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 151-2018 并网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运行与控制技术规范.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t∕cec 151-2018 并网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运行与控制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cec 151-2018 并网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运行与控制技术规范.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并网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运行与控制技术规范T / CEC 1512018 * 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东城区北京站西街 19 号 100005 http:/) 北京九天众诚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 2018 年 7 月第一版 2018 年 7 月北京第一次印刷 880 毫米1230 毫米 16 开本 0.75 印张 22 千字 * 统一书号 155198886 定价 11.00元 版 权 专 有 侵 权 必 究 本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我社发行部负责退换 T / CEC 1512018 ICS 27.180 F 19 53939-2016 准T / CEC 1512018
2、 并网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运行与控制技术规范Specification of operation and control for hybrid AC &DC microgrid connecting to grids 2018-01-24发布 2018-04-01实施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发 布 T / CEC 1512018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基本规定2 5 微电网运行3 6 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5 7 通信与自动化5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直流母线电压下垂控制方法7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并网运行功率平衡和指标约束8 附录
3、C(资料性附录) 独立运行功率平衡和指标约束9 T / CEC 151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微电网与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中国电 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绍兴上虞区供电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安伟、李继红、李鹏、池伟、葛晓慧、汪科、乐全明、林达、冯怿彬、 顾一丰、
4、朱亚萍、朱权、吴鸣、季宇、赫卫国、张雪松、赵波、余杰。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 条一号,100761) 。 T / CEC 1512018 1 并网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运行与控制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并网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运行与控制的技术要求,包括系统结构和一般技术要求、 微电网运行与控制、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通信与自动化。 本标准适用于通过 35kV 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配电网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5、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2325 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偏差 GB/T 12326 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 GB/T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 14549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 GB/T 15543 电能质量 三相电压不平衡 GB/T 15945 电能质量 电力系统频率偏差 GB/T 24337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间谐波 GB 26859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电力线路部分 GB 26860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 GB/T 33589 微电网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GB/T 33592
6、 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控制规范 GB/T 34930 微电网接入配电网运行控制规范 DL/T 584 3kV110kV 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 DL/T 995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DL/T 969 变电站运行导则 DL/T 634.5101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 5101 部分:传输规约 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DL/T 634.5104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 5-104 部分:传输规约 采用标准传输协议集的 IEC 60870-5- 101 网络访问 DL/T 860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T/CEC 145 微电网接入配电网系统调试与验收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
7、适用于本文件。 3.1 微电网 microgrid 由分布式发电、用电负荷、配电设施、监控、保护和自动化装置等组成(必要时含储能装置) , 是一个能够基本实现内部电力电量平衡的小型供用电系统。微电网分为并网型微电网和独立型微 电网。 T / CEC 1512018 2 3.2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 hybrid AC/DC microgrid 同时具有交流负荷和直流负荷,且内部能够实现交流系统和直流系统间能量双向交换的微电网。 3.3 交直流变流器 AC/DC converter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实现交流系统和直流系统间电能双向转换和直流系统电压控制的设备。 4 基本规定 4.1 系统结构 4
