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农业地域功能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结合部农业地域功能研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软科学 2016 年第 6 期 城乡结合部农业地域功能研究 刘 玉 1 ,冯 健 2 (1 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 ,北京 100872; 2 北京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 ,北京 100871) 摘 要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 ,城乡结合部大量农田被征用开发 ,农业及其支撑部门的发展受到严重冲击 ,农业从 业人员的生产生活发生 重大变化 ,城乡经济 、 社会 、 生态系统受到显著影响 。 论文在梳理农业区位与功能演变 、 城市生态安全与食品安全 、 城乡结合部地域功能 ,以及新型城镇化等相关理论基础上 ,构建了城乡结合部农业地 域功能体系 。 认为城乡结合部农业具有 :优化城
2、乡生态 、 加强城乡联系 、 提升城乡发展和协调城乡关系等多方面 功能 ,尤其在构筑生态缓冲带保护城乡生态环境 、 降低城市边缘区发展压力 ,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食品安全 与休闲 、 娱乐消费需求 ,促进新增城镇化人口就业安置 ,以及加强城乡间产业互动与要素交流 ,缓解城乡矛盾冲 突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 城乡 结合部农业地域功能的最终实现 ,需要创新生产经营模式 。 对城乡结合部农业地 域功能实现程度的初步分析表明 ,我国城乡结合部农业地域功能整体上未被充分认识与得到应有的发挥 ,此方 面理论与现实研究均需要进一步加强 。 关键词 :城乡结合部 ;农业地域功能 ;农业区位 ;新型城镇化 中
3、图分类号 :F291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 9753(2016)06 - 0062 - 11 Regional Functions of Agriculture at Rural-Urban Fringe LIU Yu1 ,FENG Jian2 (1 Institute of Urban And Regional Economic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China; 2 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
4、jing 100871,China)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rapid urbanization, a large amount of farmland at rural-urban fringe disappeared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related sectors, and the life styles of farmers are impacted, even the whole economic, social and ecological system of c
5、ity and countryside changes This paper reviews theories of agricultural location, food security, and urban ecological security, analyzes the regional functions of rural-urban fringe and the connotation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and then builds a regional function system of agriculture at rural-urban
