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ppt教程 民用建筑设计.ppt
《房屋建筑学ppt教程 民用建筑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屋建筑学ppt教程 民用建筑设计.ppt(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民用建筑设计,目 录第一篇 民用建筑设计与构造第一章 民用建筑设计第二章 建筑平面设计第三章 建筑剖面设计第四章 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第五章 建筑构造概论第六章 墙体与基础第七章 楼梯第八章 楼地层第九章 屋顶第十章 门和窗 第二篇 工业建筑设计第十一章 工业建筑第十二章 单层厂房设计第十三章 单层厂房构造第十四章 多层厂房平面设计,1. 掌握建筑的基本概念,分清什么是建筑物、构筑物。2. 按照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来划分的耐火等级,理解耐 火极限的具体判断条件。3. 掌握建筑模数的定义,掌握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的数值 及其适用范围。4. 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5. 建筑设计
2、的要求和依据。,第一章民用建筑设计1.1概论1.2建筑的构成要素1.2.1建筑的构成要素1.2.2我国的建筑方针1.2.3民用建筑的分类1.2.4民用建筑的分级1.2.5建筑模数协调统 一标准1.3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1.3.1建筑设计内容1.3.2建筑设计的程序1.4建筑设计的要求和依据1.4.1建筑设计的要求1.4.2建筑设计的依据,第一章 民用建筑设计,建筑物:建筑就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在科学与美学法则的支配下,通过对空间的限定、组织而创造的人为的社会生活环境。(图1.1),构筑物:指人们一般不直接在内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建筑。(图1.2),1.1 概论,建筑:建
3、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第一章 民用建筑设计1.1概论,第一章 民用建筑设计1.1概论,图1.2,第一章 民用建筑设计1.1概论,1.建筑功能:建筑是供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娱乐的场所,不同的建筑有不同的使用要求。如影剧院、火车站、工业建筑等2.建筑技术。建筑技术是建造房屋的手段,包括建筑材料与制品技术、结构技术、施工技术和设备技术(水、电、通风、空调、通讯、消防、输送等设备。3.建筑形象。建筑形象是建筑体型、立面形式、建筑色彩、材料质感、细部装修等综合反映,所产生的一定艺术效果,给人以感染力和美的享受。,建筑物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不断的发展变化,但是,在建筑变化之中有三个基本的核心内容发生改变才导
4、致了建筑的变化。这就是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建筑功能、物质技术条件和建筑形象,结论:三者是辩证统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功能是目的,技术是手段,建筑形象是二者的反映。 (图1.3),1.2.1 建筑构成要素,第一章 民用建筑设计1.2建筑构成要素1.2.1建筑构成要素,图1.3,第一章 民用建筑设计1.2建筑构成要素1.2.1建筑构成要素,1.2.2 我国的建筑方针 一、建国以来提出新中国的建筑方针政策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建筑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旧的城市日新月异,新的城市如同雨后春笋。建国初期,我国曾提出“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建 筑方针。二、1986年在中国建筑技术
5、政策提出 2、1986年建设部总结了以往建设的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了新的 建筑技术政策,明确指出建筑业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方针。 “适用”是指恰当的确定建筑面积,合理的布局,必需的技术设备,良好的设施以及 保温、隔声的环境。 “安全”是指结构的安全度,建筑物耐火等级及防火设计、建筑物的耐久年限等。 “经济”主要是指经济效益,它包括节约建筑造价,降低能源消耗,缩短建设周期,降 低运行、维修和管理费用等,既要注意建筑物本身的经济效益,又要注意建筑物的社会 和环境的综合效益。 “美观”是在适用、安全、经济的前提下,把建筑美和环境美作为设计的重要内容,搞 好室内
6、外环境设计,为人民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政策中还提出对待不同建筑 物、不同环境,要有不同的美观要求。 总而言之,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应区别不同的建筑,处理好“适用、安全、经济、美 观”的关系 。,第一章 民用建筑设计1.2建筑构成要素1.2.2我国的建筑方针,二、建筑的分类:,一、分类原因,1.按建筑的使用性质分类(图1.4)(1)民用建筑(2)工业建筑(3)农业建筑2.按民用建筑的使用功能分类(图1.5) (1)居住建筑(2)公共建筑3.按民用建筑的规模和大小分类(图1.6)(1)大量性建筑(2)大型性建筑4.按民用建筑的层数和高度分类: (图1.7;图1.8 ;图1.9;图1.10)5.
