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pdf(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本市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 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办法 、 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其它强制性标准,结合本市实际情况 ,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各项建设活动 .农村个人建房按有关规定执行。第三条本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各项建设工程项目, 除必须符合本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其它强制性标准.第四条编制详细规划 (含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下同)应符合本规定。各类建设项目的建设,应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按总体
2、规划、分区规划和本规定执行。第二章建筑容量控制第五条建设项目用地面积大于 15000 平方米的,必须编制详细规划,经批准后实施。成片开发地区的详细规划,应先确定建筑总容量控制指标;在不超过建筑总容量控制指标的前提下 ,成片开发地区内各类建筑基地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可在本规定表一的基础上适当调整.- 1-第六条建设项目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按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控制表 (以下简称表一)执行。表一1新区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控制表- 2-用地面积 (m2)控制指标用地类型小于 5000FARD500015000D大于 15000DGARGARFAR0。70GARFAR0。60低层居住建筑
3、多层高层工业、仓库建筑低层多层多层高层0.80304028%42244527%35%2240%45251。1.8029331.8029%33%703。501。002。0025353.502535%5020%40%301。002。002。4050%203。200。9040%30%1.80353540%282。203832%行政、办公建筑2.5042%25%5。002。504。502。605。0040%284.5038304.003532低层1。 304525%1.2042261.1040%27商业建筑多层高层金融、旅馆建筑多层高层多层高层多层高层多层高层42252。4040262。203。503
4、8%283530%38%2840254.0038%262。42252.4040%262040254.5038%264.0035%301。3233203。201。203035%25%402835%2240%文化娱乐建筑1。1.8035%30503。501。803。202。0030303.3028%353230%1。5030%33医疗卫生建筑3。28%33%002。2538%80教育科研设计建筑35%30%1.8032331.5030%353。2030%353。0028%40%3.5032302。2。多层32%333233%1.803035%- 3-0000商住综合楼4。4。3。高层3035303
5、52837%000050表一2旧区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控制表用地面积 (m2)控制指标用地类型小于 5000FARD500015000D大于 15000DGARGARFARGARFAR低层居住建筑多层高层工业、仓库建筑低层多层多层高层低层商业建筑多层高层金融、旅馆建筑多层高层多层高层0。901。903。801。102。400。31%370.802940%7032321.903232%26%333。802633%1。803。502742%30%35%2436%5020%40301。5515%1.1055%15%0045%252.4045%252。502。00行政、办公建筑2.804522
6、5。501。402。802。804225%2.4040284。4030503832%5。42%25%0048%20%1。 3045%22%1.2042%25%45202.5042%222。4040255.0042224.504025%4.00382545%222.6042%25%2.404026%5。0040254.503826%1。5032%33%5.504222%2。10文化娱乐建筑38%281.8035%30%3。4.003235%5030383.302840- 4-医疗卫生建筑多层高层低层多层多层2。103。503528%30301。803。2032%3028331。503。00303
