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本范例.docx
《高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本范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本范例.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本高二数学教学工作安排1 一、学情分析 1班共有学生75人,2班共有学生72人。2班学习数学的气氛较浓,但由于高一函数部分基础特殊差,对高二乃至整个中学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数学成果尖子生多或少,但若能杂实复习好函数部分,加上学生又很努力,将来前途无量。若能好好的引导,进一步培育他们的学习爱好。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意目标 (1)供应生活背景,使学生体验到不等式、直线、圆、圆锥曲线就在身边,培育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2)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通过不等式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不等式的一题多证,培育学生的学习的爱好。 (3)在探究不等式的性质、圆锥曲线的性质,体验获
2、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探讨合作学习中学会沟通、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决学习信念和学习信念。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究和发觉权给学生,赐予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实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念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觉挫折冲突顿悟新的发觉这一科学发觉历程的幻妙多姿 (二)实力要求 1、培育学生记忆实力。 (1)在对不等式的性质、平均不等式及思维方法与逻辑模式的学习中,进一步培育记忆实力。做到记忆精确、长久,用时再现得快速、正确。 (2)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
3、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育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详细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解析几何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直观值见的对应关系,培育记忆实力。 2、培育学生的运算实力。 (1)通过解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训练,培育学生的运算实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敏捷性的教学,培育学生的运算实力。 (3)通过解析法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实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育正确、快速与合理、敏捷的运算实力,促使学问间的滲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实力。 3、培育学生的思维实力。 (1)通过含参不等式的求解,培育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及思维
4、的逻辑性。 (2)通过解析几何与不等式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通过不等式的一题多证,培育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敏性,发展发散思维实力。 (3)通过不等式引伸、推广,培育学生的创建性思维。 (4)加强学问的横向联系,培育学生的数形结合的实力。 (5)通过解析几何的概念教学,培育学生的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实力。 (6)通过典型例题不同思路的分析,培育思维的敏捷性,是学生驾驭转化思想方法。 4、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 (1)在比较鉴别中,提高视察的精确性和完整性。 (2)通过对特性特征的分析探讨,提高视察的深刻性。 (三)学问要求 1、驾驭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及证明不等式的方法,不等式的解法; 2、通过直线与圆
5、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驾驭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及位置关系,驾驭简洁线性规划问题,驾驭曲线方程、圆的概念。 3、驾驭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方程、图形及性质。 三、教材分析 1、不等式的主要内容是:不等式性质、不等式证明、不等式解法。不等式性质是基础,不等式证明是在其基础上进行的;不等式的解法是在这一基础上、依据不等式的性及同解变形来完成的。不等式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是培育运算实力、逻辑思维实力的强有力载体。 2、直线是最简洁的几图形,是学习圆锥曲线、导数和微分等学问的的基础。,是直线方程的一个干脆应用。主要内容有: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线性规划的初步学问,两直线的
6、位置关系,圆的方程;斜率是最重要的概念,斜率公式是最重要的公式,直线与圆是数形结合解析几何相互为用思想的载体。 3、圆锥曲线包括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简洁几何性质,以及它们在实际中的一些运用。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分别是满意某些条件的点的轨迹,由这些条件可以求出它们的方程,并通过分析标准方程探讨它们的性质。 四、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不等式的证明、解法。 2、直线的斜率公式,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 3、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简洁几何性质。 (二)难点 1、含肯定值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的证明。 2、到角公式,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简
7、洁线性规划的问题的解法。 3、用坐标法探讨几何问题,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 五、教学措施 1、教学中要传授学问与培育实力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育学生的概括实力,是学生驾驭数学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2、坚持与高三联系,切实面对高考,以五大数学思想为主线,有目的、有安排、有重点,避开四平八稳,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3、加强教化教学探讨,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坚持按部就班原则,坚持启发性原则。探讨并采纳以发觉式教学模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坚持学法研讨,加强个别辅导(差生与优生),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平,培育尖 子学生。5、加强数学探讨课的教学探讨指导,培育学识的动
