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案例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案例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案例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案1 时间的换算及计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相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会进行一些简洁的时间计算。 3、养成遵守和疼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时间单位的简洁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具打算: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嬉戏引入: 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老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2、“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老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2时=()分 (1)老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 (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馈 a、60+60=120分 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 (4)老师小结。 2、完成第4页“做一做”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老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方法(一
3、):时、分、秒是从大到小的单位,像百位、十位、个位一样; 方法(二):时、分、秒中从小单位向相邻大单位换算,即秒向分换算,分向时换算是满六十进一,进位原理与个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进位类似。 60秒=1分(10个1=1个10) 60分=1时(10个10=1个100) 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3、教学例2。 (1)老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细致视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别家,7时45分到校。 (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探讨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45-30=15,是15分钟。 4、小结 5、请一
4、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5页“做一做”。 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 (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 3、竞赛:老师口头报时刻,如: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老师赐予嘉奖。 四、全课总结,回来评价: 老师: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起先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珍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
5、,多学一点本事,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熟知的、感爱好的计算,用家到学生经过的时间来组织教学。一方面老师要信任学生,赐予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阅历得出计算的时间和方法。另一方面老师也要细致引导,通过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总结和实际应用巩固所学。通过不断地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实力。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 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驾驭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育学生类推迁移的实力和口算的实力, 3、使学生经验整
6、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培育学生养成仔细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5、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育学生主动思索的习惯 教学重点: 驾驭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育学生养成仔细思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具打算: 图片、题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你们想知道一些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吗?(出示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 2、你还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吗?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 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 1)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怎样列式?如何计算? 小组沟通探讨。小组
7、汇报 问:30小时行多少千米? 练一练:184=243=252=146= 2)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怎么列式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在小组内沟通一下。组织学生汇报沟通。 比较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 练习:1305=2380=1506=713=4602= 口算乘法的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总结口算方法;一位数与几百几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乘积的后面添上一个0。 板书课题:口算乘法 三、巩固新知 1、练习六第1题。将得数写在树叶旁边。 2、练习六第1题和第2题。应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六第4题和第5题口算练习(略) 四、总结:今日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第48
8、页6-9。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第70页“毫米的相识”,练一练,练习十五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相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实际长度的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 2、使学生能用毫米作单位量物体或线段的长度,以及用毫米作单位画线段。 教学重、难点:用综合法思路分析应用题。 教学具打算:每人打算直尺一把或三角板一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复习学过的长度单位 提问:我们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让学生口答。 2、提问: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1米=()分米 1分米=()厘米 1米=()厘米 下面请同学们用尺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是多少? 学生动手得出结论(不足1
9、厘米) 3、引入新课 我们要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一个新的比厘米还要小的长度单位,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毫米。 (板书课题:毫米的相识) 二、教学新课 1、指出直尺上的厘米刻度 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到1厘米的刻度线,并且用拇指和食指示范出1厘米的长度。 2、相识毫米 (1)提问:在这1厘米中间还有没有刻度线?它们之间的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是多少呢? 学生回答(1毫米) (2)请同学们再看一看,直尺上表示的1毫米有多长? 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的长度是多少。 用手指比划一下,1毫米有多长。 3、相识1厘米=10毫米 (1)1厘米是这么长,1毫米是这么长,(老师比划),你们
10、知道1厘米和1毫米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 我们借助直尺来看一看。 1厘米是几毫米?我们只要数一数1厘米里面有几小格,那么它就等于几毫米。 请同学们拿着铅笔,用铅笔尖指着尺上的小格数一数,看看1厘米等于几毫米。 (学生数,然后回答) (老师领读一遍) 老师板书:1厘米=10毫米 总结:到现在为止我们相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知道了毫米是比厘米还要小的长度单位,1厘米=10毫米。 4、教学例1 (1)教学例1 a、请同学们拿出一根自动铅笔的笔芯,平放在课桌上。 b、要求大家用尺量一量这根笔芯的长是多少毫米,然后告知老师。 (要求把0刻度线对准笔芯左端,看右端对准多少毫米的刻度。老师巡察辅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 三年级 数学教案 例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