7、325%3832%33%教育科研设计建筑2。2.203828%003。802。404。503530%38253。502。401。3530%8032303.20303538252。203530%商住综合楼高层35%304.5035304.003335%注: (1)旧区及新区的界定范围见附录。(2)FAR容积率;D-建筑密度;GAR-绿地率.(3)上表中用地面积指实际的建设净用地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指标均以实际的建设净用地面积为基数计算。第七条表一规定的指标中容积率、建筑密度为上限值,绿地率为下限值.对混合类型的建筑,其控制指标按使用性质不同的各类建筑基地分别划定后,对照执行;难以分类
8、执行的 ,按不同性质建筑的建筑面积所占比例进行控制。第八条旧区建筑密集地段的新建项目,在满足第三章、第四章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建设项目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可根据城市规划的具体情况按同类控制指标适当上浮, 但上浮幅度控制在15以内。第九条为社会公众提供开放空间的建筑基地 (不含正常道路红线退距) ,在符合消防、卫生、交通等有关部门规定和本规- 5-定的前提下,可按表二的规定增加建筑面积 .但增加的建筑面积总计不得超过核定建筑面积(建筑基地面积乘以核定建筑容积率 )的 15.表二提供开放空间补偿建筑面积指标表每提供 1 平方米有效面积的开放空间,允许增加的建筑面积(平方米)1。01。52。02。5核定
9、建筑容积率FARFAR 22 FAR 3.53.5 FAR 5FAR 5第十条原有建筑基地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已超过本规定控制值的,不得在原有建筑基地范围内进行扩建、加层。第十一条多层及高层建设项目建筑基地未达到下列最小用地面积的,不得单独建设:(一)多层居住建筑、多层公共建筑为 1000 平方米.(二)高层建筑为 2000 平方米.(三)建筑基地未达到上述规定的最小用地面积, 但有下列情况之一,且确实不影响城市规划实施的,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可予核准建设:- 6-1、邻接土地已经完成建设或为既成道路、河道或有其他类似情况,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2、因城市规划街区划分、市政公共设施等
10、限制,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第十二条建筑用地面积小于等于 500 平方米的低层建筑项目,其建筑容量应符合以下要求:(一)在划定的旧城保护区内(5。5 平方公里,见附录) ,建设项目用地小于或等于 500 平方米的单位或个人不得对房屋进行新建、扩建和改建活动。但对经市房屋安全部门鉴定为危房的房屋,按原房屋产权面积核批重建(社会公益性设施项目除外) 。(二)在划定的规划严格控制区内(33。5 平方公里,见附录) ,建设项目用地小于或等于 500 平方米的单位或个人进行新建、扩建和改建房屋时,建筑总层数不得超过二层,总高度小于 6。6米(指檐口以下高度).(三)在旧城保护区和规划严格控制区以外的区域
11、,建筑总层数不得超过三层,总高度小于 9.6 米(指檐口以下高度).但在道路宽度 40 米上(含 40 米)的规划道路两侧红线以外各 50 米范围内,建筑总层数不得超过二层,总高度小于 7 米(指檐口以下高度)。(四)原有建筑基地面积小于 500 平方米的建设项目,原则上按不大于原建筑基底面积建设, 不得擅自扩大原有建筑基底面积,不得妨碍道路交通、 消防安全,不得侵占公共绿地和公共- 7-通道;处理好供水、供气、通讯、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原则上按原建筑基底面积建设.(五)建筑基地面积小于 500 平方米的建设项目,新建、扩建、改建时,因为历史原因形成,无法满足本规定有关间距等控制要求的,由不
12、动产的相邻各方按照有利生产、 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六)建筑基地面积小于 500 平方米的低层居住建筑底层层高不得大于 3。6 米.(七)建筑基地面积小于 500 平方米的私有房屋使用性质为住宅。第三章建筑间距第十三条同一建筑基地内的建筑间距控制, 除必须符合消防、卫生、环保、工程管线和建筑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外,应同时符合本项规定。第十四条多、低层居住建筑的间距控制.(一)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1、 朝向为南北向的指正南北向和南偏东 (西) 45 度以内 (含45 度) ,下同,其间距在旧区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 0。9 倍,在新区和郊县城镇不小于 1.05 倍
