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涵基础工程施工_情境3(单元1 单一地基处理).ppt





《桥涵基础工程施工_情境3(单元1 单一地基处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涵基础工程施工_情境3(单元1 单一地基处理).ppt(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情境三 人工地基工程施工,1. 了解人工地基分类。2. 掌握垫层的作用、设计方法、施工要点。3. 掌握排水固结法原理、构造、施工工艺。4. 掌握强夯法加固机理、设计参数、施工步骤。5. 掌握挤密法加固原理、构造、施工方法。6. 掌握深层搅拌法加固原理、设计要点、施工方法。,单元一 单一地基处理,一、 概述 在软弱地基或特殊土地基上修建桥涵或填筑路基时,其天然地基的承载力往往比较低或承载力不稳定,需采用人工加固方法增强地基强度和改善地基土性能,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这种采用人工方法加固地基的工程称为人工地基工程。 软弱地基处理的目的是改善地基土的性质,达到满足路基或桥梁对地基强度、变形和稳定的要求
2、,其中包括改善地基土的渗透性,提高地基强度或增加其稳定性,降低地基的压缩性以减小其变形,改善地基的动力特性以提高其抗液化性能。,单元一 单一地基处理,根据地基处理方法的原理,常用地基处理方法如表3.1.1所示。由于各种地基处理方法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具体选用时应结合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地基处理的要求和施工条件,经综合分析比较,选择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法。同时,还需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对地面及地下水体产生污染,以及避免振动噪音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等。,单元一 单一地基处理,单元一 单一地基处理,二、 换土垫层法 1. 原理及适用范围 换土垫层法(又称换填法)是将处于路基或桥梁基础底面以下一定
3、深度内的软弱土挖去或部分挖去,分层回填强度较高的砂、碎石或灰土以及其他性能稳定、无侵蚀性的材料,并夯实或压实后作为地基持力层。常用的垫层有:砂垫层、碎石垫层、灰土或素土垫层、矿渣垫层等。垫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单元一 单一地基处理,(1) 提高浅层地基承载力。以抗剪强度较高的砂或其他填筑材料置换基础下较弱的土层,可提高浅层地基承载力,避免地基的破坏。 (2) 减小地基沉降量。一般浅层地基的沉降量占总沉降量比例较大。如以密实砂或其他填筑材料代替上层软弱土层,就可以减小这部分的沉降量。由于砂垫层或其他垫层对应力的扩散作用,使作用在下卧层土上的压力较小,这样也会相应减小下卧层土的沉降量。
4、 (3) 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砂垫层和碎石垫层等垫层材料透水性强,软弱土层受压后,垫层可作为良好的排水面,使基础下面的孔隙水压力迅速消散,加速垫层下软弱土层的固结和提高其强度。,单元一 单一地基处理,(4) 防止冻胀。粗颗粒的垫层材料孔隙大,不易产生毛细现象,因此可以防止寒冷地区土中结冰所造成的冻胀。 在各类工程中,垫层所起的主要作用有时也是不同的,如房屋建筑物基础下的砂垫层主要起换土的作用,而在路堤及土坝等工程中,往往以排水固结为主要作用。 换填法适用于建筑物荷载不大时的浅层软土(软土厚度3 m)地基处理,可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素填土、杂填土、季节性冻土地基以及暗
5、沟、暗塘等浅层软基。但砂垫层不宜用于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因为砂垫层较大的透水性反而易引起土的湿陷。,单元一 单一地基处理,2. 垫层的设计要点 垫层的设计不但要满足建筑物对地基变形及稳定的要求,而且应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其设计内容主要是确定断面的合理厚度和宽度。对于垫层,既要求有足够的厚度来置换可能被剪切破坏的软弱土层,又要有足够的宽度以防止垫层向两侧挤出。对于有排水要求的垫层来说,还需形成一个排水面,促进软弱土层的固结,提高其强度,以满足上部荷载的要求。,单元一 单一地基处理,1) 垫层厚度的确定 垫层厚度应根据垫层底面处下卧层的承载力确定,如图3.1.1所示。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应力与土自重应
6、力之和不应超过同一标高处下卧层的容许承载力,其表达式为: pz+pczfz (3.1)式中 fz垫层底面处土层的地基承载力,kPa; pz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应力,kPa; pcz垫层底面处土的自重应力,kPa。,单元一 单一地基处理,图3.1.1 砂垫层内应力分布,单元一 单一地基处理,具体计算时,一般可根据垫层的容许承载力确定基础宽度,再根据下卧层的承载力确定垫层的厚度。垫层的厚度一般不宜大于3 m,太厚造价太高、施工困难;太薄(0.5 m)则垫层作用不明显。,单元一 单一地基处理,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应力值pz可分别按式(3.2)和式(3.3)简化计算:矩形基础 pz=b(ppc)/b+2zta
