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编.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022年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一、创设情境,发觉问题。 师:在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须要我们用数学方法去思索、解决。(板书:实际问题) 师:为了打算乒乓球竞赛,老师去商店买乒乓球了。 课件:出示乒乓球和价格。 提问:看了屏幕你们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你依据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来呢? 问题: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 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 买6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 问:哪个问题以前没有学过?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师: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可以自己先想方法解决,然后在小组里探讨。 学生汇报(板书): 方法一:52=10(元) 106=6
2、0(元)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电脑闪耀表示图意。 提问:5表示什么?2呢?“每袋5个”和“每个乒乓球的价钱是2元”这两个信息有干脆联系吗?依据这两个信息可以求出什么?(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52=10)知道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就可以求出什么?(买6袋要多少元:106=60) 提问:谁能说说这种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再算买6袋要多少元) 方法二:65=30(个) 302=60(元)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电脑闪耀表示图意。 提问:6表示什么?5呢?“每袋5个”和“买了6袋”这两个信息有干脆联系吗?依据这两个信息就可以求出
3、什么?(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65=30)知道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就可以求出什么?(买30个一共要多少元:302=60) 提问:这种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再算买30个一共要多少元) 假如学生提出如下解决方法: 26=12(元) 125=60(元) 老师应让学生说明理由。 理由可以是:假如每袋只有一个乒乓球,买6袋一共要12元,实际每袋有5个,所以再乘5,就是买6袋乒乓球所需的价钱。假如学生说不出理由,可以告知学生:这样算出正确的得数,但道理比较难理解,你们可以接着探讨。在想不通理由的状况下不用这种方法。 师:方法一先算什么?方法二呢? 讲解并描述:虽然解答
4、方法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还可以相互检验。 提问:你能用一句话说出刚才我们解决的实际问题有什么特征吗?(板书:两步连乘) 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时要怎样视察和思索?(要细致看图,仔细阅读文字,找到已知的信息,然后找干脆关系的两个信息看能求出什么,再一步步地解答) 三、练习巩固,体会解题思路及方法。 谈话:下面,我们就到应用今日所学的学问帮小动物们解决两个问题,好吗? 1、出示第1题的情景图,指导学生视察,收集信息: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呢?你找到了几个已知条件?问题是什么? 指名把这题的条件和问题连起来,完整地叙述一遍。 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沟通自己的算法,说说自己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汇