13、。2、 朝向为东西向的指正东西向和东(西) 偏南 45 度以内 (不含 45 度) ,下同,其间距在旧区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 0。8 倍,在新区和郊县城镇不小于 1.0 倍。- 8-(二)居住建筑垂直布置时的间距.垂直布置的居住建筑山墙宽度不大于 16 米的,其南北向的间距在旧区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 0.7 倍, 在新区和郊县城镇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 0。85 倍,且不小于 6 米;东西向的间距在旧区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 0。65 倍,在新区和郊县城镇不小于 0。8 倍,且不小于 5 米.山墙宽度大于 16 米的,其间距按平行布置的居住建筑控制.(三)居住建筑既非平行也非垂直布置时的间距。1、
14、 当两幢建筑的夹角小于或等于 30 度时, 其最窄处间距按平行布置的居住建筑控制.2、当两幢建筑夹角大于 30 度、小于或等于 60 度时,其最窄处间距在旧区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 0。 8 倍;在新区和郊县城镇不小于 1。0 倍.3、 当两幢建筑的夹角大于 60 度时, 其最窄处间距按垂直布置的居住建筑控制.(四)多层居住建筑底层有商业或其他非居住用房的 ,其上部居住用房间距计算不得扣除底层高度。(五)多层居住建筑的山墙间距在旧区不小于相邻较高建筑高度的 0.35 倍,且不小于 6 米,在新区和郊县城镇不小于相邻较高建筑高度的 0.45 倍,且不小于 7 米;低层居住建筑的山墙间距不小于 4
15、米。山墙上开启窗洞的,间距应适当加大,其增加值不小于最小规定值的 20,且应满足消防间距或通道要求控制,- 9-并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点式居住建筑的东(西)侧有居室窗洞的,其与相邻居住建筑东西向的间距不适用前项规定的山墙间距,应按本条第(一)项的有关规定控制.第十五条高层居住建筑与高、多、低层居住建筑的间距控制。(一)高层居住建筑与高层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1、南北向的,其间距不小于按下式计算的规定值:新区和郊县城镇: 241.05+(南侧建筑高度 24)0。4米旧区:240。9+(南侧建筑高度24)0。35 米南侧建筑高度超过 60 米的,其高度每增加 5 米,间距增加 1米。2
16、、东西向的,其间距不小于按下式计算的规定值:新区和郊县城镇: 241。0+(较高建筑高度 24)0。25米旧区:240。8+(较高建筑高度24)0。2 米相邻较高建筑高度超过 60 米的,其高度每增加 5 米,间距增加 0。8 米.(二) 高层居住建筑与多、 低层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1、高层居住建筑与其北侧多、低层居住建筑的间距不小于本条第(一)项第 1 点的规定。- 10-2、高层居住建筑与其东(西)侧多、低层居住建筑的间距不小于 13 米.3、高层建筑位于北侧的,其间距按南侧多、低层居住建筑控制,但最小间距旧区不小于 13 米,新区不小于 15 米。(三)高层居住建筑与多、 低层居住
17、建筑垂直布置时, 其间距为各自计算间距控制值的一半之和且不小于 13 米.(四)高层居住建筑与高、多、低层居住建筑的山墙间距,按消防间距的规定控制,山墙有窗洞的,其间距应不小于 13 米。第十六条在符合第十四条至第十五条的前提下,南北向平行布置的低层居住建筑之间的最小间距为 6 米,低层居住建筑与其北侧多层居住建筑的最小间距为 9 米。第十七条非居住建筑与居住建筑的间距,按本规定和各专业规范要求择宽确定.第十八条医院病房楼、休(疗)养院住宿楼、幼儿园、托儿所和大、中、小学教学楼与相邻建筑的间距,除应满足本规定外,尚应满足相应的有关规范要求。第十九条无采光、日照要求的非居住建筑(第十八条所列的非
18、居住建筑除外)的间距,可在同型布置方式时的居住建筑间距的要求上,适当减少 10-20,同时须满足各专业规范要求。第二十条在规定的消防间距内,任何建筑不得外挑走廊、 阳台、楼梯和楼梯平台。住宅建筑在规定间距内南面出阳台最大出挑距离为 1。 5 米。- 11-高、中高、多、低层住宅建筑南阳台或东西向主阳台连续长度不得大于 8 米,东西向次阳台连续长度不得大于 4 米,阳台总长度不宜超过建筑面宽总长度的 50%。阳台出挑距离、 连续长度或阳台总长度超出以上规定值的以及北阳台,应从阳台外边缘计算建筑间距。第四章建筑退让第二十一条沿建设项目基地边界和沿城市道路、公路、河道、铁路两侧以及电力线路保护区建设
