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评估总结.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心理评估总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评估总结.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心理评估总结(皖南医学院适用)心理评估总结(皖南医学院适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二版 )第一章心理评估绪论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心理评估:是应用多种方法获得信息,对评估对象的心理品质或状态进行客观的描述与鉴定2.心理诊断: 是指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评定个体的心理功能水平和心理活动状态, 主要目的是了解心理异常的程度和性质,以判断有无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二、填空二、填空1.心理评估的特征:间接性 、相对性 和 互动性2.心理评估的过程: 评估阶段 、搜集资料 、资料解释和报告3.评估准备包括:阅读申请 、决定评估的内容 、确定评估的目的 、选择作决策的标准 和 拟定计划4.评估的目的有:诊断
2、 、筛查、预测 和 进程评价5.决策的标准有:常模标准 、自身参照标准 和 专业标准6.资料来源于:评估对象 、知情人 、文字记录7.资料的搜集方法是 观察 、访谈、心理测验 和 其他方法等8.心理评估者的职业道德有 态度严肃 、尊重评估对象 和 管理好心理评估工具9.评估者应具备的条件,即 专业知识 和 心理素质10. 心理素质包括 人格特点 、智能水准 和 社交技能11. 1869 年 高尔顿 出版的天赋的分类 ,其贡献是 引起了人的个别差异的研究;将统计学方法用于心理测验12. 1890 年 卡特尔发表心理测验程序 ,率先使用“心理测验”这一术语。13. 世界上第一个科学的智力量表是 斯
3、坦弗-比奈智力量表, 他的诞生标志着人们对智力的鉴别进入了数量化的阶段14. 心理测量理论的发展经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 20 世纪 50 年代之前,经典测验理论占主导地位;第二阶段是50 年代以后经典测量理论与项目反应理论和概化理论并存的现代测量理论阶段15. 心理评估工作的新趋势:一是加强心理评估工具对各种潜在认知加工成分的评估,二是心理评估的计算机化第二章 心理测量学的基本原理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测量:是人们依据一定的法则,对客观事物的属性进行某种数量化确定的过程2.标准化:是指测验编制与实施等所遵循的一套标准程序, 其目的是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包括测验材料的标准化
4、、测验实施的标准化、测评分数的标准化和测验解释的标准化。3.名称量表:是事物属性或类别的一种量表,其特点是对事或人进行分类和描述4.等级量表:是对事物进行排序所形成的量表,其特点是即没有相等的测量单位,又没有计算时的绝对零点5.等距量表:是一种具有相等的测量单位的量表,但它却没有计算时的绝对零点,只具有相对的零点6.比率量表:是一种既具有相等的测量单位,又具有绝对零点的一种测验量表7.常模:是指标准化样本上的某种测验分数的分布, 如以平均数为参照点来解释时, 可以用它来表示个体分数在团体中相对位置的高低8.发展常模:是指儿童的身心特质按照正常途径发展所处的发展水平,包括发展顺序常模、年龄常模和
5、年级常模9. 百分位数常模:是指某一百分位置上的某个分数的多少;它是百分等级的逆运算10.测量误差:是指与测量目的无关是因素所引起的测量结果的不一致或不准确11.真分数:表示真正特质水平的分数,这种分数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得到,一般施测结果的平均分数就是真分数12.信度的定义:任何信度系数都可以直接解释为各种方差的百分比13. 重测信度:又称稳定性系数,采用的是重测法, 即我们用同一份测验对同一组在不同的时间测试两次所得的结果的相关系数。重测信度越高,说明测量的结果越一致、越可靠14.复本信度:又称等值性系数,它是对同一组被试在最短的时间内测试两个等值测验所得的相关系数,认知测验较为常用15.内部
6、一致性信度:主要是反映测验项目之间的关系,表示测验能够测量到相同内容或特质的程度。16.评分者信度:就是分析评分者评分是否一致性的信度估计方法。相关系数越大,表明各个评分者之间的评分效果越一致。当相关系数为 1 时,各个评分者之间的评分是完全一致的17.内容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对欲测内容的覆盖程度,目的是探讨测验题目取样的恰当性问题18.结构效度:是指心理学理论对所测行为的解释程度,也就是说一种测验分数能够根据某种心理学结构来解释的程度19. 效标效度:又称效标关联效度, 统计效度或实证效度, 研究某个测验与某些效标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以检验测验的有效性20.测验间方法:是同时分析几个测验之间的关
