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原因分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我国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原因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原因分析.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我国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原因分析我国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原因分析(作者:_单位: _邮编: _)作者:贾康苏明阎坤于树一摘要:2007 年我国财政收入的规模、增长速度均创下历史新高,占 GDP 的比重也达近 20 年的最高值。因此,社会上出现了关于财政收入高增长的疑虑。 本文从多方面分析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原因, 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阶段政府职能合理化及完善财政调控的要求,说明财政收入近年来持续高速增长的客观必然性。 当财政增收部分主要用于民生等经济社会的薄弱环节时,可产生消解矛盾、促进和谐、支持又好又快发展的效应。 为消除和防范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可能带
2、来的不利影响,本文提出三方面的对策建议。关键词:财政收入;GDP;产业结构近年来, 我国财政收入出现快速增长势头, 社会上对其是否会有不良影响的担忧时有所闻。 2007”年我国财政收入总额和增长率又创历史新高,质疑声音再度高涨。所以,很有必要对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原因作出客观、理性的分析,弄清表象下面的根源,从而为决策提供客观的、科学的依据。1 / 12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一、我国财政收入与 GDP 增长的对比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率是各国都十分重视的指标, 它反映政府分配的集中程度和财政能力, 又反映国家宏观税负水平。 这一指标过高,企业和社会成员的负担较重,经济发
3、展缺乏动力;这一指标过低,则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不足,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公共品保障。因此,财政收入占 GDP 比重应保持合理水平。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财政收入总量连年增长, 2003 年突破 2万亿元,20042006 年,财政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4681.22 亿元、5252.82 亿元、7 110.91 亿元,2007 年实现财政收入 5.13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1.25 万亿元以上。从增长率看,虽然在不同年份存在波动,但近三年财政收入增长率呈加速上升趋势(见图 1),其中 2007年名义增长率从 2006 年的 22.47提高到 32.36,提升近 10 个百分点, 实际增长率从 2006
4、年的 18.62提高到 26.08。 从增长的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两方面看, 2007 年财政收入既延续了自 1995 年以来的强劲上升势头,又带有一定的超常规增长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GDP 实现了长期高速增长,30 年间平均增速高于 9.7,2007 年达 24.66 万亿元,比 1978 年的 3 645.2亿元增长了 66.7 倍,比 2002 年增长 65.5。近五年来,我国 GDP年均增长更高达 10.6,然而,同期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又明显高于2 / 12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GDP 的增长速度,名义财政收入年均增长 21.09,实际财政收入年均增长 16.
5、69。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曾在改革开放后的前十多年间持续下降,从 1978 年的 31.06下降到 1995 年的 10.30,而后扭转为稳步上升, 到 2007 年为 20.8, 年均上升约 1 个百分点, 尤其是 2007年该比重比 2006 年上升 2 个百分点以上(见图 2)。从增量对比看,财政收入增量占 GDP 增量的比重近五年逐年升高,其中 2006、2007两年显著上升(见表 1)。我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升高及财政收入与GDP的相对增长速度加快说明财政集中程度和财政能力在提高, 但是否形成了对经济主体的过高负担,对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是否存在较大的负面影响,作为社会关注的
6、问题,需要分析和澄清。二、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从理论上说, 一国特定条件下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及财政收入与 GDP 的相对增长速度客观上存在着一个合理量值(或合理数量区间)。在这个水准上,资源总体配置效率最高,政府应力求使本国财政收入符合这一水准。 但从现实来说, 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3 / 12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经济结构、政府职能定位、经济体制与财政体制不同,这个量值不可能简单划一,也不可能固定不变。我国改革开放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下降有其必要性、必然性,但下降过多,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所以其后的恢复性增长也有其必要性、必然性。近些年我国财政
7、收入高速增长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经济发展因素财政收入的增长及财政收入占 GDP 比重很大程度上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决定的。一般来说,在假定税收制度不变、管理力度不变的条件下, 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越高, 则财源越丰裕,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越高; 当进入市场经济相对成熟、 管理体制和税制结构相对稳定的时期, 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便会相对稳定。 因此, 从横向比较来看, 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在经济发达国家要高于发展中国家,在中等收入国家要高于低收入国家(见表 2)。从纵向来看,英、法、美三国 1880 年全部财政收入仅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10左右,目前已上升到
8、 3050,并保持相对稳定。如,美国在长达 40 年的时间里,其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基本保持在 30左右。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呈明显的先降后升的趋势, 这与我国的经济社会转轨有密切关联。 改革开放前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国有企业上缴利润在财政收入中占很大比重,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也较高;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收入的主体转变为税收收入,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下降;1992 年明确了建4 / 12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后,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先后进行了分税制、费改税等项改革,同时加强税收征管
9、,确立提高“两个比重”的目标,并顺利实现财政收入占 GDP 比重的回调。只有在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持续高于 GDP 增长速度的条件下, 该比重回调的目标才可能实现。1995 年后我国财政收入占 GDP 比重的一路走高是“解放生产力” 、分权让利、 放水养鱼、搞活经济、 培养财源的努力进入 “收获期”的表现,既是该比重降到过低状态后的一种恢复性增长, 又得到了持续高速增长的经济基本面的有力支撑:19942007 年,我国不变价 GDP 年均增长 9.82; 现价 GDP 年均增长 15.13; 同期财政收入取得年均增长 19.36的成绩。这充分印证了“经济决定财政”的基本原理和“改革解放生产力”的成
10、就。进一步分析,我国财政收入占 GDP 比重提高, 还有产业结构变化、 效益与收入提高和进口环节税收贡献三大原因。1.产业结构变化因素。 三次产业各自的增长率和提供的 GDP与财政收入的相对份额是明显不同的。 从 1994 年至 2006 年间, 按可比价计算, 我国一、 二、 三次产业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3.9、 11.4和 10.O(见表 3),按当年价计算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8、15.5和 16.3(见表 4),第二、三产业的增幅明显高于第一产业。考虑到第一产业过去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就很低, 取消农业税后则已几乎不提供财政收入,那么从大的产业结构上看,只有二、三产业对财政收入有贡献。
11、因而,有实质意义的合理对比,是将财政收入增长5 / 12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率与第二、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作比较。2.效益水平和收入水平提高因素。 近十余年来, 随我国企业效益水平上升、 居民个人收入增加, 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增长势头也十分强劲。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网站的数据资料计算, 1994 2007年我国企业所得税(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年均增长率为 23.6,而同期个人所得税年均增长率高达 34.9。这些高速增长的财源及实际收入, 是同期财政收入增幅高于 GDP 增幅的重要因素。3.关税和进口环节税收的贡献因素。 随着综合国力提升和扩大开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财政收入 高速 增长 原因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