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实习报告600字5篇汇总.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600字5篇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地质实习报告600字5篇汇总.docx(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工程地质实习报告600字5篇工程地质实习报告600字一 一、实习的目的与任务 目的:为更好巩固课堂所学理论学问,得到第一手野外资料,将理论学问与实际相结合,以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培育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系统地了解秦皇岛柳江盆地的地质地貌概况,学会野外实习所必需驾驭的基本要领和考察方法,驾驭必需的野外工作技能。主要任务有: 1、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的识别 2、河流阶地、海岸地貌等的识别 3、野外地貌素描的练习 4、学会野外实习报告的编写 二、实习区地理概况 实习基地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镇上庄坨村,位于秦皇岛市北部,其中心距秦皇岛市区28km,地理纬度1193445e-1
2、193650e,40745n-40950n,位于燕山山脉东段。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管辖。 俯视秦皇岛地区,表现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由山地、丘陵、平原、滨浅海四个地带组成,总体上属于丘陵区。但其北部和西北部的局部为低山区,低山区以东、以南为丘陵地区,山体海拔高度在500m以下,并且多孤山,少线性山脊。柳江盆地地处燕山山脉东段,为南北延长的低山丘陵区。北、东、南三面为燕山期花岗岩构成的陡峻山岭所包围,东南面多为丘陵。峰为西北部的老君顶,海拔493、7米,最低处为东南部石河河谷内的南刁部落村,海拔70米左右。盆地中西部火山岩分布区山高坡陡,多在海拔400米以上,东部山丘的
3、海拔高度一般为160300米。总的地貌特征与全区相同,亦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 整体构造为一复向斜,东翼宽浅,西翼较陡。断层有正断层、逆断层、平推断层。可依据统一岩层的高度比较来确定断层的类型。该地区的地貌类型有河流地貌、海岸地貌、构造地貌、岩溶地貌等。 整个柳江盆地是个不对称的复向斜,褶曲核部新,两翼老,为向斜,西翼东倾,动翼西倾;且西翼窄,东翼宽,即西翼倾角大,东翼倾角小,两翼不对称,且西翼上有多个小背斜。综上可得:柳江盆地是一个两翼不对称的复向斜。 实习区气候属暖温带,半潮湿,季风型大陆气候。最底气温-21、5摄氏度(1959、1、1),气温39、9摄氏度(1961、6、10),年平均气
4、温11、3摄氏度。暑期(6-9月)气温高于30摄氏度的天数仅为15天。年降水量在400-1000mm之间,多集中在7-8月份,可占全年降水量的70%,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季节。 该区工农业并重,农业主要种植玉米,小麦,高粱等。山坡多种果树,尤以桃树较多,盛产蜜桃。矿产以煤,耐火粘土为主。其中煤矿开采历史悠久,煤质为无烟煤,局部为劣质煤。柳江煤矿为区内工矿企业,年产60万吨。其次是北山发电厂,主要满意秦皇岛市工业和居民用电。此外,水泥厂,建材厂在盆地内星罗棋布。 盆地内起伏小,河流广布,地处山海关与秦皇岛之间,陆上交通便利,马路四通八达,另有铁路纵贯其间。 四、地貌营力 a)内营力 内营力是指主
5、要由地球内部的热能、化学能、重力能及地球旋转能等所产生的作用力。内力作用的主要形式,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及火山、地震等,内力作用不但能够变更地壳的物质成分、结构和构造,同时还能够变更地表的起伏,造成多种多样的地表形态。比如造山运动,板块运动等。 b)外营力 外营力是指主要由太阳能、重力能及生物活动产生的作用力。它们经常是经过水、冰、大气和生物等介质的运动推动地表物质发生位移,从而变更地表形态的。外力作用的主要形式,包括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岩溶作用、冰川作用、冻融作用、风力作用、波浪作用等。各种外力作用又都能够划分为剥蚀和积累两种基本形式。主要由剥蚀作用构成的地貌称剥蚀地貌,主要由积累作用构成
