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优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优质.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六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1 教学目标: 1、在读古诗的过程中读准“雪、灭、独、寒”4个生字的字音,并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4个生字。 2、能跟着录音或老师的范读,字字过目地朗读古诗。能背诵古诗。 3、能依据画面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并能依据图画背诵符合图意的诗句。 4、相识部首“雨字头”。练习描写“雪、灭”2个字。 教学重点难点: 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借助“注释”和“参考译文”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老渔翁在宁静、寒冷的江面上孤舟独钓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观赏“江雪”图,学习“雪、寒”2个生字。 1、出示“江雪”图片,引导学生看图说话。、 师:谁能用一二句话介绍一下图上的景
2、象? 2、沟通反馈,适时出示生字卡片“雪、寒”。 3、总结,板书古诗题目,学习“雨字头”。 师:同学们视察得很细致,说得也很完整。这幅画上画的是:寒冷的冬天到了,大雪不停地下着,江边已积了厚厚的雪。今日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题目是 板书江雪 写“雪”时,用红色标注“雨字头”,边写边说:第三笔是横钩;这一点一点的多像小雨点啊! 师:有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要把这部分用红笔写出来?(不知道的,可以看看书。) 二、观赏配乐古诗诵读,依据画面和老师的讲解大致了解诗意。 1、播放媒体,学生赏听。 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唐朝的诗人柳宗元写的这首古诗,大家要细致看图,仔细听录音。 2、再放媒体,老师讲解一句意思,再出
3、示一句诗句。 师:请大家细致听老师讲解,再看着画,听录音,想想你明白了什么? 师:寒冷的冬天到了,高校纷纷扬扬,山上早已不见了小鸟的影子,山里的小路上看不见一个人影。这真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师:在这冰天雪地里,有一个老翁穿着蓑衣,头戴斗笠坐在一条小船上独自一人在江上钓鱼呢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沟通听明白了什么。 先自己说说,再同桌沟通。 三、指导朗读古诗 1、出示整首古诗,明确学习任务。 2、老师一句一句范读,学生跟读。 四、自由练习朗读,多种形式反馈朗读。 1、自由练读。 2、小组沟通读。 3、全班沟通读。 4、打擂台背诵古诗。 五、复习巩固认读生字,指导有意识记忆字形。 1
4、、抽读生字 2、沟通记字好方法。 六、巩固了解诗意。 1、依据老师讲的内容,背诵相关的诗句。 2、依据画面选择诗句。 七、指导描写“雪、灭”两个字。 板书设计: 江钓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六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2 教材解读: 莫泊桑拜师主要写从小酷爱写作的莫泊桑为了能够写出好作品,拜福楼拜为师,得到他的悉心指导,最终成名的事,表现了莫泊桑的勤勉好学、执著追求和福楼拜热心提携后辈,关切文学青年的名师风范。 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了解莫泊桑写作成长的经验:由刚起先的 “酷爱写作”,“孜孜不倦”却“平平经常” ;到“聚精会神地视察” ,作品 “有了进步” ;
5、直至 “细致视察、专心揣摩” ,并写出不少“有世界影响的名著”。然后引发疑问,找出成长的两个关键问题,再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行动来体会人物的品质。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知道,细致视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福楼拜的谆谆教导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知道,细致视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福楼拜的谆谆教导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四、教学打算: 课件 总课时: 2课时
6、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生生字词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简介莫泊桑。 2、谈话导入:像莫泊桑这样的大作家,并不是一起先就能写出好的作品,也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那么,莫泊桑是怎样拜师学习写作的呢?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顺,不懂的词语查字典。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老师正音。 3、思索分段,感知大意。 第一段(1)莫泊桑拜师的缘由。 其次段(29)莫泊桑拜师的经过。 第三段(10)莫泊桑拜师的结果。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思索
7、: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 2、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莫泊从小就酷爱写作?(酷爱、孜孜不倦) 3、莫泊桑面对自己的作品平平经常,没有什么特色,他的心情怎样?(着急万分) 4、简介福楼拜。 5、用自己的话说说莫泊桑拜师的缘由。 6、指导朗读。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2。 2、朗读课文。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知道,细致视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福楼拜的谆谆教导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讲读其次段 1、老师范读。 2、思索: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
