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pdf(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0300)(070300)适用专业: 070301 无机化学、070302 分析化学、070303 有机化学、070304 物理化学、070307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一、培养目标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研究型、应用型高层次专门化学人才。所培养的研究生应达到如下水平:1、具有高度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能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事物。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团结合作精神;能立志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服务。2、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具有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熟练的实验技能。了解本学科
2、及相关学科发展动态,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勇于探索、创新、刻苦勤奋。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能够熟练地阅读英文专业书刊, 并能用英文撰写化学专业方面的研究论文; 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及现代化信息工具。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较强的心理素质。二、研究方向二、研究方向1 1无机化学:无机化学:配位化学主族元素化学新能源材料化学无机生物医学材料超分子化学2 2分析化学:分析化学:电分析化学分子光谱分离富集技术生物、环境和先进材料分析化学3 3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药物化学与药物设计绿色化学化学生物学4 4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绿色化学生物物理化学能源电化学分子设计与模拟催化化学能量转化与存储材料5 5高分子
3、化学与物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功能高分子高分子纳米材料三、学习年限三、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一年时间完成硕士学位的必修课和选修课,至少获得 35 学分。剩余二年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如果研究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将规定的课程学完,并得到足够的学分,通过论文答辩,可提前毕业。必要时,研究生经批准也可适当延长学业,具体情况按照学校及学院相关规定执行。四、考核方式四、考核方式研究生的必修课均为考试课程,采取试卷的形式进行笔试,选修课可以根据情况采取考试或考查的方式进行考核。 考试课程成绩按百分制, 75 分为合格; 考查课程按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级记分制评定成绩
4、。由主讲教师出卷并批改给出成绩,考后及时把成绩上报研究生学院,登记在研究生考试考查成绩登记表中并由主讲教师签名。五、学位论文五、学位论文硕士研究生用不少于二年的时间参加科学研究及撰写学位论文,不计学分。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第三学期内完成论文的选题工作, 要求最迟于第四学期开学后的前两个月内提交学位论文计划,并向所属研究所或指导小组做开题报告,经讨论认为选题合适且计划切实可行者,方能正式开展论文工作。第四学期 56 月份结合中期考核对学位论文的进展情况进行检查。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研究工作并完成整个学位论文。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中、外文摘要、引言和评述、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的讨论,以及
5、参考文献和必要的附录。论文作者应了解所研究方向的最新成就,对所研究的课题应有创新。论文工作要有足够的工作量。论文的字数一般不少于 3 万字。硕士研究生必须学完规定的课程,考核成绩合格并完成学术活动或实习活动,获得规定的学分后,方能申请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的审议和答辩时间一般安排在第六学期,按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执行。六、培养方式与方法六、培养方式与方法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进行科学研究和参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法。既要掌握牢固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又要培养他们具有从事科学研究、高校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业务工作的能力。研究生培养采取以导师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生指导小
6、组由导师及本专业或相关学科专业的教授、副教授组成,由本专业或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担任组长。研究生的指导小组应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全面负责,其主要职责是:(1)参与制定本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及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2)审核学位课程的命题及评分结果;(3)负责对研究生进行开题报告审核和中期考核, 对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和进展情况进行检查;(4)协助组织学位论文答辩。导师应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深入了解研究生各方面的情况,对研究生的困难应及时给予帮助或向有关部门反映。对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应严格要求,根据他们的原有基础和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培养措施,着重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并
7、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勤奋严谨的工作作风。硕士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学院和研究所组织的学术讲座、 学术报告和学术讨论会等有关学术活动,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学院和研究所要为研究生定期安排学生之间的讨论会和报告会,使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并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七、教学实践七、教学实践教学实践是研究生的必修环节。 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必须面向大学本科、 专科学生,参加教学工作。教学实践活动的内容,可以是协助教师辅导答疑、批改作业,上实验课,主持课堂讨论,协助导师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等,或在教师指导下讲授一定时数的专业基础课。硕士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的教学工作量相当于助教一个月的工
8、作量。教学实践经考核合格者,计 2 学分。效果不好的,不给学分,但允许重新安排一次教学实践。八、课程设置八、课程设置化学一级学科所含各二级学科专业详细课程设置表参见下列各表,其中各二级学科选修课程可跨专业选择。无机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无机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课程类别公共必课课程编号11_00000209_00000311_000004030005030405030006030112030103030106030102030104030105030107030108030109030110030111030113选修课03011503000303000709_03