6、的地貌称积累地貌。剥蚀、积累与内力作用也有亲密的关系,在构造上升的地区一般构成剥蚀地貌,在构造下沉的地区则构成积累地貌。随着构造升降的改变,剥蚀地貌能够转化为积累地貌,积累地貌也能够转化为剥蚀地貌。 柳江盆地的地貌构成是在多种多样的地貌营力下构成的。本区地壳活动频繁,多次地壳抬升和下降,造成盆地内的多个沉积和沉积间断,以及四周火山及地震活动,造成柳江盆地地表较的凹凸起伏。柳江盆地在内力作用下构成大体轮廓,再在外力作用如风、水、太阳能、生物和人类活动等作用下渐渐演化成为此刻的地貌形态。经过风化、流水、岩溶、冻融、风力、波浪等作用,构成地表一系列地貌。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地表变得丰富多彩,千姿百态
7、。 任何一个地区的地貌,都不是单纯地由外力作用或单纯地由内力作用构成的。尽管在某个地区和某个时期,内外营力可能是不平衡的,但在地貌的发育过程中,两种营力总是彼此消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般认为,地球表面大的起伏主要是由内力作用所奠定的,外力主要是刻削这些大型起伏,造成更困难的形态,并最终趋于将地表夷平。很多地貌学家认为,就整个地球表面说来,内营力与外营力的地貌作用在数量上具有同等的意义。地貌营力的作用与地表组成物质(包括地质构造与岩石性质)也有亲密的关系。正由于此,现代地貌学的一个重要原理是:地貌是内营力与外营力共同作用于地表的结果。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600字二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我们
8、对工程地质与土力学有了深刻的相识与了解,驾驭了关于工程地质与土力学中的基本学问,可是书本上的学问与实际情景往往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为了更好点的相识地质现象,加深对其了解,我们08级土木工程专业在六月三号在刘传孝老师的带领下起先我们的地质实习。 一、地质实习的目的 1、学会对岩石的肉眼判别 2、了解馒头山沉积岩的每一层的岩石组成及其颜色、厚度等 3、学会地质罗盘的运用方法 4、用地质罗盘测量实地测量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 5、驾驭褶皱的基本学问和确定背斜、向斜的本领 6、现场相识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二、地质实习的过程 我们的实习分为两天(六月三、四号),六月三号实习地点
9、是长清张夏镇满寿山和灵岩寺,实习项目是满寿山的岩层构成和滑坡、断层现象,六月四号的实习地点是苏庄,实习项目是背斜构造和地质罗盘的实习,六月四号午时我们结束地质实习,回到学校。 三、实习的资料 1、相识满寿山的岩层 馒头山,海拔408米,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境内,当地老百姓习惯称此山为“馍馍山”、“满寿山”,或者高雅的称为曼寿山。2003年,馒头山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第三地质名山,当年又被列入省级地质自然遗迹爱护区。馒头组主要由紫红色、黄绿色等杂色页岩及泥质、白云质灰岩组成。底部不整合于泰山杂岩的肉红色片麻状花岗岩之上。下部灰岩中含磁石结核和条带,上部页岩中具微细水平层理,中部页岩包含三
10、叶虫化石中华莱德利基虫。厚度119米。 在起先实习前,刘老师将此次实习分为三组-馒头组(十层)、毛庄组(六层)、徐庄组(五层)。 一、馒头组 第一层是由页岩组成,厚约两米,岩层呈现黄绿色,局部呈现灰色,风化程度非常的严峻,裂隙发育大,我们在工程中应尽量避开 其次层是由石灰岩组成,该层岩石深化山体,厚约四米,岩石呈灰绿色,此处的裂隙极有可能发育成溶洞,所以工程中应留意勘探。 第三层是页岩,厚约八米,岩石呈现黄绿色,局部呈现褐色 第四层是由页岩组成,厚约十三米,颜色显紫色 第五层是由石灰岩组成,厚度约六米,颜色呈现土黄色,裂隙发育稍微,有利于工程实施, 第六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四米,颜色呈现黄绿
