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教材_11结构的稳定计算.ppt
《结构力学教材_11结构的稳定计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力学教材_11结构的稳定计算.ppt(7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1章结构的稳定计算,基本要求 了解结构的三种平衡状态及两类稳定问题,了解稳定计算的核心内容是计算临界荷载。掌握用静力法和能量法确定压杆临界荷载的基本原理,并能应用于计算理想压杆第一类稳定问题的临界力。,重点 准确地理解稳定问题的基本概念,应用静力法和能量法确定压杆的临界荷载。,难点 稳定问题的实质;临界状态的静力特征和能量特征;可化为弹性支座问题中弹簧刚度的计算;稳定方程的建立和求解。,11.1概述,为了保证结构的安全和正常使用,除了进行强度计算和刚度验算外,还须计算其稳定性。也就是说,杆件除了应有足够的横截面积,使所产生的最大应力不超过强度要求外;杆件还不能过分细长,以致变形过大,不满足
2、使用上对刚度的要求;特别是在受压杆件中,变形会引起压力作用位置的偏移,形成附加弯矩,又因而引起附加弯曲变形,两者互相促进的结果,也可能导致某截面强度不足而破坏。在结构的常规强度和刚度分析中,通常假定结构在受力前后力学模型不会发生改变,无需考虑结构受力过程中位形(即位移和变形)对计算模型的影响。对于大部分结构体系而言,这样的计算结果足够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在某些受力体系中,因受力变形(或外界挠动)导致结构可能处于某一与原始位形不同的受力状态,受力过程中体系的局部或整体的平衡状态与初始受力状态相比发生了变化。平衡状态的变化可能是质变,即参与平衡的力的性质发生了改变,如图 (a)所示;也可能是量变
3、,即平衡状态不变,但各个力之间的数量大小发生了改变,如图 (b)所示。如果基于位形改变后的强度分析结果令结构处于明显不安全的状态,就需要在常规强度分析的同时进行稳定性分析。,(a),(b),11.1.1几个基本概念,所谓失稳,指的是随着荷载增大到一定数值时,体系原始平衡状态形式丧失其稳定性的过程。从稳定分析的角度出发,体系的平衡状态可以在该受力状态上任意施加微小外界干挠(即令体系发生任意可能的微小位形),根据体系响应的不同分为3种不同的类型。1) 稳定平衡状态 若对体系的某一受力平衡状态施加任意的微小干挠,干挠消失后体系能够回复到原有的平衡状态,则此时体系处于稳定平衡状态。2) 不稳定平衡状态
4、 若对体系的某一受力平衡状态施加任意的微小干挠,体系即丧失维持原始平衡状态的能力,则体系处于不稳定平衡状态。3) 临界状态 若对体系的某一受力平衡状态施加任意的微小干挠,干挠撤除后体系仍将在干挠引起的新平衡状态上平衡,这是一种由稳定平衡向不稳定平衡过渡的中间状态。则原来的平衡状态称为临界状态。,临界状态亦称为随遇平衡状态(或中性平衡状态),此状态中使杆件处于临界状态的外力称为临界荷载,以表示。它既是使杆件保持稳定平衡的最大荷载,也是使杆件产生不稳定平衡的最小荷载。,结构稳定分析过程中位形的计算,均以变形后的位形为计算依据,属于几何非线性范畴(叠加原理不再适用),有小挠度和大挠度两种理论,其中小
5、挠度理论的曲率采用近似表达式,而大挠度理论的曲率采用精确表达式;大挠度理论更为准确,但计算复杂,而小挠度理论可以用比较简单的办法得到能满足工程需要的基本正确的结论。,11.1.2两类稳定问题,1) 第一类失稳分支点失稳(质变失稳),(b),(a),体系处于稳定平衡状态,压杆单纯受压,不发生弯曲变形(侧向挠度D=0)。体系仅有惟一平衡形式,对应于直线位形的原始平衡状态,是稳定的,即使因其它原因发生了微小干挠,但干挠撤除后体系仍会恢复直线形式的原始平衡状态。如图11.2(b)所示的原始平衡路径(OAB表示)。,体系将具有两种不同的平衡形式:一是直线形式的原始平衡状态,是不稳定的,对应于图11.2(
6、b)所示的平衡路径I(用BC表示);二是弯曲形式的新的平衡状态,对应于图11.2(b)所示平衡路径II(对大挠度理论,用直线BD1表示;对于小挠度理论,曲线BD1退化为直线BD)。,有必要指出,解析分析的精确结果表明,按照大挠度理论计算对提高结构承载能力的贡献是很小的。因此,在实际土建工程中,一般都不考虑大挠度的影响,而按小挠度理论计算。,B点是路径与的分支点。该分支点处,二平衡路径同时并存,出现平衡形式的二重性(体系既可以在原始直线形式下保持平衡,也可以在新的微弯形式下保持平衡)。原始平衡路径I通过该分支点后,将由稳定平衡转变为不稳定平衡。因此,这种形式的失稳称为分支点失稳,对应的荷载称为第