19、的建筑物,其退让距离除符合消防、防汛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外 ,还须符合本规定要求。第二十二条沿建设项目基地边界的建筑物,其退让边界距离按以下规定控制,但退让边界距离小于消防间距时,按消防间距的规定控制。(一)各类建筑的退让边界距离。1、相邻的两个建设区,建筑间距由相邻建筑物从各自的用地红线起计算,原则上各负责后退按规定计算的一半间距, 24米以下建筑只负责后退自身承担的建筑间距,其余部分由 24 米以上建筑负责后退,最窄处不得小于表三的最小距离,同时必须满足与界外建筑的消防间距要求。2、建筑外墙与基地边界不平行布置的,可以临基地边界的外墙面中点起计算自身一方的建筑间距, 但建筑物距基地边界的
20、最窄处不得小于表三的最小距离。- 12-表 三建筑退界控制指标表居住建筑地区最小距离(米)主要朝向旧区次要朝向低层多层高层低层多层高层低层多层高层低层多层高层3613339471533.59文教卫生建筑其他非居住建筑最小距离 (米) 最小距离(米)47143495816359359消防间距消防间距93610消防间距消防间距9主要朝向新区次要朝向注:高层建筑次要朝向指条式建筑山墙,不含点式高层建筑。(二) 界外是居住建筑和文教卫生建筑的, 除须符合第二十二条第(一)项规定外,须同时符合第三章建筑间距的有关规定。上述界外建筑由于历史原因未满足第二十二条第(一)项的退让规定的,在满足消防间距要求的前
21、提下,其少退的距离原则- 13-上可不由界内建筑全部承担。(三)当边界线以外是河流、湖泊、永久性公共绿地等时,为使外部空间与地块的内部空间有机结合、 互相渗透, 优化环境,建筑后退基地边界为建筑高度的 0.25 倍以上,且不小于 5 米。(四)地下建筑物的退让边界距离,不小于地下建筑深度(自室外地面至地下建筑物底板的距离)的 0。5 倍,且不小于 3 米。(五)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和产生烟尘、噪声及有害气体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其安全防护和环境卫生防护距离应在本建筑基地范围内解决,原则上不由界外建筑承担。第二十三条各类建筑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按表四控制(表中数值为下限值).位于柳江各跨江桥梁桥头
22、及城市立交周边的建筑物,应增大后退距离, 具体标准由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确定或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但最小后退距离不得小于 20 米。对于按表四规定控制不能满足道路两侧建筑间距要求的,应增大后退距离,可以规划道路中心线作为建筑基地边界 ,参照第二十二条的有关规定执行.表四建筑后退道路红线控制指标表- 14-快速路城市主干道(L 40)城市次干道城区支路(20 L40)小区道路(L20)多、低层建筑H24m旧区高层建筑24mH60m高层建筑60mH100m多、低层建筑新区H24m高层建筑24mH60m高层建筑156432010862515129201064301510840201512- 15
23、-60mH100m注:(1)高层建筑裙房的后退距离按多、低层建筑控制。(2)以上退线距离均自建筑外墙垂直投影线起计算.(3)建筑首层为经营性用房的,其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在表四要求的前提下增加 50,且最小距离不小于 6 米。(4) 列入规划保护的传统商业街区及历史文化保护地段内的建筑退让道路红线的要求, 另按经批准的保护规划及详细规划确定。城市生命线防灾抢险道两侧建筑的后退距离 ,另按有关专项规划的规定执行,且不小于本项规定的控制值。第二十四条新建影剧院、游乐场、体育馆、展览馆、大型商场等有大量人流、 车流集散的多、 低层建筑 (含高层建筑裙房) ,其主要出入口面临城市道路的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
24、距离, 除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另有规定外,不得小于 20 米,并应留出临时停车或回车的场地。第二十五条道路交叉口四周的建筑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在满足表四要求前提下,多、低层建筑增加退距不少于2米,高层建筑增加退距不少于 4 米。不同等级道路相交路口,一般按较高等级道路退距要求控制, 主干道与支路交叉口可适当折减,但不得少于次干道(或 20 L 40)退距控制值。第二十六条建筑物的围墙、基础、台阶、管线、阳台和附- 16-属设施,不得超越道路规划红线。地下建筑物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按第二十二条第 (四)项的规定执行.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用地和规定的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内,不得设置零星建筑