9、0001X03030403031303031403090103090203090809_030909教学实践09_039001英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现代化学实验技术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分子模拟方法高等无机化学配位化学固体化学生物无机化学稀土化学配位化学研究方法材料现代研究方法无机超分子化学无机化学前沿仿生材料化学材料化学发光学与发光材料主族元素化学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科学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量子化学金属有机化学专利申报与应用有机波谱分析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纳米材料学新能源材料与技术无机纳米生物学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概论总学时1821636545454545454363636363636
10、3636363636365436364554543636学分1523333332222222222223222.533222开课学期及周学时 15233322222335333222222222至少选修12学分,修 8学分备注修课(学位课程)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至少修 6学分至少修 6学分2.5322*各二级学科选修课程可跨专业选择分析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分析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课程类别课程编号11_000002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概论英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现代化学实验技术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分子模拟方法分子发光分析法高等电分析化学分离分析化学新型检测试
11、剂应用及进展生物分析传感技术色谱分析分析化学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药物分析及超分子化学药物现代分析仪器染料功能调控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科学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无机超分子化学有机合成设计技巧生物化学有机波谱分析有机超分子与聚集体化学电极过程动力学电化学测量原理与技术纳米材料学总学时18216365454543636363636363636363636363636364536543654学分1523332222222222222222.523232开课学期及周学时 1523322222222233532222222.522*至少选修12学分,至少修 6学分至少修 6学分修 8学分备注公共09_000
12、003课11_000004必修课(学位课程)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030005030405030006030205030201030206030207030208030209030210030211030212030213选修课030003030007030108030303030308030314030315030415030416030902各二级学科选修课程可跨专业选择教学实践09_039001有机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有机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课程类别公共必课修课学(科学基位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编号11_00000209_00000311_0000040300
13、05030405030006030301030314030309030302030303030304030306030308030312030313030315030316030317030003030007030102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概论英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现代化学实验技术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分子模拟方法有机合成化学有机波谱分析糖与核苷化学物理有机化学有机合成设计技巧金属有机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生物化学不对称催化专利申报与应用有机超分子与聚集体化学理论计算在化学反应和材料设计中的应用化学生物学概论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科学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生物无机化学有机试剂在分析中的应用高分子
14、化学药物分析及制药检测常用技术总学时1821636545454544545363636363636363636543636365436365454学分15233332.52.52222222223222322332开课学期及周学时1523332.52222222233 532.522222323*备注修 8学分至少修 6学分至少修 6学分选修课至少选修12学分,09_030103X配位化学030204各二级学科选修课程可跨专业选择09_030206X分离分析化学030701030803教学实践09_039001物理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课程类别公共必课课程编号11_0000020
15、9_00000311_000004030005030405030006030001030403030411030003030007030407030408030412030413030414030415030416选修课030417030102030106X030107030108030209030308030313030314030315030501030701030908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概论英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现代化学实验技术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分子模拟方法量子化学统计热力学物理化学新进展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科学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计算化学化学电源溶液化学界面物理化学绿色化
16、学与技术电极过程动力学电化学测量原理与技术催化科学导论生物无机化学固体化学材料现代研究方法无机超分子化学色谱分析生物化学专利申报与应用有机波谱分析有机超分子与聚集体化学热分析高分子化学新能源材料与技术总学时182163654545454545436363636543636543636365436363636364536365436学分152333333222232232223222222.52232开课学期及周学时 15233322232323533322322222222.5232至少选修12 学分 (其中物化专业开设的选修课不少于 8学分),至少修 6学分至少修 6学分修 8学分备注修课(
17、学位课程)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各二级学科选修课程可跨专业选择教学实践09_0390012*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课程类别课程编号11_000002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概论英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现代化学实验技术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分子模拟方法现代高分子物理现代高分子化学聚合物近代仪器分析高分子化学功能高分子科技英语阅读与写作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科学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配位化学配位化学研究方法材料现代研究方法有机合成化学物理有机化学有机合成设计技巧金属有机化学生物化学有机波谱分析高等药物化学总学时
18、18216365454545454545436365436365436365436363636455436学分152333333322322322322222.532公共09_000003必课11_000004修学030005课科(030405学基位础030006课课程专030705)业030710主干030704课030701030703030706030711030003030007选修课03010303010503010709_030301X030302030303030304030308030314030802开课学期及周学时备注 15233332222322353332332222.
