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_1静力学基础知识.ppt
《《建筑力学》_1静力学基础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力学》_1静力学基础知识.ppt(6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单元1 静力学基础知识,教学目标:理解力、力偶、约束、刚体、平衡等静力学基本概念;掌握静力学公理,能正确计算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和力对点之矩;了解结构计算简图的简化过程;掌握单个物体和简单物体系统的受力分析方法,并绘制出受力图。,本单元内容,1.1 静力学基本概念,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平衡规律的科学。,1.1.1 力,(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2)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有两种,分别是运动效应和变形效应。 力的运动效应:力使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效应称为力的运动效应或外效应。 力的变形效应:力使物体的形状和尺寸发生改变的效应称为力的变形效应或内效应。,1.1.1 力,(
2、3)力的三要素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完全取决于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力的大小表明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强弱程度。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度量单位是牛顿,简称牛(N);工程实际中力的常用单位是千牛顿,简称千牛(KN),1KN=1000N。力的方向包括力的方位和指向两层含义。例如重力的方向是铅垂向下。力的作用点是力的作用区域的抽象。当作用面积或体积很小时可抽象化为一个点,称为力的作用点,作用于这个点上的力称为集中力,例如用手推小车;当力的作用区域不能抽象化为一个点时则为分布力,例如水坝所受的水压力。,(4)力的图示法 力是一个有大小和方向的量,所以力是矢量。通常用一个带箭头的有向线段来表示
3、集中力的三要素,其中线段的长度按一定的比例表示力的大小,线段与某定直线的夹角表示力的方位,箭头表示力的指向,有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力矢量所在的直线称为力的作用线。如图1.1所示,按比例量出力F的大小是30kN,力的方向与水平线成30角,指向右上方,作用在物体上的A点。,1.1.1 力,图1.1,1.1.2 刚体,所谓刚体,就是在任何情况下永远不变形的物体。,1.1.3 平衡,所谓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地球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需要注意,运动是绝对的,平衡只是暂时的或相对的,平衡是物体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1.1.4 力系,同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一群力称为力系。使物体保持
4、平衡的力系,称为平衡力系。要使物体保持平衡状态,作用在其上的力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这种条件我们称为力系的平衡条件。,1.1.5 力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一对等值、反向、平行但不重合的力组成的力系称为力偶。,如图1.2(a)中的力F和F(F = F)就组成了一个力偶,组成力偶的两力之间的距离d称为力偶臂。汽车司机用双手转动方向盘,就是力偶作用的一个实际例子,如图1.2(b)所示。,图1.2,1.2 静力学公理,静力学公理阐述了力的基本性质,是静力学的基础理论。,1.2.1作用与反作用公理,两物体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力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们总是同时存在,且两力等值、反向、共线,分别作用于这两个物体上
5、,此结论称为作用与反作用公理。这个公理概括了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这个公理表明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已知作用力就可知反作用力。这个公理是分析物体和物体系统受力情况时必须遵循的原则。,1.2.2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作用于物体同一点上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合力也作用在该点,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以这两个力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确定,此结论称为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如图1.3所示。,这个公理说明,力矢量可按平行四力形法则进行合成与分解,FR=F1+F2 ,即合力等于两个分力的矢量和。,图1.3,1.2.3 二力平衡公理,作用于同一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保持平衡的必要和
6、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于同一直线上,此结论称为二力平衡公理,如图1.4(a)所示。这个公理总结了作用于刚体上的最简单的力系平衡时所必须满足的条件。对于刚体这个条件是既必要又充分的;但对于变形体,这个条件仅为必要条件。例如:软绳受两个等值反向的拉力作用可以平衡,而受两个等值反向的压力作用就不能平衡。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杆件,称为二力杆,如图1.4(b)、(c)所示。,图1.4,1.2.4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在作用于刚体上的已知力系中,加上或去掉任意一个平衡力系,并不会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应,此结论称为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应用这个公理可以推出力的可传性原理:作用于刚体上的