7、系来考察几个测验结果是否测量了同一结构21.预测标准误:是指所有具有某一测验分数的被试在效标分数分布上的标准差,即预测误差大小的估计值22.项目难度:是指项目的难易程度,是反映最高行为的测验难度水平的一个指标23.项目区分度:是用于分析项目对所测心理特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即区分项目的优劣指标,又称项目鉴别力。24.反应定势:是被试在测验中因某种心理定势所引起的反应倾向,它使被试者作出与测验欲测的特性无关的歪曲反应二、填空二、填空1.完成一次测量需要具备三个条件:测量的对象 、测量工具 和 测量结果2.测验的对象是 人的行为 ,测验的内容是 一个样本 ,测验的方法是 一种系统3.心理测验的特
8、性: 定量性 、 间接性 、相对性 和 客观性4.优良的测量工具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良好的测量单位,二是要有一定的参照点5.好的单位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有确定的意义,二是单位的距离等值6.参照点有 绝对零点 和 相对零点 之分7.测验量表分为:名称量表、等级量表、等距量表 和 比率量表 四类8.心理测验从实质上讲是一种 等级量表 ,但在实际上,却当作 等距量表 来使用9.常模团体要具备的四个条件: 样本要明确 、样本要有代表性 、取样过程要有详细说明 和 样本大小要合适10.常模团体的抽样方法有: 简单随机抽样 、系统抽样 、分层抽样 和 整体抽样11.常模从解释方法上可分为 发展
9、常模 、百分位常模 和 标准分数常模13. Z 标准分数是一种 等距的量表分数14.常模分数的表示方法有 转换表 和 剖析图15.根据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测量误差分为: 随机误差 和 系统误差16.经典测验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对 测验分数 和 真分数 关系的假设17.信度的估计方法有:重测信度 、复本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 和 评分者信度 等18. .内部一致性信度的测量的误差来源与 内容取样 和 所取样的行为变量的异质性19. .内部一致性信度的计算方法主要有:分半法 、库德-理查逊法 和 克龙巴赫 a 系数法20.rxx=0.90,认为多的分数的变异中有90%的变异来自 真分数 ,10%的变异来
10、自 测量误差的变异21.信度系数多高才能应用, 一般原则:当 rxx0.70 时,测验不能用于对 个人做出评估或预测,也不能作 团体比较 ;当 0.70rxx0.85 时,可用于团体比较;当rxx0.85 时,才能用于鉴别或相似测验22.测量标准误的作用是用来衡量 实际测验值 与 被试的真值 的 偏离程度,具体可用作 估计个人真分数的范围 和比较两个分数的差异情况23.影响信度的因素:测验长度 、样本特征 和 测验难度24.测验长度越长,测验内容越广;测验越长,被试测验分数受猜测的影响越小25.样本越异质,分数的分布范围越分散,相关系数就越大,其信度系数也越高;反之,样本越同质, 分数的分布范
11、围越集中,相关系数就越小,其信度系数也越低。26.当测验难度分布范围缩小时,测验分数的分布范围也相应缩小,其信度降低;只有难度适中,使测验分数分布范围最大时,测验的信度才有可能最高27.效度的性质: 相对性和连续性28.常用的效度指标是: 内容效度 、结构效度 和效标效度29.确定内容效度的方法是 逻辑分析过程30.检验结构效度资料的方法是: 测验内方法 、测验间方法 、效标效度法 、实验法 和 观察法33.效标效度分为: 同时效度 和 预测效度34.效标效度估计的方法有 效度系数 、组的分类 、命中率35.效度的指标是 决定系数 和 预测标准误36.影响效度的因素: 测验的组成 、测验的实施
12、 、被试的状态 、效标的性质 和 样本的特征37.难度计算中最基本、最简单的方法是 项目通过率3.选择项目难度的一般原则是 项目的平均难度接近 0.50,各项目的难度分布则视测验性质而定39.常用的项目估计方法有: 项目与总分的相关 、区分度指数 和 积差相关法40.量表编制的一般程序: 确定测验目的 、编制试题 、测验编排与预测、标准化 、编写测验手册41.测验目的的确定包括 明确测验对象 、用途 以及 目标42.编制试题的来源 1.直接从正式出版的标准测验及相关资料选择合适的项目 、2.由测验编制者和专家自行编写、3.依据临床观察和记录形成项目43.命题的一般原则:内容选取有代表性 、文字
13、表述力求浅显简短 、难度适中 、编制测验项目库 和避免编制带有社会敏感性方面的题目44.测验编排中,试题的审定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修改题意不清,用词不适、逻辑不当,内容重复的试题2.检查试题内容与计划内容是否吻合3.审核试题难度是否符合测验目的45.试题的编排方式有并列直进式 和 混合螺旋式46.标准化的工作包括: 试题编制标准化 、测验实施标准化 、测验的信、效度 以及 建立常模 等47.测验的标准化包括: 测验内容标准化 和 施测条件标准化48.测验的选择要从: 是否符合测量的目的 、测验的实际因素以及测验技术要求这三个方面加以考虑49.反应定势的常见类型是 默认 、装好或装坏 、推诿 、
