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t 0081-1993 自然电场法技术规程.pdf
《dzt 0081-1993 自然电场法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zt 0081-1993 自然电场法技术规程.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uz中华人民共和 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 Z J T 0 0 8 1 一 9 3自 然 电 场 法 技 术 规 程1 9 9 3 一 1 2 一 0 9 发布1 9 9 4 门 0 一 0 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发 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 T 0 081 一 9 3自 然 电 场 法 技 术 规 程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 . 1 本规程规定了自然电场法勘查的基本要求和技术规则。1 . 2 本规程适用于能源、 金属、 非金属矿产勘查中的自然电场法工作 , 其中的技术规则也适用于水文、 工程、 环境、 灾害等地质问题的自然电场法勘查。弓I 用标 准G B / T 1 4
2、4 9 9 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符号 D Z / T 0 0 6 9 地球物理勘查图、 图式图 例及用色标准3 总则3 . 1 自然电场法是研究岩石、 矿石和地下水之间产生的氧化一 还原电化学反应( 包括在大地电流、 雷电放电等电流场长期激励下的电化学反应) , 以及地下水渗透、 扩散作用、 生物化学、 气体交换和热电效应 等产生的稳定或缓慢变化的自然电场的分布规律, 解决有关地质间题的地球物理方法之一。3 . 2 自然电场法的观测方式3 . 2 . 1 电位观测3 . 2 . 2 梯度观测 3 . 2 . 3 环形观测3 . 3 自然电场法的应用范围 3 . 3 . 1 用于区域或局部地
3、质构造的调查、 勘查断裂构造和地层分布等。 3 . 3 . 2 快速普查块状硫化金属矿、 石墨、 无烟煤、 地热等。在一定的条件下, 可勘查浸染状硫化矿, 间接区分含油气田的构造。 3 . 3 . 3 解决河、 湖及沼泽地区的地下水补给关系, 区分水文单元, 水库漏水和水文、 工程及灾害等地质问题 。3 . 4 自然电场法的应用条件 3 . 4 . 1 凡具有氧化一 还原电化学等作用, 地下水渗透、 扩散作用及其他作用, 能形成电位差异, 均可布置自然电场法; 4 . 2 被测对象的有用信号有效地从干扰背景中分辨出来; 4 - 3 对干早沙漠、 地表切割剧烈、 过滤电场和工业千扰严重 , 又难
4、以克服的地区则不宜布置自然电场工 作设计3.3.法44 . 1 工作任务 4 . 1 . 1 自然电场法的勘查任务, 由任务书明确规定。任务书的内容应包括:项目名称、 工作地区的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1 9 9 3 一 1 2 一 0 9 批准1 9 9 4 一 1 0 一 0 1实施I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D 2 1 T 0 0 8 1 一9 3b 工作目 的和勘查对象;c 任务的 工作量。观 测精 度要求和技术经济指标,d提交成果的内容和完成任务的期限。4 . 1 . 2 根据任务书的要求编制设计书。设计书内容应包括:a 任务及目的要求
5、;b 地质、 地球物理、 水文等特征;c . 工作方法和技术要求;d 提交的成果和资料;必技术、 经济指标和生产管理要求;f设计图件。 4 . 2 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利用 4 . 2 . 1 编写工作设计, 一般应收集和 分析以下 资料:a测区的地理位置和交通、 生活情况;b . 测区及外围以往地质、 物化探的工作程度和工作成果;c能够形成干扰信号的有关资料;d . 测区内三角点分布位置及有关测绘资料。 4 . 2 . 2 普 查金属矿、 石墨、 无烟煤时, 还应收集和分析以下资 料:a矿石、 岩石成分、 结构构造, 溶液离子浓度和类型。 分析影响导电性、 电化学活动性的地质因素;b . 测区内
6、潜水面的深度与变化;c , 金属矿与炭质地层的关系及电场强度差异;d . 金属矿与构造和断裂的关系。4 . 2 . 3 用于水文、 工程、 地热、 灾害等勘查时, 还应收集和分析以下资料:a主要含水地层, 地下水离子浓度和类型;b 含水层、 地热与构造关系;c地层裂隙发育程度与含水特性;d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和水文单元的划分。 4 . 2 . 4 用 于石油、 天然气勘查时, 还应收集和分析区内主 要的地质构造和断裂带分布及含水地层渗透性情况。 4 - 3 方法有效性与技术试验4 . 3 . 1 在工作设计中, 必须依据下列资料对方法有效性进行分析:a本区或邻区实际工作成果;b 正演运算或模拟实验