7、力,可沿其作用线平移而不会改变其对刚体的作用效应。如图1.5(a)所示,用推力F作用于小车的A点,与图1.5(b)中用大小、方向均相同的拉力F作用于B点(A、B两点在同一直线上)产生的运动效果是相同的。 注意:力的可传性原理只适用于刚体。,图1.5,1.3 静力学计算基础,投影计算和力矩计算是静力学的基础运算。,1.3.1 力在轴上的投影,1.3.1.1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如图1.6所示,过力F的两个端点分别向坐标轴引垂线得垂足a、b 、a、b,线段ab就是力F在x轴上的投影,用X表示;线段ab就是力F在y轴上的投影,用Y表示。力的投影是代数量,规定:当起点投影到终点投影的指向与坐标轴正向一
8、致时,投影取正号;反之投影取负号。,图1.6,1.3.1 力在轴上的投影,1.3.1.1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1.3.1 力在轴上的投影,1.3.1.1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1.3.1 力在轴上的投影,【例1-1】已知F1=100kN,F2=80kN,F3 =60kN,F4 =100kN,各力方向如图1.7所示。试分别计算图示各力在x轴和y轴上的投影。,1.3.1.1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图1.7,1.3.1 力在轴上的投影,1.3.1.1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解:由公式(1-1)可得出各力在x、y轴上的投影为X1F1cos451000.707kN70.7kNY1F1sin451000.707
9、kN70.7kNX2F280kNY2 0X3F3cos60600.5kN 30kNY3F3sin60600.866kN51.96kNX4 0Y4F4-100kN,1.3.1 力在轴上的投影,1.3.1.2 合力投影定理,设有力系F1,F2,Fn,其合力为FR,合力在x轴和y轴上的投影分别记为XR,YR。由于力系的合力与整个力系等效,所以合力在某轴上的投影一定等于各分力在同一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这一结论称为合力投影定理。即,(1-3),合力投影定理揭示了合力对物体沿某轴方向的移动效应与各分力使物体沿同一轴方向移动效应之间的等效关系。,1.3.2 力对点之矩,1.3.2.1 力矩的概念,图1.8,
10、1.3.2 力对点之矩,力矩的计算过程是一找二算三判断,一找是找力臂,二算是算出力矩的大小,三判断是根据力矩的正负号规定正确判断出力矩的正负号。需要指出的是力矩在两种情况下等于零: (1)力等于零; (2)力臂等于零,即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1.3.2.1 力矩的概念,力矩的正、负号规定如下: 力使物体绕矩心作逆时针方向转动时为正,反之为负。 力矩是一个与矩心位置有关的代数量。 力矩的单位为Nm或kNm。,1.3.2 力对点之矩,1.3.2.2 合力矩定理,平面力系的合力对力系作用面内任意一点之矩,等于力系中各分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这一结论称为合力矩定理。即:,(1-5),合力矩定理从转动
11、效应方面揭示了合力与各分力之间的等效关系。在计算力矩问题时,若遇到力臂不易计算的情况,可在适当的位置把力沿适当的方向正交分解,使得两个分力的力矩易于计算,从而用合力矩定理来计算力对点之矩。,1.3.2 力对点之矩,1.3.2.2 合力矩定理,图1.9,【例1-2】如图1.9所示,已知F1=100kN ,F2=150kN,F3=150kN,试计算各力对O点的力矩以及力系合力对O点的力矩。,1.3.2 力对点之矩,1.3.2.2 合力矩定理,1.3.3 力偶的有关计算,(1)力偶矩 由实践可知,力偶对物体的作用效应的大小,既与力F的大小成正比,又与力偶臂的大小成正比,因此,可用两者的乘积加上正负号
12、来度量力偶的作用效应,这个乘积称为力偶矩,用m表示。 (1-6) 力偶矩的正负号规定与力矩相同,即逆正顺负。 力偶矩的单位是Nm或kNm,,1.3.3 力偶的有关计算,(2) 力偶的性质:性质 1:力偶在任意轴上的投影等于零,力偶没有合力,不能用一个力来代替,也不能用一个力平衡,力偶只能用力偶平衡。性质 2:力偶对其作用面内任一点之矩都等于力偶矩,而与矩心的位置无关。性质 3:在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如果它们的力偶矩大小相等、转向相同,则这两个力偶是等效的。这就是力偶的等效性。图1.10(a)、图1.10(b)、图1.10(c)中三个力偶是等效力偶。,图1.10,1.3.3 力偶的有关计算,根
13、据力偶的等效性,可得出下面两个推论:推论一:力偶可在其作用面内任意移动和转动,而不改变它对物体的转动效应,即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应与它在作用面内的位置无关。推论二:只要保持力偶矩的大小不变、转向不变,可以相应的改变组成力偶的力的大小和力偶臂的长短,而不改变它对物体的转动效应。,实践证明,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应取决于力偶的三要素: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的转向、力偶的作用面。,1.3.3 力偶的有关计算,在力学中,通常用带箭头的弧线来表示力偶,如图1.11所示,其中m表示力偶矩的大小,箭头表示力偶的转向,弧线表示力偶的作用面。,图1.11,1.4 约束与约束反力,1.4.1 约束与约束反力的概念,(1)
14、自由体与非自由体 运动不受限制的物体称为自由体,例如在空中飞行的飞机、火箭。在空间的运动受到某些限制的物体称为非自由体,例如放在桌子上的课本、建筑物中的梁和楼板。(2) 约束与约束反力一个物体的运动受到周围其它物体的限制,这种限制非自由体运动的物体称为约束。约束对非自由体的作用力称为约束反力,简称反力。约束反力的作用点,总是在约束与被约束物体的接触处;约束反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限制的物体运动或运动趋势方向相反。(3) 主动力:使物体产生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称为主动力。,1.4.2工程中常见的约束类型,(1) 柔体约束绳索、链条、皮带等用于限制物体的运动时就构成柔体约束。由于柔体只能承受拉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力学 _1 静力学 基础知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