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动物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 (共 22 分,每空 0.5 分)1、根据国际动物命名法,每种物种都有一个科学的名称,即学名。请问学名 LycosasinicaSchenkel, 1953 中画横线的部分分别代表_(1)_、_(2)_、_(3)_和_(4)_。2、根据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的不同,细胞间质的多少和结构上的差异,可将多细胞动物的组织分成(5)、 (6)、 (7)和(8)四大类。3、假体腔动物人蛔虫的背线、腹线和侧线内分别有_(9)_、_(10)和_(11) 。4、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原口形成动物的肛门或封闭,在相反方向的一端由内胚层内陷形成口的动物,以这种方式形成口的动物为 (
2、12),如棘皮动物、半索动物和脊索动物。5、原生动物鞭毛纲的营养方式主要有_(13)_、_(14)_、_(15)_。6、腔肠动物水螅的外胚层主要有 6 种细胞,其中数量最多的是(16)细胞,腔肠动物特有的细胞是(17)细胞。7、节肢动物之所以叫节肢动物是因为(18)也分节。8、一般多细胞动物组织中相邻细胞可以通过_(19)_、_(20)_、_(21) _三种方式连在一起。9、扁形动物的体壁中央为(22)组织,此组织产生于中胚层,有储藏水分和养料的功能,提高了抗干旱和耐饥饿的能力。10、圆口类的最大特征是:(23)、 (24) 、 (25) 。11、鱼的内耳由 (26)个半规管构成。12、爬行类
3、的体型可分为 (27) 、 (28) 、(29) 。13、鸟类雌体仅(30)侧卵巢、输卵管发达。A3114、 举出 3 种我国国家级保护鸟类 (31)、 (32)、 (33)。15、哺乳动物的中耳内的听骨由 (34) 、 (35) 、 (36) 3 对骨构成。16、肾小体由(37)、 (38) 构成。17、从圆口类演化到哺乳类,出现了五次飞跃,即:(一)(39)、 (二)(40)、 (三)(41)、 (四)(42)、 (五)(43)。18、大熊猫属于(44)界特产动物。二、名词解释: (共 18 分,每小题 3 分)1、细胞分化2、假体腔3、闭管式循环4、气囊5、卵胎生6、复胃三、判断题: (
4、共 20 分,每题 1 分,在答题纸上写“对”或“错”, )1上皮组织一般无血管和神经末梢。 ()2通常把卵细胞中卵黄相对多的一端叫植物极,卵黄少的一端叫动物极。 (3大草履虫的有性生殖是结合生殖。 ()4海绵动物是三胚层动物。 ()5水螅的精巢和卵巢分别位于外胚层的中部和基部。 ()6扁形动物的消化系统是不完全的消化系统,有口无肛门。 ()7人蛔虫的排泄系统是“H”形的原肾管型,前端是焰细胞。 ()8河蚌的循环系统是闭管式循环,与血窦相联系。 ()9环毛蚓的排泄器官是后肾型,称为大肾管。 ()10棘皮动物属于后口动物,内骨骼起源于中胚层。 ()11鳞式、鳍式是鱼类分类的重要依据。 ()12我
5、国淡水产的七鳃鳗产于珠江水域。 ()13现存的两栖类分别隶属于三个亚纲。 ()14在动物地理分区中河北属于古北界。 ()A32)15. 原鸡、赤麻鸭、鸿雁、分别是家鸡、家鸭、家鹅的祖先。 ()16. 内耳仅是脊椎动物的听觉感受器。 ()17脊索动物终身具有咽鳃裂。 ()18鳄是现代爬行动物中最高等的类群。 ()19鸟类体内受精,有交配行为,故雄鸟均有交配器。 ()20哺乳动物只有一条左体动脉弓。 ()四、论述题: (共 40 分,每题 10 分)1、简述从原生动物门到棘皮动物门神经系统的发展变化。2、简述软体动物门和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3、简述羊膜卵的结构及生物学意义。4、简述两栖类对陆地环
6、境的初步适应。A33一、填空题: (共 22 分,每空 0.5 分)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点掌握情况,满分为22 分,每空0.5 分,答对一空得 0.5 分,不答或答错不扣分。1、 (1)属名、 (2)种名、 (3)定名人、 (4)定名时间; 2、 (5)上皮组织、 (6)结缔组织、(7)肌肉组织、 (8)神经组织;3、 (9)背神经、 (10)腹神经、 (11)排泄管;4、 (12)后口动物; 5、 (13)植物性营养、 (14)动物性营养、 (15)腐生性营养;6、 (16)皮肌细胞、 (17)刺细胞;7、 (18)附肢;8、 (19)桥粒、 (20)紧密连接、 (21)间隙连接;9、 (22
7、)实质组织;10、 (23)无颌 、 (24) 囊鳃、 (25)无偶鳍;11、 (26) 3;12、 (27) 为蜥蜴型、 (28) 蛇型、(29) 龟鳖型; 13、 (30) 左; 14、 (31)、(32)、 (33);15、 (34)锤骨、 (35)砧骨、 (36)镫骨 。16、 (37)肾小球、 (38)肾球囊; 16、17、 (39)从无颌到有颌; (40)从水生到陆生; (41)从无羊膜卵到有羊膜卵; (42)从变温到恒温; (43)从卵生到胎生;18、 (44)东洋。二、名词解释: (共 18 分,每小题 3 分)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满分为18 分,每题满分 3 分,视
8、答对的知识点给分,不答或答错不扣分。1、细胞分化:是一种类型的细胞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物化学特性方面稳定地转变为另一类型细胞的过程2、假体腔:体壁和消化道之间的空腔,只有来源于中胚层的体壁肌肉层,而无肠壁肌肉层和体腔膜,这种体腔叫原体腔或假体腔。3、闭管式循环:血液自始至终在一个封闭的管道内循环,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这种循环方式称为闭管式循环4、气囊:由支气管延伸到肺外形成的薄膜状囊,鸟类有9 个大的气囊。5、卵胎生:卵子受精发育均在体内,发育成幼体后才从母体产出,发育过程中不与母体发生营养联系,而是以自身的卵黄为营养,如部分鲨鱼。6、复胃:哺乳类中的反刍类,其胃为复胃,一般由瘤胃、网胃、瓣
9、胃、皱胃构成。皱胃是胃本体,其余 3 个胃实为食道特化而成。三、判断题: (共 20 分,每题 1 分,在答题纸上写“对”或“错”, )考核学生对容易混淆的基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满分为 20 分,每题 1 分,答对一题得 1 分,不答或答错不扣分。1.错2. 对3. 对4. 错5. 对6. 对7. 错8. 错9. 错 10. 对 11、对;12、错;13、错;14、对;15、错、16、错;17、错、18对;19错、20对。四、论述题: (共 40 分,每题 10 分)考核学生对动物学基本知识面的总结和综合能力, 满分为 40 分,每题满分 10 分,视答对的知识点给分,不答或答错不扣分。1.