5、报,集体评议,说说解题思路。 2、课件出示。 师:小茄子告知我们什么?大家一起读一下。(学生齐读) 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思索) 沟通核对。 3、课件出示。 师:图中告知了我们什么? 学生列式计算,沟通核对。 4、完成第5题 (1)出示第5题的情景图,指导学生视察,收集信息: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呢?你找到了几个已知条件?问题是什么? 指名把这题的条件和问题连起来,完整地叙述一遍。 (2)让学生各自独立列式解答。 (3)老师组织沟通: 指名说说解题思路,依据学生的口述画出线段图: 通过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苹果树是桃树的6倍,驾驭这题的两种解法。 5、对比练习。 (1)商店在运进水果,每
6、辆汽车一次可以运4吨,6辆汽车8次能运多少吨水果? (2)商店在运进水果,每辆汽车可以运4吨,第一次来了6辆汽车,其次次来了8辆汽车,两次次一共运进多少吨水果?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沟通评议,辨析两道应用题的异同点。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第(2)题的两种解法: 方法一:6+8=14(辆);144=56(吨)。 方法二:46=24(吨);48=32(吨);32+24=56(吨)。 6、第6题。 (1)视察插图,你读懂了什么? (2)要求8次一共运煤多少吨,肯定要先知道什么? (3)请你把你的想法告知我们。 7、第7题。 (1)你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 (2)告知我们“每人每天组装8台电脑”,现在要求
7、几人几天? (3)你准备怎么做?说说你的想法。(依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4)小结:这是连乘问题的又一种类型,也有两种不同的解答。 四、回顾反思,全课小结。 今日,我们一起学习了两步连乘应用题,你们用自己的聪慧才智解决了许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现在谈谈你的收获,好吗? 2022年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一、结合详细情境,初步相识周长 1、剪一剪,初识一周边线 秋天的树叶色调缤纷,形态各异,每一片叶子都是秋姑娘写给我们的信。老师也收到了秋姑娘送给我的一片树叶。 师:你能帮我剪下来吗?可以怎么剪?(师引导突出一周边线) 师:肯定要从他指的这个点起先剪吗? 小结:从哪里起先剪都可以,只要沿着
8、树叶一周的边线,最终回到起点就行了。 (请学生剪下树叶) 2、描一描,再识一周边线 老师这儿还有一片树叶,你能一笔描出它一周的边线吗?板书:一周边线 3、比一比,初步相识周长 师:这两片树叶一周的边线一样长吗? 对呀,边线是有长度的,有的边线长一些,有的短一些。树叶一周边线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完成板书 二、结合身边实例,相识物体表面的周长 1、摸一摸,围一围,说一说 (1)用掌心摸一摸我们坐的课桌的表面。这个课桌面也是有周长的,用手指围一围课桌面的周长在哪里。谁能说说什么叫课桌面的周长?(课桌面一周边线的长度是课桌面的周长) (2)拿出数学书,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在哪里?比划
9、给同 桌看。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数学书封面一周边线的长度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2、辩一辩,找一找,深化理解 (1)出示一个苹果,这个苹果的周长在哪里? 师:苹果是个立体物体,不好表示周长。但是假如我们把苹果切开,就露出了一个切面,像这样的平面就有周长。 谁来指一指苹果切面的周长? (2)找一找你身边,哪里还能找到周长? 生:黑板面的周长,门表面的周长等 (3)小结:刚才我们相识的这些都是物体表面的周长。其实许多平面图形上也有周长。 (设计意图:对“周长”概念的建立,我设计首先是相识物体表面的周长,进而相识平面图形的周长。其中通过一个立体苹果实物,让学生理解,周长是指物体“表面”一周边线
10、的长度,潜移默化中,起到了物体表面与平面图形这两方面的纽带作用。) 三、注意操作辨析,探究平面图形的周长 1、操作沟通中相识平面图形的周长 师:描出这些图形的周长,并说一说什么是它的周长 (几人板演,其它学生完成在书本62页) 2、变式析辨中加深平面图形周长的相识 师:你们看,房子图上开了一扇门,现在这个图形的周长和原来一样吗?变得怎样了? 学生辩论后明确,周长变了,变长了。 师:呀,房子图上又开了窗,现在这个图形的周长和开了门的房子图相比,变了吗? 学生辩论后明确:周长没变。 明确:图形的周长只和外面一周边线的长度有关,与图形里面的线段无关。 师:这也是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相识吗?它有周长吗
