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大陆边缘形成机理与沉积特征.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被动大陆边缘形成机理与沉积特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被动大陆边缘形成机理与沉积特征.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被动大陆边缘形成机理与沉积特征被动大陆边缘形成机理与沉积特征大陆边缘作为地球上沉积物堆积的主要区域, 其沉积层保存着全球海平面变化、气候变化、岩石圈变形、大洋环流、地球化学循环、有机生产力和沉积物补给等重要信息。 被动大陆边缘是板块运动旋回中拉张阶段形成的, 主要分为三类:非火山型(或沉积型) 、火山型和张裂-转换型(或剪切型) 。不同类型的被动大陆边缘的形成机制不同。火山型被动大陆边缘源于主动裂谷,非火山型由于源于被动裂谷模型,剪切型形成演化機制有三个阶段。被动大陆边缘由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麓组成,其沉积特征也存在差异。陆架上接受陆源沉积(三角洲)或碳酸盐沉积,陆坡上接受浊流沉积和滑塌沉积,
2、陆麓接受浊流、滑塌以及等深流沉积。标签:被动大陆边缘 形成机理 沉积特征0 前言被动大陆边缘(即大西洋型大陆边缘或张裂边缘)是在大陆张裂、破裂以及洋中脊形成的背景下发育起来的, 其拉张作用被认为代表了从大陆张裂到海底扩张作用的中间阶段,包含着大陆张裂继之洋壳形成(海底扩张)的重要信息。目前全球被动大陆边缘总长度大约 105000km,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周边,包括北冰洋、挪威海、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的边缘,此外还包括印度洋(除巽他弧外) 、围绕南极的大洋(除斯科舍弧外)以及太平洋的一部分边缘盆地。最新形成的被动大陆边缘是红海, 大约形成于 5Ma, 形成时间最老的被动大陆边缘是非洲东部海岸的莫桑比克
3、部分约 180Ma,现代被动大陆边缘平均年龄在 104Ma。被动大陆边缘位于板块内部,被动地随着板块移动,缺乏海沟俯冲带,故无强烈的地震、火山活动和造山运动,但是曾遭受显著的沉陷和张裂活动,发育有巨厚的沉积物。它基本上是由水深不断增加的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隆(或称大陆裾)组成。被动大陆边缘主要分为三种类型:非火山型被动大陆边缘(或沉积型) 、火山型被动大陆边缘和张裂转换型边缘(或剪切型) 。1 形成机理1.1 火山型被动大陆边缘火山型被动大陆边缘,一般比较狭窄,地壳拉伸变薄所起的作用有限,岩浆活动占据主导地位,在大陆地壳与正常洋壳之间有巨厚的向海倾斜的火成岩地壳。 挪威岸外的沃林海台、西罗卡尔
4、滩和东格陵兰边缘是火山型边缘的典型例子1。相对于非火山型被动大陆边缘,火山型被动大陆边缘本身较窄,而且在大陆破裂期间发育一套较厚的岩浆岩地壳4。不同类型的被动大陆边缘的形成机制不同。 火山型被动大陆边缘源于主动裂谷,根据主动裂谷模型,一个比正常地幔热的地幔(例如地幔柱)会通过热作用来减薄岩石圈的底部。由于岩石圈减薄时地幔压力会持续减小,且其速率会随时间而增加,因而会发生绝热的地幔熔融。这两个阶段可能是分开的: (1)溢流玄武岩阶段,同期发生很小的地壳拉张, (2)分裂阶段,与火山型被动大陆边缘的形成有关。分裂相对于和岩石圈变薄有关的拉张力来说是连续的。1.2 非火山型被动大陆边缘非火山型被动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被动 大陆 边缘 形成 机理 沉积 特征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