6、 fringe The paper thinks that the agriculture of rural-urban fringe has great effect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ity, countryside and fringe, especially on relieving development pressure of urban edge, meeting high-level consumer demands of urban populations, and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7、urban and rural area Practice analysis shows that in China, the regional functions of agriculture at rural-urban fringe have not been recognized and realized fully It is time for us to take time and effort to study theory and practice of regional functions of agriculture at rural-urban fringe, so th
8、at we can protect 收稿日期 :2016 - 01 - 25 修回日期 :2016 - 05 - 25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结合部农业地域功能与实现机制 ” ( 项目编号 :41571160);武汉市创新岗位 特聘专家资助项目 。 作者简介 :刘玉 (1975 - ),女 ,江苏丰县人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副教授 ,博士 ,研究方向 :城市边缘区经济 。 62万英亩 ( 约 15 8 万 - 30 8 万公顷 ) 之间 ,近年中 仅 1 24 万公顷 。 城镇化与区域发展 城乡结合部农业地域功能研究 farmland a
9、nd agriculture at the fringe effectively, and let it play a constructive role in regional development Key words:rural-urban fringe; regional functions of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location; new-type urbanization 一 、 问题的提出 城乡结合 部被认 为是目前全球范围内 LUCC ( 土地覆被 / 土地利用 ) 最剧烈 、 人地系统矛盾最尖 锐的地区 1 。 城镇化 使城乡结合部大量优质
10、农田 被破坏 ,农业发展受到严 重冲击 。 20 世纪中后期 , 美国每年因城镇化而失去的优质农田在 39 万 - 76 2 国快速城 镇化背景下形势更为严峻 。 例如 ,第二 次土地调查资料显示 ,1996 - 2009 年 ,北京耕地净 减 11 67 万公顷 ,离全市 2020 年耕地保有量指标 3 尽管城镇化某种 程度上给城乡结合部农业发 展带来了一些新的 机遇 ,但在我国以城市经济 、 空 间扩张为 主导的传统城镇化模式下 ,城乡结合部 农业用地和农业 的价值被严重贬低与忽视 。 农业 用地急剧减少 ,并且被分割成分散的小片土地 ,无 法再通过 与周边的农地分享信息 ,以及建立正式
11、非正式的 商业联系而获得规模效益 4 ,包括投入 供给部门 、 产品加工部门和流通服务部门等在内 的各种农 业支撑部门的发展都受到显著影响 ,农 业从业人员的生 产生活也因此发生巨大变化 。 城 乡结合部 作为城市扩张与蔓延的前沿地区 ,范围 不断扩大 ,有些地方逐渐变成建成区 ,然后在外缘 又形成新的城乡 结合部空间 。 在此循环往复的过 程中 ,城市周边的农地 、 农业 、 农村 、 农民经历全面 转型 ,城乡结合部人口构成 、 居住 、 就业 、 收入 、 产 业形态以 及社会利益关系等发生显著变化 ,城市 食品安全 、 景观 、 生态 、 空间结构等也面临重要挑 战 ,城市与乡村经济
