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 .doc.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 .doc.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 .doc.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感谢你的观看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一、一、本册知识点本册知识点一级知识点二级知识点三级知识点1、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口算2、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和连乘;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3、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除法和连除;乘除混合两步运算4、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除应用题1、质量单位千克、克、吨2、千克、克、吨之间的换算,简单的实际问题3、年、月、日与 24 时计时法从三个方向观察用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形状1周长的认识2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用“一定,经常,偶尔,不可能”等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数与代数数的运算常见的量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图形的
2、认识测量不确定现象二二、单元课时知识点单元课时知识点第一单元第一单元乘除法乘除法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乘除法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口算除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第一节第一节小树有多少棵小树有多少棵知识点:1、掌握口算一位数乘(除)整十、整百、整千数以及百以内一位数乘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有一定的口算速度和技巧,体验算法多样化。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乘、除法,口算速度约为每分种68 道,正确率达 90%以上。3、着重引导学生理解 203 的算理,即先计算 23=6,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 0,从而得到 203=60。 4、进一步把题目扩展到整百数乘一位数,由
3、学生自己去类推。 5、给学生适当的练习,用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第二节第二节需要多少钱需要多少钱知识点:1、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和连乘,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掌握 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0 这一规律;3、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及一个数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乘法,5 分钟 23 道,正确率达 90%以上。4、使学生理解计算的过程,主要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把两位数转化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和,二是分别求乘积再相加的问题。 5、通过实力引入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问题,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 6、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演示计算的过程。
4、 103=30,23=6, 30+6=36,即先将 12 拆成 10 和 2,再分别与 3 相乘,然后将乘积相加。 7、出几个练习题让学生用所讲的方法来解答,在解答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第三节第三节参加科技馆参加科技馆知识点:1、掌握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方法,5 分钟约 23 道,正确率达到 90%以上。 掌握 0 除以任何不是 0 的数都得 0 这一规律; 掌握用估算进行试商的方法;能用乘法验算除法。 2、通过实例实例引入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问题,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 3、讲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演示计算的过程:303=10,63=2, 10+2=12 (这种方
5、法用了上节课的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知识。 ) 4、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用所讲的方法来解答,在解答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第二单元第二单元观察物体观察物体按照要求正确搭建图形搭建图形观察物体通过提问与回答进行搭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观察图形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知识点:1、举出生活中的简单物体让学生观察总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形状。2、 引入由正方体搭建的立体图形, 给学生示范书中提供的搭建活动,边操作边讲解。3、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并给予指导,引导学生观察所搭建的立体图形。4、总结:同一立体图形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
6、不同的形状。第二课时第二课时知识点:1示范书中提供的第二个搭建活动。2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在学习中学会如何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3对学生搭建活动予以指导和肯定,让学生在搭建的过程中学会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4指导学生多做几次搭建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第三单元第三单元千克、克、吨千克、克、吨第一节有多重(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第二节 1 吨有多重(认识质量单位:吨)第三节搭配中的学问(实践活动)第一课:有多重(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第一课:有多重(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知识点:1、质量单位克、千克、吨掌握克、千克、吨质量单位。感受克、千克、吨的实际质量,能结合具体情景说出常见物体的质量。千克
7、、克、吨的关系及其简单换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掌握千克、 克、 吨之间关系即: 1 吨1000 千克,1 千克1000 克, 并能正确进行单位间换算。 认识质量单位千克、 克,了解它们的实际质量,建立千克、克的概念。2、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3、通过称一称、掂一掂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轻重,建立质量单位千克、克的概念,体验它们分别有多重。4、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能为物体选择合适的重量单位。5、活动中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的估重能力。包括两方面的能力,一是选择正确的重量单位,二是对重量的估计的准确性。6、理解 1 千克=1000 克,学会简单的换算千