14、极端性 、求“快“与求”精“ 和猜测与谨慎三、简答三、简答1. 在实际上,把心理测验当作 等距量表 来使用的原因?原因有二:一是在统计上我们可以用一定的方法对实测分数或原始分数进行处理;二是在测验编制上,采用各种标准化的方法尽可能地控制各种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编造出有力的测验,以使误差降到最小2.测验标准化工作的内容大致分为两部分:一是对测量工具的项目进行的质量分析,包括信度分析、效度分析以常模建立等;二是对构成测量工具的项目进行的的质量分析,如测验难度、鉴别度及猜测度的分析3.信度和效度的关系?他们的区别在于所涉及的测量误差不同,信度只考虑了随机误差的影响,效度不仅考虑了随机误差,还考虑了系
15、统误差 1.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2.效度受信度的制约4.一个好的效标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能够最有效地反映测验的目标,即效标测量本身必须是有效的具有较高的信度,稳定可靠,不随时间等因素而变化可以客观测量,即可用数据或等级来表示测量方法简单,省时省力,经济实用5.猜测在实际的实验中避免不了的原因是什么?采用了有利于猜测的命题方式测验的计分方式有利于猜测测验的题目太难或被试的能力偏低某一题目本身为另一题目提供线索,违反局部独立的假定对误导项缺乏分析第三章行为观察与临床访谈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行为观察:是指通过直接的或间接的方式对被评估者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通常用于
16、诊断或相关目的2.自然观察:就是在自然、不加以控制的情境下对个体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3.模拟观察:也称控制观察,是指观察者设置一定的情境、 控制被观察者的条件,在这样的情境中对被观察者的行为改变进行观察4.临床访谈:也称临床晤谈或临床会谈, 是访谈者与来访者之间有目的地进行信息沟通的手段之一, 是临床心理学工作的基本功,是临床心理学家与来访者沟通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收集信息、诊断评估和治疗干预的重要方法二、填空二、填空1.行为观察可分为: 自然观察和 模拟观察2.按访谈目的来分,主要有收集资料性访谈、诊断性访谈和治疗性访谈;按访谈形式可分为非结构式访谈、结构式访谈和半结构式访谈三、简答题三、简答
17、题1.行为观察的优缺点和要求优点:1).获得个体不愿意报告或无法清楚报告的行为数据2)可以对被观察的行为进行即时的记录,所获数据比较客观、准确、全面3)观察者可以对影响被观察者行为的品质、特定的情绪进行记录,因而可以对心理活动的有关因果关系做出推论行为观察在实施上存在一定的困难:1)行为观察成本高2)当被观察者意识到自己在被观察时,其行为表现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干扰,导致观察结果的真实性值得怀疑3.)行为观察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观察者的能力4.)必须获得被观察者的知情同意2.行为观察的具体内容及步骤内容:1.)仪表2.)身体外观3.)人际沟通风格4.)言语和动作5.)在交往中所表现的兴趣、爱
18、好和对人对事对自己的态度 6.)在困难情境中的应对方法等7.)行为产生的情境条件:包括被观察者活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等步骤:1.确定目标行为、确认目标行为的操作性定义。确认目标行为的操作性定义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定义应该是客观的 2.)定义应该是清楚的、容易理解的、没有歧义的3.)定义应该是完整的2.选择记录数据的方法。 行为观察的记录方法有很多: 有间隔记录、 事件记录、 频率记录、 持续时间和潜伏记录,还有评定量表记录方法3.确认实施观察的方式,获得目标行为的代表性样本。首先,观察者必须是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其次,实施观察时必须确保可以获得目标行为的代表性样本。3.临床访谈与一般
19、交谈的区别1) 访谈不是随意的,而是有目的的;2) 访谈需要按照一个有意义的访谈结构进行,需要了解和掌握沟通技巧和规则4.临床访谈的基本过程介绍阶段,适当称呼,表示关注开始阶段,初步询问,建立关系主体阶段,深入交流,评估问题结束阶段,总结问题,给予指导终止阶段,明确约定,友好告别5.临床访谈的基本技巧1)建立良好的信任与合作关系,包括尊重、温暖、真诚和共情;2)参与技巧,包括言语沟通方法和非言语沟通方法,言语沟通是重心,包括封闭式提问、开放式提问、肯定、重述、概述;3)影响技巧,包括内容反应、情感反应、影响性概述、解释、自我暴露、指导性建议6.临床访谈的应用用于成年精神障碍诊断中的应用。1).
