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pdf
《《怀念母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怀念母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怀念母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怀念母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怀念母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汇总怀念母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怀念母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2. 揣摩重点词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深刻体验。教学方法:教学方法:阅读探究法、以读代讲法、情景教学法。我重点运用的是阅读探究法,因为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探究阅读中,加深理解,受到熏陶,获得启迪。”利用
2、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在读中悟,再悟中读。教学用具: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读题导入。一、读题导入。1、读题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怀念母亲,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书空课题。2、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课题,知道读,再读,全班读。过渡:怀念母亲,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承载着季羡林老人内心深深的痛,永久的悔。二、失母之痛读。1、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从那些句子可以感到作者失去母亲的那份痛。请画出来,也可以在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2、看看这一段中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3、顺势理解:食不下咽 寝不安席4、谁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作者如此痛苦不堪?(六岁离开母亲,大学二年级约
3、 19 岁,母亲去世,中间只回过两次,他怎能不痛苦呢?)5、我想,书越读感受越深,我们再次用心来读这些文字。(出示课文内容 1)看你能不能把这长长的一段文字读成一个字?6、是啊,季羡林是个特别看重母爱的人,想尽孝,此时,母亲却不能醒来,他怎能不恨呢?过渡:季羡林老人在很多文章中都谈这个问题,请看下面三份资料。(出示资料 1,学生读资料)。资料一: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季羡林赋得永久的悔7、你读出了什么?(尽孝,报答)8、然而,誓言还犹在,母亲已做西风而去了,留下的只是这绵绵不尽的恨!(出示课文内容 2,生读资料)9、(出示资料 2、3)谁
4、来读这一段令人最为痛苦的文字?(请一个特别有感情的同学来读)资料二:我回到家里,看到的只是一个黑棺材,母亲的面容再也看不到了。季羡林寸草心我的母亲资料三: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季羡林赋得永久的悔(出示课文内容 3)(学生读资料)10、在季羡林的心中,他认为什么最重?(母亲)母亲、母爱最重,可他偏偏失去了最终的东西。所以“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出示课文内容 4)11
5、、解读:(想像他在怎样的情况下:吃饭时,闲坐时,工作时,睡觉时)12、后来,作者 24 岁那年带着这份怀念来到了德国,来到了一座孤寂的小城。而这么远的距离能割断他的思念吗?从第三自然段的那个词看出来?(频来入梦)13、什么是频来入梦?(生身母亲 祖国母亲)14、生读第三自然段。可作者总是不知道为什么?用了两个不知道。你们读了下面几则日记,我相信你异地昂从中找到答案。三、读日记,解思母之情。生快速默读这四则日记(一)异国思乡品“糊”1、看第一则日记,是什么活动起来?(想故国,故乡的老朋友)2、为什么作者说这是凄凉的但有时甜蜜的?(出示课文内容 5)(1)凄凉是因为什么?(远离故国,缺少朋友)(2
6、)甜蜜又会是什么呢?在远离故国的.日子里,能时常回忆起故国的生活情景,不断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仿佛就在身边,心中才多了一丝安慰,一点甜蜜。所以说,回忆也是一剂良药,可以未接我们一颗孤独的心啊!3、于是,这凄凉,这甜蜜,浓浓的融成了一个字,什么字?4、为什么用“糊”?用“贴”用“沾”行吗?(“糊”有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感)(二)触境伤怀1、看第二则日记,房东太太等待儿子的心里活动变化:(高兴沮丧期待)。可见,母亲想念儿子是多么的无奈和痛苦。2、这是,房东太太让作者想起什么?(母亲)他的心情是怎样的?(真想哭)他为什么想哭呢?3、自己的母亲是怎样的等待,而自己去八年没有回家看上母亲一眼,哪怕是
7、一眼啊!他怎能不哭呢!4、所以,(生读:我现在才发现,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5、引读师:旅居海外的日子,作者的心中不断涌现着祖国的身影,不断回想着故国的生活,故国的亲人,这份情感在作者的心头不仅挥之不去,反而因地域的距离而变得更加强烈了,请同学们与老师一起再深情地朗读他的日记,再一次走进老人浓浓的思念生:11 月 16 日日记师:这种思念是多么深切啊!他在异国他乡想到故国的一切生:11 月 20日日记师:时间愈久,思国的神经愈发敏锐,即便是一丝轻轻地惊动,也能勾起游子对故国的无限眷恋生:11 月 28 日日记四、梦中寻母。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相信,你们对第三自然段作者提到的两个“不知
8、道为什么”一定有所了解。同学们,异国生活已经让两位母亲频来入梦了,而作者在后又偏偏还要寻梦。梦境已经如此之频,作者为什么还要寻梦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寻梦的两个段落,看看作者到底寻什么?1、全班读寻梦两个自然段。2“夜里梦到母亲”“母亲”指的是谁?3、夜里梦到母亲,但是作者看不清母亲的面容,是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看到母亲呢?4、同学们,请拿起书,季羡林在苦苦地追寻,只为得到一个清晰的面影,只为得到母亲的一个微笑,一声呼唤。可一次又一次追寻的结果,只是让眼泪不停地流淌,只是让自己在夜晚无数次地失眠,难怪他要大声疾呼读寻梦后一段。(出示课文内容 7)5、作者为什么对祖国对母亲有如此深深的怀念呢?用课文开
9、头的一句话来说。(读)6、总结:是一位有了这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所以,作者才如此,怀念自己的母亲。这恨,这糊,这哭,这寻,才构成了作者一生怀念母亲,怀念祖国的心。五、体会文章写法。五、体会文章写法。1、浏览课文开篇、结尾。2、你发现文章在写法上的特点了吗?能结合课文具体说说文章是怎样首尾照应的。3、小结:像这样首尾照应就能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六、听音乐,读诗歌,总结延伸。六、听音乐,读诗歌,总结延伸。1、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诵读歌词。2、这篇课文首尾照应使每一个读此文的人都能深切的意识到作者在欧洲的十一年是对母亲思念异常强烈的十一年,生身母亲与祖国母亲化为一体,成
10、为支撑他在国外漫长岁月中的巨大精神力量。课后请同学们把文中描写对祖国母亲魂牵梦萦的句子摘抄下来,愿意进一步了解季羡林先生的同学,可以读读季羡林画传、重返哥廷根、季羡林论人生。怀念母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怀念母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 2【教学目的】【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描写对生身母亲及祖国母亲魂牵梦萦的句子。2. 品味揣摩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旅居海外时对祖国异常强烈的思念之情,从而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旅居海外时对祖国异常强烈的思念之情,从而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流程】【教学流程】一、一、 揭题导入,奠定基础。揭题导入,奠定基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怀念母亲 怀念 母亲 第二 课时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