12、、 社会 、 生态系统均受到严重 影响 。 长期 以来 ,我国农业的传统 、 低层次发展及其 “ 非生产性 行业 ” 定位使其脱离于现代第二 、 第三 产业的发展轨道 ,并且在思考与塑造产业关系 、 区 域关系时 被忽略 。 城乡统筹 、 三产互动等新型城 镇化视角下 ,运用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下的农业 , 不仅产值 、 附加值可以大幅提升 ,而且其拉动就业 的 功能 ,维护和修复生态的功能 ,拉动前向 、 后向 、 侧向联系的功能 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功能都 是显著的 。 城乡结 合部农业由于其位于城市边缘 地区的特殊区位 ,地域功能更为显著与多元 。 早期 ,西方国家的规划者曾一度忽视城乡
13、结 合部农业的价值与 功能 ,基于农业产生的噪声 、 垃 圾处理和动物传 染疾病等原因不断将农业向城市 外缘推进 5 , 政府通常会禁止城市周边农业企业 的一些发 展行为 ,如建设牲畜圈舍等 6 。 但近来 开始重新 审视城乡结合部农业的价值与功能 ,认 为其可以提供生态 服务 、 野生生物栖息地 、 良好的 视野以及农产品 5 ,在倡导 “ 本地食品 ” 消费 ,促进 城市可持续发展 和缓解城市气候变化方面也具有 重要的作 用 7 。 同时 ,研究者们开始关注并运用 各种模型 、 参数测度城镇化对城乡结合部农业土 地价值 、 价格及农业发展 的影响 8 - 10 ;剖析城乡结 合部地区农业
14、用地不断减少的因素 11 ;分析城乡 结合部农业适应 这种不利局面的能力 12 - 13 ;揭示 农业企业积极面对 的潜力 ,尤其是社会游说 、 修订 立法和提供 有力的理论基础等 6,14 。 有学者从城 市政治 生 态 视 角 探 讨 了 城 乡 结 合 部 农 业 保 护 问 题 ,指出农业与房地产业土地利用之间的矛盾不 是根 本 , 政 策 决 策 过 程 的 失 误 会 导 致 失 败 的 后 果 7 ;有研究 提出在城市发展的压力下应保留城 乡结合部的农 业活动 15 ;也有研究指出找到获得 更多收入的机会 是让城乡结合部农业得以维持的 最主要动力 16 ;完备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及
15、划定 城市增长边界对 保护城市周边农业和林业用地具 有重 要 的 意 义 17 ; 以 及 运 用 享 乐 成 本 估 价 模 型 (multilevel hedonic pricing model) 定量分析城乡结 合部农业用地保 护政策在减轻城市发展压力和保 护农业用地方面发挥的作用 18 等 。 城乡结合部农 业兼具都市农业和城郊农业的 部分 特 征 。 国 内 多 个 学 科 围 绕 此 主 题 展 开 了 研 究 。 概括而 言 ,农学对其的研究主要立足于农业 生产 、 农业环境 、 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变化 ;土地科 学主要围绕农业用 地规模 、 价值 、 价格的变化及影 响因素等展开
16、 ;环境科学主要针对农业的生态 、 景 63 中国软科学 2016 年第 6 期 观功能及 开发 ;规划领域主要关注农业发展与城 市规划的结合 ;地理学则相对综合地从农业特征 、 空间布局 等角度加以探讨 。 具体研究如 :用系统 论的思想融合多 种理论分析现代城郊农业区发展 的机 理 19 ; 界定都市农业的内涵特征与评价标 准 20 ; 梳 理 都 市 农 业 与 城 郊 农 业 的 理 论 体 系 21 - 23 ;揭示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功能之间密切而 错综复杂的 耦合关 系 24 - 25 ;用投入 产出法测算 改革开放以来不 同阶段都市农业与城市经济之间 的关 系 26 ;探讨都市农业
17、空间分布格局 、 发展模式 与发展路径 27 - 28 ;论证 将都市农业纳入城市规划 中的必要性 29 ,指出大城市农业地域功能要服从 城市总体规划需要 30 。 认为城郊农业功 能定位与 纯农业有显著 区别 31 ,将城郊农业的功能界定为 生产服务功能 、 生态保育功能和景观文化功能 ,并估 算了北京城郊农业各种功能的经济价值量 32 等 。 已有研究从不同 角度探讨了城乡结合部农业 发展的相 关问题 ,但对中国城乡结合部农业地域 功能与价值的研 究还不多 。 本文将紧密结合我国 城市生态安 全 、 食品安全 、 居民消费 、 新增城镇化 人口就业 、 城市边缘地区农业与相关衍生产业发 展
