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水文地质学教程_第3章地下水的基本概念.ppt
《供水水文地质学教程_第3章地下水的基本概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水水文地质学教程_第3章地下水的基本概念.ppt(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2 不同埋藏条件的地下水3.2.1 上层滞水地下水面以上称为包气带;包气带中有局部隔水层存在时,降雨入渗的重力水可在局部隔水层上积聚起来,形成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称为上层滞水。上层滞水一般不能作为供水水源。但在缺水地区往往成为有意义的小型水源。 3.2.2 潜水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的含水层中的水称为潜水。 1.潜水的埋藏特点(1)潜水面的上部没有一个连续完整的隔水顶板,因此它的表面是一个自由水面,叫潜水面。潜水面与隔水底板之间的整个地下部分全是潜水含水层。从潜水面到隔水底板的垂直距离即为含水层厚度。潜水面到地面的距离为潜水位埋藏深度。,第3章地下水的基本概念,有时潜水面上有局部的隔水
2、层,且潜水充满两隔水层之间,在此范围内的潜水将承受静水压力,而呈现局部的承压现象。(2)由于潜水含水层上部一般不存在隔水层,它直接与包气带相接,所以潜水在其全部分布范围内都可以通过包气带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或凝结水的补给,即潜水的分布区与补给区一致。(3)潜水面一般不承受除大气压外的其他压力,通常在重力作用下总体上由位置高的地方向位置低的地方流动,其流动的快慢取决于含水层的渗透性能和水力坡度。潜水的排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径流到适当地形处以泉、渗流等形式泄出地表或流入地表水中,这便是径流排泄;另一种是通过包气带或植物蒸发进入大气,这是蒸发排泄。潜水向排泄处流动时,其水位逐渐下降,形成曲面形表面。
3、,(4)潜水的水位、流量和化学成分都随着地区和时间的不同而变化。潜水面下降,含水层变薄,埋藏深度加大。因此,潜水的动态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潜水积极参与水循环,水资源易于补充恢复。潜水的水质变化很大,主要取决于气候、地形及岩性条件。湿润气候及地形切割强烈的地区利于潜水的径流排泄而不利于蒸发排泄,往往形成含盐量不高的淡水。干旱气候与低平地形区,潜水以蒸发排泄为主,常形成含盐量相当高的咸水。潜水容易受到污染,对潜水水源应注意卫生保护。山区地形强烈切割,潜水埋藏深度较大,一般达几十米甚至百余米。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潜水埋藏一般仅几米,有些地区甚至出露地表形成沼泽。,2.潜水面的形状潜水在重力作用下经常处于
4、流动状态,在流动过程中受到周围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不同形状的潜水面。潜水面倾斜的总趋势是指向排泄区。潜水面的起伏与地形往往是一致的,只是它的轮廓比地形要圆滑得多、平缓得多。又由于大气降水的补给,使潜水面在远离排泄区的地方隆起。潜水在重力作用下,由潜水位较高的地方流向潜水位较低的地方。其流动过程中,由于消耗能量,使其水位逐渐下降,其水力坡度或,3.潜水等水位线图潜水等水位线图就是潜水面的等高线图,见图3.1。根据潜水等水位线图可以了解以下问题:决定潜水流向:潜水总是沿着潜水面坡度最大的方向流动,垂直于等水位线的方向就是潜水的流向,如图3.1中箭头所指的方向即为流向。 求潜水的水力坡度。确定
5、潜水埋藏深度:俯视图中等水位线与地形等高线相交之点的二者高程差即为该点潜水的埋藏深度。,图3.1 潜水等水位线图1地形等高线;2潜水等水位线; 3地下水流向;4河流及流向;5泉水,确定潜水与地表水的关系:在经过水文地质分析,确定潜水与地表水存在着水力联系的前提下,根据上述求潜水流向的方法绘出其流向箭头。如果在地表水体附近潜水的流向箭头指向地表水体,说明潜水补给地表水。相反,则说明地表水补给潜水。提供合理的取水位置:取水点常设在地下水流汇集的地方,取水构筑物排列的方向往往与地下水的流向垂直。 推断含水层岩性或厚度的变化:当地形坡度变化不大,而等水位线间距有明显的疏密不等时,一种可能是含水层岩性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供水 水文地质学 教程 地下水 基本概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