7、按建筑结构的材料分类:(图1.11)6.按建筑的承载方式分类:(图1.12)1.2.4 民用建筑物的分级1.建筑物的耐火等级(表1-2表1-4)2.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表1-5),1.2.3 民用建筑的分类,第一章 民用建筑设计1.2建筑构成要素1.2.3民用建筑分类,生产性建筑 非生产建筑,图1.4,第一章 民用建筑设计1.2建筑构成要素1.2.3民用建筑分类 1.2.3.1按使用性质分类,居住建筑,公共建筑,住宅、公寓、宿舍、别墅,黑龙江电视塔,第一章民用建筑设计1.2建筑构成要素1.2.3民用建筑分类 1.2.3.2按民用建筑的使用功能分类,图1.5,(c)中高层建筑,(a)低层建筑,
8、1,2,3,(b)多层建筑,4,5,6,7,8,9,(d)高层建筑,10,(1)居住建筑按层数划分,第一章 民用建筑设计1.2建筑构成要素1.2.3民用建筑分类 1.2.3.2按民用建筑的层数和高度划分,图1.7,备注:建筑层数的计算:(1)建筑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小于1.5m者。(2)建筑底部设置的高度不超过2.2m的自行车、储藏室、敞开 空间,(3)建筑物屋顶上突出的局部设备用房、出屋面的楼梯间(4)住宅顶部为2层一套的跃层,可按1层计,其它部位的跃层以及顶部多余2层一套的跃层,应计入层数。,第一章 民用建筑设计1.2建筑构成要素1.2.3民用建筑分类 1.2.
9、3.2按民用建筑的层数和高度划分,图1.8,(a)单、多层建筑建筑高度小于24米的公共建筑,或者高度大于24米的单层建筑,(b)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公共建筑低高层建筑:层数为9-16层,建筑总高度为50m以下中高层建筑:层数为17-25层,建筑总高度为50-75m高高层建筑:层数为26-40层,建筑高度可达100m,(c)超高层建筑,(2)公共建筑按高度划分,第一章 民用建筑设计1.2建筑构成要素1.2.3民用建筑分类 1.2.3.2按民用建筑的层数和高度划分,根据1972年国际高层会议确 定 100米以上的建筑物为超高层建筑。,图1.9,建筑高度的计算:(1)当为坡屋面时,应为建筑室
10、外设计地面到其檐口的高度(2)当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墙的平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3)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内。,备注:,第一章 民用建筑设计1.2建筑构成要素1.2.3民用建筑分类 1.2.3.2按民用建筑的层数和高度划分,图1.10,(3)钢筋混凝土结构,(1)木结构,(2)砌体结构,(4)钢结构,第一章民用建筑设计1.2建筑构成要素1.2.3民用建筑分类 1.2.3.5按建筑结构材料划分,图1.11,1.墙承载结,2.柱承载结构,3.空间结构,薄壳结构 网架 悬索膜结
11、构,第一章 民用建筑设计1.2建筑构成要素1.2.3民用建筑分类 1.2.3.6按建筑结构承载方式分类,所谓空间结构(Spatial structures),其形状呈空间状,并同时具有三维受力特性。优秀的空间结构具有荷载传递路线最短,受力均匀等特点:自然界也有许许多多令人惊叹的空间结构,如蛋壳、海螺等是薄壳结构;蜂窝是空间网格结构;肥皂泡是充气膜结构:蜘蛛网是索网结构:棕榈树叶是折板结构等等。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空间结构是一种仿生结构,它们比平面结构更美观、经济和高效。,曲面壳,折板,平板网架,网壳,折板屋面,悬索结构,膜结构,图1.12,第一章 民用建筑设计1.2建筑构成要素1.2.4民
12、用建筑的分级 1.2.4.1耐火等级,耐火极限: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从受到火的作用时,到失去稳定性、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表1-1 多层建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h),第一章 民用建筑设计1.2建筑构成要素1.2.4民用建筑的分级 1.2.4.1耐火等级,第一章 民用建筑设计1.2建筑构成要素1.2.4民用建筑的分级 1.2.4.1耐火等级,表1-2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及耐火极限,第一章 民用建筑设计1.2建筑构成要素1.2.4民用建筑的分级 1.2.4.1耐火等级,第一章 民用建筑设计1.2建筑构成要素1.2.4民用建筑的分级 1.2.4.1