18、 ,以及城乡经济社会融合等核心问题 ,探讨城乡 结合部农 业地域功能 ,旨在为城乡结合部农业的 合理发展和地域功能的有效实现提供借鉴支撑 。 二 、 城乡结合部农业地域功能理论基础 城乡结合部农业 地域功能叠加了农业产业功 能与城乡 结合部地域功能 ,因此区别于一般意义 上的农业 。 其理论基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 一 ) 农业区位论与食品安全理论 1826 年 ,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 (J H Thnen) 在 孤立国 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农业区位论 ,为农 业区位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其意义不仅在于阐 明市场距离对于农业生产集约程度和土地利用类型 (农业类型 )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首
19、次确立了土地利 用方式 (或农业类型 ) 的区位存在着客观规律性和 优势区位的相对性 。 其中易腐难运的食品应在距离 城市最近处生产 ,该圈层的大小由城市人口规模所 决定 33 。 食品安全理论的 范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 64 断得到拓展 ,其中本地食品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 尽管现代交 通 、 运输 、 储存等技术的发展 ,使得食 品供给的 空间范围日益扩大 ,作为消费中心的城 市食品供给来源 地不断增多 ,空间距离不断拉大 , 但是从食 品安全的角度 ,消费者食用当地当季食 物才是更 安全的 ,不仅因为本地食物营养构成及 生长环境 最符合本地居民健康需求 ,而且许多食 物 ,如叶类蔬菜在
20、运输的过程中营养价值极易流 失 。 另外 ,从环保角度 ,本地食物供给率的提高有 利于减少运输和 储存食物过程中大量化石能源的 消耗 。 2005 年 世 界 环 境 日 首 次 引 入 一 个 新 名 词 本地食客志愿团 ( Locavore),由美国旧金山 地区的一 群志愿者创造 ,是一个自发组织起来成 立的食客群体 ,只吃距离自己家 100 英里以内出产 的食品 ,目前欧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一群体 34 。 ( 二 ) 城市生态安全与精明增长理论 快速城市化和生态安全背景下 ,城市生态安 全问题 研 究 成 为 城 市 学 与 生 态 学 研 究 的 重 点 之 一 35 。 城市生态
21、安全相关理论认为 :城市的发展 不应阻碍 所在区域的自然进程的发展 ,城市的发 展需要 围绕着自然生态的完整来进行 36 - 37 。 城 市生态安全格局 是城 市自然生命支持系统的关键 性格局 ,它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健康与 完整 ,维护区域与城市生态安全 ,是实现精明保护 与精明增 长的刚性格局 ,也是城市及其居民持续 地获得综合生态系统服务的基本保障 38 - 39 。 20 世纪 90 年代末 ,包括 “ 吃掉 ” 城市周 边大量 农田等城市蔓延 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引起了美国 规 划 界 与 学 者 的 广 泛 关 注 , 精 明 增 长 ( Smart Growth) 理论应运
22、而生 。 该理论倡导将城 市发展融 入区域 整 体 生 态 体 系 和 人 与 社 会 和 谐 发 展 目 标 中 ,不仅要提高城市内部土地利用效率 ,也要降低 城市 边 缘 区 的 发 展 压 力 , 保 护 农 田 和 生 态 脆 弱区 40 。 ( 三 ) 农业多功能理论 20 世纪 80、 90 年代 ,源于日本 “ 稻米文化 ” 的 农业多功能性提 法逐渐得到国际相关组织认可与 推广 ,联合 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 21 世纪议 程 、 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的 罗马宣言和行动 观 、 生态与休闲娱乐空间 。 其次 , 城乡结合 域 ,联系城乡发展的重要纽带 。 计划 和联 合国粮农组
