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元节的来历和传说_下元节是怎么来的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元节的来历和传说_下元节是怎么来的最新.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下元节的来历和传说_下元节是怎么来的一、下元节的来历和传闻 农历十月十五,是古老的“下元节”。此时,正值农村收获季节,武进一带几乎家家户户用新谷磨糯米粉做小团子,包素菜馅心,蒸熟后在大门外“斋天”。又,旧时俗谚云:“十月半,牵砻团子斋三官”。 原来道教谓是日是“三官”(天官、地官、水官)生日,道教徒家门外均竖天杆,杆上挂黄旗,旗上写着“天地水府”、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消灾降福”等字样;晚上,杆顶挂三盏天灯,做团子需三官。民国以后,此俗渐废,惟民间将祭亡、烧库等仪式提前在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时实行。农历十月十五,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 下元节的来历与
2、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 “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水官依据考察,录奏天廷,为人解厄。中华风俗志也有记载:“十月望为下元节,俗传水宫解厄之辰,亦有持斋诵经者。”这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缓死刑执行日期的规定。宋吴自牧梦粱录:“(十月)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宫观士庶,设斋建醮,或解厄,或荐亡。”又河北宣化县新志:“俗传水官解厄之辰,人亦有持斋者。”此外,在民间,下元节这一日
3、,还有民间工匠祭炉神的习俗,炉神就是太上老君,也许源于道教用炉炼丹。 返回书目>>> 二、下元节的习俗 1、焚“金银包”等祭拜祖先亡灵的活动:民间折红绿纸为仙衣,折锡箔为银锭,装入白纸糊的袋中,正面写“谨言冥宝一封、彩衣一身上献某某受纳”,下书“子孙某某百拜”,背面写“某年、某月、某日谨封”,俗称“金银包”,叩拜后焚化。除此以外,还有其它常见的祭拜祖先活动。 2、道教特地场所的有关活动:这一天,道观做道场,为民众解厄除困,民众前往道观观祭,并在道观中拜祭下元水官和祖先。 3、祭禹:水官大帝禹的诞辰日,各地禹庙等大禹纪念场所常有祭祀活动。 4、做糍粑等食俗:这一天,人们在家中做
4、糍粑并赠送亲友,蒸麻腐包子等。 5、家中拜祭下元水官:每逢下元节来临,水官下降凡间巡查人间善恶,为人们解除灾难。家家户户张灯三夜,在正厅上挂著一对提灯,并在灯下供奉鱼肉水果等。 6、“水色”等户外活动:水,和“水官”有关,色,色调丰富。一般是扎彩船,在河中巡游。水色由此得名。 返回书目>>> 三、下元节吃什么 一、“五谷主偶像”米果 农历十月十五为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也是五谷主的生日,俗称“五谷主生”(也称“五谷母生”)。潮汕地区祭祀五谷主,要蒸制“五谷主偶像”和一些象征农具、五谷的“尖担”、“粟穗”等食品。 “五谷主偶像”是用米粉加开水搓捏,做成像古代人那样头盘发髻,有眉目
5、嘴鼻和耳朵,身缀以豆、麦的人形态,除了个别做技艺较高,有包以少量的馅料外,一般是没有包馅料的。 “尖担”状的米果也是用米粉加开水揉搓成皮的,不过要将皮捏成圆饼形,且要包上适量的馅料,再将圆饼形的?皮对折成为半圆形,并在其边缘抹上水,用手指将半圆的边缘捏紧,使其粘贴后,才可在中间处捏下去,捏成像“尖担”一样的形态。 “粟穗”状既可用米粉加开水,并配以煮八成熟的黄豆,或花生米、乌豆及盐等佐料,搓捏成柔块,再做成谷穗状;也可用?皮料干脆搓捏成像谷穗般的形态,再在其上面缀以煮熟的上述豆类。这些与其它年节所做的不同,均不用印模,而是用手捏制而成。 二、芋子包 客家芋子包是永定的地方特色小吃,外表呈纺锤形,由芋子或马铃薯作为主料,馅料相当丰富。馅料是芋子包最关键的因素,把香菇、鱿鱼、葱花等放入锅里油炸,待香味四溢时舀起来,倒入切碎的菜料。菜料据主子饮食爱好不同而不同,较适合作馅料的有牛肉、猪肉、冬笋、莴笋、芹菜、蒜叶、大白菜等。菜料必需剁得碎碎的,炒熟之后倒入木薯粉调成的水。最终再把舀起来的鱿鱼等香料与菜料搅拌在一起,香喷喷的馅料做成了。 返回书目>>> 下元节的来历和传闻_下元节是怎么来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