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师说》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劝学》、《师说》含答案.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编者:审核:高一国庆自我学习练习 03高一国庆自我学习练习高一国庆自我学习练习 0303: 劝学劝学 、 师说师说劝学劝学(一)字音字形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輮()(2)骐骥()(3)镂()(4)锲而不舍() (5)跬步()(6)螯()(二)文学常识填空2荀子,名,末期赵国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著作有二十卷,该书标志着古代说理文也进一步成就。(三)文言知识归纳3写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及本字。(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通,通。(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3)君子生非异也通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古义今义(
2、2)声非加疾也。古义今义(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古义今义(4)用心一也。古义今义(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今义(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古义今义5解释下列多义字词。君子生非异也()生蛟龙生焉()非利足也()利金就砺则利()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而吾尝趺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虽有槁暴()暴殄天物()暴性情暴躁()驽马十驾()驽相如虽驽()圣心备焉()有备无患()备关情备至()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编者:审核:高一国庆自我学习练习 0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
3、绝江河()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乃自强步,日三四里()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君子生非异也,善假假于物也()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吾尝趺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望先达德隆望尊()适冬之望日前后()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博闻闻强志()不能称前时之闻()6解释下列词类活用现象。(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2)君子博学而日(3)上食埃土,下参省乎己 ()饮黄泉()(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6)用心一也()基础训练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参省(cn)
4、锲(q)跬步(gu) 木直中绳(zhng)B槁(go)暴(p)跂(q)C砺(l)驽马(n)蚯蚓骐骥(yn) 虽有(j)D须臾槁暴(yu)2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是(y)镂刻(lu) 舟楫(j)闻者彰(zhng)A金就砺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道)则利(磨刀石) B吾尝跂而望矣(提起脚后跟) D非能水也,则绝江河(渡)3下列各项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A輮以为轮 B上食埃土C既来之,则安之 D然而不王者4下列各项中“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輮使之然也 有志矣, 不能以止也, 然力不足者, 亦不能至也 石之铿然有声者以须炉火之然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A B C D5
5、对下列各项加点词解释正确的是()编者:审核:高一国庆自我学习练习 03而绝江河老子犹堪绝大漠用心一也一死生为虚诞A同,不同 B不同,同C同,同 D不同,也不同6劝学的中心论点是()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C学不可以已。D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二、课内语段阅读二、课内语段阅读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完成第710 题。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6、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7.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跬:指半步B. 风雨兴焉兴:起兴C. 驽马十驾驾:指马行走一天的路程D. 金石可镂镂:用刀雕刻8下列句中“焉”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且焉置土石B.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C.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D.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9比较下列两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学不可以已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蟹六跪而二螯A. 和不同,和相同B. 和相同,和也相同C. 和相同,和不同D. 和不同,和也不同10下列与“蚓无爪牙之利,
7、筋骨之强”句式相同的一句是()A.求人可使报秦者 B.古之人不余欺也C.忌不自信 D.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基础知识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生非异也(道德高尚的人)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检验)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清楚)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2下面句子中“已”字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学不可以已A.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B. 已行,非弗思也C.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D. 可以已大风编者:审核:高一国庆自我学习练习 033下列句子中“疾”字的意思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君有疾在腠理A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B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
8、C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D疾风知劲草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不如须臾之所学也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吾尝终日而思矣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吾尝跂而望矣故愿望见太后今就砺则利兵革非不坚利也A与相同,与相同B与不同,与相同C与不同,与不同D与相同,与不同二、翻译与默写二、翻译与默写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译文:(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译文:7默写(1),輮以为轮,虽有槁暴,。(2)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
9、省乎己,。(3)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4),臂非加长也,;顺风而呼,而闻者彰。,非利足也,;假舟楫者,。师说师说(一)字词读音(一)字词读音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句读()(2)驽马()(3)郯子()(4)苌弘()(5)或不焉()(6)官盛则近谀()(二)文学文体常识(二)文学文体常识2韩愈,字退之,世称,是“”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任吏部侍郎,谥“文” ,后人称“韩吏部” 、 “韩文公” ,有 。3说,是古代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一种。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 “师说”即“说师” ,意思是。比
10、较著名的“说”如: 、 师说 、 和捕蛇者说等。4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指在唐朝和北宋两代八位著名的散文作家,他们分别是韩愈、欧阳修、苏轼、苏辙、和曾巩。明朝散文家茅坤编选唐宋八大家文钞 , “唐宋八大家”的名称从此流传于世。他们的文章成为后世散文创作的典范、正统和权威。编者:审核:高一国庆自我学习练习 03(三)文言知识归纳(三)文言知识归纳5写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及本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通(2)或师焉,或不焉通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今义(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古义今义(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古义今义(4)吾从而师之。古义今
11、义(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今义(6)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今义7解释下列多义字词。惑而不从师()从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术业有专攻()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则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师不必贤于弟子()而耻学于师()于青,取之于蓝()不拘于时()乎致师其皆出于此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非利足也,而致干里。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罗敷前致词,使君自有妇。 ()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古之学者必有师()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12、)孔子师郯子()吾师道也()巫医乐师()传道受业解惑也()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编者:审核:高一国庆自我学习练习 0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一、基础训练一、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殆(y)嗟乎(ji)针砭时弊(bin)B郯(tn)严谨(jn)不拘于时(j)C聃(dn)阿谀()六艺经传(zhun)D蟠(fn)句读(du)不屑一顾(xi)2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意思相同的一句是()例句: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A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C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