11、?为什么? 学生辩论后明确:没有周长,因为从起点围,围不到一周。 师:添上什么它就也有周长了? 生: 总结:看来,只有怎样的平面图形才有周长?(起点和终点手拉手,封闭起来的图形只有周长) (设计意图: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在描周长、剪周长的详细活动中并不能完全建立“周长”的概念,它还须要肯定的视察、比较、思辨等思维活动的参加。怎样帮助学生建立较为丰富而深刻的“周长”概念呢?我设计了一个逐步递进的冲突情境开门的房子、开窗的房子、以前学过的角,让学生在经验冲突的过程中深化对“周长”含义的理解。) 四、自主动手操作、测量计算周长 学到这儿,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有周长,封闭的平面图形也有周长。 1、探究规
12、则图形的周长测量计算的方法 我想知道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你有什么好方法?同桌论讨商议。 (用尺量,再计算) 请两位同学合作到黑板上测量,其它同学在本子上算一算 用量一量,算一算的方法可以知道这个三角形的周长,用这样的方法还可以知道黑板上哪些图形的周长?为什么? 小结:用线段围起来的图形,都可以用尺干脆量一量,再计算的方法得到周长。 2、探究不规则图形周长测量的方法 要是我想知道这片树叶的周长,可怎么办呢?同桌再商议商议(用线围一围,再量出线的长度) 两位学生上台操作,得出这片树叶的周长大约57厘米。 3、在图形的改变中体验周长的改变 这是一个方格图,每个方格的边长是多少? (1)求一个
13、方格的周长 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在这个方格图中来求正方形的周长,我们既可以数,也可以算,都是求这个正方形全部边线的总和。 (2)求3个方格的周长 这个图形是由3个方格拼成的,你觉得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 预设:12厘米、8厘米、10厘米 师:答案不一样了,你支持哪种答案的说说你的理由。假如你不同意他的观点可以举手提问或反对。 师总结:通过刚才的辩论,我们进一步明白了图形的周长就是它一周边线的长度,要求周长,关键是找准图形的一周边线。 (3)求4个方格的周长 这个图形是由4个方格拼成的,你认为它的周长又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 有不同的答案吗? 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周长都
14、是8厘米,但是你看看它们形态一样吗? 那你想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由3个方格拼成的图形并不是3个方格周长的总和。我利用这个“相识易错点”显现学生的真实思维过程,引发学生产生剧烈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争论中深化思索,从而强化学生对“周长”的正确相识,有效地避开了错误。) 五、实践应用周长,积累测量阅历 今日,我们和周长交上了挚友,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周长呢?那就让我们来执行几项任务吧。 1、先请4人小组的组长来抽取任务 2、在做任务时可能须要一些工具(软尺,米尺等)可以由组长到工具角借,请工具管理员介绍工具的用法3、小组合作,老师指导 1号任务:测量一元硬币的周长 2号任务:测量课桌面的周长。
15、3号任务:小组内选一位同学,测量它的腰围 4号任务:沿中间曲线剪开,想方法弄清晰剪开后两个图形的周长 周长>周长() 周长<周长() 周长=周长()(提示:可以干脆比,也可以把图形剪开来比。) 4、汇报沟通 5、老师评价,评比出“才智小组”、“团结小组”、“文明小组” (设计意图:采纳分小组来抽取任务的形式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参加的主动性,同时也使得小组间产生竞争意识,能更有效地完成任务。学生在自主测量物体和图形周长的过程中,经验视察、测量、计算和沟通,把抽象的数学学问融入生活实际中去相识和理解,让孩子们在操作中经验,在经验中应用数学学问。) 2022年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教学
16、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务,知道事务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使学生经验事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究过程,初步感受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在活动沟通中培育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实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进一步培育学生的求实看法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务,知道事务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难点: 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进一步培育学生的求实看法和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沟通名片。 1、展示。 指名到前面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名片,引导其他同学参加沟通。 师:刚才小挚友们沟通的特别热情,那