23、织召开的国际农业和土地 多功能性会议等 都明确提出与涉及农业多功能问 题 41 。 农业的多 功能包括 :经济功能 、 社会功能 、 政治功能 、 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 42 。 农业多功能理论 拓展了农业生产以外的其他 功能 ,也有助于人们从更广阔的视角和更深层次 去思考与 挖掘农业对社会的贡献 ,提高人们对农 业地位与价值的认 识 ,并促进包括有机农业 、 生态 农业 、 能源农业 、 旅游农业 、 文化农业等在内的农 业多元化经营与发展模式兴起 。 ( 四 ) 城乡结合部地域功能理论 作为城市与乡村地域之间的过渡地带 ,城乡 结合部具有 重要的地域功能 43 。 首先 ,城乡结合 部承担与
24、 分担着城市的部分功能 ,如作为维持城 市正常运转所必 需的大型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基 地 ;城市对外交通枢纽 ;分流城市经济要素与经济 活动 ,减轻 城 市 压 力 ; 为 城 市 及 城 市 居 民 提 供 景 44 - 47 部是经济要素从区域中 心 ( 城市 ) 向外围体系扩散 过程中 的重要路径 48 - 49 。 其经济空间形态及演 化影响甚至决定 着区域经济空间向一体化为特征 的高水平 稳 定平衡阶段演化的进程 。 再者 ,城乡 结合部 还 是 许 多 国 家 和 地 区 人 口 增 长 的 主 要 区 50 城镇化与区域发展 城乡结合部农业地域功能研究 现阶段 ,城乡结合部的多功
25、能属性日益得到 广泛认识 。 城乡结 合部具有巨大的潜力用于发展 多功能土地 利用 51 。 除了经济功能外 ,城乡结合 部基于农业景观之 上的生态 、 休闲 、 娱乐与美学等 功能越来越 受到关注 52 。 此理念的影响下 ,欧洲 一些国家从原来 较注重城乡结合部单一的景观功 能转向将城乡结合部视为多功能区加以规划 53 。 ( 五 ) 新型城镇化理论 新型城镇 化是一种 “ 集约 、 智能 、 绿色 、 低碳 、 协调 、 以人为本 ” 的城镇化道路 。 其核心理论内涵 包括 :建立良好生态环境支撑下的城镇化发展 ,变 城市 “ 外延式扩张 ” 为 “ 内涵式发展 ”,保护城市周 边农业用
26、地 ;实行城乡统筹的城镇化发展 ,加强城 市与乡村 在产业上的互动和要素间的合理流动 ; 促进以人为本的城 镇化 ,让城镇居民 、 新增城镇化 人口和 农 村 人 口 的 合 法 权 益 均 能 得 到 有 效 的 保 障 ,积极创造就业与发展机会等 。 相对于传统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一个非常重 要的理念是在实 现城镇化的过程中积极调动一切 有利因素 ,切实解决各种问题 ,让各个主体 、 各种 区域 、 各类关系都能得到妥善安置 ,获得应有的利 益 。 过去以牺牲农村 、 农业 、 农民 、 农地利益换取 城镇化快速发展 ,以牺牲生态 、 社会效益换取经济 效益的模式将得到彻底改变 。 图 1
27、 城乡结合部农业地域功能理论基础 65 来利 用城乡结合部景观 ,如享受公共空间活动 , 中国软科学 2016 年第 6 期 上述 农业区位与功能演变 、 城市生态安全与 食品安全 、 城乡结合部地域功能以及新型城镇化 等相关理 论 ,为探讨城乡结合部农业地域功能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 ( 图 1) 。 三 、 城乡结合部农业地域功能体系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对 目前我国城镇化进 程中促进人与区 域良性发展问题的深入思考也为 构建城 乡 结 合 部 农 业 地 域 功 能 提 供 了 重 要 的 依 据 。 城乡结 合部农业地域功能具有多元化 、 深层 次的特点 ,具体包括 : ( 一 ) 保护
28、城乡生 态功能 营建城市边缘区 生态缓冲带 生态状况与用地类型密切相关 ,建立在自然 资源与景观开发 利用基础上的城乡结合部农业活 动有利于 保护城市周边自然生态系统 ,并进而对 维护整个城市与乡村生态具有积极作用 。 一方面 ,农业景观自身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 。 以绿色植物和水 体等为主的农业生产载体或产 品 可以涵养水 源 、 净化空气 ,保持水土 ,缓解现代城 市经济社 会活动造成的多种生态负面效应 ,对保 护自 然 环 境 和 人 类 身 心 健 康 极 具 益 处 。 另 一 方 面 ,保留适度的农业用地及其农业经济活动 ,可以 在城市与乡村地 域之间营造一个有效的生态缓冲 带 ,约
