的哥哥一下傻了眼,方才明白落入了县令设置的圈套中。郑板桥当即差人押着他俩回家,清点家财,对半平分。
4、哑巴最终得到了他应得的那一半。 古代名人励志故事2 骆宾王是唐朝初期的着名诗人,从小就才思灵敏。七岁时,有一天他家来了客人。一家人忙着款待客人,骆宾王就独自一人跑到了池塘边玩耍。池塘边有许多漂亮的花草,草丛中时常有小虫子跳来跳去。柳树枝条始终垂到水面,在微风的吹拂下把水面划出一道道水纹。池塘里一群大白鹅正在嬉水。骆宾王捉了几只小虫子朝水里扔去,鹅群抓紧向这边游来,就像一团团白絮在水面漂移。红红的脚掌像小船桨一样划水,清清的水面上扩展着扇形的涟漪。骆宾王最喜爱大白鹅了,他捡起一根木棍,在地面上画起了白鹅游水图。这时候,家人因不见了骆宾王,找到塘边来了。客人也跟了来,看到地上的画,还真有些像呢。于
5、是灵机一动,想考考这孩子,因为他早就听说这孩子聪慧异样。于是指着白鹅叫他作诗一首。骆宾王朝着水中想了一会儿,就高声吟诵起来: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拔清波。 客人听了特别赞服,夸骆宾王是小神童。这首诗很快传播开来,尤其是在儿童中像歌谣一样流传着。 骆宾王不仅小时候聪慧异样,就是到了老年也仍才思灵敏。 骆宾王曾参加徐敬业讨伐武则天的斗争,兵败后,他逃到了杭州,削发为僧。有一天,诗人宋之问月夜游灵隐寺,在长廊下吟诗道:“鹫岭郁苕峣,龙宫隐寂寥。”可是竟一时想不起下面的句子。这时,寺内一老僧正在打坐参禅,听得廊下有人吟诗,于是问道:“年轻人不睡,为何还苦苦吟诗?”宋之问回答说:“
6、我想在这里题首诗,可是下两句想不出来了。”老僧笑着说:“何不接上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宋之问连声说好。其次天又去探望老僧,老僧已不在寺内,据说乘船出海了。这老僧便是隐姓埋名的骆宾王。 古代名人励志故事3 司马迁遵从父亲遗嘱,立志要写成一部能够“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的史书。就在他着手写这部史书的第七年,发生了李陵案。贰师将军李陵同匈奴一次斗争中,因寡不敌众,战败倒戈。司马迁为李陵辩白,触怒汉武帝,被捕入狱,遭遇残酷的“腐刑”。 受刑之后,曾因屈辱苦痛准备自杀,可想到自己写史书的志向尚未完成。于是忍辱奋起,前后共历时18年,最终写成史记。这部宏大著作共526500字。开创我国纪传体通史的先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 名人 励志 故事 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