25、物和构筑物;雨篷、招牌、灯饰等可外挑,但其离室外地面的净空高度不得小于 3 米。第二十七条沿河道管理范围两侧新建建筑物的,除水利部门另有规定外, 建筑后退河道管理范围界线距离在满足其它有关规定的同时,不得小于 15 米。沿防洪堤新建建筑物的,除水利部门另有规定外,建筑退距在满足其它有关规定的同时, 还应后退防洪堤背水坡面距离不少于 40 米。第二十八条沿山体周边新建建筑工程 ,其后退与建筑基地相同标高的山体自然坡脚线的距离除有关的规划另有规定外, 不得小于 15 米。第五章建筑高度第二十九条建(构) 筑物高度控制除必须符合日照、 建筑间距、消防等方面要求外,应同时符合本规定要求。第三十条沿城市
26、道路两侧新建、改建的建筑控制高度除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另有规定外,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沿路一般建筑的高度(H) 不得超过道路规划红线宽度 (W)加建筑后退距离(S)之和的 1。5 倍,即:H 1。5(W+S) ;- 17-(二)沿路高层组合建筑的高度,按下式控制:A L(W+S)式中:A-沿路高层组合建筑以 1:1。5 即(56。3 度)的高度角在地面上投影的总面积 ,L建筑基地沿道路规划红线的长度,W道路规划红线宽度,S-沿路建筑的后退距离。计算方法见附录。建筑物临接两条以上道路的,可按较宽的道路规划红线计算其控制高度。建筑物直接临接或其面前的道路临接广场、河道、电力线路保护区的,在计算控制高
27、度时,可将广场、河道、电力线路保护区的 1/2 宽度计为道路规划红线宽度。第三十一条除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危险性工厂及其仓库、电站、电讯主机楼等对保卫或安全有特殊要求的单位外,任何单位所设置的围墙均应采用通透式设计,且总高度不应大于 2.5 米。 若因特殊需要必须设置实体围墙或增加高度的,应当经城市规划委员会批准。第三十二条在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改建建(构)筑物,其高度应符合建筑和文物保护的有关规定,并按经批准的城市规划执行。第三十三条有净空高度限制的飞机场、气象台、电台和其它无线电通讯(含微波通讯)设施及对视线视廊有特殊要求的区域周围的新建、扩建、改建、重建建(构)
28、筑物,其控制高度应- 18-符合有关净空及高度限制的规定。第三十四条新建民用建筑层高控制(一)新建民用建筑开间尺寸小于等于 5 米的,控制建筑层高不大于 4。5 米;(二)新建民用建筑开间尺寸大于 5 米的,控制建筑层高不大于 5。5 米.第六章市政设施建设技术要求第三十五条凡在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扩建、改建道路、铁路、桥梁、涵洞、人防工程、架(敷 )设电力、电讯线路,设置微波通道、给水、排水、煤气管道、 开辟停车场、设置出入口等,除符合下列规定外还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各类专业技术标准、 规范、规定和条例.第三十六条公路、 铁路两侧应设置规划控制带,规划控制带内不得新建、扩建、改建与设施无关的任何
29、建筑物, 具体标准如下:(一)高速公路中心线两侧各 50 米.(二)国道、省道公路中心线两侧各 30 米。(三)市级公路中心线两侧各 20 米。(四)铁路干线中心线两侧各 30 米。(五)铁路复线边轨外侧各 20 米;铁路支线、专用线轨道两侧各 15 米。(六) 临铁路两侧的围墙与轨道中心线的距离不得小于 10- 19-米,围墙高度在同一基准面上不得大于 3 米。在公路、 铁路规划控制带内,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批准,建设单位可以开挖沟渠、 敷设管道、架设杆线和开辟服务性车道等.第三十七条架空电力线路安全保护范围内不得新建任何建(构)筑物,具体标准如下:最小水平距离(边导线对建筑物)
30、 :110 千伏5 米35-110 千伏10 米154330 千伏15 米500 千伏20 米市区和城镇人口密集地区的宽度可略小于上述规定, 具体距离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电力管理部门确定.最小垂直距离(导线对地面) :1-10 千伏7。5 米35110 千伏9 米154-330 千伏9.5 米500 千伏15 米市郊和城市的非建设区最小垂直距离可略小于上述规定 ,具体距离由城市行政规划主管部门会同电力管理部门确定.架空电力线缆不得跨越任何建筑物, 架空电力线与各种易燃易爆设施的水平安全间距,不得小于其杆塔高度的 1.5 倍。- 20-第三十八条地下管线设置技术要求如下:(一)各种地下管线