29、束城 市 边 界 的 无 限 扩 张 , 防 止 城 市 过 度 蔓 延 ,促进城市精明增长 ,并防止城市发展过度侵蚀 乡村地域系统 ,避免形成 “ 似城似乡 、 非城非乡 ” 的 普遍性景观怪象 。 ( 二 ) 加强城乡联 系功能 加快产业融合与 保障消费需求 城 乡结合部农业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城市 ,随 着经济社 会的发展 ,城市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要求 不仅仅是 普通的产品 ,更注重农产品的生态环保 价值 、 食品安全贡献 ,以及精细与多元化的加工手 段 ;对农业的消费需求也不仅限于农产品购买 ,还 包括观光 、 体验 、 求知 、 休闲娱乐等服务性产品的 购买 。 即使农业生 产是城乡结合部
30、地区最主要的 土地 利 用 方 式 , 但 它 依 然 是 附 近 城 市 的 放 松 空 间 54 。 城市地区的参观者会用一种非正 式的方式 55 66 他们很看重城乡 结合部农业所具有的休闲娱乐价 值 。 因此 城 乡 结 合 部 农 业 可 以 是 高 端 农 产 品 生 产 、 多元化深加工与现代服务的集合 。 城乡结合部农业因临近城区 ,在发展过程中 便于从发达 的城市二 、 三产业得到资金 、 设备 、 技 术 、 信息 、 人才和市场等方面强有力的支撑 ,有效 融入现代 城市产业体系 ,也便于将农业相关经济 活动 ,如 农 业 会 展 、 农 业 科 技 、 农 业 教 育 、
31、 农 业 文 化 、 农业旅游与农业物流等与城市现代二 、 三产业 有机结合起来 ,并通过这些建立起城乡之间 、 农业 和非农产 业之间的交流与联系 ,促进城乡融合与 区域一体化发展 。 在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基础上 促进城镇化对乡村地区的辐射与带动 。 (三 ) 提升城乡 发展功能 促进新增城镇化 人口就业与发展 特殊的区位与 功能决定了城乡结合部农业区 别于传统 的乡村农业 。 城乡结合部农业高端 、 精 细 、 产品多元化 、 产业链长 ,与非农产业的融合更 深入 、 更广泛 ,能创造的就业岗位自然也比大宗农 业生产更多 。 城乡 结合部地区由于处于城镇化的 前沿 ,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失
32、地农民 ,外部涌入 的乡村农业转移 人口也主要分布在城乡结合部地 区 。 而无论是被征 地的城郊农民还是乡村农业转 移人口都 具有丰富的农业 生产经验 ,对农业相关 部门的就业适应 性更强 。 据作者之前对城乡结合 部的深入调查 ,因缺乏就业竞争力 ,城乡结合部地 区存在着非常严 重的本地失地转居人员和外来人 口的非正规就业问 题 ,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经济 、 社 会与环境问题 。 城乡结合部农业及其衍生的相关 产业部门对于我国 现阶段安置无资金 、 无技能 、 无 就业出路的传统农业转移人口具有重要的意义 。 (四 ) 协调城乡 关系功能 互相利用优势资 源与保护文化景观 城乡 结 合 部 地
33、 区 是 城 乡 要 素 融 合 的 重 要 阵 地 ,但也存在着激烈的城乡冲突与矛盾 。 除 了城 市扩张带 来的农用地减少与破坏 ,农业经济被非 农经济所 替代外 ,农业发展质量上也会因城市三 废排放等受到生 态污染及其他问题而出现显著下 降 。 而事实 上 ,城乡结合部农业可以利用邻近城 城镇化与区域发展 城乡结合部农业地域功能研究 图 2 城乡结合部农业地域功能体系 市的区位优势 ,充分利用城乡资源优势 ,促进城乡 关系协调发展 。 例如 ,城市厨余垃圾回收利用 、 人 口粪便资 源开发等对农业经济生态的影响 ,一方 面有利于 提高城乡结合部农业生产效率 ,改善农 产品品质 ,另一方面
34、 ,又有助于解决城市生活废弃 物处 理的巨大难题 56 。 而且农业是与当 地自然生 态环境结 合最紧密的人类经济开发活动之一 ,区 域特色显 著 ,城乡结合部农业的适当保留与发展 有利于保 护并延伸 区域特色文化与景观 ,减少因 城市侵蚀对乡村文化 与景观的破坏 ,真正实现 “ 记 得住乡愁 ” 的城镇化 。 四 、 城乡 结合部农业地域功能实现途径 创新生产经营模式 相对于乡村地区 ,城乡结合部农业用地的资 源稀缺 性 更 加 显 著 、 价 值 更 高 、 担 负 的 职 能 也 更 多 。 城乡结 合部农业地域功能是多元的 ,但是各 项功能之间并非单 纯并列关系 ,而是相互协调 、 共
