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版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最新2019版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2019版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019-2020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学年度第一学期聚凤小学三年级(3)班 庹贞江一、学生情况分析一、学生情况分析在小学阶段,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一、二年级科学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能力,为进一步学习科学奠定了基础。不过,在农村学校,很多家长偏重于学生的语数学习,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
2、、细致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因此,学生学习科学兴趣虽然很高,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普遍习惯于常规课堂学习模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希望通过本学期的科学教学和引导,能够使这一现象得到改变。二、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为苏教版 2019 年最新版科学教材,全册教材包含5 个单元和一个专项学习。第 1 单元 认识空气,包含 3 课内容,分别是空气占据空间吗 空气有质量吗 热空气和冷空气 。空气是一种常见的混合物质,是地球上所有生
3、物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三年级的学生,一般会直观的认识空气的基本特征,而不会有意识的研究空气的物理性质,本单元的学习,将会为学生全面认识空气性质提供帮助。在低年段,学生感知cc到空气的真实存在,会观察并描述空气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本单元以“认识空气”为主题,选取了多个简单易行、生动有趣、螺旋上升的经典活动,以激发学生研究空气的兴趣,学习探究方法,并掌握“空气占据空间、空气有质量、热空气上升”等科学知识。引导学生科学地解释风形成的原因,让学生从事实性知识 的学习发展到因果性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对空气概念的理解水平,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为四年级认识“空气热
4、胀冷缩的性质” 、六年级建构“空气是一种混合物”等知识做好铺垫。第 2 单元 研究土壤,包含 4 课内容,分别为土壤的成分土壤的类型 肥沃的土壤 保护土壤 。土壤是人类的繁衍生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直接或间接地支持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为动物的生存提供了栖息地,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和协调水分、养料、热量等必须的条件。对于土壤,中年级的孩子还有很多不解之处:知道在土壤里能找到很多东西,但还不能把这些东西都算作构成土壤的部分;还没有“ 混合物”的概念;对于决定土壤肥力的腐殖质,孩子们还是非常陌生的。在学习的方式上,延续了低年段石头与泥土单元“玩中学”的方式,注重调动多种感官,通过观察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
5、,将体验与思维整合起来。在学习的目标上,注重精确描述、比较与归纳等思维技能的运用,将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在概念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生科学思维水平的提升。第 3 单元 固体和液体,包括 4 课内容,分别为认识固体认识液体 固体的混合与分离 把盐放到水里 。学生在低年级研究典型具象物质“石头” “水”和“空气”的基础上,形成了初步的“物质概念”和“物质意识” 。他们判断一个物体是固体还是液体时,往往是把自己熟悉的、具体的某一固体或液体作为标准,所以在判断诸如沙、羽毛、烟雾等非典型特征的cc物体属于什么状态时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固体、液体特征的认识不足。学生对于混合物”的概念比较模糊,
6、还不能意识到混合物的分离过程中构成物体的物质并没有改变。因此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认识固体和液体的特征, “纯净物”混合物”这样的类别概念内隐在具体的学习内容和要求中。在物质的性质认识上,引导学生从直观特征的定性描述,走向利用简单的科学仪器对物体的特征进行定量描述。在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认识上,从物质的“状态” “分离” “溶解性”等方面进一步丰富和拓展物质概念,侧重于宏观层面的感知。第 4 单元,地球上的水资源,含有 4 课内容,分别为河流与湖泊 地下水 海洋 珍惜水资源 。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介质。地球水圈由介于大气层和岩石圈之间的海洋、湖
7、泊、江河、沼泽、地下水和冰川等液态水和固态水组成。人们的衣食住行、绿化保洁、发电,畜牧业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的帮助。而学生对水资源的价值、类型、分布、使用等认识存在片面性:哪里有水?水资源有哪些不同的形式?(固液气;咸淡;地表与地下)可利用淡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海水那么多,为何还缺水?如何保护淡水资源?本单元以认识水体为明线,借助语言描述、建立模型、科学阅读和体验游戏等有效方式提升已有经验的科学性,丰富学生对水资源的相关认识。让学生有机会设计与制作模型,尝试运用模型作解释,在动手实践活动中增强研究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问题分析能力,树立节约用水,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及社会责任感,为建设创新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2019 小学 科学 苏教版 三年级 上册 教学计划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