17、你想不想拿上来给大家看看?你先来吧,(一生上来介绍自己的名片),我们细致看(老师示意其他同学和老师一块儿仔细看),你从他的名片上了解到什么内容?(生说)你看得特别细致,而且还在专心的记,很好。你是属牛(鼠)的,我也记住了, 请回。谁再来介绍?还有谁想来? 2、提问。 师:小挚友们,依据刚才大家的介绍,你想不想了解我们全班的一些状况?想了解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说 我想知道属牛的有多少人,属鼠的有多少人? 师:哦,你想了解属相问题。板书:属相。 我想知道爱好什么的多?板书:爱好 3、统计。 师:那怎么能知道?学生可能会说:统计一下 师:这个方法不错,那我们就分组做一下统一下吧。请打开信封,老师为每
18、个小组打算了三个表格,第一个是属相统计表,请统计出你们小组属牛的有多少张,属鼠的有多少张。其次个是爱好统计表,爱好唱歌的有多少张,假如还有其他爱好,可在后面的空格里填写。第三张是性别统计表,男生、女生各有多少张?(老师利用实物投影向学生介绍三个表格的运用) 属相统计表爱好统计表性别统计表 听明白了吗?下面起先统计吧,看哪个小组统计得又快又对。 (老师向学生介绍完统计表后在黑板上贴出三张大的表格,设计成折叠式,只出示左半部分) 师:都统计完了吗,各小组汇报一 下吧。各小组汇报统计的数据,老师记录在表格中。 二、摸名片(一)体会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 1、激疑。 师:刚才大家统计得不错,下面呢,我
19、们就来玩这些名片。想玩吗?想玩得好吗?那你可得听好了,看好了。来,先把你的名片翻过来,都放到桌子中心,合到一块儿,(老师渐渐说,肯定要吸引住学生的留意力)不错,小挚友都跟着做了。看老师,我从这些名片中随意摸一张,想知道是属什么的?(生揣测着说)你告知大家。(老师向一生出示结果),接着看,把这张放回去,重新打乱了,再摸一次,又是属什么的呢?你说说。假如这样重复摸许多次,结果会怎样呢?(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原委结果会怎样?想不想摸摸试试?那你会像老师刚才这样摸吗?好,听清老师要求,每人摸一次,小组长做好记录,并统计出结果,起先吧。 2、嬉戏。 (老师出示黑板上属相表格的右半部分,然后巡回参加小组的
20、活动) 3、汇报。 各小组汇报试验结果,老师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并做出标记。一般事先支配一、二、四组属同一种类型,如都是牛多鼠少,而三组则正好相反。当三组汇报完后,师可问:怎么你们小组摸到的鼠多?(和前二个小组不一样) 学生可能会说因为他们小组属鼠的多,别的小组属牛的多。 师:哦,原来是因为数量多少的问题,咱们一块儿看看是这样吗?一组二组,哦,果真是这样,你们说的还真有道理,(老师指着表格中的数据和学生一块儿分析,并做标记)来,该四组说说你们的结果)假如4个小组试验的结果都正常,师可问:你从这4个小组的试验结果,能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验证偶然现象,可能四组出现了张数少的摸到的次数反而多这种偶然现
21、象。(因为4组老师支配的两种属相数量相差小)也可能在别的小组出现这种偶然现象。 师:你们对这个试验结果有没有什么想法?其他同学也可以发表看法,哦,感觉不大对,没关系,咱们再来重新做一次试验,这次咱们每人摸二次,谁到黑板上来做记录,其他同学细致看好了,这下结果怎样?通过这次摸又能说明什么问题?(摸的次数越多,结果越精确,同时再一次说明数量多的,摸到的可能性大)。假如接着摸下去,摸100次,1000次呢? 小组之间进行比较,发觉问题。 师:再细致比较一下这4个小组试验的这些数据,你能不能再发觉点儿什么?学生可能会发觉张数相差多的,摸到的次数相差也多,也就是摸到的可能性相差大,反之可能性相差小。 学
22、生可能会说:某数和某数相差那么大,或我们组属牛(鼠)的一张也没摸到,因为属牛的张数太少了,只有一张 师:你是说你们组摸到属牛的和属鼠的次数相差很大,有相差小的,举个例子。为什么会有相差大的,也有相差小的,这说明什么? 进行合计,再次说明问题。师:假如把全班同学的名片合到一块儿来摸,摸到属什么的可能性大呢?合计一下,看看结果怎样?(先合计张数,让学生预料后,再合计次数) 上面的汇报老师要把握好这几个层次。 a引导学生分析自己小组的试验结果,体会到数量多的,摸到的可能性大。 b引导学生对偶然现象再次验证,体会到摸的次数越多,结果越精确,同时体会到数量多的,摸到的可能性就是大(也可能在这里没出现这种
