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琵琶行》优秀教学案例.pdf
《高中语文《琵琶行》优秀教学案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琵琶行》优秀教学案例.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语文琵琶行优秀教学案例高中语文琵琶行优秀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 (一一) )知识与能力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及其诗歌风格;2、领悟本诗的艺术特色,学习描写音乐的方法;3、品味诗歌意境,分析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4、在讨论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播放纪录片唐之韵白居易与新乐府,使学生对白居易及其诗歌风格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2、教师配乐朗读诗歌,在诵读过程中用符合诗歌意境的音乐和饱含感情的语言使学生产生共鸣,找到语文的诗意美;3、运用背景音乐琵琶曲,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美的享受
2、,并且通过学习诗人描写音乐的变化使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得到充分展示;4、让学生在享受中展开讨论,了解中唐歌女的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情况,使学生对诗歌主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5、实践音乐练笔,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抒发自己的情感,并用教师范文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三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喜爱之情;2、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丰富学生情感,在老师、学生、抒情主人公之间做到心与心的交融;3、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形成健康美好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二、设计理念二、设计理念这是追逐个人价值的时代,也是一个崇尚“经济动物”
3、的时代。于语文,我心中更多的是忧患与悲情,内心深处充满惶恐:语文的诗意丢了?学生的情感空虚了?激烈竞争的大背景,残酷考试的主旋律,加快了生活的节奏,也剥夺了学生翱翔的思想、悠扬的歌声、丰富的情感。以前曾让学生激动不已的美文现在已不复然。一个冷视人生、情感干瘪、空虚的学生是不可想象的,而一堂形式呆板、缺乏交流的课堂也是不可想象的。“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在心灵的挣扎与虚空的回旋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三维作为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的标准,体现了一种新的哲学思考。三维的第一个维度是知识与能力;第二个维度是过程与方法;第三个维度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互相渗透、互相交融在语文
4、教学诗意、情感的荒原中撒播绿意;在精神的废虚中重构真善美的殿堂。琵琶行是我在课堂上诗意与情感教学的一个典型案例。“腹有诗书气自华”,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都具有益人心智、沁人性情、优化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语文文本的选择越来越倾向于人文性,语文课堂也越来越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表现。琵琶行教学是心的感动,是一次被人感动并感动他人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情感的对话、思想的交流,学生与琵琶女及抒情主人公白居易做到了精神的融合、灵魂的互渗。而这种交流、融合并不是架空的,是通过语言文字的研读、品味与揣摩来实现的。文学由情而作,诗词因歌而发,琵琶行这个案例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情感
5、,让学生在诗意的课堂中感受到历史与现实中的人性之爱、人伦之善、人道之尊,感受到人类精神文明的博大与深邃,唤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与柔情。三、教学过程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播放纪录片唐之韵白居易与新乐府。(二)教师配乐朗读课文。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一) )导入设计导入设计1、理论:抒发情感是音乐和诗歌的共同点,本诗又是应琵琶曲而作,所以用音乐导入顺利成章,且在课堂一开始就创设了感伤悲凉的意境。2、导入语:一位盲人将要离开人世,对别人说:“我多想看看阳光及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啊!”人们请来了莫扎特。莫扎特用小提琴拉了首曲子,盲人留下热泪说:“我看见了,我看见了!我看见了阳光、鲜花、小鸟、
6、河流。”盲人带着喜悦满足地离开了人间。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听了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后,老泪纵横地说:“我触摸到了俄罗斯民族的灵魂。”美妙的音乐能引起不同经历、不同心境的人的共鸣。琵琶行中琵琶女的深情演奏使诗人潸然泪下,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是怎样的音乐使得这位江州司马青衫湿呢?(动作设计:教师边说边播放琵琶曲。)( (二二) )谁解琵琶声谁解琵琶声1、理念:这首诗的主体音乐就是琵琶曲,古典音乐的魅力在于它能感染不同年代、不同阶层的听众。本环节旨在琵琶曲与学生之间建立起情感的桥梁,从而使学生理解白居易对琴声的深刻感悟,并从艺术欣赏的角度认识白居易描写音乐的高超艺术,感悟语
7、文文本的诗意。2、过程提问:你们从琵琶曲中听到了什么?明确:琵琶女对自己身世的感慨;琵琶女徒有美貌和一身的才世,对命运不公的感叹;虽是琵琶女弹奏曲子 ,但我们却感觉到了我们生活的无奈。提问:诗人几次闻到琵琶声?明确:诗人三次听到琵琶声。第一次是诗人送客闻琴声;第二次是彼此相见,琵琶女奏曲,是重点描写;第三次是“感我此言”而和。提问:在众多的听众中,谁又能真正了解这琵琶声呢?师生共同研讨:能了解琵琶声的恐怕非白居易莫属了。白居易从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诗人对琵琶曲调的描写和琵琶女的自述是可以吻合的。第二次琵琶声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前奏曲”:“转轴拨弦三两
8、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浔阳江边,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第二部分是“欢乐曲”:强烈的生活反差又自然勾起她对往昔生活的深情回忆。“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成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年时代。青年时代的她,可谓色世超群,名噪京华,“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成功的荣誉与醉酒欢歌构成她生活的全部。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转为清脆圆润、轻快舒徐。而“大珠小珠落玉盘”更如往日盈盈笑语,让人过耳不忘。第三部分是“沉思曲”:
9、“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女“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回忆到这儿,琵琶女怎不肝肠寸断?“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像善于歌唱的黄莺在花间鸣叫一样流畅、悦耳。就像人低声哭泣,气咽声堵,又像冰下泉水,阴塞难通。如泣如咽,似断似续。“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幽愁暗恨生。”形容声音越来越低沉,以至停歇。“此时无声胜有声。”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让听众想象和感受琵琶女的幽愁暗恨,因此暂时的寂静无声,比连续不断的铿锵之声更能撩拨人们的心弦,增加一层对比:有声无声。第四部分
10、是“悲愤曲”:“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琵琶女受伤的心灵本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轻离别”,让她时常空船独守。这现实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音乐之声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愤怒控诉。收拨一划,“四弦一声如裂帛”,是愤激的哀号,更是对不公平社会现实和命运的抗争。提问:白居易不仅是欣赏音乐的行家,又是描写音乐的高手。白居易是怎样把琵琶声的美传达出来的?明确:用比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琵琶行 高中语文 优秀 教学 案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