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doc.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高等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doc.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龙源期刊网 http:/论高等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作者:田玉军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 年第 09 期摘要目前,由于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存在着种种偏差,造成了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素质不全面,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结合素质教育、价值观教育和人文教育,对以往的价值观和教育观进行了反思,探讨了素质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中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和重心,提出了对素质教育内容的再认识,认为高等教育阶段应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为主要内容。人文教育应当承担起素质教育的主要责任。关键词素质教育价值观 人文教育作者简介田玉军(1964- ),男,河南偃师人,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2、硕士,研究方向为人文教育与教育管理。(浙江宁波315175)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4-0174-02“素质教育”主要是针对近三十年来的应试教育提出的。一个时期以来,它成为教育界使用频率最高的语词之一。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具体承担教育任务的各级学校和各个岗位的教育工作者,都对其进行了大量的、有益的研究与实践。在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大学生在个人行为和思想中,表现出不少与建设和谐社会不协调的厌世、消极、极端的情绪,表现出人生理想的失落和信念的不稳定。这背后有家庭、社会、年轻人成长心理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毋庸置疑,人文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缺失是这
3、些现象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一、对价值观与教育观的反思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生活的特定自然环境。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于多种不同因素的影响,不同民族表现出了对自然和人生的不同价值取向,这些众多的取向构成了特定民族的价值观。黑格尔和马克思在论述世界不同民族文化的发生和特点时非常强调由于自然历史、地理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不同文化类型和文化心理。马克思从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发展的阶段、经济形式的演变说明了地理环境对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这一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形成了较稳定的价值取向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在一定民族文化传统和心理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现实、国家体制,对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强
4、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新的文化现象又对文化传统形成一种叛逆的力量。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前进,民族主流的价值观也会在现实环境中出现变化。中国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大河文化,由此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认同中的重视整体、轻视个体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传统教育观念中也是重视社会规则,不重视受教育者个性的发展培养。龙源期刊网 http:/价值观的培养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一方面,一定的价值观制约和影响着教育观;另一方面,一定的教育观又不断传承或影响着价值观的发展方向。考察世界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社会政体和当代不同国家、民族的教育观都可以看出其中的差别。例如,集权制国家和民主制国家的不同价值观,导致了
5、不同的教育观。因此,教育不仅仅是人类传承文明的途径之一,更是一种制度。它反映了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价值观并在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维护或不断修订这种价值观,进而维护这种制度。当然,时代不同,素质的内涵也不尽相同。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传统价值观念儒家思想与道德规范对人的基本素质的要求是仁爱孝悌、重义轻利、谦和礼让并由此而形成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修养总纲。这种素质要求强调社会责任,漠视个体权利与价值,长久地制约着中国人个性的发展和张扬。这种价值观,一方面,对民族发展、稳定和民族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不可否认,它对民族文化发展也起到了束缚作用。由这种观念发展
6、而来的重视集体、轻视个体的思维定式长久地束缚着中国社会和每一个中国人。早在旧民主主义革命之初,孙中山先生就敏锐地关注到这个问题,因而提出了“民治、民有、民养”的三民主义理论,其目的就是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束缚,强调个体的重要性。但在其后特别是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几十年间,由于特定的国际形势和新生国家生存发展的需要,这种传统观念得到了不断加强。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现当代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进入中国,大量的西方文化思想也涌入中国,而我们在思想理论领域还没能做好充分的准备。经济生活的发达带来的多样化和商品经济大潮强有力的冲击,使我国千百年以来形成的信念发生了动摇,出现了上述种种不正常的现象。可以说,上述种种现
7、象一方面表现出我们价值观的某些偏颇;另一方面,也正说明新形势下对价值观进行重新认识的必要性。二、素质教育的误区及对策分析社会是由个体构成的,个体素质的归纳与升华构成了社会整体文化特征。社会对个体能力、责任、要求的升华与促进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素质教育关注的核心应当是个体的发展。这一要求通过对个体特征的描述表现出来,这些描述就是素质。长久以来,我们对素质教育存在着严重的误区,集中表现在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把素质理解为“事物的本来性质”,认为对人而言素质是与生俱来的、不可改变的,因而素质教育无从谈起;另一种看法简单地认为素质就是基本技能,因而所谓的素质教育就是各种技能的养成,因