35、 同促 进 。 因此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应注重各项功 能的匹配 与协调 ,以便于最大程度地实现城乡结 合部农业地域功能 。 城乡结合部农业地域功能的最终实现 ,需要 创新 生产经营模式 。 综合循环农业 、 生态农业 、 观 光农业 、 科技农业 、 文化农业 、 会展农业等生产特 点 ,建立一种具有更高层次 、 更丰富内涵的新型城 郊农业生产模式 ( 图 3) 。 城乡结合部农业生产的 对象是高端 、 精细 、 营养 、 创新型农产品 ,消费者目 标群聚集为城市中 高收入阶层 ,并通过与休闲 、 旅 游 、 文化 、 教育 、 科技 、 会展 、 信息 、 物流配送 、 现代 制造等产业
36、深度 融合显著提升产品附加值 。 从而 使城乡结合部农 业超越于传统意义上单纯的食品 供给和生 态屏障价值 ,成为城乡和三次产业间有 机融合的重要纽 带和吸纳新增城镇化 人口就业的 重要载体 。 不仅有 利于避免与缓解目前普遍困扰 城市的城乡 结合部 “ 脏 、 乱 、 差 ” 问题 ,还有利于通 过产业链延伸和 新业态兴起拓展城市现代制造业 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空间 。 现代化 农业企业应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农户通过 不同的形式加入其中或者进行合作 ,具 有农业技能的乡 村转移人口和失地农民可以以新 型农业产业工人 等身份参与到城乡结合部农业的 发展之中 。 而且 ,对大多数城乡结合部农
37、业工作 者而言 ,他们的身份可以是兼职的 ,即农业并非其 唯一的工作领域 。 五 、 城乡结合部农业地域功能实现程度初步 分析 改革 开放以来 ,中国进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 有的快速城镇化进程 ,仅用 22 年 (1981 - 2003 年 ) 就将 城镇化率从 20% 提高到 40% ,而英国完成这 一过程用 了 120 年 ,法国 100 年 ,德国 80 年 ,美国 40 年 57 。 如此 快速的城镇化主要是建立在城市 空间扩张 基础之上 。 1978 - 2011 年 ,上海 、 北京 、 广州 、 天津 、 南京 、 杭州 、 重庆 、 西安等特大城市建 成区 面 积 分 别 扩 大
38、 了 8 0、 6 5、 14 5、 7 8、 8 1、 15 3、 17 8 和 4 1 倍 58 ,2001 - 2010 年 ,地级以上 67 合部 地区的环保治理 、 宣传与保护等 。 但是 ,城 中国软科学 2016 年第 6 期 图 3 基于城乡结合部农业地域功能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大中城 市 建 成 区 面 积 平 均 增 长 85% - 90% 59 。 在此背景 下 ,我国中等规模以上城市普遍出现城 乡结合部 农用地被改变用途 ,农业发展遭受重创 的现象 。 而规模较大城市由于要素高度集聚 ,城 市空间扩 张更为迅速 ,更突出反映了城乡结合部 农业 发 展 中 的 问 题 及
39、 演 化 趋 势 。 本 文 将 选 择 北 京 、 长沙 、 成都等大型城市的相关数据对城乡结合 部农业地域功能实现程度加以分析 。 ( 一 ) 生态约束与保护功能实现程度 近年 ,在日趋严峻的生态形势下 ,城市绿化建 设越来越 受到重视 ,而城乡结合部地区作为中心 城区的外 围屏障自然成为绿化建设的主要阵地 。 例如 ,北京在城乡结合部地区建设两道绿化隔离 带 ,林木覆盖率呈上升趋势 。 此外 ,针对城乡结合 部地区的生态治 理与环境建设也发挥了一定的生 态约束与保护功 能 。 如成都城乡结合部的机投桥 街道成立环保科 、 配备环保专职人员和环保设备 , 并推行多 层次立体化环保网络化管理
40、 ,以加强结 60 68 乡结合部 绿化与环保 政策实施难度很大 ,收效远 不及预期 。 北京规划 2004 年之前建成的第一条绿 化隔离带至 2007 年底共 实施绿地约 110 4km2 ,仅 占规划绿 地的 66% 。 而且 ,尽管城市绿化建设使 林地总面 积有所增加 ,但原有天然次生林或成熟 人工林的大幅减少所导致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61 。 另外 ,在城乡结合部居住用地 、 建设用地和工 矿用地增长迅猛 ,农用地严重萎缩背景下 ,农业本 应发挥的生态约 束与保护功能难以实现 。 如长沙 城乡结 合部东岸乡多数村子农 业 用 地 仅 10% 左 右 ,有些村子甚至已几乎没有耕地 62 。
