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历史教案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七年级历史教案精选.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七年级历史教案初中七年级历史教案1 教学目标 武王伐纣的经过、性质;西周的分封制、等级制的内容及作用;西周的农业和手工业的状况;国人_,共和行政,西周的灭亡,东周的建立。 通过学习武王伐纣这一斗争的缘由和经过,让学生分析这场斗争的性质,从而培育学生视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实力。 老师引导学生对武王伐纣缘由、经过、性质的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理论。同时使学生了解历史朝代的演化和更迭;通过对西周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学习,使学生真正相识到西周奴隶制经济发展之所以快速发展,是成千上万的奴隶的辛勤劳动所换来的。从而树立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主子这一正确的史观。 教学建议 学问分析 商朝最终
2、的商纣王倒行逆施,引起人民的反对,周武王起兵伐纣,建立周朝。从今我国进入了奴隶社会的旺盛时期。 教法建议 难点突破: 指导学生阅读等级制度并且用图示法将其内容描绘出来,教会学生通过简洁图表概括理解困难内容的方法. 重点突破: 指导学生回答“为什么武王伐纣是正义之举”?教会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来分析问题。 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通过西周建立和商朝、西周灭亡缘由的分析,使学生相识朝代更迭并能将其放置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去考察,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和揭示朝代变迁的缘由。 武王伐纣 武王伐纣是重点。因为正是通过这场斗争建立了新的王朝周朝。讲清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商的灭亡和周的建立;西周的分封制和等级制是另一个
3、重点。因为这种制度正是西周奴隶制进一步发展在政治上的表现。而且这种制度对于后世影响很大。 分封制 分封制是本课难点。分封的缘由,诸侯国的建立以及同周天子的关系相对困难,而且学生接触较少,不易理解。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 武王伐纣;西周的分封制和等级制 教学难点 : 分封制 教法设计: 因为本课相关资料较多,可让学生事先预习,以学生探讨分析为主,老师引导为辅。 课堂教学设计: 一、武王伐纣 1、纣王的_ 建议老师让学生回忆夏桀的_,使学生理解凡是违反历史发展潮流、违反人民意志实施_的统治者最终都会遭到人民的反对的。 2、 周国的强盛 让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周国强大的缘由,从而使学生明白周的发展
4、、强大是周人经过艰苦奋斗,和特殊是重视人才的而得来的。 3、 武王伐纣 老师让学生阅读有关武王伐纣的故事,同时引导学生捕获故事中一些有效信息,让学生依据以前学过的商汤灭夏桀的缘由,用比较的方法,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周胜商败的缘由?然后老师组织学生探讨:为什么武王伐纣是一次正义的斗争? :(商纣王的_,使商朝统治已成为历史发展的绊脚石,失去了民心,引起人民的不断抗拒和阵前倒戈。周武王顺应民心,联合西方和南方部落,共同伐纣,解除了商纣对奴隶和平民的残暴统治,有利于历史的进步。是否顺应民心,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斗争的重要标准。) 一、 西周政治、经济的发展 1、周的建立
5、 时间、建立者(区分周文王、周武王)、都城。建议老师给学生讲解西周的并不是当时的名称,而是历史学家为了探讨加以说明,为以后如西汉、东汉等名词的讲解打下基础。 2、 分封制和等级制 让学生带着周朝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分封了哪些人作诸侯?它们与周天子之间的关系如何?分封制的效果如何?等问题阅读教材并加以探讨:学生能够回答出: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和巩固奴隶主的政权。周朝对建国功臣、亲属和先世的后代等进行分封。诸侯与周天子的关系是:周天子是的统治者,诸侯是天子的臣属,必需听从周天子的吩咐,定期朝见天子,并向天子纳贡,带兵随天子作战(即听王令,纳王贡,随王征,见王面)。其效果是:西周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
6、疆域广阔的奴隶制国家。 3、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手工业的发展 结合夏商农业和手工业状况,请同学比较并概述一下西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有什么特点。在学习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后,老师应结合教材指出西周奴隶制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广阔奴隶和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基础之上;是建立在对奴隶的压迫和剥削之上的。(介绍诗经中硕鼠、伐檀) 二、 国人_和西周灭亡 1. 国人_ 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周厉王的_并说明国人、防民之口甚于防?等名词后,可让学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角色表演。在介绍完共和行政后,师生一起探讨国人_对西周的影响。 2. 西周灭亡 让学生讲解并描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3. 东
7、周建立 时间、建立者、都城。建议老师结合西周、东周详细名称和地理位置,再次向学生讲解西周的并不是当时的名称,而是历史学家为了探讨加以说明,为以后如西汉、东汉等名词的讲解打下基础。 初中七年级历史教案2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知道元谋人的生存年头、发觉地点和发觉的历史意义。 (2)知道北京人的生存年头、发觉地点、体质特征、发觉的意义以及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 (3)知道化石是探讨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和了解我国境内其他古人类遗址。 2.过程与方法 (1)识读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等图,驾驭识图的基本方法,培育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实力。 (2)思索“化石是怎么