8、此素质教育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各种基本生存常识、避险能力、个人生活技能、文体技能的教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局势多样化的发展,中华民族个体主体意识逐渐苏醒并不断加强。而社会思想的骤变时期,也是大多数人迷茫、困惑的时期,因而也产生了个体与社会间的诸多不协调。作为一种既有制度、规则集中体现的教育制度和观念并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仍然停留在一种过去的认识上,对新时代的素质要求把握不够或者说不全面。龙源期刊网 http:/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受教育人数迅速增加,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对国家经济远远落后于先进国家的清醒认识,使得教育重心放在了对受教育者科学、技术
9、素养的追求上,直接功利化的目标不可避免地忽视或者说忽略了价值观的引导与养成,由此而出现了在技术和价值判断之间的割裂现象。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教育部在2004年提出了“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主张。但是由于对素质的认识不尽相同,工作的展开和效果并不大。表现在:其一,这一工作开展的重心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阶段。其二,这两年来正式发表的有关素质教育的研究报告数量呈不断下降的趋势。这个趋势不是说明了素质教育的研究、实践工作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完整的工作体系和规范;相反,恰好说明了这个工作领域的困惑。说明了“素质”的复杂性和
10、难以把握性,以及由此带来的过程和结果的难以考察性。的确,素质教育内容的很多方面无法用具体的标准、量化评价办法、体系指标来度量。教育结果可能是个体很长时间甚至是整个生命过程所反映出来的综合特征。但是,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力量必须承担起素质教育的使命,必须在素质教育中起到主要作用。高等教育固然是一种专业教育,应该以专业教育为主,但是这个教育阶段也是受教育者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因此高等教育在做好专业教育的同时必须对受教育者的价值观教育予以高度的关注。蔡元培先生提出:世界观教育有两层含义。第一,要告诉学生如何看待物质世界,教育学生不要逃避、不要拒绝,但也不要执迷于物质。第
11、二,在学生正确看待现实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超越政治和科学层面的东西,即成为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的人。近百年后,这种看法重新成为全球范围内对价值观教育的共识。卡耐基教育基金会在学院美国本科生教育的经验中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从具有能力到承担责任。”同样,历来以培养工程技术人员为主要方向的麻省理工学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也越来越重视文科教育。他们认为:大学要根据自己的优势,努力培养能够适应人类社会面临的复杂局面、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创造性人才。这类人才应具备三个方面的素质。其一,具有发达的批判力和推理能力;其二,具备所在领域内的扎实知识基础以及继续学习的动机;其三,应具备与人类精华有关
12、的品质,如很强的判断力、美感、适应重要变化的灵活性和自信心、一定的历史知识等。由此,美国高等教育界提出了“通识教育”的概念,认为通识教育主要指:“为培养人的独特品格和个人生活能力做准备,使他成为一名公民或共同文化的继承者,能够与其他社会公民在共同的领域中和睦相处的那部分教育。”它包括要培养学生有效的交流能力、完善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完善社会交往的能力、理解个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能力、理解当代世界的能力、理解和感受艺术和人文科学知识的能力,并提出了与这八种能力相结合的七个教育主题,即“语言、艺术、渊源、制度、自然、工作、发展”。对比和分析蔡元培先生的价值观和当代美国教育
13、的权威机构和代表者提出的能力和主题,不难看出,其中最主要的成分都涉及正确认识人类、人类社会并融入社会和社会生活协调发展的能力。这种通识教育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这些能力的核心是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正确理解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养成必须是在长期的受教育过程中通过人文教育来实现的。因此,人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龙源期刊网 http:/三、人文教育与素质能力培养途径长期以来,我国人文教育过多地注重思想教育,这种思想教育一方面和民族历史文化的联系较少;另一方面和全世界优秀的哲学思想联系的不全面。人文类课程被赋予了太多的本身无力或只能有限地承担责任的内容,却迷失了它们本来的应有的内涵对受教育者
14、认知、判断、推理能力的培养,以及意志、探索、独立精神和平衡人际关系的协调态度的培养。近年来,世界不少国家纷纷提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合格的公民,其次才是在合格公民的基础上开发、提升个人的创造力。同时,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多样化,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高等教育承担起对社会和谐发展的促进作用,即培养有技术有知识、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具有独立判断力和独立人格的良好素质的社会人才。实践表明,无论是研究型、教学型、职业教育型大学,都在其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从两个方面对社会的和谐产生影响。一是贯穿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学科课程大纲与教学中的专业态度;二是大学如何树立行为和评价典范,包括:对成绩优异师
15、生、研究、技术成果奖励的公平度;学生和教职工共同认可并遵循的行为准则;以及公开、坦诚、对不同意见的尊重等。而这些因素都渗透在大学的文化氛围、人文氛围中。由此,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大学教育,特别是人文教育要以个体的交流能力、理解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对生活的态度为重心。从教育内容和教育环境多方面关注学生的素质养成。因而,我们有必要从教育思想的角度重新看待,反思当今各级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的人文教育。它不应仅仅集中在思想培养、语言交流、生活技能素养等领域,更应当注重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方法的方法论培养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尽可能地从各方面了解社会、了解社会历史和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从而在丰富的知识基础上,借助科学的方法形成符合社会实际的判断力、理解力、认同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参考文献1陈立思.现代化进程的生命当代世界政治思想教育J.教学与研究,2003 (5).2晓舟.高等教育中的全球化问题J.世界教育信息,2006(10).3白寿彝.中国通史(第 1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4何振海,杨佳梅.MIT本科教育特色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2003(7).5续梅.素质教育在四方面已取得标志性成果N.中国教育报,2006-11-0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