41、 而纽约 、 伦 敦 、 巴黎 、 东京等世界城市不仅在工业发展 、 城市 扩张对土 地需求巨大的背景下 ,仍保留着广阔的 农业空间 ,而且在强化生态管理和多功能开发的 过程中 ,非常强调农业的生产功能并不断创新农 业生产形式 。 如巴黎 11963 平方公里的都市近郊 和远郊土地 ,农业用地依 然占 50% ,而且在农业用 地中 ,各类农 作物用地占 97% ,草地 、 果园和花卉 用地占 3% 63 。 超 3000 万元 ,解决近万个农民 就业安置 。 但在 56% 。 城乡结合部农业及其相关产 业的发展未 ( 二 ) 就业拉动与满足消费需求功能实现程度 首先 ,城乡结合部农产品供给能力
42、普遍下降 。 例如 ,目前国内大城市蔬 菜自给率不足 30% ,北京 本地蔬菜的供给率约 20% ,最低时仅 10% ,而早期 在规划部 门确定的城乡结合部地带 ,蔬菜基地生 产的本地市场供应率曾达 30% - 40% 64 。 其次 ,城乡结合部农业休闲 、 娱乐功能与需求 匹配 程 度 有 待 提 高 。 有 些 城 市 的 城 乡 结 合 部 地 区 ,如成都三圣 “ 五朵金花 ” 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取 得了显著 成绩 ,不仅满足本地城镇居民的休闲娱 乐需要 ,还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发展成国 家 4A 级风景名胜区 ,显著提升了成都市旅游总体实力 , 并拉动本地区经 济快速发展 。 近
43、年年均接待游客 900 万人次左 右 ,年产值达 1 8 亿元 ,村集体收入 65 其他更多城市 ,城乡结合部观光 、 休闲农业功能随 着城市 化 进 程 的 推 进 出 现 减 弱 。 如 北 京 2008 - 2014 年城乡结合部农业观 光园累计减少 62 个 ,高 峰期从业人员数量 波动减少 ,农业观光 、 休闲接待 能力持续 下降 。 与此同时 ,城镇居民到城市边缘 区进行 农 业 观 光 与 休 闲 消 费 的 需 求 却 在 急 剧 上 升 。 调查显示 ,95% 的市民希望到郊区旅游 、 观光 和度假 ,近 1 / 3 市民愿意将双休日用于郊区旅游 , 休闲农业 已成为城市居民
44、常规化 、 周期性调节生 活方式的重要选择之一 66 。 再者 ,城乡结合部农业就业拉动能力显著不 足 。 伴随着 农业用地的减少 ,城乡结合部农业从 业人员数 量大幅减少 ,除了部分年轻人转向非农 产业就业 外 ,许多失地农民实际陷入隐形失业状 态 。 此外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大量乡村转移人口 进入城市 ,其中多数落脚城乡结合部地区 。 据作 者在北京 海淀区城乡结合部的实地调研 ,本地失 地农民中 ,超过 50% 的人员 没有就业 ,以房租为主 要收入 ,外来 人口中非正规就业比重高达 35% - 67 能成 为 安 置 新 增 城 镇 化 人 口 就 业 的 有 效 途 径 之一 。 (
45、 三 ) 产业融合与经济联系功能实现程度 截至目前 ,多数城乡结合部在升级改造过程 城镇化与区域发展 城乡结合部农业地域功能研究 中 ,农业被挤压在很小的空间 ,大量农村资源遭到 破 坏和浪费 ,城乡产业融合十分有限 ,与城市消费 和现代产业关系 密切的农业部门未能得到很好的 发展 。 如近 十年来 ,北京城乡结合部农林牧渔服 务业产值 占总产值的比重仅为 2% 左右 。 观光农 业 、 民俗旅游等与休闲农业相关的经济活动普遍 存在 产品单一 、 经营趋同 、 附加值低等问题 ,2014 年人均消费仅为 167 7 元 ,不及同期全国休闲农业 与乡村旅游人均消费水平的 1 / 2。 值得肯定的是 ,近来有些地区开始注重这方 面的探索 。 如地处 北京东北五环的崔各庄乡未来 几年将 落地三大项目 乡邻小镇样板 、 创新创 业孵化基地 、 世界级农业公园 ,打造城乡融合 、 生 态发展 、 智 慧 城 镇 的 典 范 , 使 世 界 上 顶 尖 农 业 科 技 、 农业成果 、 农业创意汇聚至此 ,并导入生态环 保产业 、 旅游服务产业 、 文化教育产业 、 健康养生 产业和生 态农业产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