7、n (3.2)条形基础 pz=bl(ppc)/(b+2ztan)(l+2ztan)(3.3)式中 p基础底面压应力,kPa。 pc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应力,kPa。 l、b基础底面的长度和宽度,m; z基础底面下垫层的厚度,m; 垫层的压力扩散角,可按表3.1.2采用。,单元一 单一地基处理,单元一 单一地基处理,(2) 垫层宽度的确定 垫层宽度b需满足两方面要求:一是满足应力扩散的要求;二是防止垫层向两边挤出。一般可按下式或根据当地经验确定。 bb+2ztan (3.4) 式中 b、z、物理意义与同式(3.3)。 整片垫层的宽度可根据施工要求适当加宽。垫层顶面每边宜超出基础底边不小于0.3 m
8、,或从垫层底面两侧向上按当地开挖基坑所要求的坡度放坡。,单元一 单一地基处理,(3) 沉降验算 对于重要的建筑或垫层下存在软弱下卧层的建筑,还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建筑物基础的沉降S小于或等于建筑物允许沉降S。而建筑物基础的沉降S=垫层自身的变形量S1+下卧土层的变形量S2。 3. 垫层的施工要点 (1) 垫层材料选择 不同垫层的材料有不同的要求。例如砂垫层,砂料以中粗砂为宜,要求不均匀系数不小于5,有机质含量、含泥量和水稳定性不良的物质均不宜超过3,且不得含有大石块。,单元一 单一地基处理,(2) 基坑开挖要求 施工时必须避免扰动软弱下卧层的结构。一般基坑开挖后立即回填垫层,不可暴露过久、浸水
9、或任意践踏坑底。垫层底面宜铺设在同一标高上,如深度不同,地基土面应挖成踏步或斜坡搭接,各层错开0.51.0 m,搭接处应注意捣实,施工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 (3) 垫层填筑压实工艺 垫层填料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每层铺填厚度应控制在2030 cm,压实度逐层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单元一 单一地基处理,三、 排水固结法 1. 加固原理及适用范围 排水固结法(又称预压法),是在软基中设置砂井、塑料排水板等竖向排水体,然后加载预压,使土体中的孔隙水排出,土体逐渐固结,地基发生沉降,同时强度得以逐步提高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 排水固结法通常由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两部分组成。加压系统有堆载
10、预压和真空预压两种。排水系统由竖向排水体和水平排水体两部分组成,竖向排水体采用砂井、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等;水平排水体常采用砂垫层,如图3.1.2所示。,单元一 单一地基处理,图3.1.2砂井布置图(a) 立面图;(b) 正方形布置;(c) 等边三角形布置;(d) 砂井的排水途径,单元一 单一地基处理,2. 砂井的构造 砂井的构造主要指砂井的直径、间距、深度、平面布置以及砂垫层的布置等。 (1) 砂井的直径dw 砂井的直径由黏性土层的固结特性和施工期限确定。 因缩小井距要比增大砂井直径更有利于加速土层的固结,故原则上采用“细而密”的布置方案。砂井的直径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大不经济;过小,施工易造
11、成灌砂率不足、缩颈或砂井不连续等质量问题。普通砂井直径dw为3050 cm,袋装砂井直径为710 cm。,单元一 单一地基处理,(2) 砂井的深度 砂井深度的选择与土层分布、地基中附加应力的大小、施工期限和条件等因素有关。当软黏土层不厚(H=1020 m),底部有透水层时,砂井应尽可能穿透软黏土层;当软黏土层较厚(H20 m),但其间有砂层或砂透镜体时,砂井应尽可能打至砂层或透镜体;当软黏土层很厚,其中又无透水层时,可按地基的稳定性及建筑物变形要求来决定。以地基抗滑稳定性控制的工程,如路堤、土坝、岸坡、堆料场等,砂井深度应通过稳定分析确定,且砂井深度至少应超过最危险滑动面2 m。,单元一 单一
12、地基处理,以沉降控制的工程,如压缩土层厚度不大,砂井易贯穿;压缩土层深厚,则砂井深度应根据在限定的预压时间内应消除的变形量确定。 工程应用中,砂井的深度一般为1020 m。 (3) 砂井的布置和间距 砂井常按正方形或等边三角形(即梅花形)布置,如图3.1.2(b)、(c)示。由于梅花形排列较正方形紧凑有效,故应用较多。砂井的布置范围应稍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即由基础轮廓线向外增大约24 m。砂井的间距s与单根砂井的有效排水圆柱体直径de图3.1.2(b)、(c)、(d)有关:,单元一 单一地基处理,当采用正方形布置时:s=1/1.13de (3.5) 当采用等边三角形布置时:s=1/1.05de
13、 (3.6) 而单根砂井的有效排水圆柱体直径de又与砂井的直径dw存在如下关系,de=ndw (3.7)式中 n砂井的井径比(普通砂井n=68,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n=1522)。 工程应用中,砂井的间距一般取13 m。,单元一 单一地基处理,(4) 砂垫层 在砂井顶面应铺设排水砂垫层,以连通各个砂井形成通畅的排水面,将水排到场地以外。砂垫层厚度一般为0.30.5 m;水下施工时,砂垫层厚度一般为1 m左右。为节省砂子,也可采用连通砂井的纵横砂沟代替整片砂垫层,砂沟的高度一般为0.51.0 m,砂沟宽度取砂井直径的2倍。 (5) 砂井和砂垫层的材料 砂井和袋装砂井的砂料宜采用中粗砂,渗透系数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桥涵 基础 工程施工 情境 单元 单一 地基 处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