8、克可记作“kg”,克可以记作“g” 。公式可以记作 1kg=1000g。7、同一的物体,可以用不同的重量单位表示,如:一个西瓜重 2(kg) ,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也可以说这个西瓜重 2000(g)。 8、通过实际的称量,使学生认识几种常见的称量工具:天平、台秤、电子称。学会使用称量工具给物体称重。第二节第二节1 1 吨有多重吨有多重( (认识吨认识吨) )知识点: 1、感知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 1 吨的实际质量.2、掌握 1 吨=1000 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质量的估计能力.4、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5、以大象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参照
9、物,让学生感受一吨有多重,从而建立吨的概念.吨用字母表示为“t”.6、能分辨出三个重量单位的大小 ,并能灵活运用它们为物体选择适当的重量单位.7、掌握三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1 吨=1000 千克=1000000 克.第三课:搭配中的学问第三课:搭配中的学问知识点: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初步掌握有序的搭配方法与策略。2、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3、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情境活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初步掌握有序搭配的方法和策略。4、学生运用摆学具、画搭配线路图、画表格等多种方式解决搭配问题。并从中抽象出有序的搭配方法。5、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不
10、重复、不遗漏的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6、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意识, 激发学生探究生活中数学的愿望,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意识。第四单元:乘法第四单元:乘法第一节购物(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第二节去游乐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第三节乘火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第四节 05=?(有关 0 的乘法)第五节买矿泉水(连乘法)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第一课:购物第一课:购物知识点: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2、师引导学生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提取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3、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11、的过程,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不进位) 的计算方法。 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列竖式计算乘法。4、在计算中明确算理,学会竖式的书写。用乘数从个位起依次去乘另一个乘数的每一位,把得数写在对应的数位上。第二课:去游乐场第二课:去游乐场知识点: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2、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进而类推出“满几十进几”的算法,初步掌握进位法则: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从个位乘起,哪一位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4、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类推能力和主动获取新知识的学习习惯。第三课:乘火车第三课:乘火车
12、知识点: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2、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在已有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4、体验算法的多样化第四课:第四课:0 05=5=?知识点:1、探索并掌握“0 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 0”这个规律。2、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乘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3、借助“乘法的意义” “找规律”等方法探索并掌握“0 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 0”这个规律。4、因数末尾有 0 的乘法,当因数末尾有 0 时,计算时 0 可以先不参加运算,计算结束后因数末尾
13、有几个 0 就在乘积后加几个 0。因数中间有 0 的乘法,可以通过对比进行教学,如:4023=1206,3078=2456,同样是因数中间有 0,为什么一个乘积中间有 0,而另一个却没有。通过讨论 4023 积中间是 0 的那位,因为没有进位,积当中就保留了0,而3078,因为发生了进位,所以积当中的 0 就不见了。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结论:因数的末尾有 0,乘积中一定有 0。因数的中间有 0,乘积中不一定有 0。5、掌握因数末尾有 0 的乘法竖式的写法。6、通过小组讨论,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学会合作学习。第五课:买矿泉水第五课:买矿泉水知识点:1、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三
14、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探索多样的估算和计算方法。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连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3、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探索多样的估算和计算方法。4、结合买矿泉水的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过程,逐步培养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估算。5、在交流算法的过程中,对于学生汇报的多种计算方法都要予以肯定,但要着重引导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并掌握连乘的运算顺序。第五单元第五单元周长周长一个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什么是周长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周长周长的计算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交通与数学能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
15、计算方法等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什么是周长什么是周长知识点:1、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数学情境,通过描一描树叶的边线,摸一摸课桌数学书的边线,再量一量自己的腰围和头围,从而知道了一个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2、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可以画出并能计算出图形的周长。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游园游园知识点:1、为学生创设游园的情境,引导学生体验用不同的方法去计算小公园的周长。就是把围成小公园的所有线段加在一起。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2、算一算中出现了 4 种不同的图形,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为后面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作好铺垫。第三课时第三课时花边有多长花边有多长知识点:1、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 .doc 北师大 小学 数学 三年级 上册 知识点 doc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