7、结果;。 , 野外现场踏勘试验结果。 4 . 3 . 2 当引用邻区实际工作成果或正演、 模拟实验结果来说明 方法有效性时, 必须以充分资料佐证与 设计地区的地质、 地球物理条件大体相同; 当引用踏勘试验成果说明方法有效性时, 必须充分论证试验成果的代表性和可靠性。4 . 3 . 3 根据已有资料不能确定方法有效性时, 必要时需在测区进行设计前的技术试验, 其具体要求如 下 :a . 技术试验剖面应选择在 地质 情况比 较清楚, 尽可能靠近或通过有钻孔控制的地段;b 应选择不同地电 条件, 使技术试验具有代表性,。试验时应采用多种观测方式, 观测结果必须达到精度要求。 4 . 4 工作精度4
8、. 4 . 1 自然电场法的工作精度, 以算术平均绝对误差衡量。总精度、 精度分级及误差分配列于表1 ,Dz / T 00 81 一 9 3表 l 蒸吮、总 误 差mV分 项 误 差仗 厂极 差其 他电 位 观 测 环形观测I50 . 51 . 53 . 0I1 01 . 03 . 06 . 0梯度观测I30 . 51 . 51 . 0I50 . 51 . 53 . 0a . 表中的 工 级精度适用于详查、 精测剖面及研究地下水渗透、 运移等弱异常的环形观测, I 级精度适用于面积性普查工作,b . “ A U” 项目中包括仪器的档差、 零飘、 温飘及指针读数视差;4 . 4-iim 一“ 其
9、他” 项目是指电极接地条件不同, 点位误差及自然电位随时间慢飘移等引起的误差。 根据测区内自然电场的特征设计时在满足总误差( 表 1 ) 要求的前提下, 各项误差的配置可适当4 . 5 测区与测网4 . 5 - 1 测区范围a . 测区范围应以圆满解决地质任务来确定, 普查工作应有足够正常场背景衬托异常, 详查工作应 保证异常的完整;b . 应尽可能包括地质情况清楚的地段;c . 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扩大测区时, 应至少重复观测原测区的 2 条测线。4 . 5 . 2 测线要求a . 测线方向应尽量垂直被探测地质体的走向, 尽可能与已知地质剖面线或地质勘探线相重合;b . 测线方向应尽可能避免地形
10、及其他干扰的影响。4 . 5 . 3 测网密度a . 普查阶段的测网密度应保证最小普查对象上至少有两条测线通过, 至少有三个测点在既定精度内反映异常;b . 详查阶段的测网密度应保证最小详查对象上至少有三条测线通过, 至少有 7 个测点在既定精 度内反映异常;c . 自然电场法的工作比例尺与测网密度的关系列入表 2 。表 2工 作 比例 尺测 m测 点 距n11:5 0 0 0 05 0 0 - 2 5 02 0 0 - - 1 0 01 : 2 5 0 0 02 5 01 0 0 501:1 0 0 0 01 0 05 0 - 2 01 .5 0 0 0: 。 一 1 01 2 0 0 02
11、 。一1 0 - 5 4 测地工作a . 定点方法可按工作任务由地形图、 航空照片或测量仪器确定, 其平面点犷 垠 差在工作比例尺成 果图 上应不大于2 . 5 m m;b . 进行详查工作时, 相邻点距最大误差应小于 5 0 o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D z / T 0 0 8 1 一 9 3c . 测点位置在垂直测线方向移动时, 梯度观测法不得超过 MN的 1 / 5 , 电位观测法不得超过点距的 1 / 5 犷d . 测网 基线的端点、 重要剖面端点二 总基点及主要异常, 以 及建议工程验证的重要异常位置, 都应与附近三角点进行联测, 其坐
12、标应标绘在地形图上, 应埋设固定标志。 46 基点联测4 - 6 . 1 基点选择a . 电位观测方式的电位总基点一般选择在测区自然电场平稳的背景地段, 且接地良好, 同时兼顾联测作业的方便;b电位分基点应选于自然电场稳定、 交通方便处, 并且可用最少导线测完欲控面积的地点。4 . 6 . 2基点联测基点联测根据测区的情况, 可采用直接联测法、 间接联测法( 亦称测线联系法) 和多边形联测法。具体联测方法参见附录 B , 4 . 7 观测方式与电极距4 . 7 . 1 自然电场法的观测方式一般采用电位观测方式。在小比例尺普查、 测区内存在较大的游散电流 或大地电流较强干扰或某些特殊目的时, 可
13、采用梯度观测方式。 在解决某些水文、 工程等地质问题时( 如确定地下水经流方向等) , 可采用环形观测方式。 4 . 7 . 2 在梯度观测方式中, 测量电极距 MN常等于观测点距。4 - B 岩矿电化学参数a . 在有条件时可测定不同浓度氧化还原环境下岩矿标本的自然电场和自然电位跳跃;b . 在有钻孔或坑道的测区, 应设计自 然电 场测井或坑道自 然电场观测, 测定不同 地段岩矿与 周围矿化液之间的自然电位跳跃;c . 通过已知矿体上的精测剖面反演电化学参数。仪 器及设备仪器的技术指标1 自然电场法所用的基本仪器是精度较高的直流电位差计。 2 仪器应性能优良, 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并具有坚
