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优质.docx
《2020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优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优质.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国家公祭日心得1 泛泛而论,祭祀作为一种典型的仪式,通常是文明成熟的标记。文明成熟,才有礼典。华夏文明发育较早,具有完备多样的礼典仪轨,而祭祀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即所谓“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并依此创立了特地的祭祀日。传统节日中的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都与祭祀有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祭祀文化的成熟。祭祀不仅包括宏大的天子祭,也包括士庶祭,都成为国家活动和家族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 不过,曾在中国持续数千年的礼典仪式现在已渐趋消亡,不再是常规性的重要活动,其规范也渐渐瓦解。这其中,有国家形态在近代发生巨大改变的缘由,也有祭祀文化的生存土壤发生改变的缘由,过去对天地
2、鬼神的敬畏已不复现,对祖先的崇拜也由于家庭结构向原子化演化而减弱。 近年来,虽然敬天敬地敬祖先再成时尚,但强调的也多是文化符号的意义,或者成为给地方经济发展搭建的平台,其原来意义已有所消散。相对而言,民间尽管失去了传统祭祀规范的很多内容,但仍旧存在基于亲情的祭祀活动,而在国家层面的祭祀活动,尽管仍旧零星存在,比如为“918”事变悼念、为“512”大地震悼念,但没有制度化规定。 那么,今日需不须要设立国家公祭日?答案是确定的。假如说过去因敬天敬地敬祖先而创建的祭祀文化,反映了一个文明的成熟,那么今日是否会遗忘历史,也在考验一个民族是否成熟。 国家公祭日供应的庄重感,有助于复原历史的庄重,特殊是在
3、虚无主义消解历史的价值推断之时。历史的荣耀和悲情,须要我们正确体会;国家公祭日供应的舆论平台,有助于帮助我们连接历史和现实,为我们找到历史中的正确定位;国家公祭日有助于我们回顾谛视历史悲剧,维护基于历史形成的推断,防止历史被人为歪曲。而这些对于历史的冲击,始终在发生。 南京大屠杀警示意义是世界性的国家公祭日就是通过直面历史上的悲情时刻,以达到以史为鉴、警示后人的目的。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不乏对于悲情时刻的记录。以什么样的历史悲剧作现实的镜鉴,有不少选项。为什么确定的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而不是其他? 其一,南京大屠杀象征着中国苦难近代史的高潮时刻。中国自近代以来所遭受的外部压力,给整个民
4、族留下了很多历史疤痕,而八年抗战最为艰苦,中国军民付出的牺牲最大,中国向现代性转变的进程被阻滞得最为严峻。 其二,迄今为止,77年过去了,日本作为那场侵略的始作俑者,始终没有作出应有的历史反思。最近两年,还通过篡改历史、为侵略正名等方式,为修改和平宪法、重启军国主义之路制造声势。 其三,日本近年来的这些行为,不仅让中日关系降至冰点,还对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正义性、对二战后形成的国际政治和平安体系构成了潜在威逼。 还原历史真相,须要一面真实折射历史的镜子。警惕历史反复,告诫颠覆历史的行径,须要一面真实的镜子。传递和平声音,须要一面真实的镜子。而无论从反法西斯主义还是从人道主义的角度看,南京大屠杀都
5、不仅是历史留给中国人的伤痛,也是留给全世界的伤痛。犹如奥斯威辛集中营,其警示意义是世界性的。 国家公祭日心得2 抗日斗争是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14年抗拒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宏大的民族革命斗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成功的民族解放斗争。 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1937年12月13日的南京大屠杀了。那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南京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日本人的手段残酷,30多万的中国同胞被无辜杀死,那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啊!日本人却否认历史,篡改历史,扭曲了史实,这是多么可耻啊!可是我们中国人呢?可多少中国人记住了这段历史? 第一次在看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时,我
6、的心里悬了块石头。那一幕幕残忍的片段,那一个个血腥的场景,那一声声哀思的惨叫,无时无刻对我不让我战栗。我痛恨那无情无意的日本侵略者,我痛恨那些歪曲史实的日本人,我更痛恨我自己那样的无能为力。假如时间可以倒流,我愿我能带领着南京人民抗拒日本侵略者,哪怕是牺牲了,哪怕我此生不再有,我也无憾。可我知道没有假如,而我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是珍惜现在?,不让历史重现,要好好的牢记历史。 还记得那个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的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吗?那是对二战中最令人发指的一幕作了果敢的回顾,变更了全部英语国家都没有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务具体记载的状况,也唤醒了华人世界对这段历史的记忆。而她却因此患上抑郁症而
7、自杀生亡,可她却未懊悔过。一个柔弱女子情愿站出来,这种精神实在难能珍贵。我也钦佩这位宏大的女作家,她的举动不但震撼了一个人,而是整个世界。 国家公祭日心得3 “1937.12.13”,刻骨铭心的日期以血泪书写,记载一个民族最深重的苦难,标注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300000”,骇人动目的数字用白骨堆起,见证侵略者灭亡人性的暴行,成为中国人民心中难以抚平的伤痛。 历史之痛,不因时间冲刷而从记忆中消逝。今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们以13亿人民的共同哀思,用举国同祭的庄重仪式,缅怀在屠杀中不幸遇难的30万同胞。这是对生命尊严的隆重祭祀,也是对人类正义的慎重宣示。今日,我们在和平的阳光
8、下,以国之名向昨天的苦难和明天的幻想立下铮铮誓言:生,则永志不忘。 历史之殇,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遭受的苦难中,南京大屠杀以持续时间之长、杀戮人数之多、动用手段之残忍震惊世界。正是这令人发指、罄竹难书的暴行,激起中国人民誓死不做亡国奴的“最终的吼声”:死,则撼天动地。 生死之间,蕴含历史的深刻启示。77载光阴流转,隐不去南京城中哀鸿遍地的惨痛,荡不尽浩浩长江鲜红的血痕。当贫弱的国家无力爱护自己的人民,在侵略者的屠刀下、枪口前,最为珍贵神圣的生命或是苦痛的死或是屈辱的生,成为1937年寒冬南京百姓无可逃脱的命运,也成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候”的抗争。这存亡之际最为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国家 公祭 心得体会 优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