8、莫泊桑三次去福楼拜家中求教的状况) 3、福楼拜每次都说了些什么?所说的话中哪句话最关键?默读课文后回答。 1)朗读第一句:“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 福楼拜是针对什么说这句话的? 从他直截了当地说,可以看出福楼拜是一个怎样的人? 福楼拜认为必需怎样做才能使功夫到家? 2)朗读其次句:“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 福楼拜是在什么状况下说这句话的? 莫泊是怎样的心情? 指导朗读福楼拜讲的这句话,想象福楼拜那娓娓道来的样子,对“滔滔不绝”加深感悟。 指导分角色朗读,结合幻灯片,将师生对话的情景再现出来。 3)朗读第三句话:“光细致视察还不够,还要能发觉别人没有发觉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为什么说这句话在这
9、段中最关键?下面的哪些话分别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这些再次说明福楼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对福楼拜的训诲,莫泊桑有什么反应?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指导朗读。 4、小结:课文写莫泊桑拜师的经过,共写了他三次求教的状况,着重写了师生二人的对话,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看出什么? (一是师生二人一个善教一个勤学的特点,二是写好作品必需从哪些方面方面去努力。)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思索:莫泊桑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2、齐读,进一步体会莫泊桑的勤奋好学。 四、探讨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你准备今后怎样向莫泊桑学习? 请学生上台各抒已见,师适当表扬激励。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4。
10、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莫泊桑拜师 莫泊桑 福楼拜 着急万分虚心求教 功夫还不到家,要肯吃苦勤练习 一无所获再次求教 怎么没有什么好写呢? 聚精会神坚持视察 光细致视察还不够,还要能发觉特点 勤学 善教 六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3 教学目标: 学问教学点 相识本课5个生字及文中出现的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实力训练点 1、培育学生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的实力。 2、培育学生质疑问难的实力。 德育渗透点 通过理解课文,体会刘老师坚韧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培育学生酷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题目“志向的风筝”的含义。 2、体会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生看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方面
11、事例之间的关系,明白一个人的生活看法与工作看法是紧密联系的,选取了两方面的事例来写人,才能更全面地呈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方法: 探讨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打算: 学生课前放一次风筝 (实物)风筝一只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老师手拿风筝,问:“这是什么?”(板书:风筝),同学们,课前我们已经放飞过风筝, 那么你在放风筝时的心里感受是怎样的?请说一说。 2、师小结:听了大家的感受,好像你们都觉得风筝挺好玩,然而作者对风筝却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在他的心中,风筝就是志向的象征(板书:14_ 志向的风筝)。为什么呢?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学生自读课
12、文,整体感知。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 2、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 3、沟通所得。 三、品读、探究。 1、围绕自己感爱好的部分,再读揣摩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 2、组内沟通,如看法不一样,绽开探讨,老师深化某些小组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 3、班上汇报。(同学之间互作补充、评价,师作适当点拨) (1)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因为刘老师爱放风筝,春天里的风筝勾起了作者对刘老师的回忆。) (2)刘老师在课上讲课和在课下放风筝的情景之间有什么关系? 刘老师在课堂上,“只靠
13、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不知道要跳动旋转多少次”。这是靠坚韧的毅力给学生上课。 刘老师课讲得好。他对学生充溢了爱。 刘老师课下喜爱放亲自制作的风筝。“绝不愿失去亲自把风筝送入蓝天的快乐”,“有意撒脱手”,“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这是一种对生活的剧烈的酷爱之情的流露。 课上讲课和课下放风筝,都展示了刘老师意志的坚韧和酷爱生活、不懈追求的思想感情。 (3)结尾句“他肯定照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跑、跳动、旋转,恒久展示生命的坚韧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这句话既是对刘老师身残志坚的赞美,又是在告诫我们:应当像刘老师那样酷爱生活,不断地追求、创建生活。 (4)题目
14、“志向的风筝”有什么含义。 文中刘老师放飞的风筝是他对生活无限酷爱的标记,刘老师腿有残疾、行动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风筝来寄予自己要在广袤天地间大有作为的志向。题目中“志向的风筝”是指刘老师对生活的乐观看法与不懈追求。 四、总结、扩展。 1、选择你最感动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 2、谈谈对课文或对刘老师的印象。 3、写法上的启示。(师作适当的补充。) 五、课后延长。 1、(必做题)摘抄课文中的美丽词句。 2、(选做题)以“我最_的人”为题写一篇短文,并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 板书设计: 志向的风筝 身残志坚 酷爱工作 酷爱生活 六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正