31、的设置应符合相关规范及标准;(二)各种地下管线的设置除交叉处外不得上下重叠 ,如交叉敷设或新建管线与原有管线发生矛盾时, 原则上应以技术条件较低的避让技术条件较高的;小管避让大管;临时管线避让永久管线;支管避让干管;压力管线避让重力自流管线;可弯曲管线避让不可弯曲管线。(三)各类管线实施规划安全控制1、未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擅自设置的各类管线属非法设置,所出现的矛盾或发生的事故由设置单位承担责任。2、在已批准设置的各类管线的安全范围内,未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不准建设任何建筑物、构筑物。3、对未经批准已设置的各类管线,设置部门认定确需保留使用的,由设置单位按本规定要求整改。第三十
32、九条建设项目实施配建停车场面积指标控制各类建设项目配建的机动车停车位和非机动车停车位指标,分别以小型汽车和自行车为计算当量, 按表九执行。 各类车辆的换算当量系数应符合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规定。表九建设项目配建停车场控制指标表类别一类旅馆(宾馆、招待所)单位车位/客房机动车非机动车位指标位指标0.31- 21-二类旅馆(招待所)饭店、酒家、茶楼一类办公楼(外贸、金融、合资企业)二类办公楼商业楼、商业区集贸市场大型体育场馆(场 15000座、馆4000座)小型体育场馆(场15000座、馆 4000座)影剧院展览馆医院游览场所火车站码头汽车站中学小学大学一类住宅(别墅式)二类住宅(多、
33、高层)工业厂房区医院独立门诊市区郊区车位/客房车位/100m2建筑面积车位/100 建筑面积车位/100 建筑面积车位/100 建筑面积车位/100 建筑面积车位/100 座车位/100 座车位/100 座车位/100 建筑面积车位/100 建筑面积车位/每公顷用地面积车位/高峰日千旅客车位/高峰日百旅客车位/高峰日百旅客车位/100 学生车位/100 学生车位/100 学生车位/户车位/户车位/100 建筑面积0。220。80。60.60。4433。50。50.52353435353-50.513。6127。5825304051。5302043460-800。 51101531.50.5-1
34、.00。10。26080125注:(1)表中值为下限。(2) 停车场机动车位用地面积均按当量小型汽车的停车位数计算,地面停车位不少于 25 平方米/位,地下停车位不少于 30- 22-平方米/位.(3)居住区内地面停车率 (居住区内居民的地面停车位与应配设停车位的比率)不应超过 10.第七章居住区设计技术要求第四十条居住区的建设应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坚持住宅与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同步建设的原则。第四十一条公共服务设施一般按市级、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组团级四级配置。第四十二条本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开发建设,按国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执行。表十
35、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项目表类别编号项目一般规模(m2 /处)用地面积120015006000110003000 500015000-250008000 12000-10000-15000建筑面积720900420077002000 300012000 180004000 6000400 600-居住区-设置区域居住小区-备注组团为应配建项目 为宜设置项目1托儿所教育2幼儿园3小学4普通中学医疗卫生5门诊所6医院 (200 300床)文化体育7文化活动中心8文化活动站9居民运动场- 23-101商业服务113141邮电5161711920市政公用222242521游泳池居住区小区燃气供应站书店邮电
36、局邮电所开闭所变电室、路灯2000 30001500 2000500-1000150 600600 1500500100 12060 100100地 上3003001000 1200500 1000150 200300 10001000-2500100 150200 30020 405030-60地 下5401260-300 420900 1500-为不须设置项目市场-8配电室煤气调压站公共厕所垃圾转运站居民存车处70 0公 共 停 车 场3(库)公交始末站消防站5600-12001000 14001800 3000- 24-262728行政管理29333街道办事处派出所居委会物业管理市政管理
