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离身到具身:身心融合的学习方式与其教育意义蕴含.pdf





《从离身到具身:身心融合的学习方式与其教育意义蕴含.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离身到具身:身心融合的学习方式与其教育意义蕴含.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维普资讯 http:/第卷第期年月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 )从离身到具身:身心融合的学习方式与其教育意义蕴含范琪高明(南京中医药大学心理学院,江苏南京)关键词 离身;二元论;具身认知;具身学习;教育意义摘要在传统的身心二元论的影响下,身体的作用在认知过程中被刻意忽视。学习只是大脑的功能,与“脖子以下”的身体无关。这是一种“离身”的学习,身体只是心智与认知发生的场所和容器,学习也是一种脱离了身体的精神训练。具身认知强调认知具有涉身性、体验性与情境性,挑战了传统的离身认知观,认为认知、记忆、思维等心智活动都是身体在特定环境中塑造出来的,心智源于身体,身体制约了心智活动的特征与性
2、质。具身认知颠覆了传统的二元论教育与教学观,强调心身统一、心智统一,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自洽性。传统的教育应该由离身心智教育转向具身的身心融合教育。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传统教育深受身心二分、主客二分认识论的影响,重视知识的传递与理性创造而忽视身体本身的需要与诉求。在这种教育模式里,人的精神需求得以满足和培养,而身体的需要则被忽视甚过程。这种认知观就是冯厄卡德特()所称的“计算机隐喻” 。而在“计算机隐喻”基础上建构的经典认知观就是一种典型的“离身”认知观。离身认知的哲学基础源自主客二分至压抑。这意味着传统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纯粹的观念传递和心智培养,身体则是被“规训”或者“惩罚”,是一
3、种仅仅需要“脖子以上”器官大脑参与的、“离身”的教育观口。随着技术与的二元认识论,即:作为两种对立且不对等的形态,物质与精神、身体与心灵等构成是主次分离对立的,并通过推理、演绎、抽象、概念化等理性的方式,从中寻求普遍存在的、中立的客观真理,以此真正认识事物的本原及其价值。笛卡尔对二元论有过经典的描述,他指出“物质与精神、身体与灵魂是二元对立、各自独立的存在” 。长期以来,正是由于二元论思想的广泛影响,认知被认为是一认识的发展,近年来第二代认知科学观具身认知观日渐兴起。具身认知开创性地定义了身体、认知和所处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全新的、“具身”学习的认识契机与路径,也为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
4、提供了新视角。一种人所独有的、单纯的理性过程,认知活动也就、二元论视野下的“离身”学习及其反思(一)“离身”学习的理论溯源处于一种离身的认知状态:人的身体、活动和内在经验被排除,认知过程只是对符号、信息的加工与处理,人作为认知主体的感知活动、情绪体验、身体的参与等要素都让位于抽象符号的加工。(二)离身学习的方式与反思传统的认知科学观将人的心理过程类比为计算机的运算过程,心理的认识对象就是计算机运算和处理过程中的符号化结构,而认知就是在去情境化的背景下对这些抽象符号进行表征的操作在二元论的影响下,身体和认知是两种对立的、不同性质的实在。以经典认知研究为主要基收稿日期一作者简介范琪,男,江苏连云港
5、人,南京中医药大学心理学院讲师,博士;高明,女,江苏南京人,南京中医药大学心理学院讲师。维普资讯 http:/础和知识来源的教育与学习过程,显然具有“离身”的属性。首先, “离身”学习忽略了身体的结构和性质决定认知的特性和种类这个原则。身体类型决定认知类型正如虽然人类与蝙蝠都是哺乳动物,但人与蝙蝠有着截然不同的生理构造,因此也就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认知。其次,“离身”学习把复杂的认知与知识还原为单独的片段或碎片加以认识和了解,是一种原子论、机械论的观点。具体表现为:强调先有部分知识后有整体知识,坚持理论的分析与还原,各个部分的知识通过相互作用构成整体的知识,理论的更新发展仅限于要素之间的重新组合或
6、机械替代。再次,因为“离身”教学与学习方式是建立在遵循客观规律和可重复性的基础上的,因此便成为了一种“预设”的教学观与学习观。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学习的目标、内容、方法、情境等内容都是预成的,是可预测和重复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按照教学设计的各个程序和步骤,向学生传授预先制定好的环节和内容,期间不允许任何变化或错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这种严重禁锢了个性、思维和潜能发展的非人性化的倾向,体现出传统教育与学习过程中的“计算机”隐喻和预设。二、“具身”学习:身体在学习与教育过程中的复归具身认知理论认为,身体、心智与环境是认知过程中的有机统一体。身体所拥有的特征与条件决定了认知能运用的过程和方式,身体
