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案精编.docx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案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案精编.doc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相识“鳞、惶”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生字。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结合详细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3.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详细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 学习本课的写法。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相识“鳞、惶”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生字。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详细
2、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教具打算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将来。我们担当着国家复兴的责任。清代末年,有一位特别有远见的思想家,政治家,教化家梁启超,他就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他写了一篇喜闻乐见之作-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用事实和道理告知我们,告知全世界,我们中国的少年充溢了希望,少年的中国更加充溢了希望。 板书:少年中国说 二、作者、背景简介 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子、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子。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化
3、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少年中国说: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峻。当时帝国主义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是“东亚病夫”,是“一盘散沙”,不能独立,只能由列强共管或瓜分。而中国人中,有一些无知昏庸者,也跟着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_中国”,散布悲观心情,民族危机空前严峻。为了驳斥帝国主义分子的无耻谰言,也订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崇洋媚外的奴性心理,唤起人民的爱国热忱,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念,梁启超适时地写出这篇少年中国说。 三、读文识字。 小组活动,合作探究 1.大声朗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圈诞生字词,并借助字
4、典等方式解决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不懂的句子,小组探讨解决。 3.小组成员先自读课文,在完成以上练习后,小组成员相互沟通探讨。 四、整体感知。 1.细读这篇课文,总结每个自然段的含义。 生总结、汇报: 第一自然段:从小到大介绍中国少年的责任。 其次自然段:歌颂少年中国的蓬勃生命力。 第三自然段:抒发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 2.朗读课文,想一想,我们应当用怎样的语气去读这三个自然段? 生总结、汇报: 第一自然段要读出磅礴的气概; 其次自然段要读出韵律美,让人感受中国少年的蓬勃生命力。 第三自然段要读出作者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 板书:磅礴的气概蓬勃的
5、生命力赞美之情 3.第一自然段从哪些方面体现了少年对国家的影响? 生总结、汇报,师引导 层层深化: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 4.读其次自然段,想一想,作者用哪些事物来赞美中国少年? 生总结、汇报,师引导 红日(黄)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 5.小组活动 重点阅读其次自然段,依据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 生总结并汇报 五、布置作业 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其次自然段的意思。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接着学习这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的结构。 2.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具打算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下列生字。 板书:泻潜试胎皇履
6、疆 2.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用_的方法介绍了少年与中国的关系。 板书:层层深化 二、研读课文。 1.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这个自然段采纳了怎样的结构方式? 师引导,生总结。 这个自然段采纳总分的结构方式。第一句为总起句,起引领全段的作用,下面的部分围绕这句话进行阐述。 板书:总分总领全段 这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师引导,生总结。 这个自然段主要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分别从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少年的责任。排比的修辞语气紧凑,感情剧烈,有很强的感染力。 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少年和中国的关系? 师总结: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少年和中国的关系特别亲密
7、。作者运用排比的句式告知我们,少年的责任特别重大,我们每个少年都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因为,国家的强大靠的是少年。 2.朗读、感受其次自然段,从文字供应的美妙形象中感受少年中国生气勃勃的生命力。 “红日初升横有八荒”熟读背诵。 比方的作用:“红日”般的绚丽前景,“河出伏流”的壮阔发展,有如“潜龙”“乳虎”的巨大声威,有如“奇花”的壮美前景,如“干将”的锋利锋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一“纵”一“横”,显得气概不凡,一个顶天立地的东方巨人巍然矗立在地球之上。 朗读要求:这是一段韵文,充溢节奏感和韵律感。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要读出这种感觉。在朗读的过程中还要思索:这些是静态描写还是动态描写?作