15、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凭借文字,入情入境,感受泗水河边浓浓的春意。 2、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蕴含的道理,走进孔子高尚的精神世界。 3、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和艺术气息,感受语文学习的博大和漂亮。 二、教学打算: 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吟春诵春,引入春景。 1.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首歌吧。会唱的跟在后面唱,不会的哼哼也行。 2.春天,仿佛是大自然的精灵,总是在我们不经意间,静静地来到我们身边,妆点着世间万物。你们能找到春天吗?“春回大地千山秀”,中国还是一个文化的国度,你能从诗歌之中找到春天吗? 3、在我们今日要学的这篇课文中,也有一段写春的语句,找出
16、来读读看,看什么地方打动了你,拨动了我们的心弦。 4、出示: 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美丽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宏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暖和的太阳是她光明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1)说说,感动你的是什么?哪个词? (2)在作者的笔下,大自然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引导想象,描述自己脑海中的形象。 (3)在你的想象中,大自然还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导读:这是一位漂亮的母亲这是一位多情的母亲这是一位宏大的母亲 (4)配乐朗读。 (5)读到这个地方,我不禁想起了我最宠爱的一首歌,或许,我们在观赏
17、完这首歌后,我们对这段话会有更加深刻的相识。 歌曲:多情的土地 (6)再读课文。 (7)过渡:这么美的春景,肯定也激起了同学们对春天的美妙回忆和无限憧憬,这位宏大的母亲还有许很多多值得我们赞颂的地方。我们也能用这诗一般的语言赞美她吗? ()是她()的() ()是她()的() (二)孔子论水 过渡:就在这漂亮的泗水河畔,1510年前的一天,大教化家、思想家孔子带着他的弟子们来这儿尽情地游玩。他们在游玩之时都谈论了些什么呢? (1)了解一个人的心灵世界,走进一个人的心灵世界,读读他的话,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让我们凭借着孔子的话,走进孔子宏大的精神世界 出示:孔子凝视看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
18、流不息,是培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似乎有德行。水没有肯定的形态,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顺.它似乎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似乎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似乎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 2 )指名读。 ( 3 )你知道孔子的这番宏论是围绕哪两个字来绽开的吗? ( 4 )你又知道孔子的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绽开的吗? ( 5 )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呢?孔子看出了水有哪四种精神? ( 6 )你能围绕其中的一点说说你的理解吗? ( 7 )相机指导朗读,引导深化理解。 ( 8 )同学们,孔子仅仅赞美的是这泗水河里的水吗?他赞美的是水的精神,更精确地说是诸如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
19、,善教化等等等等这样被他称之为“君子”所具有的精神。 ( 9 )什么是君子?那是堂堂正正的人,那是壮怀激烈的人,那是虚怀若谷的人孔子一生都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征程中完备着、践行实自已这颗“君子”的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0)同学们,孔子,这是单单说给学生们听的吗?不,他也是说给自己听的呀,那也是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啊。说这句话的时候,孔子47岁。一个四十七岁的人还对自己精神的修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是多么了不得啊。 (11)也正是孔子这宏大的精神,赢得了历史的高度评价(出示) 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呢? (12)还记得课前听的论语吗?
20、这就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语录的,这是我们中华儿女珍贵的精神食粮,想读吗?让我们一起来读。孔子还有一句话: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四、教学结束: 让我们带着对孔子的崇敬,再读一遍。 六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5 教学目标 1、 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习并运用视察、感受、联想、思索的学习方法 3、 感悟作者含蓄而深厚的思想感情和对人生的思索 4、 自我反思,以主动乐观的看法对待人生的挫折,酷爱生命,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层次结构和中心思想,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 教学难点 1、 紫藤萝花的象征意义以及其主旨的显现 2、 理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