7、与环境的互动为认识客观世界提供了最原始的概念,同时身体也为认知提供了对象。因此,“体验”是个体获取知识的必经途径,认知主体不存在先验的概念和知识,认知体系的构建源于主体自身的感知、体验以及经过认知加工后获得的对外在事物的解释。当前的教育模式与学习方式有选择地忽略了身体对知识本身的体验与感悟过程,违背了人类认知的根本规律,难以实现知识的真正内化与领悟。而“具身”的教育则揭示了教育应有的本原。(一)理论来源许多哲学家和教育学家都对其进行了批判与反思。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智就像是一块上面什么都没有的、空空的白板,而个体通过感官获得的各种经验,就相当 于在白板上留下各种印记,
8、“一切知识都是源于经验”。人类的所有观念都源于身体感官所获得的经验,而不是神的旨意或者理性的思维。对于二元论,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在世存在”“人的存在是在这个世界中的存在,同世界是一体的和相互关联的”。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梅洛庞蒂提出:“知觉的主体是身体,身体嵌入世界之中,知觉、身体和世界是一个统一体”【 ,“人是活生生的个体、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是通过身体与世界的互动来实现的” 。法国教育家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强调了身体的活动对儿童智慧发展的促进作用。“锻炼感官,并不仅仅是使用感官,而是要通过它们学习正确的判断,也就是说要学会怎样去感受,因为我们只有经过
9、学习之后,才懂得应该怎样摸,怎样看和怎样听。”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一切理性思维都是以身体活动和经验为基础的,对任何心理现象都不要作先验的、离身化的解释。理性操作源于身体器官的活动。” 不难发现,身体,尤其是身体的知觉和行为是人类认知与心智产生的根源。具身认知在哲学中的转向为认知科学的具身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发展方向。(二)科学技术的促进在信息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与通信网络的发展,人类在数字化的革命中体验到了传统时空的消解和海量信息的轰炸,信息的革新、超越与丰富充满着生活。在数字革命中,各类学习网站、在线课程、学习型组织在网络上被不断建立,教育学习突破了传统的方式与时空限制,走向了交互、合作、
10、个性与大规模的新模式“形成了具有高度流动性、不断变化的学习环境;无数由学习者组成的小规模团队活跃在网络上,持续学习,积极参与大规模网络课程建设;面向学习的大量数据库、成千上万的信息论坛以及维基百科等应运而生;学习者通过自我构建独立和个性化的学习界面来认识世界和理解自身,依靠内部动机去发现、加工、过滤和共享新信息,对自身的学习表现不断进行测量和评价” 可见,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育与学习提供了强大的硬件支持,这种变化更强调学习过程中身体的参与或者说身体“嵌入”于环境,经验的加入以及多样化学习情景的创设也是技术促进具身学习发展的体现。维普资讯 http:/三、具身学习的理论与原则(一)内涵与表征
11、内涵具身学习是身体、心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是获得知识与信息的基本方式。首先,具身学习强调身体在学习中的基础作用。“认知始于身体与世界的相互作用, 人的心智需要身体的各种经验,反之经验也来自具有独特知觉和运动能力的身体,身体与经验交互作用,不可分离地连接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由记忆、情绪、语言、认知、身体所构成的有机体”。身体是认知的基础,是学习活动得以产生的前提,贯穿于学习的始终。身体不仅仅是生理构造,还蕴含着个体的体验、经验与经历等等。正是这些让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经验与意义; 其次,具身学习具有情境性和文化性。具身认知是“嵌入”于具体环境和文化中的认知,受到特定的环境、场域以及文化的制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离身到具身 身心 融合 学习 方式 与其 教育 意义 蕴含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