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10篇汇总.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10篇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10篇汇总.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10篇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1 我的家乡在一个山乡小镇,那里虽无都市的繁华,却有着自我独特的韵味,尤其是家乡的大秧歌,更是村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提起大秧歌,那可是家喻户晓。家乡的男女老少,哪一个不能扭上一段呢!每当过年过节的时候,大街上响起咚咚的锣鼓声和美丽的唢呐声,这声音像一种号令,听到的人们陆接连续的来到街上。他们有的手中拿着扇子,有的拿着手绢,有的一家老少全都出动。忽然大街上变得喧闹非凡。 看,大秧歌扭起了。虽然队伍多是中老年人,可他们脚步轻快,姿态美丽,动作极为协调。尤其手中的扇子和手绢,舞弄得出神入化,尽情的挥洒着内心的喜悦和华蜜。一些青年和孩子,心
2、里也些发痒,时常地加入队伍。一条条彩色的“长龙”也在不断加长。队伍的四四周满了观众,他们一边观赏,一边唠着家常,自由悠然。吹唢呐的时常地变换曲调,秧歌的队形和动作也随着改变,让人久看不疲,这样喧嚣的场景一向会持续到夜深才结束。 家乡的大秧歌,不仅仅是人们每年的精神大餐,也是节日庆典不行缺少的项目。每当这个时候,秧歌手们便身着彩装,那种孩子们喜爱的“大头娃娃、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粉墨登场,为节目增加无限的喜庆。我们这些小孩子在人群中蹿动着,追逐着,游戏着,心里别提多快乐哟! 啊,家乡的大秧歌,你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你就像陈年的美酒,醇香甘美,醉着家乡人的心。 六年级家乡的
3、风俗作文500字2 每逢正月十三至十五,我县农夫都有自发舞板龙(凳子龙)的习俗。板龙由一节节凳子连接而成,每桥长1.8米左右,用竹篾扎制龙头、龙肚、龙尾造型,糊以棉皮纸或丝绸,再彩绘或贴制龙鳞、云钩图案,龙身以红烛或灯炮装饰,长度超过百米。 2月14日,又逢元宵夜,勤俭村村民早早就将板龙的龙头、龙尾装扮一新,傍晚时分,全村老老少少都在翘首等待着板龙起舞。夜幕驾临,伴随阵阵鞭炮声和两千余人的欢声笑语,一条巨型板龙在夜晚的风里和灯笼照射下,来回舞动,让人目不暇接。以锣鼓伴奏,锣鼓打得慢就舞得慢,打得快就舞得快,劲舞起来气概恢弘,激情四射,令人大开眼界。 所谓“凳子龙”,由龙头、龙肚、龙尾组成,前有
4、锣鼓队开道,还有烟花爆竹队,引路人,阵容非常浩大。表演时家家户户出一男丁扛一凳子参演,一条条凳子首尾相连,一般都有上百条凳子,200多米长,起舞时巨龙游走,威不行挡。舞龙的村民同心协力,或抬或举,先小步走,后快步奔,再急速跑,一圈圈跑下来,龙头接龙尾,“火龙”成了个“大火圈”,熠熠发光。随着激越的鼓点,那道流淌的光圈越转越快,越转越奇,时而组成了“同心圆”,时而扭成了“大麻花”,时而又上下奔腾跃动鞭炮声更加密集,白色的烟雾在夜色中升腾,那条“火龙”在烟雾中出没,神龙不见尾,让人纷繁芜杂,叹为观止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3 过年时,凛冽的寒风冻红了人们的小手,却冻不住大街小巷的锣鼓与鞭炮声