8、.1.1 并网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包括直流系统和交流系统,交/直流负荷分别接入交/直流母线,交/直 流系统通过交直流变流器连接,实现电能双向流动。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典型拓扑结构示意图如图 1 所示。 4.1.2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在系统设计时应综合考虑正常运行经济性和异常情况下的交/直流系统间功率 交互和紧急支撑,宜在直流系统中优化配置分布式电源和储能,保障直流系统电力电量平衡。 图 1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典型拓扑结构示意图 4.2 一般技术要求 4.2.1 并网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应满足 GB/T 33589 的技术要求,并网运行控制应满足 GB/T 34930 的 技术要求,接入交流系统的分布式电源
9、应满足 GB/T 33592 的技术要求。 4.2.2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直流电压宜综合考虑交直流变流器设备类别、现场直流负荷设备用电需求和 分布式电源接入直流母线正常运行电压,设置直流母线电压,直流供电电压宜选择为 400V、750V、 1500V、3kV 和 10kV;直流供电电压允许运行偏差宜满足以下要求: a) 直流电压偏差不大于标称电压的10%; b) 交直流变流器采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拓扑时,直流电压偏差不大于标称电压的 5%。 4.2.3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直流电压纹波系数不应大于 2%,直流系统采用定电压控制方式时,直流电压T / CEC 1512018 3 的稳压精度不
10、应大于2%。 4.2.4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直流母线电压控制方式宜采用定电压控制或电流/电压下垂控制方式,直流电 压源可包括交直流变流器、储能 DC/DC 变流器等。 4.2.5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直流母线电压采用多电压控制源并联控制时,其运行控制方式分为: a) 采用定电压控制方式时,多直流电压源采用有并联控制线的主从控制方式; b) 采用下垂控制方式时,多直流电压控制源宜满足式(1) ,控制方法参见附录 A。 DCnspDCUUKI=(1) 式中: UDC 直流母线电压; Unsp 电压下垂曲线锚点,等于零功率下参考电压; K 电流/电压下垂曲线调差率; IDC 电压控制源电流,离开直流母线为
11、正。 4.2.6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多交直流变换器应具备并列运行的能力,交直流变流器宜支持 PQ 控制、直 流电压控制和交流电压控制等多种运行方式。 4.2.7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直流负荷和接入直流母线的分布式电源,负荷/机组启停和增减出力所引起的 电压变动不应超过微电网运行允许直流电压偏差。 4.2.8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并网后,并网点的电压偏差、频率偏差、谐波、间谐波、波动与闪变、电压 不平衡应分别满足 GB/T 12325、GB/T 15945、GB/T 14549、GB/T 24337、GB/T 12326、GB/T 15543 的 要求。 5 微电网运行 5.1 一般规定 5.1.1 交
12、直流混合微电网应按照 T/CEC 145 的要求完成调试与验收工作后,并网运行前应具备以下 资料: a) 微电网工程设计报告、图纸、分系统调试报告、并网验收报告、并网调试报告等。 b) 主要设备及部件应具有产品合格证以及相关安全认证,并提供产品技术参数、功能说明、形式 试验报告、例行试验报告等相关技术文件。 c) 直接接受公共电网调度的微电网,至少应提供下列文件:设备调度命名文件、系统运行相关策 略文件、涉网继电保护调试定值单、远动信息点表文件。 5.1.2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应设立运营机构,统一负责微电网运行、维护管理工作,10kV 及以上电压等 级涉及调度运行操作,受令人员应取得调度业务联系
13、资格,运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 5.1.3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应制定运行规程,应根据 GB 26860、GB 26859 的规定,结合现场实际制定安 全规程和应急预案。 5.1.4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并网电网前,接入 10kV35kV 配电网的微电网应与电网调度机构签订并网 调度协议;接入 380V 配电网的微电网应与电网运营机构签订购售电合同,并在电网调度机构备案。 5.1.5 接入 10kV35kV 配电网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其运行应满足如下要求: a) 应根据电网调度机构的要求按时报送微电网发/用电量、最大发/用电功率,联络线交换功率 计划。 b) 应根据电网调度机构确定的有功功率控制
14、方式、调度指令,调节联络线有功功率,运行中交换 功率应在电网调度机构许可范围内。 c) 运行于跟踪调度计划曲线方式时,运行中应按照电网调度机构确认后的调度计划曲线执行。 5.1.6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内开关、变压器等电气一次设备运行,继电保护、监控、通信等二次设备运T / CEC 1512018 4 行应满足 DL/T 969 的要求。 5.2 并网运行 5.2.1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应具备并网联络线有功功率控制能力,控制方式分为调度控制和就地厂站控 制方式。调度控制包括计划曲线控制和调度指令控制,调度指令可包括定功率、最大发电功率、最大 用电功率,约束类参数包括功率变化裕度、最大功率变化率。 5
15、.2.2 接入 380V 配电网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若向公用电网输送电量,并网联络线最大交换功率、最 大功率变化率应能够根据电网运营管理机构要求远程或就地设定。 5.2.3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应具备并网点定功率因数控制、定无功功率控制、定电压控制等无功电压控 制功能。 5.2.4 接入 10kV35kV 配电网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应遵循无功功率就地平衡原则,能根据电网调 度机构确定的并网点无功电压控制方式,调节并网点定功率因数;或在其无功输出范围内参与无功电 压调节,其调节方式、参考电压及电压调差率等参数可由电网调度机构确定。 5.2.5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功率控制策略实时调节内部分布式电源、负荷
16、、交直流变流器的功率,功率 控制应同时满足功率平衡约束,以及电压、电源出力、储能荷电状态等运行指标边界约束,运行控制 准则参见附录 B。 5.2.6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并网正常运行时,投入经济运行功率控制策略,策略在满足并网联络线功率 指令和功率平衡约束同时,宜综合发电成本、系统损耗、储能充放电成本等因素,实现系统经济优化 运行。 5.2.7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应按照 GB/T 33589 和电网调度机构的要求,在电网侧电压、频率异常时执行 异常响应操作和微电网并网转独立、独立转并网切换。 5.2.8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运行指标达到报警值但未越限时,微电网宜退出经济运行控制策略转入预防 性控制,根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ec151 2018 并网 直流 混合 电网 运行 控制 技术规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