8、者这样比有什么用意? 生读课文,并总结、汇报 师:我们在总结过程中发觉,这些事物都是动态描写,都充溢着生命力。作者用这些充溢生命力的事物来比少年中国,就是告知我们,少年中国就是有生命力,最有发展前途的。 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句子承载的思想感情。 生总结,汇报: 这段是抒情段,作者用两个感叹句,再次重申了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亲密的关系以及作者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三、小结 作者把封建的古老中国和志向的少年中国进行显明的对比,热忱歌颂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指责消极保守思想,激励人们肩负责任,发奋图强。本文表现出作者热切盼望祖国旺盛富强的愿望,并且对中国的将来满怀希望。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小学语
9、文课堂教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会认“栈、冤”等12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4个生字。理解“千变万化、纸屑”等词语。 2.朗读课文,从课文中的详细描绘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谢、崇敬之情。 3.领悟以小见大的写法,领悟通过小事来反映人物情感的写法。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并从中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谢、崇敬之情。 教学难点 领悟以小见大的写法,领悟通过小事来反映人物情感的写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栈、冤”等12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4个生字。理解“千变万化、纸屑”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通过详细事务初步感受父亲对儿子
10、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谢、崇敬之情。 教具打算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充溢着浓浓的父爱和母爱。父母的爱是那慈爱的笑容,父母的爱是那亲切的话语,父母的爱是那热忱的激励,父母的爱是那严格的要求。父母的爱表现出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可是,不论哪种形式,都让我们感到暖和,感到华蜜。 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父爱之舟这课,去感受文中那浓浓的父爱吧。 板书:父爱之舟 二、读文识字。 1.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结合课文中的句子相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画出访你深受感动的句子,在小组内沟通。 3.沟通汇报: (1)大家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11、(2)出示本课的生字,订正读音,重点记住“蚕、茧、掀、席、庙、屑”等课后生字以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以自由举手读、开火车读等形式,加深学生对生字的相识。 4.探讨沟通 (1)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2)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说说你感动的理由。 (3)读一读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感情。 5.小组活动。 小组成员带感情朗读课文,评出朗读较好的同学举荐给大家。 三、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看看文中写了哪些事。 2.从这些事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3.画出令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生总结汇报 本文先回忆了过去:父亲送“我”报考学校和上学,见“我
12、”晚上在旅馆被臭虫咬,父亲心疼的样子。 在庙会中,父亲带“我”去逛庙会,给“我”买豆腐脑,可是自己却舍不得吃,后来还给“我”做万花筒。 父亲在雨雪天气背“我”上学。 为了供“我”读书,家里筹钱,为了节约路费,父亲借船送“我”。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课文分了几个场景进行描述?哪个场景让你感动? (梦中出现了父母深夜喂蚕,父亲带“我”住旅店;父亲带“我”去庙会让“我”吃豆腐脑及为“我”做万花筒;父亲雨雪天送“我”上学;鹅山高小为“我”铺床;无锡师范送考;无锡师范送“我”去上学的路上为“我”缝棉被。) 这些场景都显示出父亲对儿子博大的爱。 2.分小组探讨,概括每段的段落大意。 生总结,汇报
13、 第一部分(1)以梦境起先,引入往事的回忆。 其次部分(29)以小舟为线索,写了父亲对“我”满满的爱。 第三部分(10)以梦结尾,首尾呼应,表现出作者对父亲深深的爱意。 五、布置作业 1.背写课文的生字。 2.接着阅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中的思想感情。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从课文中的详细描绘中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谢、崇敬之情。 2.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领悟通过小事来反映人物情感的写法。 教具打算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 2.回顾上节课内容,说说在“我”的梦中出现了哪些难忘的场景? 3.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什
14、么印象? 二、品读感悟,体会父爱。 1.课文出现了五个场景,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场景。 板书:第一个场景 找出描写父亲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父亲的情感。 生总结、汇报 “心疼极了”体现出父亲对“我”的深切的关爱;“父亲动心了”说明在明知道自己特别贫苦的状况下,还准备为孩子换房间,体现出父亲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 师:我们只体会了父亲对孩子的爱,那么,这段文字里有没有体现出儿子对父亲的爱呢? 生总结、汇报 “体会到父亲挣钱的艰难”、“不愿再加钱换房子”表现出“我”对父亲艰难的体谅,也体现出儿子对父亲的爱。 2.品读其次个场景。 (1)作者具体描写庙会盛况的目的是什么?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对“
15、我”的爱? 生总结、汇报 具体描写庙会的盛况,尤其具体描写各种小吃,表达出当时“我”想吃的愿望。“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可以看出父亲对“我”的爱;“做万花筒”更能体现出父亲的爱。 (3)从哪些地方看出儿子对父亲的爱? “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说明“我”特别体谅父亲,也特别爱父亲。 板书:其次个场景 3.品读第三个场景。 具体阅读“雨雪天送我去上学”,从中我们感受到什么? 生总结,汇报 是父爱给儿子撑起了一片天,是父爱让恶劣的环境变得暖和。 板书:第三个场景 4.品读第四个场景。 读“无锡师范送考”这个场景的描写,体会作者沉痛的心情。 板书:第四个场景 5.品读第五个场景。 哪件小事体现了父爱?