5、,更冻不住人们那似火的热忱。 大年初一早上,人们是被街上的锣鼓阵阵和那快乐的叫嚷声叫醒的,而我也不例外。一大早醒来,变成听到村里大队中传来的锣鼓声,与那跳秧歌的口号声了。 穿戴整齐,去到街上秧歌队便已起先了。走在最前面是踩高跷的人,他们一个个虽然有四五十岁了,但是他们一穿上那靓丽的衣服,踩上高跷,走到人群中,就像是二三十岁的小伙子一样,浑身洋溢着青春的色调。 紧接着便是扭秧歌的了,村里的一些大妈,小老。全部加入到队伍里了,他们身着粉绿色的衣裳,脸上化着妆,迈着十字步,扭着秧歌走着。村里的秧歌讲究的是跑扭结合,他们在奔跑中扭动,女的扭腰抖肩,手里的布缎一甩一甩的,看上去既活泼又大方;男的上部抖肩
6、,在女性的队伍中又以增加了一份阳刚之气,英俊又帅气。秧歌队是由村里的大爷大妈组成的,个个都五十多岁,可在这儿,没有人这样认为,反而看他们脸上洋溢着华蜜的笑容,就像是年轻人一样。她们扭腰抖肩,看得我们也不禁想参加进去。 这是我妈一下子把我和弟弟推到队伍里,只见弟弟随着音乐摇头晃脑的,把旁边的人逗得笑个不停,我在队伍里也怪不好意思的,这是我姥姥在队伍后边说:“快扭啊!”我转头一看,哦,原来我姥也在这里边我带着我表弟溜到我姥后边,学着姥姥的动作,踏着音乐的节奏,在队伍后边儿扭起了秧歌来。扭着抖着,感觉自己的烦心事儿也抖没了,心情也开朗了很多。 秧歌队后面接着舞狮舞龙的,只见那龙围着人们走了一圈又一圈
7、,时时常还走到人群里跟我们一起游戏。那狮子可非常活跃,一会儿从那蹿过去,一会儿又从那蹦出来。在大年初一,人们卖力的表演着,只为了人们的欢乐和将着“大年初一扭秧歌!”的习俗传承下去。 年过完了,或许今年与明年又不一样,但这家乡的习俗是不会更改的,它会陪伴着人们度过一个又一个的年!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4 “二十三,过小年;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炒东西;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日,包饺子;年初一,过大年”。这妈妈家乡过年时老人都会这样告知小孩的过年风俗。 妈妈的老家在湖北省襄樊市,我也算半个湖北人,根据湖北老家的老规距,在腊月初八时,春节就差不
8、多起先啦!在这一天,人们都要吃腊八饭,俗话说得好:“吃完腊八饭就把年货办。”在吃完了那极具特色的腊八饭后,大人们起先劳碌了,他们必需预备过年全部的东西,所以小孩子在那时最自由。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天,家家晚上都要炕灶饼,灶饼分为两种:甜的和咸的。甜的馅是用白沙糖或黑芝麻或花生做的,而咸的则是用肉未加其它料包制而成。哇,一说到这个,整个人都不好了,口水都快滴下来了。想想那个味,似乎就在鼻间萦绕。每到这一天,最忙的就是外婆,她一大早就起先和面,发面,等到面整理个发好已是下午。她又把打算好的馅包进面里,做成饼状,一个一个的先放在锅里把两面炕成金黄色,然后再放进蒸锅蒸二非常钟,这样灶饼才算做好。根据
9、风俗,第一个灶饼,我们自己是不能吃的,要丢到灶里,敬灶王爷。 “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在农历二十四日,家家户户都要清除室内积尘,俗称“打堂廊灰”,二十五日与二十六日都是在为过年的年菜做打算。 “二十七,炒东西;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在农历二十七日时,每家每户都要炒花生、玉米一类的东西,到那时,小孩子就可以偷偷拿几个来吃。农历二十八与二十九日,每家每户都要蒸馒头、包子,留到过年吃。 “年三十,包饺子。”包饺子要包“元宝”,这样表示来年财源广进。以前,在年三十还有两项非常重要的活动。一个是烧炭火,三十晚上,火盆里的火是不能息的,要始终烧着。另一个是打好水,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家乡 风俗 作文 500 10 汇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