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初中语文九上《1鼎湖山听泉》PPT课件 (2).ppt
《苏教初中语文九上《1鼎湖山听泉》PPT课件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初中语文九上《1鼎湖山听泉》PPT课件 (2).ppt(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鼎湖山听泉,作者简介 谢大光(1943一),1962年由工科大学毕业参军,开始文学创作。转业后,任百花文艺出版社编辑,著有散文集落花等。谢大光的散文创作,用刻意求工、惨淡经营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他的散文创作,在数量上并不怎么引人注目,但是质量上都经得起反复推敲,耐人寻味。,广东鼎湖山,绝顶有湖,因名顶湖,传说黄帝曾铸鼎于此,遂易名为鼎湖。(黄帝曾铸三鼎,象征天地人;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 。),读准下列字的注音: 肇庆 古刹 遐想 一泓 了无 菩提 辟为 繁衍 拾级 童稚 楹联 怅惘 污垢 万籁俱寂 泠泠 淙淙,zho,ch,xi,hn,lio,p,P,yn,sh,zh,yn,chn wn,u,
2、li,ln,cn,解释词义 拾级:逐步登阶 拾,同“涉”。 盎然:充满活力的样子。 迥然:形容差得很远。 浑然:形容完整不可分割。 万籁俱寂:一点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寂静。 怅惘:惆怅迷惘。心里有事,没精打采。 雀跃:高兴得像雀儿一样跳跃。 楹联:挂在或帖在楹(堂屋)前部柱子上的对联,泛指对联。,走进鼎湖山,庆云寺,九龙宝鼎,鼎湖,题目中哪两个字是关键?,听泉,本文作者着重抓住一个“泉”字来写,用听觉来感受,写出了鼎湖山的独特的美。,从题目来看,“听”字支配“泉”字。但是从全文看,一方面“听”是一个过程,另一方面,“泉”是本文的关键。全文是在颂泉,而“听”只是认识“泉”的手段。,贯穿全文的是“
3、听”字,还是“泉”字?,有三点原因: 作者登山时,雨意尚未消尽,山间还有雾气、水汽,看不清溪流,所以作者选择了“听”。 小溪泉抵不上大瀑布壮观,去摹形描状,很难生色。 通过 “听”,让读者借助作者的描述,在想象中去捉摸泉之形,去品味泉之美。,作者为什么选择“听”泉,而不是“看”泉?,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请问同学们,游记散文一般都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按照游人的行踪顺序来写,即移步换景。空间转换的过程中,又有时间的变化。,岸边寒翠桥山中补山 亭庆云寺(半山)。,找出文中表示时间、地点和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移步换景,空间:岸边寒翠桥山中补山亭庆云寺(半山)主 时间:黄昏(1
4、-5)晚饭后(6-7)夜间(8-10) 次,课文在这两条线索的贯穿下,行文非常清晰,结构层次分明:,初闻泉声(1节)引发联想,爱上山泉(2-3节)回旋、宕开,介绍庆云寺等(4-7节)深夜听泉,感悟人生(8-10节)。,想一想:作者在鼎湖山听泉,听到了什么?,作者听到了泠泠淙淙的清朗之声,泉水“活脱脱迸跳的资影”,“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等,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能听出这样丰富的内容?,作者无比热爱大自然,全身心地感受大自然,用心灵和大自然对话。,浏览课文,请找出文中写山泉的句子,(1)“过了寒翠桥已入山中。”(2) “进山方知已不可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鼎湖山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