20、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访谈问卷,SADS 是诊断式结构,其第一部分是搜集在访谈前一周内来访者的现实问题和功能情况,第二部分涉及已发生的精神紊乱状态的基本资料。SADS 项目描述了症状的持续时间、过程或严重程度,以及社会功能受损情况,该访谈一般需要1.5-2 小时才能完成2)诊断性访谈问卷,DIS 是一个结构化程度很高的访谈问卷,是为美国首次心理障碍流行病学研究而编制的访谈问卷3)DSM-结构式临床访谈问卷用于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诊断中的应用1)儿童青少年诊断性访谈问卷,DICA 具有良好的访谈结构,适用年龄范围6-17 岁;2) 学龄期儿童情感障碍与精神分裂症访谈问卷, SADS 是在成人 SAD
21、S 基础上改编而成的, 适用于 6-17 岁儿童和青少年,K-SADS 适用于熟练的临床家评估情感障碍、焦虑障碍、品行障碍以精神病性障碍的发生、病程、近期严重程度、过去发作情况第四章 智力的理论与评估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智力:2. 流体智力:在那些非言语的、受文化背景影响较小的能力,包括人们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它与心理过程和操作有关3.晶体智力:在与生活环境有明显关系、获得性的知识和技能, 包括人们已掌握和建立起的认知功能, 它与心理活动的结果和成就有关二、填空二、填空1.韦氏智力测验结果的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2.智商的分等:130 以上,极超长;120-129,超
22、长;110-119,高于平常;90-109,平常;80-89,低于平常;70-79,边界;69 以下,智力缺损。高于145,称为 天才 ,低于69 称为 智力障碍。50-69 为轻度智力缺损 ;35-49,中度智力缺损 ;20-34 为重度智力缺损 ;19 及以下为极重度智力缺损三、简答题三、简答题1.智力结构的理论一)因素分析理论,包括 Spearman 的两因素理论,Thurstone 的群因素理论,Vernon 的智力层次结构理论、吉尔福特三维智力结构理论 和 Cattell 和 Horn 流体-晶体智力1)Spearman 的两因素理论:Spearman 最早用因素分析方法来研究智力,
23、提出智力由一个共同因子( g)和多个特殊因子(s)构成,并且用未旋转的因素分析法证明g 因子的存在2)Thurstone 的群因素理论:Thurstone 采用旋转的方法对多个智力测验进行研究,认为智力是由七种相互独立的基本能力构成,它们是言语理解、知觉速度、一般推理、数字运算、空间关系、语词流畅性和机械记忆3)Vernon的智力层次结构理论:Vernon 将 Spearman 和 Thurstone 的理论结合在一起,他认为智力呈一个层次模型,其最高水平是 g 因子, 次级包括言语-教育和空间-机械两个主要因子, 再次级各个主要因子下又分别包括若干次要因子,最低层为一些特殊因子4)吉尔福特三
24、维智力结构理论:吉尔福特认为智力像一个由操作、内容和产品三个维度组成的立方体,将智力理解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类型的心理活动对各种对象进行加工处理,并产生了不同的结果5)Cattell 和 Horn 流体-晶体智力:Cattell 提出人的智力可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二)认知理论,包括PASS理论模型、Sternberg的智力三元理论和 Gardner 的多元智力理论1)PASS理论模型:其中“P”代表计划, “A”代表注意,两个“SS”代表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过程2)Sternberg的智力三元理论:Sternberg将智力分为三个亚结构:一是情境亚结构,二是成分亚结构,三是经验亚结构3)
25、Gardner 的多元智力理论:Gardner 认为智力的主要内涵应当是在现实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2.测验过程中的行为分析的目的和意义?有两个:1)评价本次测验的有效性,测验结果是否反映了被试的真实水平;2)对被试在测验过程中的反应方式、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思维的逻辑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有助于准确、全面地评估被试的智力特点和水平3.智力结构特点的分析的具体作用1)帮助老师和家长了解儿童智力发展的特点,以便于在教育过程中因材施教2)让被试了解自己的智力结构特点,在求职时可以扬长避短,寻找适合自己能力特点的工作3)分析发现智力结构的特点,有助于某些疾病的临床诊断4)可以作为制定教育干预、康复治疗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 评估 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