8、手实力。 6、主动参与与组织集体备课,共同探讨,努力提高授课质量 7、坚持向同行听课,取人所长,补己之短。相互探讨,共同进步。 六、课时支配 本学期共81课时 1、不等式18课时 2、直线与圆的方程25课时 3、圆锥曲线20课时 高二数学教学工作安排2 教学目标: 1. 学问与技能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数学中求两个正整数最大公约数的算法以及割圆术的算法; (2)通过对“更相减损之术”及“割圆术”的学习,更好的理解将要解决的问题“算法化” 的思维方法,并留意理解推导“割圆术”的操作步骤。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变更解决问题的思路,要将抽象的数学思维转变为详细的步骤化的思维方法,提高逻
9、 辑思维实力; (2)学会借助实例分析,探究数学问题。 3. 情感与价值目标: (1)通过学生的主动参加,师生,生生的合作沟通,提高学生爱好,激发其求知欲,培育探究精神; (2)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增加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更相减损之术”及“割圆术”的算法。 难点:体会算法案例中蕴含的算法思想,利用它解决详细问题。 教学方法: 通过典型实例,使学生经验算法设计的全过程,在解决详细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一些基本逻辑 结构,学会有条理地思索问题、表达算法,并能将解决问题的过程整理成程序框图。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创设 情境 引入
10、新课 引导学生回顾 人们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和劳动过程中,创建了整数,分数,小数,正负数及其计算,以及无限靠近任一实数的方法,在代数学,几何学方面,我国在宋,元之前也都处于世界的前列。我们在小学,中学学到的算术,代数,从记数到多元一次联立方程的求根方法,都是我国古代数学家最先创建的。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古代数学的发展有着自己显明的特色,也就是“寓理于算”,即把解决的问题“算法化”。本章的内容是算法,特殊是在中国古代也有着许多算法案例,我们来看一下并且进一步体会“算法”的概念。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 老师启发学生回忆小学初中时所学算术代数学问,共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通过对以往所学数学学问的回顾,使
11、学生理清学问脉络,并且向学生指明,我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寓理于算”,不同于西方数学,在今日看仍旧有很大的优越性,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增加爱国主义情怀。 阅读课本 探究新知 1. 求两个正整数最大公约数的算法 学生通常会用辗转相除法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 例1:求78和36的最大公约数 (1) 利用辗转相除法 步骤: 计算出78 36的余数6,再将前面的除数36作为新的被除数,36 6=6,余数为0,则此时的除数即为78和36的最大公约数。 理论依据: ,得 与 有相同的公约数 (2) 更相减损之术 指导阅读课本P -P ,总结步骤 步骤: 以两数中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即7
12、8-36=42;以差数42和较小的数36构成新的一对数,对这一对数再用大数减去小数,即42-36=6,再以差数6和较小的数36构成新的一对数,对这一对数再用大数减去小数,即36-6=30,接着这一过程,直到产生一对相等的数,这个数就是最大公约数 即,理论依据:由 ,得 与 有相同的公约数 算法: 输入两个正数 ; 假如 ,则执行 ,否则转到 ; 将 的值给予 ; 若 ,则把 给予 ,把 给予 ,否则把 给予 ,重新执行 ; 输出最大公约数 程序: a=input(“a=”) b=input(“b=”) while a<>b if a>=b a=a-b; else b=b-a
13、end end print(%io(2),a,b) 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分析探讨,独立的解决问题。 老师巡察,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 由学生回答求最大公约数的两种方法,简要说明其步骤,并能说出其理论依据。 由学生写出更相减损法和辗转相除法的算法,并编出简洁程序。 老师将两种算法同时显示在屏幕上,以便利学生对比。 老师将程序显示于屏幕上,使学生加以了解。 数学教学要有学生依据自己的阅历,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把要学的学问重新创建出来。这种再创建积累和发展到肯定程度,就有可能发生质的飞跃。在教学中应创建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视察,分析,动手实践,从而主动发觉和创建所学的数
14、学学问。 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用学生特别熟识的问题为载体来讲解算法的有关学问,强调了供应典型实例,使学生经验算法设计的全过程,在解决详细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一些基本逻辑结构,学会有条理地思索问题、表达算法,并能将解决问题的过程整理成程序框图。为了能在计算机上实现,还适当展示了将自然语言或程序框图翻译成计算机语言的内容。总的来说,不追求形式上的严谨,通过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相应内容所反映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 高二数学教学工作安排3 本章是高考命题的主体内容之一,应切实进行全面、深化地复习,并在此基础上,突出解决下述几个问题:(1)等差、等比数列的证明须用定义证明,值得留意的是,
15、若给出一个数列的前 项和 ,则其通项为 若 满意 则通项公式可写成 .(2)数列计算是本章的中心内容,利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 项和公式及其性质娴熟地进行计算,是高考命题重点考查的内容.(3)解答有关数列问题时,常常要运用各种数学思想.擅长运用各种数学思想解答数列题,是我们复习应达到的目标. 函数思想: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都可以看作是 的函数,所以等差等比数列的某些问题可以化为函数问题求解. 分类探讨思想: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应分为 及 ;已知 求 时,也要进行分类; 整体思想:在解数列问题时,应留意摆脱呆板运用公式求解的思维定势,运用整体思想求解. (4)在解答有关的数列
16、应用题时,要仔细地进行分析,将实际问题抽象化,转化为数学问题,再利用有关数列学问和方法来解决.解答此类应用题是数学实力的综合运用,决不是简洁地仿照和套用所能完成的.特殊留意与年份有关的等比数列的第几项不要弄错. 一、基本概念: 1、 数列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2、 数列的项与项数: 3、 有穷数列与无穷数列: 4、 递增(减)、摇摆、循环数列: 5、 数列的通项公式an: 6、 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 7、 等差数列、公差d、等差数列的结构: 8、 等比数列、公比q、等比数列的结构: 二、基本公式: 9、一般数列的通项an与前n项和Sn的关系:an= 10、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学 教学工作 计划 范本 范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