23、偶然现象) c引导学生比较各小组的试验数据,发觉数量相差大的,可能性相差小。d引导学生进行合计,再次说明问题。 4、各小组预料摸到爱好什么的可能性大。 师:属相的问题我们解决了,我们还统计过爱好状况,你能猜猜摸到爱好什么的可能性,什么最小,为什么?(学生预料,老师在黑板上的表格中做标记) 5、预料摸到自己名片的可能性有多大。 师:刚才同学们特别关注有没有摸到自己的名片,那你认为在你们小组里你的名片被摸到的可能性大不大?为什么?假如放到全班里面来摸呢? 三、摸名片(二)体会数量差不多的,可能性也差不多。 1、预料。 师:爱好的问题我们也探讨过了,下面我们来探讨男女生问题,你能猜一下你们小组摸到男
24、生和女生的可能性各会怎样呢?(学生预料,老师标记) 2、验证。 师:的方法还是摸摸试试,这次每人摸2次,小组长还是要做好记录,你知道这次为什么要摸二次呢?(假如前面没有重复做其次次试验,这里就不必提这个问题了)(老师出示性别统计表的右半部分)。 3、汇报。 各小组汇报结果,并同预料的比较,老师记录(学能会稍有差别,引导学生预料只要相差不大,就算结果正常) 如出现偶然反常现象,要组织学生再做验证。 师:有的小组试验结果和预料的相差挺大的,没关系,我们再来做一次,这个小组每人摸3次,谁上来记录,其他同学看好了。这下结果怎样?(一般结果会是次数差不多,或比原来缩小差距) 师:通过这次试验,你又有什么
25、体会?假如接着摸下去,摸100次、1000次呢? 老师在家里也做过一个类似的试验,(老师边说边向学生出示一枚硬币)抛硬币的试验,我连续抛了许多次,将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次数做了统计,结果是这样的,大家看 (投影出示) 你从中发觉什么?(抛的次数越多,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次数越接近,越能证 明正面和反面出现的可能性是一样大的) 四、应用设计摸奖方案。 师:小挚友们,摸名片好玩吗?摸奖好不好玩?还有比摸奖更好玩的呢,那就是你设计一个摸奖方案,让别人来摸,摸什么你说了算,那多有意思。想不想试试? (投影出示)某商场玩具部要设计一个促销摸奖方案 凡购物满50元,即可参与摸奖一次。 兑奖规则。 红色珠子一等奖遥
26、控汽车黄色珠子二等奖芭比娃娃蓝色珠子三等奖智力拼图。 白色珠子感谢光临。 用红黄蓝白各色珠子共100个进行摸奖,各种颜色珠子各应多少个呢?红色珠子()个,黄色珠子()个,蓝色珠子()个,白色珠子()个,小伙伴共同商议一下吧。 汇报评优(可能各有各的优点) 五、课堂总结。 小挚友们,今日我们通过摸名片活动是在探讨什么问题呀?(板书课题:可能性)你能关于可能性说一句话吗?(如: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等等)在今日的课堂上你除了驾驭了可能性的学问,还有什么体会? 2022年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能结合直观图示初步相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
27、一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须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新奇心和爱好。 教学重点: 知道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 理解八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 教学打算: 课件、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猴山上有4只小猴子,玩得可快乐了,可是他们玩得满头大汗,向猴妈妈要水果吃。可是猴妈妈只有一个桃子,想一想:把这个桃分给四只猴子,怎样分才公允呢? 猴妈妈把这个桃平均分成了4份,每
28、只小猴分得这个桃的几分之几? 学生:1/4。(电脑出示一个1/4) 老师: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因为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4份,每个小猴子得到一份,这一份就是这个西瓜的1/4。 老师:那这一份呢?这一份,还有这一份呢?(对,每一份都是这个西瓜的1/4) 老师:我们已经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这个物体的1/4。这节课我们接着相识分数。 二、教学例题 1、老师:桃子吃完了,可小猴们还觉得不解渴,这时猴妈妈又端来一盘桃。 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读题,说说你知道哪些信息? 你能帮猴妈妈分一分吗?(生分) 指明沟通,展示分法。 提问:这盘桃平均分成了几份?
