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ppt
《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ppt(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1 圈闭与油气藏基本概念 2 油气藏成藏要素 3 油气聚集 4 油气藏的再形成 5 油气藏形成的时间确定,基本内容,第五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一、圈闭的基本概念 (一)圈闭 是储集层中能聚集并保存油气的场所。一个圈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或三要素):(1)容纳流体的储层;(2)阻止油气向上逸散的盖层;(3)在侧向上阻止油气继续运移的遮掩物。它可以是盖层本身的弯曲变形,如背斜,也可以是断层、岩性变化等。圈闭只是一个具备了捕获分散状烃类而使其发生聚集的能力的一个有效的地质体,它可以有油气,亦可以无油气,即与油气无关。 石油勘探的初期,人们以“油气苗”作为找油的主要场所,后
2、来发现油气聚集与背斜有关,就产生了背斜学说(Z.C.White,1885)。1928年利莱(E.R.Lilley)总结得出有多种油贮类型。1934年,麦考洛(E.H.Mccollough)首先提出“圈闭”这一名词,用来表示不同性质的油贮,把能聚集并保存油气的地质体都称为圈闭,形成了圈闭学说。并把圈闭分为构造圈闭和非构造圈闭。1936年,莱复生(A.I.Levorsen)首先提出“地层圈闭”的概念。在莱复生等从静态角度来研究圈闭的同时,赫伯特(M.K.Hubbert,1940,1953)从动态的角度,通过对地下水动力的研究,提出了水动力圈闭的新类型。,第1节 圈闭和油气藏的基本概念,第五章 石油
3、和天然气的聚集,(二)圈闭的度量 圈闭的大小,主要是由圈闭的最大有效容积确定的。它表示能容纳油气的最大体积,是评价圈闭的重要参数之一。一个圈闭的有效容积,取决于闭合面积、闭合高、储集层的有效厚度和有效孔隙度等参数。1. 溢出点:是指圈闭容纳油气的最大限度的点位。若低于该点高度,油气就溢向储集层的上倾方向。,背斜圈闭中,度量最大有效容积的有关参数示意图,第五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2. 闭合面积:在静水条件下是通过溢出点的构造等高线所圈定的封闭区的面积,或者更确切地说,是通过溢出点的水平面与储集层顶面及其他封闭面(如断层面、不整合面、尖灭带等)所交切构成的封闭区(面积)。在动水条件下,是通过溢出
4、点的油气等势面与储集层顶面非渗透性盖层联合封闭的闭合油气低势区。 3. 闭合高度:是指圈闭顶点到溢出点的等势面的垂直最大高度。,背斜圈闭中,度量最大有效容积的有关参数示意图,第五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温馨提示:(1)构造闭合高度与构造起伏幅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2)在圈定闭合面积时,要先找出溢出点遮挡条件的下限,然后根据形成圈闭遮挡物性质是断层、岩性尖灭线或盖层的弯曲,用断层线、岩性尖灭线、构造等高线,三者中的一、二或三,通过溢出点构成的一个闭合的回路或封闭线所圈出的面积。,第五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二、油气藏的基本概念(一)油气藏是地壳上的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在一个油气藏内具有统
5、一的压力系统和统一的油、气、水界面,是地壳中最基本的油气聚集单元。,具体地说,运移着的油气,遇到了圈闭,在盖层和遮挡物的作用下,阻止了它们的继续运移,就会在其中的储层内聚集起来,就形成了油气藏。如果圈闭中只聚集了油或只聚集了气就分别称为油藏或气藏,二者同时聚集就称为油气藏。若油气聚集的数量足够大,达到了工业开采价值,则称为商业性油气藏,否则,聚集的数量少,不具备工业开采价值,则称为非商业性油气藏。二者是一个相对概念,取决于政治、经济和技术条件。油气藏的重要特点是在“单一”圈闭内的聚集,所谓“单一”的涵义,主要是指受单一要素所控制,在单一储层内,具统一的压力系统,统一的油、气、水边界,同一面积内
6、的油气藏。,三个储集层组成的三个油藏,第五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二)油气藏内油、气、水的分布在垂向上,由于流体比重的差异,重力分异结果使油、气、水的分布呈现:气在上,油居中,水在下的分布特征,它们之间的分界面为油-气界面和油-水界面。静水条件下,这些分界面近于水平,而动水条件下,这些分界面发生倾斜,倾斜程度取决于水动力的强弱。由于储集层中的多孔介质系统有许许多多毛细管及微毛细管孔道存在,毛细管压力的作用使天然储油中的流体按比重分异是不完整和不明显的,油-气、油-水界面并不是一个截然的界面,而是一个过渡带,过渡带的宽窄取决于储集层毛细管压力曲线的斜率,斜率越大,过渡带越宽。储层物性的不均,也
7、会造成油气不规则的分布特征。平面上,大多数构造油气藏和某些岩性油气藏都具有环带状分布特征,即气居高点部位,油环绕气分布于构造高部位,水在油外分布于构造翼部。,背斜油气藏中,油、气、水分布示意图,第五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三)油气藏的度量对于油气藏来讲,其大小通常是用储量来表示的,主要用到以下几个参数和术语。1. 含油边界和含油面积: 油(气)水界面与储集层顶、底面的交线称为含油边界。其中与顶面的交线称为外含油(气)边界,与底面的交界称为内含油(气)边界。若储集层厚且油水界面较高,与其底面不相交时,只有外含油边界。由相应含油边界所圈定的面积分别称为内含油面积和外含油面积。,背斜油气藏中,油、