19、5*至少选修12学分,至少修 6学分至少修 6学分修 8学分各二级学科选修课程可跨专业选择教学实践09_039001教学实践主要课程介绍主要课程介绍课程编号:课程编号:030005课程名称:课程名称:现代化学实验技术总总 课课 时:时:54学学分:分: 3开课单位:开课单位:化学化工学院开课学期:开课学期: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现代化学实验技术是现代化学研究的基础和必要手段,本课程主要介绍现代化学研究常用的先进的分析测试方法和手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化学一级学科各个相关专业方向的研究生都能系统地掌握和了解化学研究所使用的现代化的实验技术、方法及其理论基础,为其今后进行科学研究奠定基础。教学内
20、容:教学内容:(一)紫外可见光谱 基本原理、跃迁类型、规律,解决的问题、仪器进展;(二)红外光谱 基本原理、各种官能团的吸收位置及规律性,解决的问题、仪器进展,近红外技术与原位红外技术;(三)拉曼光谱 基本原理、各种官能团的吸收位置及规律性,解决的问题,仪器进展(四)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 基本原理、氢谱的化学位移、偶合裂分规律,解决的问题;碳谱与氢谱的比较,碳谱的化学位移、去偶技术、异核偶合常数,解决的问题;仪器进展;(五)质谱 基本原理、质谱仪器的主要部件,质谱的优越性、能解决的问题、质谱的离子源和质量分析器,各类化合物质谱开裂的规律,质谱仪器的联用技术及其进展;(六)顺磁共振谱 基本原理
21、、顺磁共振谱的超精细结构,顺磁共振谱能解决的问题、仪器进展;(七)X 射线衍射分析 X 射线衍射原理、X射线衍射分析的应用:物相分析,晶体结构分析;(八)电子能谱电子能谱原理:X射线光电子能谱原理;俄歇电子能谱原理;紫外光电子能谱原理;电子能谱的应用:样品的制备;XPS 的应用;AES 的应用;UPS 的应用;(九)微结构电子显微分析 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镜分析的应用;(十)热分析 热分析的原理:热重分析的原理;差热分析原理;差热扫描量热法原理;热分析的应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宁永成编,有机波谱学谱图解析,科学出版社,20102渠桂荣等编,仪器分析,河南省科学
22、出版社,20093邓芹英等编,波谱分析教程,20144林贤福编,现代波谱分析方法,20095刘振海,陆立明,唐远望编.热分析简明教程,科学出版社,20126左志军编,X 光电子能谱及其应用,中国石化出版社,20137祖国胤编,丁桦.材料现代试验方法指导书,冶金工业出版社,20128杜希文编,材料分析方法,天津大学出版社,20149王培铭,许乾慰编,材料研究方法,科学出版社,200510周玉编,材料分析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1王中林编,纳米材料表征,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预修课程:预修课程:仪器分析、结构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量子化学课程编号:课程编号:030405课程名称:课程
23、名称: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总总 课课 时:时:54学学分:分: 3开课单位:开课单位:化学化工学院开课学期:开课学期: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是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理论基础,经济、科学地安排试验的一项技术,它在化工生产和化学研究中能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合理地设计试验,减少试验工作量,节省时间和人力、物力;科学地分析和处理试验数据,进而摸索出优化的工艺条件或配方,达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习题课、习题与答疑等多种形式,由于本课程涉及到数理统计、线性代数、高等数学等基础知识,所以要求学生在掌握上述基础知识的前提下,
24、理解和掌握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一)绪论: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的发展概况及本课程所涉及的基本内容;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的意义;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性质、任务和作用;学习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的意义及试验设计的重要性;(二)实验数据的误差分析:真值与平均值,误差的基本概念,实验数据误差的来源和分类,实验数据的精准度,实验数据误差的估计和检验,有效数字和实验结果的表示,误差的传递;(三)实验数据的表图表示方法实验数据的两种表述方法:列表法和图示法;(四)实验的方差分析:包括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双因素方差分析;(五)实验数据的回归分析: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非线性回归分析
25、;(六)优选法:单因素优选法和双因素优选法;(七)正交试验设计: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概念,正交试验设计的优点和基本步骤,正交试验设计及其结构的直观分析,正交试验设计结果的方差分析;(八)均匀设计:均与设计的基本概念,等水平均匀设计表和混合水平均匀设计表介绍,均与设计的基本步骤和应用;(九) 回归正交试验设计: 一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十)配方试验设计:配方试验设计约束条件,单纯形配方设计,配方均匀设计;(十一)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其化学应用:多元回归分析及其化学应用;(十二)主成分分析及其化学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成分分析的基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一级 学科 硕士研究生 培养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