13、耐火等级,1.2.4.2.耐久性等级民用建筑合理使用年限主要指建筑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依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中将设计使用年限分为四类(表1-5),第一章 民用建筑设计1.2建筑构成要素1.2.4民用建筑的分级 1.2.4.2耐久等级,为了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使不同材料、不同形式和不同制造方法的建筑构配件、组合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互换性,在建筑业中必须共同遵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21986)。,1.2.5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1.2.5.1 建筑模数 指选定的尺寸单位,作为尺寸协调中的增值单位,也是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材料与制品、建筑设备、建筑组合件
14、等各部门进行尺度协调的基础。,基本模数 建筑模数选定的基本尺寸单位 符号 M 1M = 100mm,导出模数,扩大模数 基本模数的整数倍水平方向为3M、6M、12M、15M、30M、60M竖向为3M、6M砖混结构住宅中,必要时可采用3400、2600为建筑模数,分模数 基本模数的分数1/10 M、1/5M、1/2M,基本模数主要用于门窗洞口、构配件断面尺寸及建筑物层高,扩大模数主要用于建筑物的开间、进深、柱距、跨度及建筑物高度、层高构配件断面尺寸和用于门窗洞口尺寸,分模数主要用于缝隙、构造节点、构配件断面,第一章 民用建筑设计1.2建筑构要成素1.2.5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1.2.5.1建筑模
15、数,(见表1-6表1-9),(见图1-13),第一章 民用建筑设计1.2建筑构成要素1.2.5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1.2.5.1建筑模数,表1-6模数数列,第一章 民用建筑设计1.2建筑构成要素1.2.5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1.2.5.1建筑模数,第一章 民用建筑设计1.2建筑构成要素1.2.5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1.2.5.1建筑模数,图1.13,第一章 民用建筑设计1.2建筑构成要素1.2.5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1.2.5.2有关构件尺寸的概念,1.2.5.2 有关构件尺寸的概念(图1.14)1.标志尺寸 用以标注建筑物的定位轴线、定位面与定位轴线、定位面之间的垂直俄i距离(如开间、柱距、
16、进深、跨度、层高等)以及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建筑设备的定位的尺寸。2.构造尺寸 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等的设计尺寸,一般情况下,构造尺寸等于标志尺寸减去缝隙或加上支承长度。3.实际尺寸 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等生产后所形成的实际尺寸,实际尺寸与构造尺寸之间的差数必须符合建筑公差的规定。4.技术尺寸 是建筑功能、工艺技术和结构条件在经济上处于最优的状态下所允许采用的最小数值(通常指建筑构配件的截面或厚度)。,图1.14,第一章 民用建筑设计1.3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1.3.1建筑设计的内容,1.3.1 建筑设计的内容,1.3.1.1建筑设计1.3.1.2结构设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房屋 建筑学 ppt 教程 民用 建筑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