8、气、水分布示意图,第五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2. 底、边水:如果油层厚度不大,或构造倾角较陡,这时油气充满圈闭的高部位,水围绕在油气藏的四周。即在内含油气边缘以外,这种水称为边水;如果油层厚度大,倾角小,油气藏的下部全部为水,这种水称为底水 。3. 气顶和油环:前述油气藏中油、气、水具有气居顶、油居中,水在下的分布特征,气居顶称为气顶。油在气水之间,平面上是环带状分布,称油环,背斜油气藏中,油、气、水分布示意图,第五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4. 油气藏高度H:是指油气藏顶到油气水界面的最大高差。5. 油气柱高度h:是指油气的最高点到最低点的海拨高度。 对于油水界面呈水平状态的油气藏(图中)来
9、说,两者是相同的,但在油水界面发生倾斜或变曲时(图中),两者不相同。油气高度是计算储量的重要参数,而油气柱高度则更多地反应盖层的封闭能力及水动力的条件。 6.充满系数:含油气高度与闭合高度的比值。,油气藏高度、油气柱高度示意图,第五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第2节 油气藏成藏要素,一、油气成藏要素油气藏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油气从分散到集中的过程。而油气在由分散到集中形成油气藏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作用,要形成储量丰富的油气藏,而且保存下来,主要取决于(一) 生油层、 (二) 储集层、 (三) 盖层、 (四) 运移、 (五) 圈闭和(六)保存六个条件(要素)。归纳起来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有以下几
10、个方面: 1、油气源条件 2、生储盖组合和传输条件 3、圈闭条件 4、保存条件,第五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二、油气富集条件(一) 充足的烃源条件 生油条件是油气藏形成的物质基础。因此,充足的油气供给,才能形成储量大、分布广的油气藏。油气源的供烃丰富程度,取决于盆地内烃源岩系的发育程度及有机质的丰度、类型和热演化程度。生油凹陷面积大、沉降持续时间长,可形成巨厚的多旋回性的烃源岩系及多生油气期,具备丰富的油气源,是形成丰富油气藏的物质基础。从国内外大型及特大型油气田分布看,它们都分布在面积大、沉积岩系厚度大、沉积岩分布广泛的盆地中。如波斯湾、西伯利亚、墨西哥、马拉开波、伏尔加乌拉尔、松辽、渤海湾
11、。这些盆地的面积多在10104km2以上,烃源岩系的总厚度均200300m,沉积岩体积多在50104km3以上。,第五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1.成烃坳陷,成烃坳陷是指地质历史时期曾经是广阔的有利于有机质大量繁殖和保存的封闭或半封闭的沉积区;成熟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体积大,并能提供充足的油气源,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油气聚集。,成烃坳陷与油气分布关系图,第五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成烃坳陷与油气分布关系图,成烃坳陷在不同类型的盆地中有不同的分布形式,这与盆地的演化模式有关。平面上,可以位于盆地中央地带(松辽盆地),也可以偏于盆地一侧(酒西盆地),或者有多个成烃坳陷(渤海湾盆地)。纵向上,由于盆地演
12、化的不同,烃源岩的分布在单一旋回盆地中只能有一套,在多旋回盆地中常发育多套烃源岩,但主力烃源岩常常只有一个。成烃坳陷的位置也可以是继承性的,也可以是非继承性的,在不同的阶段位置产生迁移或完全改变。只有研究盆地的演化史,进行旋回分析和沉积相分析,才能把握成烃坳陷的发育和迁移规律,有效地指导油气勘探。,第五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2. 烃源岩的成烃条件,并非所有的沉积盆地都有成烃拗陷,当盆地内拗陷区一直处于补偿或过补偿状态时,难以形成有利的成烃环境,或油气潜量极低,属于非成烃拗陷。因此,一个拗陷是否具备成烃条件,还要对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排烃效率来进行评价。通过定量计算成烃潜量、产烃率
13、来确定盆地的总资源量,从而评价油气源的充足程度。只有具丰富油气资源的盆地,才能形成大型油气藏。,第五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二) 有利的生、储、盖组合配置关系油气生成后,只有及时的排出,聚集起来形成油气藏,才能成为可以利用的资源;否则,只能成为油浸泥岩。而储集层是容纳油气的介质,只有孔渗性良好,厚度较大的储集层,才能容纳大量的油气,形成巨大的油气藏,这是显然的。而有利的生、储、盖组合,也是形成大型油气藏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生储盖组合是指紧密相邻的烃源层、储集层、盖层三者的组合型式。 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是指三者在时、空上配置恰当,有良好的输导层,使烃源层生成的油气能及时地运移到储集层聚集;盖层