37、机构绿化、环卫居住区综合300-500600300500 1000150-200250700 1200700 100060-80300-500550 90080 120200-0(所)1管理点2管理处第四十三条根据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在城市中的位置以及现有设施的分布情况,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城市规划的需要统筹安排,调整配套项目的位置。第八章绿化指标第四十四条城市规划区内建设项目的绿地率必须符合 柳州市城市绿化管理规定中的指标,同时满足表一中绿地率的要求。第四十五条位于旧城中心区的非居住改造项目, 确实难以达到规划绿地指标的,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及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可采取屋面
38、地栽绿化(每块面积不小于 100 平方米)折算成地面绿地面积的办法,按屋面地栽绿化面积的 30%折算成地面绿地面积计算。其折算公式如下:F = MN- 25-式中:F-地面绿地面积,M-屋面地栽绿化面积,N有效系数(表十二) 。表十二屋面绿化折算指标表屋面标高与基地地面的高差小于、等于 1.5 米大于 1。5 米,小于、等于 5。0 米大于 5。0 米,小于、等于 12。0米大于 12.0 米,小于、等于 18.0 米大于 18。0 米有效系数(N)1。00.700。500。300居住建筑底层架空作为绿地的 ,如其周边为宅旁绿地或组团绿地,其相邻绿地的绿地率计算可从建筑投影线开始计算.第九章附
39、则第四十六条本规定实施前已获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已完成施工图设计的建设项目,仍按原规定执行 .已获取建设用地规划条件或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已经批准的, 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本规定酌情实施.第四十七条市属各县及城市规划区外的城镇,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26-第四十八条本规定由柳州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第四十九条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 30 日后施行.1998 年 1月 26 日柳州市人民政府颁布的 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暂行) 同时废止。附附录录一、地段划分1、旧区(1)指胜利路、东堤路、文昌路西段、东环路南段、燎原路、南二环路、城站路、龙屯新道、柳太路南段、潭中西路、北鹊路围合的区域
40、.(2)该区域外现状建筑密度大于 35%或容积率大于 1.5 的区域也可视为旧区.(临时建筑、违法建筑、简易结构建筑、钢架棚、搭盖等不计入统计指标内)2、旧城保护区指广雅路、广场路、友谊路、滨江东路、文惠桥、荣军路、南二环路、城站路、红光路、红光桥、滨江西路、湘桂铁路线围合的区域.3、规划严格控制区- 27-潭中高架桥、潭中东路、学院路、西江路、燎原路、九头山路、柳石路、南二环路、柳邕路、城邕路、龙屯立交、柳太路、潭中西路围合的区域。4、新区(1)指城市规划区内旧区范围以外的区域。(2)旧区范围内现状建筑密度小于、等于 30且容积率小于、等于 1。5 的区域也可视为新区.二、名词解释1、容积率
41、指建筑物地面以上各层建筑面积的总和与建筑基地面积的比值。2、建筑密度指建筑物底层占地面积与建筑基地面积的比率 (用百分比表示)3、低层建筑指高度小于、等于 10 米的建筑,低层居住建筑为一层至三层4、多层建筑指高度大于 10 米,小于、等于 24 米的建筑,多层居住建筑为四层至六层。5、高层建筑总高度超过 24 米的公共建筑、综合性建筑及十层以上的住- 28-宅.6、商业建筑指综合百货商店、商场,经营各类商品的专业零售和批发商店,以及饮食等服务业的建筑。7、商住综合楼指商业和居住混合的建筑。8、裙楼指与高层建筑紧密连接,组成一个整体的多、低层建筑。9、中高层居住建筑七至九层的住宅.10、消防间