7、一类失稳的临界荷载,对应的状态即为临界状态。,(a) 受静水压力的圆弧拱单纯受压(b) 框架各柱单纯受压 (c) 梁平面弯曲转为压弯组合变形转为压弯组合变形转为斜弯曲和扭转组合变形,理想体系的失稳形式是分支点失稳。其特征是:丧失稳定时,结构的内力状态和平衡形式均发生质的变化。因此,为质变失稳(属屈曲问题)。,2) 第二类失稳极值点失稳(量变失稳),非理想体系的失稳形式是极值点失稳。其特征是:丧失稳定时,结构的平衡状态没有内力分布和平衡形式上质的变化,而只有二者量相对关系的渐变,即为量变失稳(属压溃问题)。 第一类稳定(分支点失稳)问题只是一种理想情况,实际结构或构件总是存在着一些初始缺陷。因而
8、,第一类稳定问题在实际工程中并不存在。尽管如此,由于解决具有极值点失稳的第二类稳定问题,通常要涉及到几何和材料上的非线性关系,要取得精确的解析解较为困难,至今也只能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而对于具有分支点失稳的第一类稳定问题,使用解析解则相对方便,理论也比较成熟,因而很多问题目前在工程计算中仍然按照第一类稳定求解临界荷载,对于初始缺陷的影响,则采用安全系数加以考虑。,11.1.3稳定分析的自由度,体系稳定分析的自由度:分析结构稳定问题时,确定体系所有的可能位移状态所需的独立几何参数(位移参数)的数目即为稳定分析中的自由度,(a) 单自由度体系 (b) 两个自由度体系(c) 无限自由度体系,11
9、.2 确定临界荷载的静力法,11.2.1 静力法及其计算步骤,临界状态的静力特征是:平衡形式具有二重性。因此静力法的要点即为:在原始平衡路径I之外,寻找新的平衡路径II,并确定两条路径交叉的分支点,从而求出临界荷载。,静力法计算临界荷载,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 假设临界状态时体系的新的平衡形式(以下简称失稳形式)。(2) 根据静力平衡条件,建立临界状态平衡方程。(3) 根据平衡形式具有二重性的静力特征(位移有零解时,对应于体系原始平衡状态;位移有非零解时,对应于新的平衡状态),建立特征方程,即稳定方程。(4) 解稳定方程,求特征根,即特征荷载值。(5) 由最小的特征荷载值,确定临界荷载,11
10、.2.2 有限自由度体系的稳定计算,【例11.1】图示压杆为单自由度体系,试以静力法计算临界荷载。,体系原始位形(b) 假设失稳形式(c) 平衡路径和(对应原始平衡状态)(对应新的平衡状态),【解】(1) 假设失稳形式(2) 建立临界状态的平衡方程:,弹簧反力,(3) 建立稳定方程,为了得到非零解,齐次方程的系数应为零,即,上式称为稳定方程。由此方程知,平衡路径为水平直线。,(4) 解稳定方程,求特征荷载值,(5) 确定临界荷载对于单自由度体系,该惟一的特征荷载值即为临界荷载,【例11.2】图示两个自由度的体系。各杆均为刚性杆,在铰结点B和C处为弹簧支承,其刚度系数均为k。体系在A、D两端有压
11、力作用。试用静力法求其临界荷载。,(1)假设失稳形式如图所示。位移参数为y1和 y2.,【解】,(2)建立临界状态平衡方程分别取A-B1-C1部分和B1-C1-D部分为隔离体,则有,关于位移参数为y1和 y2的齐次线性方程组,(3)建立稳定方程,则对应于原始平衡形式,相应于没有丧失稳定的情况, 不全为零,则对应于相应新的平衡形式,此方程就是稳定方程。,(4)解稳定方程,求特征荷载值,由此解得两个特征荷载值,即,(5)确定临界荷载值取二特征荷载值中最小者,得,【讨论】将以上二特征荷载值分别回代,可求得对应位移参数的比值。,11.2.3 无限自由度体系的稳定计算,无限自由度体系稳定问题的步骤仍同前
12、述,但要注意其有两个特点:第一,位移参数为无穷多个;第二,临界状态平衡方程为微分方程,即,微分方程右端正负号的取值说明,如图所示。,【例11.3】用静力法计算图所示弹性理想压杆的临界荷载。,【解】(1) 假设失稳形式如图中实线所示。(2) 建立临界状态平衡方程按小挠度理论,压杆弹性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为,由隔离体的平衡方程,代入上式,得,整理得,令 ,则,上式为关于位移参数y的非齐次线性常微分方程。,(3) 建立稳定方程,通解为,常数A、B和未知力FR/FP可由边界条件确定:,求得,求得,因为对应于弯曲的新的平衡形式的y(x)不恒等于零,系数行列式应等于零,展开,得到稳定方程:,(4) 解稳定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结构 力学 教材 _11 稳定 计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