8、形成的?对于我们探讨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培育查阅历史资料分析历史问题的实力。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相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历史爱好,培育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北京人。 难点:理解北京人生产、生活状况。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三块内容,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北京人的发觉、北京人的特征。第一部分内容与其次、三部分内容是包含关系,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包括了北京人;其次和第三部分递进关系,先介绍北京人的发觉,再阐述北京人的特征和发觉北京人的意义。 我国目前已发觉旧石器古人类遗迹三四百处,遍布全国大多数省市。
9、事实证明,我国是世界上发觉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左右。我国早期人类遗址中最的就是北京人遗址。北京人的发觉内容丰富,大量的遗骨、石器和用火遗迹,证明远古确有直立人存在,为“从猿到人”的宏大学说供应了有力证据。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识图分析法、探讨归纳法、联系对比法。 教学打算1 老师: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图片等。 学生:自学教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s老师活动E学生活动6设计意图b 导入新课H展示女娲抟土造人、亚当与上帝、古猿人的图片,问题: 1.人类是怎么产生的? 2.我
10、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谁?x依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回答问题。r通过设问,引发学生思索,激发求知欲,熬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实力。 探究新知 (授新课)g1.我国最早的人类g 展示元谋人复原图元谋人运用石器图元谋人劳动复原图”,提出问题。 (1)元谋人生活在哪里? (2)元谋人的体质有哪些特征? (3)元谋人懂得哪些技术? (4)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分是什么? 视察并抢答: (1)云南元谋县。 (2)牙齿硕大、粗大,唇面比较平坦,舌面的模式特别困难。 (3)制造工具和运用火。 (4)会不会制造工具。 培育学生从史料中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实力。 2.北京人 (1)北京人的发觉 活动与探究 假如你是导游,你将如何
11、向游客介绍北京人的发觉? 动脑筋 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探讨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展示化石的图片) (2)北京人的特征 展示北京人复原头像北京人运用的石器图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分组并让学生探讨回答问题: 同学们相互视察一下,你们和北京人头部复原像有什么不同? 展示北京人运用的石器图,提出问题:北京人制造的石器有什么用途? 依据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讲解并描述北京人劳动的情景。 探讨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缘由。 火与人类生活亲密相关,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火对北京人生活有什么作用? 北京人的发觉有什么历史意义? 3.动动手:今日我们学习元谋人、北京人的基础学问,现在我们把元谋人、北京
12、人的生活地方、生活的年头标识在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播放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的动画。 初中七年级历史教案3 学问与实力 驾驭教材中出现的基本人物、事务、时间;相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实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实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育; 3、口头表达实力的熬炼。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缘由。 重点两汉经营西域 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建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以探讨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授课过程 一、复习
13、、提问上节内容 二、导入新课:今日我们一块学习第17课两汉经营西域和丝绸之路 三、讲授新课: (1)张骞出访西域: 1、西汉时期,人们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新疆地区和更西的地方,称为西域。 2、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出访西域。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心政府的起先。 (2)丝绸之路: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 (3)班超经营西域: 1、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访西域。 2、班超派甘英出访大秦; 3、166年,大秦的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干脆友好往来的起先。 四
14、、小结。展示课件学问点汇萃 五、作业 附:板书设计 一、张骞出访西域: 1、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称为西域。 2、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张骞出访西域。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心政府的起先。 二、丝绸之路: 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 三、班超经营西域: 1、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访西域。 2、班超派甘英出访大秦; 3、166年,大秦的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干脆友好往来的起先。 初中七年级历史教案4 远古的传闻 学问与实力目标 了解远古传闻时代中华文明起源: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