42、距有关防火规范规定的最小防火间距。11、住宅建筑净密度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与住宅用地面积的比率。12、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也称住宅容积率,指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平方米/公顷)或以住宅建筑总面积(万平方米)与住宅用地(万平方米)的比值表示。13、建筑保护指对文物建筑、 革命历史建筑及其它有纪念意义或保留价值的建筑的保护.三、计算规则:- 29-1、建筑基地面积计算建筑基地的面积以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正式划定用地范围的面积为准;城市道路规划红线和河道保护范围、城市预留发展用地等的面积不得计入.2、开放空间开放空间主要指在建筑基地内, 为社会公众提供不得改变用途的广场、绿地、通道等公共使
43、用的室内外空间(包括平地、下沉式广场) 。3、建筑间距计算除另有规定外, 建筑间距是指两幢建筑的外墙面之间最小的垂直距离。坡度大于 45 度的坡屋面建筑,其建筑间距是指自屋脊线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线至被遮挡建筑的外墙面之间最小的垂直距离。4、建筑高度计算(1)平屋面建筑:挑檐屋面自室外地面算至檐口顶,加上檐口挑出宽度;有女儿墙的屋面,自室外地面算至女儿墙顶。(2)坡屋面建筑:屋面坡度小于 45 度(含 45 度)的,自室外地面算至檐口顶,加上檐口挑出宽度;坡度大于 45 度的,自室外地面算至屋脊顶.(3)水箱、楼梯间、电梯间、机械房等突出屋面的附属设施,其高度在 6 米以内, 且水平面积之和不超
44、过屋面建筑面积 1/8的,可不计入建筑高度。- 30-5沿路建筑高度(1)沿路一般建筑高度的控制(见图 1)H 1.5(W+S)(2)沿路高层组合建筑高度的控制A L(W+S)见图 2(轴测图) ,图中斜线部分 A 为 1:1.5(即 56.3)高度角的投影面积。H1、H2、H3 为组合建筑各部分实际高度。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简化作图的计算方法,也可采用下列演化而来的算式和图 3 的作图方法控制建筑高度。A 1。5L(W+S)式中 A 为沿路建筑以 1:1(即 45)高度角在地面上投影的面积。L、W、S 的意义同前。见图 3(平面图) ,图中斜线部分 A 1:1(即 45)高度角的投影面积:H1
45、、H2、H3 为组合建筑各部分实际高度.- 31-四、附图:1、建筑间距示意图条、款、项第十四条(一 )1多、低层(居住建筑南北向平行布置)示意图旧区新区和郊县城镇备注点 式 住 宅与 条 式 住宅 同 样 要求LxLxLx0.9HsLx1 。05HS- 32-第十四条(一 )2(居住建筑东西向平行布置)LyLyLy 0.8HLy 1。0HLxBLx 0.7Hs第十四条B(二)(居住建筑垂直布置)Lx 0.85HsLx6mLy 5mBLy 0 。65HBLy 0.8HBLy16m30第十四条 (三) 1(居住建筑既非垂直也非平行)Lx按南北向平行布置的建筑计算Lx、Ly必须 为 最 窄Lx30
46、处的间距Ly按东西向平行布置的建筑计算Ly 30第十四条(三)2(居住建筑既非垂直也非平行)Ly(Ly)第十四条(三)3(既非平行也非垂直)Ly(Ly)60Lx(Ly) 0.8HLx(Ly)Lx(Ly)必须 为 最 窄处的间距1.0HLx(Ly)必Lx(Ly)按垂直布置的建筑计算须 为 最 窄处的间距- 33-条、款、项示意图Lz旧区同时符合1Lz 0。 4H且 6m2Lz满足消防 或通道 的新区和郊县城镇同时符合1Lz 0。 5H 且7m2Lz满足消防或通道的要求备注Lz低 层 居 住建 筑 山 墙间 距 大 于或等于4米山 墙 开 启居 室 窗 洞的,间距增加 不 少 于20%第十四条(五
47、 )(居住建筑山墙间距)Lz要求同时符合1Lz 4m2Lz 满足消防 或通道 的要求LzLy24 0.9+(H24)0.35Ly 241。05+(H24)0。4H为南侧建筑高度南侧建筑高度达 60米每增加 5米,间距增加 1 米第十五条(一)1(高层居住建筑,南北向平行布置)Lx第十五条(一)2(高层居住建筑东西向平行布置)LxLy24 0.8+(H24 )0.2Ly 241。0+(H24)0.25H为南侧建筑高度较 高 建 筑高度达 60米每增加 5米,间距增加 0。8 米第十五条(三)(垂直布置的高层居住建筑与居住建筑)且不得小于各自计Ly13mLy 15m算间路控制值的一半之和- 34-第十五条(四)(高层居住建筑山墙与居住建筑山墙)第十六条(低、多层居住建筑与其北侧居住建筑的最小间距)Lz1按消防间距执行2山墙有居室 窗洞的 满足1 按消防间距执行2 山墙有居室窗洞的满足Lz 13mLz 13m同时符合1同时符合1LX 1。05HsLxLx 0.9Hs2Lx 6m2Lx 6m同时符合1同时符合LxLx 0.9Hs2Lx 9m2Lx 9m1LX 1。05HS2、图例高层建筑多层建筑低层建筑H:相邻建筑中较高建筑高度低层或多层建筑Lx:南北向建筑间距Ly:东西向建筑间距Lz:建筑端距Hs:南侧建筑高度B:建筑山墙宽度- 35-低层或多层或高层建筑- 3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