14、固耐用、 密封防潮等适宜于野外条件下使用特仪器的基本技术指标应满足下列表 3的要求。表 355.乐点5一.#c # 6rrh任模拟型仪器数字型仪器输 入 阻 抗 6 M 1 MMN插孔与外套的绝缘电阻 1 0 0 M 1 0 0 M电位差测量精度。 一3 m V档1 0 mV档 3 0 d B 4 0 d Bn z / T 0 0 8 1 一9 35 . 2 仪器使用要求 5 . 2 . 1 仪器必须严格遵照规定操作步骤正确使用, 由专人负责, 并建立仪器档案。5 . 2 - 2 每工作日始末, 应检查仪器工作电压、 零点偏差、 稳定性和绝缘性, 不达指标应及时排除。 5 . 2 - 3 野外
15、观测时应注意仪器防潮、 防震、 防暴晒, 工作完毕后应及时关闭仪器至非工作状态。仪器放置处应干燥、 阴凉, 远离火源及腐蚀物, 长期不用应取出电池。 5 . ,2 . 4 多台仪器在同一测区观测时, 应进行一 致性检验。 要求多台仪器偏差小于。3 m V ,6 野外工作6 - , 准备工作 6 . 1 . 1 技术准备a组织本项工作人员了解设计内容, 明确目的和任务;b对有关人员进行技术分工, 组织必要的技术培训和执行本规程规定的考核;c实地了解测区范围、 测网位置、 地形、 交通、 居民风俗习惯等工作环境。6 . 1 . 2 仪器设备准备a按任务规定的观测方式和精度要求, 选定仪器装备;b备
16、齐施工所需的工具和物品;c检查对讲机等通讯设备;d制作不极化电极( 见附录C 1 ,6 . 13 安全防护准备a必须对野外全体人员进行安全教育;b严禁非操作员上岗操作;c . 驾驶和乘车人员必须遵守交通法规。6 . 2 野外作业技术 6 . 2 . 1 测站与导线布设a , 电位观测和环形观测的测站, 应选择靠近观测区的中心位置, 地形平坦通行方便, 应远离高压线、 变压器和广播站接地点等干扰源;b在电位观测时, 由基点, 测点引入测站的导线必须固定在测站的绝缘桩上;c 导线夹应予以标记, 基点接N极, 测点接M极, 多组规测时, 应编明 组号;d导线通过铁路、 公路、 河流、 村庄时, 应采
17、用两端固定架空或挖沟埋土等安全措施;e导线敷设不宜过长, 在进行长剖面电位观测时, 宜采用分基点测量法;f收放导线严禁硬拉硬拽, 宜边松边放或边收边绕, 随时注意导线有无扭结和破损并及时处理。6 . 2 . 2 电极接地a . 必须选择极差小于 2 mV的不极化电极对进行观测, 电极应编号使用;b电 极接地电阻一般应小于2 K f 2 , 电 极坑挖深。 . 1 - 。 一 2 m. 应清除坑内 碎石、 杂草。 干燥时 应提 前在坑内浇水, 保证电 极接地良好, 有的测点在岩石裸露处时, 应垫足够的湿土;c不极 化电 极不准埋 设在流水, 污水或废 石堆上。电 极坑应备有覆盖 物避免不极化电极
18、日 晒;d水面布极应设测点标记, 冰面应凿孔布极, 入水电 极采用纯铅电 极, 极差要求小于1 0 m V, 冻土区应凿穿冻土层布不极化电极;f .g 溶液。6 . 2 . 3受条件限制, 电 极需要移 动位置时, 移动方向 应垂直测线方向, 移动距离应不大于1 / 5 点距; 有线 通讯电话不得接人不极化电极; 不极化电极和布袋应经常清洗, 保持电极有较好的渗漏性。 应定期检查保持罐内有充足的饱和导线漏电检查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D Z / T 0 0 8 1 一9 3a . 开工和收工前应对导线进行漏电检查. 用5 0 。兆欧表分别测量导线对地
19、的漏电电阻, 每公里绝 缘电阻应大于5 Mf i ;b . 当仪器读数不稳时, 除检查仪器故障外, 应及时检查导线是否漏电;c . 基点联测时, 每一联测点观测时应进行漏电检查。 6 . 2 . 4 基本观测技术要求 6 . 2 - 4 . , 正常观测技术a . 开工前和收工后, 应测定极差。 开工极差应小于士2 mV; 收工极差应小于士5 mV, 并记清电极编号和极差的正负号;b . 用模拟类型仪器观测时, 应合理地选择测程档, 使指针偏转不小于满刻度的 1 / 3 , 并估读出三 位有效数值;c . 在电位观测时, 为避免过失错误, 应进行返程检查, 每间隔 5 1 0个测点进行一次重复
20、观测检 查. 重复观测的平均绝对误差应小于设计总误差的规定;d在梯度观测时, 应交替跑极( 两电极轮流进入新坑) , 避免换算电位结果时因接地极差和电极极 差累积造成的误差。6 . 2 . 4 . 2 干扰条件下的观测技术a . 应深入细致地了解测区干扰的特点, 掌握干扰强度和规律, 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干扰;卜 . 对于随机干扰可采取多次重复观测求平均值方法消除干扰;c . 遇间歇干扰时, 应抓住间歇时机快速、 多次进行观测;d . 干扰一般在午夜和凌晨期间最弱, 在安全有保证的情况下, 可组织夜间施工;e . 凡多次重复观测结果, 允许剔除1 / 3 的最大和最小数据后求平均值。 作为该点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zt0081 1993 自然 电场 技术规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