15、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育感知历史的形象思维实力;全面、系统地思索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线索的实力。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激发爱国之情,增加民族意识。 了解黄帝“人文初祖”是全课的重点。 正确相识尧舜禹的“禅让”的含义是难点。 老师讲解与学生分析探讨相结合。 以江丙坤郁慕明清明祭拜黄帝陵冢的视频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黄帝是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清明节会有那么多人祭拜黄帝陵呢?今日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3课,远古的传闻 1、读课文结合课件图片了解本文内容。 2、小组探讨华夏族的由来,人文初祖,禅让制等学问。
16、 (一)炎黄战蚩尤 结合课文内容及课件图画归纳出华夏族,炎黄子孙名称的由来,知道涿鹿之战。明确黄帝所进行的斗争打破了氏族之间狭隘的界限,促进了相互间的沟通和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而被尊为华夏族的祖先。 (二)黄帝-人文初祖 结合课文内容及课件图画知道黄帝对于人类的贡献。明白他被人们称为人文初祖的缘由。 (三)尧舜禹的“禅让” 了解什么是禅让以及禅让的本质,尧舜禹的事迹。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及夏王朝的建立等有关学问。 1、你对神话(即黄帝时期有关独创的各种神话传闻)有什么看法?认为哪些是可信的?哪些带有神话色调?怎样看才更为科学? 2、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是从什么时候算起?后世为什么称黄
17、帝为人文初祖? 3、你还听过哪些有关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闻?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首领? 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沟通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相识。 初中七年级历史教案5 原始农耕生活 学问与实力目标: 1、了解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状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2、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相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初步培育自己视察历史文物图,找寻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学问,初步分析、说明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洁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实力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创
18、建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才智与淳朴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进而促发或增加我们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敬重之情。 重点:我国早期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状况 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 老师讲解与学生分析探讨相结合 师:同学们,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假如仅靠在野外采集、捕获食物为生,会有哪些不便之处? 学生回答明确:受季节改变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足够、不稳定,须要常常迁徙。 那么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你了解我国古代那些关于农耕的传闻,谈一谈。 学生回答:伏羲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神农氏:教民播种
19、,尝遍百草。 师:今日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一)河姆渡原始农耕 结合课文内容及图画归纳出河姆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状况 学生探讨归纳知道以下学问 河姆渡原始农耕 1、地点: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 2、时间:距今约7千年 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耒耜 4、农耕作物:水稻 5、定居生活:干栏式房屋 6、原始饲养业:家畜(猪) 7、原始手工业:陶器、简洁的玉器、原始乐器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结合课文内容及图画归纳出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状况学生探讨归纳知道以下学问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地点:黄河流域陕西西安 2、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 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耒耜、石刀、渔叉等 4、农耕作物:粟 5、定居生活:半地穴式房子 6、原始饲养业:猪、狗 7、原始手工业:陶器、纺线、织布、制衣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学生探讨归纳了解以下学问 大汶口出现贫富分化,进入父系氏族公社阶段。 1、人类走出洞窟盖房定居有什么重大意义? 2、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立干栏式房屋呢? 3、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呢? 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沟通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相识。 同学们,大家通过今日的学习,了解到我国原始的农耕生活的相关内容,我们一起 列表比较总结一下本文所学内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