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反思自己的人生汇总.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读论语反思自己的人生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论语反思自己的人生汇总.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读论语反思自己的人生读论语反思自己的人生篇一 我读论语的时间不长,也没有通篇具体的读,但是却在字里行间已经被孔子深深的感动,为他的胸襟和才智折服!大家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看法,但是请想一想:纵观世界历史,有哪一位思想家象孔子这样两千多年还被后人这样仰慕和传诵?孔子一生甚至都没有一部自己的著作,仅靠着学生们记录他言行的这部论语就能让我们如此受用终生。 汉初,大儒叔孙通向刘邦说“夫儒者,难于变革,可与守成”。斯言一出,遂使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成为两千多年来各朝代长治久安的“守成”之学。建国已五十多年,“五十而知天命”,和平岁月,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优秀传统文化,应当是“守成期”,顺理成章的天命。
2、其实,儒学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仅可与守成,亦可催人进取,儒家文化中蕴含的对现代生活有巨大作用的力气,不仅是为某个阶级服务的政治哲学,也是直指人心的人生哲学,儒学在历史发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运悬于一线之际却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因为这其中隐藏着巨大的潜能,那是超乎政治伦理之上,鲜活在平常日用之间,本于生命,主动进取,追求胜利的永恒精神。 人生,就要有主动的心态,明确的目标,靠坚持不懈地努力行动来获得胜利,这是天地自然社会给予人类亘古不变的使命,也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终极目标,整体主题。 而这些,却是孔子给我们的启示。 我们有责任将这种精神弘扬光大,昭示世人! 读论语反
3、思自己的人生篇二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这话有两个说明:一是晏平仲这人擅长交友之道,与人相处时间越久,越让人感到敬重;另一个说明是晏平仲这人擅长与人交往,与人相处越久,越对别人敬重。 对于其次种说法,我倒有一个切身的体会。 话说浩然居士到这单位两年了,与一些同事慢慢熟悉了。有一天一群同事没什么事,在一起闲侃,其中一位同事姓蔡,当时他拿我打趣,突然我想起一事,记得以前看书,说有人给曾国藩写过一副对联:天子预开麟阁待,相公新破蔡州还。有人说以麟对蔡,对仗不工整,曾国藩生气地说
4、,蔡是灵龟,以灵对灵,有什么不工整?后来我查了字典,蔡字的确有龟的意思。 于是当时灵机一动。就拿他的姓名开涮,说“知道蔡姓的来历吗?古汉语中,蔡是龟的意思.”挚友,你知道我说完后的结果吗?对了,那人勃然大怒,不欢而散。回头一想,这事的确是我不对,因为我犯了说话的大忌没有顾及人家的尊严。后来就找机会向这名同事表示了真诚的歉意。 语言就像是一把倚天宝剑,拿在武功高的人手里,可以行侠仗义,可以铲恶除奸。但是最可怕的就是让一个小孩子拿到这把宝剑,他可能会随意挥动,一不当心就会害人害己。 看看上面的现金句“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这是对语言的重视,“敏于事而慎于言”这是对语言的看法。 在古代,有人
5、主见干脆就少说甚至不说话,我想现在来看未免可笑。我们应当尽量成为语言的高手,让它为我们的生活服用,只是与人说话时要慎重,不论是单独谈话还是在众多的场合,都切记千万不要信口开河,就像一个拿着宝剑的小孩胡乱挥动! 另外还有一事要留意,中国人过去有句话讲,“熟而忘礼”,这真是人的通病,我们对初相识的人,一般来说都能做到慎言,但是一旦日久天长,相互熟识了,有时就无所顾忌了。其实不管是熟人还是生人,说话时都要维护人家的尊严,要慎言。所以要学人家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这一点浩然也做得不好,说出来这些心得,与大家共勉吧!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
6、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易经上说:“天高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不错,古人所言不虚,我们的社会并非同等,而是有贵有贱,有尊有卑。过去不是说三教九流吗?就是说人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何者为尊,有权者为尊,何者为贵,有钱者为贵。既无权又无权的小民,自然要自卑而下贱了。所以饭店的服务生见了经理难免唯唯诺诺,门卫见了大款总要点头哈腰。像子路这样,穿着破布袍子和有钱人在一起,不卑不亢,实在难得。 要我看,尊卑贵贱虽然是一种事实,但却是最不合理的地方。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上天的眼里,人都是同等的,每个的生的时候,没有唅着金子诞生的,死的时候,上帝也不会为大款高官派
7、专车。所以在上帝的眼里人并没有贵贱之分 我们人类号称是万物之灵,其实从亿万年的眼光看,我们人类何尝不是宇宙中可怜的过客?宇宙永恒,人生有限,有这样石火电光中论尊卑贵贱,有什么意义? 所谓的尊卑贵贱都是以势力的眼光看的结果,其实一个人干什么,能做多大的官,发多大的财,自己能把握的不多,不能不承认有很大的命运因素。所谓富贵莫强求是也。但是从人性上来看,就是众生同等,没有贵贱区分。 可是现实世界,终归是一个尊卑的世界。这也是个事实。陶渊明当县令要接见上司,就得卑躬屈膝,可是他最终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于是隐居了,这是惹不起躲的起的哲学。多少有点消极躲避的味道。相比之下,子路既不躲起来隐居,又不卑不亢的与
8、权贵交往,这样的境界要更高。 怎样达到这样的境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是也,就是保持平常心,凡事通过正值的努力,能胜利就胜利,不胜利就算了,不做非份之想,不做非份之想,就能保持人格的独立。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 与西方人相比,中国的尊卑意识更强。还记得有一位作家出国后,看到白人青年器宇轩昂的干着清扫工的活,清理着草坪;望见门卫不卑不亢地为大人物开门。觉得特别惊异。其实假如承认生命是同等的,这就没什么新奇怪的了。不管人是干什么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况且小人物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不偷不抢,能安家立命、养家糊口就很了不得了,有什么好自卑的?这一点,我们真应当向人家学习。 所以,见了大人物,见了大款,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反思 自己 人生 汇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