14、的质量和厚度能确保油气不致于散失。 生储盖组合是否有利,取决于组合类型,要对各组合类型进行评价。,第五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1. 生储盖组合类型,(1)根据三者之间的时空配置关系,可划分为四种类型:正常式组合:生下、储中、盖上侧变式组合:指由于岩性、岩相在空间上的变化而导致的生、储、盖在横向上渐变而构成。顶生顶盖式(顶生式):生油层与盖层同属一层,储层位于下方。 自生、自储、自盖式:本身具生、储、盖三种功能于一身。(2)根据生油层与储集层的时代关系划分为新生古储式、古生新储式和自生自储式三种型式。,第五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3)根据生、储、盖组合之间的连续性可将其分为连续性沉积的生、储、
15、盖组合和不连续的生、储、盖组合。 连续的生储盖组合是三者存在于连续沉积的地层单位中,生储层直接接触,以孔隙或孔隙裂缝系为输导油气的通道。根据接触方式可进一步分为:面接触,包括上覆式、下伏式、互层式;带接触,也称侧变式或指状交叉式;体接触,也称封闭式或透镜式。,生储盖组合分类模式图盖层;2. 储集层;3. 烃源层;4. 断层;5. 不整合,第五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不连续生储盖组合生储层在时间上是不连续的,在空间上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是分隔的,但两者的连接通道为不整合面或断层面。可分为不整合型生储盖组合和断裂型生储盖组合。,生储盖组合分类模式图盖层;2. 储集层;3. 烃源层;4. 断层;5.
16、 不整合,第五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在实际情况下,单一型式的生储盖组合往往很局限,输导油气的能力也有限,而更多的是多种型式联合形成复合的输导网络,因此,复合型的生储盖组合对大型油气藏的形成更为有利。我国酒西盆地前山背斜带油气藏的形成即为复合型输导油气的结果。,酒西盆地前山背斜带剖面油气运移方向示意图,第五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2. 生储盖组合的评价,根据国内外学者研究认为:在粘土岩砂岩类构成的生储盖组合中,砂岩体与其周围生油气层接触面积是控制石油储量的重要因素。当砂岩储集层单层厚约1015m,泥岩生油层单层厚约3040m,二者呈略等厚互层时,砂泥岩接触面积最大,最有利于石油聚集。从砂泥厚度
17、比率看,砂岩厚度比率介于20%60%对油气聚集最有利,中值为30%60%,太大太小均不利。,第五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不同的生、储、盖组合,具有不同的输送油气的通道和不同的输导能力,油气的富集条件就不同。生、储互层式组合,生与储接触面积大最为有利。生、储指状交叉的组合,生油层与储层的接触局限于指状交叉地带,在这一带最有利;向盆一侧远离此带,因缺乏储集层,输导能力受限;而另一侧则缺乏生油层,油气来源又受限制。砂岩透镜体从接触关系上来说,应该是油气的输导条件最为有利,但油气的输导机理,至今还没有人能解释清楚。这三种组合关系是最有利的或较为有利的。,第五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生储盖组合是否有利主
18、要是看是否具有最佳的排烃效率,它与组合型式、烃源层的单层厚度和砂岩百分率有关。单层厚度在3050m的烃源层排烃效率较高,而砂岩百分率适当的区带则有利于油气由烃源层排入储集层进入二次运移。从以上三个方面对生储盖组合定性评价可归纳为表。,生储盖组合定性评价简表,第五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三)有效的圈闭,油气勘探的实践业已证明,在有油气来源的前提下,并非所有的圈闭都能聚集油气。有的有油气聚集,有的只含水,属于“空”圈闭,说明它们对油气聚集而言是无效的。 有效圈闭是指在具有油气来源的前提下,能聚集并保存油气的圈闭。其影响因素有三个方面: 1圈闭形成时间与油气区域性运移时间的关系(时间上的有效性)
19、2圈闭位置与油气源区的关系(位置上的有效性) 3水压梯度对圈闭有效性的影响,第五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1圈闭形成时间与油气区域性运移时间的关系圈闭形成早于或同时于油气区域性运移的时间是有效的,否则,在油气区域性运移之后形成的圈闭,因油气已经运移走了当然是无效的。油气初次运移时,在生油层内部的岩性、地层圈闭中聚集起来的油气藏,是形成最早的油气藏。在烃源岩生烃并大量排烃以后,所发生的第一次地壳运动,是油气大规模区域性运移的主要时期,在此时及其以前形成的圈闭是最有效的。如果盆地在此后又发生过一次或多次构造运动,可能会产生两种结果:一种情况仅使原有多数圈闭进一步发育定型,对油气聚集最为有利,而新形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石油 天然气 聚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