21、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采纳分组探讨课堂探讨等方法教学 教学打算 1、 让学生先自行预习,了解文章大意和写作背景 2、 打算几幅紫藤萝花的挂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1、 展示大挂图紫藤萝,让学生详细感知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傲雪的青松,斗霜的秋菊,迎风的翠竹,石缝间不屈的小草,草丛里无名的野花这些自然界植物无不蕴涵深刻的哲理,那今日我们也来学习同样具有深刻含义的紫藤萝,打开课文紫藤萝瀑布,我们来学习新课,看看作者在看看盛开的紫藤萝形成的瀑布流有怎样的感悟?紫藤萝又带给了作者怎么样的人生启迪,给我们又有什么样的启迪? 2、 快速默读课文,给各自然段标上段号,把握
22、课文大意,理解课文主旨,给课文分段,看看各段的主要内容? 探讨并归纳文章共十一自然段分成三大段: 第一段:第一至第六自然段 写作者偶见一树茂密的紫藤萝 其次段:第七至第九自然段 写作者睹物释怀,心上的焦虑和哀思化为精神的安静和生的喜悦。 第三段:第十至第十一自然段 写作者由此感悟到生命的永恒 3、 听课文录音,引导学生边听边体验作品情感,并思索问题: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树的?作者是怎样描写紫藤萝花的? 让学生回答思索题 作者是从三个方面来写: (1) 色: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再提问学生如何理解“迸溅”一词? (2) 形:像
23、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端。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 (3) 态:仿佛在流淌,在欢乐,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相互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作者先写每一穗花,再写每一多花。先写花趣的色调,“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最终写花的香味,“淡淡的花香,香气好像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覆盖着我。” (4) 朗读课文,分组分段朗读课文,看看哪个小组最能将课文中的所表现感情朗读出来。 (5) 课后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二 其次课时 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紫藤萝瀑布的文章大意,把握
24、了文章的脉络,体会了作者对紫藤萝的细腻描写,体验了作者的情感,这节课我们就接着来深化学习这篇课文,理解其中的中心思想和感受作者的情感改变以及作者在观赏紫藤萝所获得的感悟。 (1)采纳分读、齐读、重点读等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对课文主体内容再一次整体感知。布置思索题。 A、 文章的第一段独句成段有什么作用?(回答要点:作者内心的反应,全文的悬念伏笔) B、 文章的其次自然段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描绘紫藤萝的?其特点是什么?(要点:花形,特点是“像一条瀑布”) C、 第三至第七自然段主要从哪些方面描写紫藤萝的?如何理解作者在此段落中由花的喧闹写到了自己的精神的写作思路?(要点:花色,花色的喧闹引起作者内心的
25、焦虑与哀思,怀念弟弟) D、文章的第八、九自然段呢?又是从哪些方面描绘紫藤萝的?有何特征?其中作者为什么要提到紫藤萝的被毁和重生,其目的是什么?(要点:花香,承上启下) (2) 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探讨,思索关于紫藤萝的变迁和作者情感改变与感悟的相关问题 在组内沟通的基础上筛选具有共性和代表性的问题再进行小组之间沟通。出现不同看法的进行全班同学探讨,并赐予点拔和指导。引导学生把问题归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小组探讨的问题 a、 紫藤萝有过怎样的变迁?作者为什么会对紫藤萝产生这样深厚的感情?(十年前家门外的紫藤萝被拆毁了,过了许多年后,紫藤萝花又盛开了,作者触景生情,思想波动) b、 作者的感情发
26、生了怎么样的改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 其次小组探讨的问题 c、 联系作者的情感改变,试谈谈紫藤萝的象征意义。(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再到现在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 d、 赏析语段中精致的语句的用法,体会作者由紫藤萝瀑布引发对生命的感悟。(让学生自由发挥,再赐予点评) 第三小组探讨的问题 e、 怎样理解“花与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遇到不幸时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美妙和许久保持坚决的信念。厄运过后要面对新的生活,激昂精神,投身宏大的事业) f、 总本文最终一段有什么深刻含义,与文章第一段有什么关系?(感悟生命的永恒,照应第一
27、自然段) 第四小组探讨的问题 g、 总结归纳文中的中心思想(本文写作者遇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心中的失弟哀思焦虑化为精神的安静,感悟生命是永恒的,赞美了生命的坚韧和美妙) (3)开放性思索和探讨(言之有理即可) 学生在对文章整体感悟后,在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后,通过看花、忆花、思花三部份内容赏析,让学生对生命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 A、 课文中哪些句子能引起你的共鸣?谈谈体会。 B、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应当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并让谈谈自己对生命对人生的思索。 (4)课堂总结 紫藤萝瀑布为我们展示了人生的画卷:紫藤萝不与群芳争,独自开在花谢时,踏春无人恋,蜂蝶亦不顾,而它们却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生命,傲慢自信地为自己漂亮的生命而欢腾嬉闹。然而回首十年,心中的“焦虑和哀思”又会令人感受到一种沉重,一种悲伤。细致品位这篇短,使人幡然悟到,只有经验过苦难的人,才会珍惜生活,珍爱生命,正如宗璞所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每个人都应当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生到生命的长河中去,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六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