16、 生总结,汇报 送“我”上学的路上为“我”缝棉被。 板书:第五个场景 三、感受写法。 对文章的写法,你有什么见解? 总结:这篇文章选取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这些琐碎的小事中,蕴含着父亲对儿子深切的爱,同时也蕴含着儿子对父亲的爱和感谢。这种写法叫做以小见大。 板书:以小见大。 四、激情升华,拓展延长 从父亲身上我们感受到了这种平凡而又宏大的、深厚的父爱。从儿子身上,我们也感受到了爱和感谢。你对父母的感情是否也是这样?是否也是相互的?写下来吧。 五、作业布置。 1.找出文中那些描写父亲对儿子的爱的句子。 2.仿照这种写法,也写一写父亲对自己的爱。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驾驭5个生字
17、,能正确读写“屁股、破碗、池塘、惹怒、掐住、无缘无故、胳臂”等词语。 2.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相识到看待四周的事物,假如从不同的角度动身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3.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感悟课文,了解看待四周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动身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教具打算: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爱好,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图片)同学们,让我们来观赏两幅图片,你看这是什么?(牛和鹅) 是的,在你的印象中,牛和鹅有什么特点? 2.(课件出示“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
18、所以鹅不怕人。”)请你读读这句话,你信任这句话吗? 3.今日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牛和鹅,看看你会得到什么启发。板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你自由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型,把课文读通顺。 生读文、识字,老师巡察指导,相机板书学生询问的生字。(如:吁、吭、臂) 2.检查生字词驾驭状况,适时教读 (课件出示,指名开火车读) 男女生赛读 指读象声词 指读课文中较难读的词语 3.请你用自己喜爱的方法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思索: 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4.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能说说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终写了什么? 5.指名回答,适时评价。 三、细读课文、
19、感悟理解 1.是的,作者一起先就点明大家的这个相识: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那么作者是如何对待牛和鹅的呢?请你读读3、4自然段,画出描写作者看法的句子,多读几遍。(生读,师巡) 2.谁来说说你画的句子?(指名回答) 同学们找得很正确!就像大家所说的,对于强壮的牛,作者一点也不胆怯,可是对于小小的鹅,作者却胆怯极了。后来作者却变更了自己的看法,请你仔细读读5-11自然段,在小组内说说究竟是什么事情让作者变更了看法?(生读书,老师巡察指导,小组内互说) 3.谁来说说是什么事情让作者变更了看法? (我们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逐,后来在金奎叔的
20、帮助下赶走了鹅。通过这件事让作者变更的看法。) 4.请同学们看这句话:(课件出示) 孩子们大喊了一声,急急逃跑。这使鹅追的更快了。我吓得腿也软了,更跑不快。这时,带头的那只老雄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地赶上我,“吭,吭”地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肯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自己读读这句话,画出描写鸭子的词语,你体会到什么?(跟你的同桌说一说)体会到鸭子的目空一切、不怕人;我的狼狈不堪,胆怯鸭子! 你能读出鸭子的目空一切和作者的狼狈不堪吗?自己练一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教案 精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