10、简述从原生动物门到棘皮动物门神经系统的发展变化。原生动物无神经系统,有纤毛系统联系纤毛,有感觉传递作用(1 分) ;多孔动物门无神经系统,借原生质来传递刺激,反应迟钝(1 分) ;腔肠动物有散漫神经系统,如水螅的神经系统呈网状(1 分) ;扁形动物的神经系统呈梯形(1 分) ;假体腔动物的神经系统呈筒形(1 分) ;软体动物的神经系统由三对神经节和其间的神经索相连(1 分) ;环节动物的神经系统呈链状(1 分) ;节肢动物的神经系统呈链状(1 分) ;棘皮动物由下、内、外三个环神经系统组成,不形成集中的脑,并与上皮还没有分开,是一类特殊的现象( 1 分) 。总之,是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
11、一个进化过程(1 分) 。2.简述软体动物门和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体制是两侧对称;体不分节(1 分) ;具外套膜;有贝壳;体腔为真体腔,但不发达(1 分) ;除头足类外,其余都是开管式循环;水生种类用鳃呼吸,陆生种类以外套膜形成的肺囊呼吸(1 分) ;多数种类雌雄异体甚至异形,少数种类雌雄同体( 1分) ,除头足类是盘裂外,其余都是螺旋式卵裂,除肺螺类、头足类是直接发育外,其余多数海产动物是间接发育。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身体异律分节;附肢分节; (1 分)体被几丁质的外骨骼;混合体腔; (1 分)开管式循环;肌肉系统:肌纤维是横纹肌;排泄系统:一类由体腔管演变而成,如
12、颚腺、触角腺,一类位于中后肠交界,叫马氏管; (1 分)呼吸系统有三种类型,一类是由体壁外突形成,一类是由体壁折叠,内陷形成,一类是由体壁内陷形成; (1 分)消化系统是完全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链状,有脑出现(1 分) ;生殖系统一般雌雄异体异形,生殖腺来源于残存的体腔囊, 生殖导管来源于体腔管, 水生种类体外受精, 陆生种类体内受精,有些种类有变态现象。 (1 分)3、鸟蛋的构造怎样?如何形成的?(10 分)答: (1)构造:从内到外的构造如下:卵黄:即卵细胞,其上有胚盘,可分为黄卵黄、白卵黄,相间排列。 (2 分)蛋白:浓蛋白、稀蛋白、卵巢带。 (1 分)壳膜:内壳膜、外壳膜,在钝端形成气
13、室。 (1 分)蛋壳(或称卵壳) :蛋壳由碳酸钙和少数盐类、有机物共同形成。 (1 分)(2)形成:输卵管蛋白分泌部形成蛋白、 卵巢带。 (1 分)输卵管峡部形成两层卵壳膜。(1 分)输卵管子宫部形成石灰质卵壳。 (1 分)卵巢形成卵细胞(2 分)4、简述两栖类对陆生的初步适应和不完善系性初步适应性:在由水生向陆生环境转变的过程中, 产生了许多对陆生环境的适应特征, A 两栖类大多数以肺作为呼吸器官, 但同时辅以皮肤呼吸, 有的终生水生的种类终生具有鳃。 (2分)B 两栖类发展了陆生动物所具有的骨骼结构,包括在脊柱、四肢、肩带、腰带方面的改造。具有典型五指趾)型四肢的。 (2 分)C 嗅、视、听器官的变化和脑的相应的发达有利于在复杂的陆生环境中生活。 (2 分)不完善性:D 肺呼吸尚不足以承担陆上生活所需的气体代谢的需要,必须以皮肤呼吸和鳃呼吸加以辅助;皮肤的保水功能与辅助呼吸功能根本对立; (1 分)E 未能解决在陆地生活防止体内水分蒸发问题; 皮肤的透性使两栖类在盐度高的地区(例如海水)生活困难因而它是脊椎动物中种类和数量最少的、分布狭窄的一个类群。 (1 分)F 在陆地繁殖问题(卵必须在水内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完成变态以后上陆),因而未能彻底地摆脱“水”的束缚,只能局限在近水的潮湿地区分布或再次入水水栖。 (2 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