13、焉,惑否焉3下列句中已画出朗读时的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与人之无/惑也难矣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与人之无惑/也难矣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与人之无惑也/难矣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与人之无惑也/难矣4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韩愈第一次提出“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明确了教师的职能作用,这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进步。B本文采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正反对比论证,摆事实,讲道理,有很强的说服力。C文章的最后一段属附记性质,与文章论述的中心没有关系。D从师学习的原则: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二、课内语段阅读二、课内语段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510
14、题。嗟乎!师道也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5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
15、的意思。(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4)小学而大遗(5) 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6选出下列加点字与例句中的用法或以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A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编者:审核:高一国庆自我学习练习 03C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D其如土石何7指出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相同的一项()A其贤不及孔子B师道之不复可知矣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D不拘于时8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译文:(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
16、不焉。译文:9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其中“此”所指代的内容是(用语段中的句子回答)10本语段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将和,和,和加以对比,论证了。一、基础知识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故圣益圣(前一个“圣”是名词,圣人;后一个“圣”是形容词,圣明)B六艺经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C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是故:因此)D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教:教育)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其皆出于此乎B.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C.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六
17、艺经传皆通习之D.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道之不复可知矣3下列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C吾从而师之 D闻道有先后4.下列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所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B.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C.夫秦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D.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不含意动用法的一项是()A耻学于师B吾妻之美我者C耻吾君于诸侯之国D不耻下问编者:审核:高一国庆自我学习练习 03劝学答案劝学答案1 (1)ru (2)q j (3)n(4)qi(
18、5)ku(6)o2况战国儒荀子3 (1) “有”通“又” , “暴”通“曝”(2) “知”通“智”(3) “生”通“性”4 (1)参古义:验,检查;今义:参加,加入。(2)疾古义:强,洪亮;今义:疾病,快。(3)假古义:凭借,借助;今义:与“真”相对。(4)用心 古义:因为心思,两个词;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5)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6)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5 (1)生: “生”通“性” ,天赋,资质,名词;生长,动词(2)利:敏捷,快,形容词;锐利,形容词。 “蚓无爪牙之利”的“利”同此(3)而:表转折;表顺承;表并列;表递进;
19、表修饰(4)暴:p,同“曝” ,晒干;bo,糟蹋;bo,急躁(5)驽:n,劣马,常比喻没有能力;n,比喻愚劣无能(6)备:具备;准备;详备,完全到位(7)绝:停止,消失;隔绝;横渡(8)强:qing,强壮;qing,强壮,强大,健壮;qing,有余;qing,勉强,强迫(9)假:借给;借助;假装(10)望:远看;盼望;名望;农历每月十五(11)闻:听到;见闻;名声6 (1)动词的使动用法。輮:使弯曲。(2)名词作状语。日: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每日。(3) “上”和“下” :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向上;向下。(4)名词用作动词。水:游水。(5)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利:使快,走得快。(6)数词用作形容词
20、。一:专一。跟踪训练一、基础训练1. B(A跬步 gu,C虽有槁暴 yu ,D镂刻 lu)2. C(智慧)3. D(名词活用为动词)4. A5A6. A二、课内语段阅读7B(兴起)8D(A、B、C 中的“焉”都是兼词,D 中的“焉”是助词)9D10A(定语后置句,B、C、D 为宾语前置句)1、D( “素慢” ,一向傲慢)2、D(是“以之为” ,是“认为” )3、B(为意动用法,为名词用作动词,为使动用法)4、D5、A(原因相同)达标检测一、基础知识1A(有学问有修养的人)2C(已经。 A.语气词 B.已经 D.治愈 )3B(疾病。A洪亮;C快;D猛烈)4.C5B6 (1)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
21、就从这儿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那么就会达高度的智慧,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编者:审核:高一国庆自我学习练习 03(2)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键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心思专一啊。7 (1)木直中绳其曲中规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2)金就砺则利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4)登高而招而见者远声非加疾也假舆马者而致千里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师说师说 答案答案1 (1)du(2)n (3)tn (4)chng (5)fu (6)y2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昌黎先生集3解说从师学习的道理马说爱莲说4
22、柳宗元苏洵王安石5(1)“受”通“授”(2)“不”通“否”6(1)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很多人。(3)小学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指小学学校教育。(4)从而古义:是两个词,动词“跟从”和连词“而且”;今义:合成一个连词,表目的或结果。(5)不必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6)所以古义: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用来的”;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7从:跟随;自。攻:研究;攻打;雕琢。则:却,表转折;就,表条件;就是,表判断。于:比;向;介词,表所从,可译为“从” ; 被;在。乎:比;呢,反问。致:达到;招引,招来
23、;表达,传达;意志,情趣;尽,极。师:名词,老师;动词,从师学习;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动词,学习;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传:动词,传授;名词,解释经义的书。所以:表示“用来的凭借”; 表示“的原因”。一、基础训练一、基础训练1. B(A殆时弊 bin;C阿谀;D蟠di,针砭pn)2C 3D 4C二、课内语段阅读二、课内语段阅读5 (1)更加(2)自己(3)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4)丢弃(5)不屑一提,意思是看不起6A7B8略9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10圣人众人小学大遗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师道也不传也久矣一、基础知识1B(六艺: 诗 书 礼 易 乐 春秋 )2C(A.前一个“出” ,超出;后一个“出” ,出自。B. 前一个“惑” ,疑惑 ;后一个“出” ,糊涂。D. 前一个“道” ,真理,这里指儒家之道。 后一个“道” ,风尚。 )3D(A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B.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很多人。C.从而:古义,跟从、而且;今义,一个连词。 )4A(例句和 A 项中的“所以”表示“用来” ,其他三项中的“所以”表示“的原因” )5C(A “耻” ,以为耻辱;B “美” ,以为美;D “耻” ,以为耻)编者:审核:高一国庆自我学习练习 0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