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六章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教案.doc
《必修三第六章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第六章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第六章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第第 2 2 节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一、教材分析本节主要介绍了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人们需要树立可持续发 展观三个问题。教材采用了开放式的编写方式,引导学生联系个人的生活,放开思路、充 分讨论,加深学生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 1.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2.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3.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4.进行资料搜集,了解我国利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进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四、学情分析 学生对全球性生态环
2、境问题、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以及需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都有不少 了解,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应该是比较感兴趣的。 五、教学方法 探究法,讲述法 六、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教学课件,导学案;学生课前搜集有关的资料。 七、课时安排 1 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存在的疑惑,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1 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1.气象学家的预言是有科学根据的。例如,英国自然杂志和观察家报 于 2004 年披露了美国国防部专家组的一份报告。该报告预测:气候变化可能演变成全球公 害;未来 20 年气候
3、变化将成为全球性灾难,如英国将会像西伯利亚那样寒冷,美国等主要 粮食生产国将因遭遇严重干旱而出现粮食大幅减产。又如,我国科学家 2004 年预言:未来 大气的增温值将是 20 世纪的 2 至 10 倍;我国华北等地仍将保持继续变干旱的趋势;气候 变暖严重影响全球的自然生态系统,农业可能是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和脆弱的部门之一。 2、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提出问题: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呢?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 “保护我们 共同的家园”其中的“我们”是指谁?如何理解“共同的”涵义?2、观察图 6-6,举出我们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其形成的原因 。3、分析课本 P125 实例 1,
4、讨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性。实例 1 和实例 2 说明了生物多样性的哪些价值? 思考与讨论学生思考讨论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1.红树林的消失,使得潮间带多种鱼类、甲壳类、贝类以及多种水鸟因生态 环境改变而无法存活和繁衍,并且影响附近多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最终使大量的物种无 法生存和发展。红树林能维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防风、抗海潮侵蚀海岸的 作用。因此,红树林的消失还将直接影响附近的农田、养殖场、森林和城市等多种生态系 统的稳定性,这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2.可以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检测并获取水稻、小麦等栽培作物野生种细胞中人类所需 要的某些优良基因(如抗旱基因、抗
5、病基因等),然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这些优良基 因导入到相应的栽培种的细胞中并使之表达。袁隆平曾利用在海南岛发现的一株花粉败育 的普通野生水稻(含有使花粉不育的基因),利用杂交技术成功地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 从而掀起了水稻生产的“第二次绿色革命”。后来,经过分子检测技术得知,野生水稻细 胞中至少含有两个增产基因:其中的一个增产基因就能增产 18%,两个增产基因则能增产 36%。 3.这两例能够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潜在价值(红树、野生水稻等生物很可能还有目前 人类尚不清楚的重要功能)、间接价值(红树林对海岸的防护作用)和直接价值(潮间带 的鱼类、贝类、甲壳类等可供食用、药用和用做工业原料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必修 第六 保护 我们 共同 家园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