11、色。 第七层是由石灰岩组成,厚度约两米,颜色呈现绿色,空隙发育,石灰岩表面覆盖物为填充在裂隙中的杂质。 第八层为页岩,厚度约七米,颜色为紫红色风化程度比较大 第九层为石灰岩,厚度约两米,颜色为灰白色,纵向裂隙发育比较大,可是横向裂隙发育小,前度较高。 第十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五米,颜色呈鲜红色,由于该层位于山顶,所以此处岩石风化严峻。 二、徐庄组 由于徐庄组地势陡峭,我们不能接着前行,所以未能近距离视察徐庄组的岩层组成。 2、相识滑坡与断层 午时我们到达灵岩寺旁边,起先午时的实习,主要是相识滑坡,断层以及一块花岗岩。 首先老师将我们带到实习地点,指着远处的山体让我们找出断层的上盘,下盘,断层
12、线,断层面以及滑坡体,然后具体讲解了该处滑坡和短层,在山路的一边同学们边听边记,最终老师带我们去看了一块花岗頒岩,三号的实习结束, 3、相识苏庄断层 六月四号,我们起先了其次天实习,首先是一处断层,这处断层比昨日的更有价值与意义,因为该处断层断距小,我们能看的很清晰上盘,下盘等,并且该处断层低。加深了对断层的相识。 4、地质罗盘的实习及背斜的判定 地质罗盘仪是进行野外地质工作必不行少的一种工具。借助它能够定出方向,视察点的所在位置,测出任何一个视察面的空间位置(如岩层层面、褶皱轴面、断层面、节理面等构造面的空间位置),以及测定火成岩的各种构造要素,矿体的产状。 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
13、方向也就是岩层任一高度上水平线的延长方向。测量时将罗盘长边与层面紧贴,然后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的水泡居中,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之走向。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恒与岩层走向垂直。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或接物觇板指向倾斜方向,罗盘南端紧靠着层面并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读指北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的倾向。 背斜是褶皱的一种,为岩层向上拱起的拱形褶皱,经风化,剥蚀后露出地面的底层,分别向两侧成对称出现,老地层在中间,新地层在两侧,另外褶皱也包括向斜,其为岩层向下弯曲的槽型褶皱,经风化、剥蚀后,露出地面的地层分别向两侧成对称出现,新地层在中间,老地层在两侧。自然界的背
14、斜和向斜相互连接、相间排列,常是多个连续出现。正常情景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是褶皱的两种基本形式。 褶皱要素:褶皱要素是指褶皱的各个组成部分,主要有:核、翼、转折端、枢纽、轴迹、脊线和槽线、褶轴。 结束断层的实习,我们接着登山,起先褶曲的相识与实习,首先,老师将我们带到一个牙口让我们确定一下该处是向斜还是背斜,同学都说是向斜,老师说过一会就明白答案了,咱们渐渐的揭露它,然后我们在刘老师的指导下对地质罗盘进行了实习,同学们分组测量,我所测得岩石产状如下:走向NE35,倾向NE360,倾角45。 在结束了罗盘的实习,我们接着上行,在途中老师时常停下给我们讲解背斜与向斜的判定方法,我们从中明白背斜与
15、向斜不能简洁经过直观的感觉来确定,就像这个山他就是一个背斜构造,虽然在途中非常像向斜,当我们走到最终一个山头的时候,结果就出来了,这就是一个背斜构造,是由于地质运动的时候,两侧受力不均造成背斜的一翼陡峭,而另一翼缓,所直观看上去简单造成错误确定。 在看完了,这个背斜构造后,我们的实习全部结束,午时返校。 四、实习的结论 1、我们在实习过程中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学问,缩小了书本与实际的差距 2、学会了地质罗盘的运用,测得岩层产状, 3、驾驭了背斜与向斜的基本判定 4、对断层与滑坡等地质现象有了进一步相识,理论联系实际。 5、了解了馒头山的岩层构造,对沉积岩有了更深的相识。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60