29、一份在哪里?是几个? 指出:通常把4个桃子看成一个整体。(画O)问:要怎样分?(平均分) 师:我们用虚线表示平均分。 出示:把四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分得其中的1份,1份这盘桃的() 提问:这里的分母分4表示什么?(总分数)分子1呢? 2、8个桃。 假如这盘有8个桃子呢,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出示:把8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 生独立分一分,并且涂色。投影展示。说说怎么想的。(四分之一、八分之二) 出示:把一盘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分得其中的1份,1份是这盘桃的()。(齐读) 问:这里的分母4表示
30、什么?1呢? 3、12个桃。 假如这盘有12个桃子呢,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出示:把12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 4、更多的桃。 猴妈妈拿来了更多的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出示:把一盘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齐读) 5、比较。 探讨:这4次分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板:一个整体平均分) 6、出示:把一盘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 问:刚才怎么都是这盘桃的四分之一,而现在怎么变成了这盘桃的二分之一? 7、小结:今日学
31、习的分数和以前学的分数有什么不一样? 出示: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三、巩固应用 刚才的学习,同学们表现都特别好,小猴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闯观嬉戏,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1、想想做做1。 生独立填,相互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对后两个,师:你能看着这两个图,提一个问题吗? 小结:只要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说一说:刚才我们分别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举例:你是一个小组的几分之一,是全班的几分之一,为什么分数不一样? 2、想想做做2。 生自己填写12个的四分之一、12个的三分之
32、一、15个的5分之一、15个的三分之一 比较:想个问题考考你的同学 出示16个,问:其中的一份还能用三分之一表示吗? 3、想想做做3。 你觉得先提示同学们留意什么?(画虚线表示平均分,再涂色) 出示:把()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份,表示其中的1份,是()个。 4、嬉戏:一堆小棒12根,你能表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一? 5、线段图。 出示: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1)取一份。 (2)取2份。 (3)瘦身。 四、自我评价 通过今日的学习,你对分数有了哪些新的相识? 2022年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结合详细情境初步相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
33、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并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 2、正确相识和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 3、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 4、会直观比较简洁分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相识几分之一的分数。 难点:知道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会直观比较简洁分数的大小。 教学打算 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打算同样大小的圆形纸、长方形纸,绳子,水彩笔。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情景导入 二、探讨二分之一 三、导入其它的几分之一 四、练习 五、比较大小 六、拓展 1、(课件动画展示)星期天,小红和小明去郊外野餐,看看他们打算了什么好吃的?(课
34、件出示4个苹果、2瓶矿泉水、1个蛋糕)假如你是他俩,你准备怎么分这些食品呢?(结合学生口答,老师出示:2个苹果 1瓶矿泉水 半个蛋糕) 这三个结果中哪个结果比较特殊? “半个”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吗? 今日,我们就来探讨像这样的数,它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分数。(板书:分数) 1、那么什么是分数呢? (边说边课件动画演示切蛋糕)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这一份就是它的(老师指着左半个蛋糕,在蛋糕上出示分数)。老师指着另一半蛋糕问:那这一份呢?(学生回答后,动画出示分数)也就是每份是它的。就是分数。 说说是怎么得来的?(指名说,老师小结,并课件出示文字,再相互说说,并结合口答板书) 2、在我们桌上有
35、一些纸片和绳子,你能找到它们的吗? 你是怎么得到的? 归纳:不管怎样,只要把一样物体平均分成2份分,每份就是它的。 3、刚才小挚友们找到了,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能用来表示。 最终一个图形的涂色部分你觉得是几分之一?你怎么想的? 你觉得还可有哪些分数?(指名学生口答并板书出分数) 今日所学的分数有共同的地方,谁发觉了?小组里探讨。(指名说) 1表示什么?横线下的数又表示什么呢? 像、.这些分数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请大家自学P100。 沟通,结合回答板书:.分子 .分数线 .分母 我们相识了分数,那下面的图形你能用分数表示吗?(书本P101第1题) 最终一幅变为 同样涂色部分,为什么分数变了? 1、刚才我们折出了圆的,你还能折出圆形纸的几分之一? 和你的同桌折的要不一样,并把一份涂上颜色,说说你是是折的。 2、同桌比较涂色部分谁大谁小?分数谁大谁小? (师选二分之一和十六分之一比) 3、看这张圆形纸(师出示八分之一),你认为贴在哪里好?为什么? 4、(师选四分之一,不给学生看到)四分之一你认为放在哪里好?为什么? 拿出圆形纸,验证。 (课件)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途中吃吃西瓜的故事,思索:四分之一与六分之一究竟谁吃的更多? 2022年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