16、0字三 一、实习目的: 本次实习是地质课程的野外相识实习,其目的旨在经过短期的野外实践是同学们对地质学探讨的主要资料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性的了解,巩固和驾驭地质科的基本资料和方法,初步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洁条件下的地址问题的本领,为以后的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主要目的有三: (1)相识各类地质现象,了解华北地台基本地层层序。 (2)了解各种内外力地质作用。 (3)初步驾驭一般的野外地质技能,从野外视察、记录、描述罗盘仪的运用。 此外,经过实习是同学们充分相识到地质实践对于地质学科的重要性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从而逐步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和勇于探究的科学求实精
17、神。 二、实习时间:2011年5月16日到2011年5月20日 三、实习地点:秦皇岛石门寨地质实习基地 四、人员组成: 五、实习路途:亮甲山潮水峪山羊寨石门寨上庄坨大石河小傍水崖村吴庄花场峪 六、实习简介: 1、实习区位置及交通 这次我们的实习区域在我国北方的不冻港所在的漂亮的海滨城市秦皇岛市及抚宁县、青龙县境内,南起北戴河海滨秦皇岛,北至花场峪、义院口,东起山海关,张崖子,西至瓦家山等地,总面积约为120k。秦皇岛市石门寨北方地质实习基地位于秦皇岛市北28km。该区自然地理位于燕山山脉东段,南临华北平原和渤海湾,行政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乡管辖。 实习区交通非常便利,(北)京沈(阳)铁
18、路贯穿实习区南部,并有地方铁路秦(皇岛)青(龙)线,能通往山区。马路以秦皇岛市为中心,四通八达,客运可通省内的青龙、承德、平泉、滦县、迁安、抚宁、兴隆、昌黎、卢龙等地,省外可达辽宁绥中、建昌、咯左、凌源朝阳和天津等地。海运目前尚无客运,但新建的油港及煤港货运从秦皇岛港可同我国沿海各纲和世界各地。 2、实习区地形 实习区南邻渤海,北依燕山、东接辽宁绥中、西与昌黎接壤,地处燕山山脉东段,北、东、西三面群山怀抱,山脉接近南北走向延长,地势由北向南渐低,属冀东北的中底山区和低山区,点为石湖山,海拔926米,最低点南部沿海地区,海拔仅0、8-5米。 3、实习区气候 实习区属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
19、为10、1,一月份平均气温为-5,七月份平均气温为24、5,年平均降水量769mm,多集中在7-8月份,达全年降水量70%左右。全年无霜期179天。实习区因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比较潮湿温柔,海滨地带夏季凉快宜人,古为避暑胜地。 4、实习区水文情景: 实习区主要河流有大石河、汤河、北戴河,除大石河发源于青龙县牛心山区以外,其他均源于抚宁县北部山区,各河均为独流水域,河源短、流急,流量随季节改变教大,平均水深0、5米左右,洪期水深可达2-3米。 燕山塞湖位于山海关城西北6km山口处,在燕山脚下,是一个人工湖,于1994年建成,蓄水量为7000万立方米。 5、实习区的经济情景。 实习区工业非常发达,
20、以秦皇岛为中心,有造船、机械、建材、煤炭、纺织、食品加工等,山海关桥梁工厂,秦皇岛耀华玻璃场在全国享有盛名。实习区农业,主要是北方干旱的农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高粱、谷子、红薯等为主。山区盛产水果和药材。实习区沿海产鱼、虾、蟹等,是我国北方主要水产基地之一。 6、实习去地形简介 本实习区出露地层属华北地台型(包括前古生界及古生界)。除较一般缺失中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下中三叠统、白垩系、第三系外,就华北型地层而言,该区地层出露较全,化石较丰富,各单位地层划分标记清晰,地层特征具有必需代表性。全区范围内全部出露的地层有元古界的青白口群,下古生界的寒武系,下奥陶统,上古生界的中石炭统至二叠,中生
21、界的上三叠统至侏罗系、新生界的第四系。 七、实习资料: 1、地层: 本实习区出露地层属华北地台型(包括前古生界及古生界)。除较一般缺失中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下中三叠统、白垩系、第三系外,就华北型地层而言,该区地层出露较全,化石较丰富,各单位地层划分标记清晰,地层特征具有必需代表性。全区范围内全部出露的地层有元古界的青白口群,下古生界的寒武系,下奥陶统,上古生界的中石炭统至二叠,中生界的上三叠统至侏罗系、新生界的第四系。 (一)元古界青白口群 (1)龙山组 分布于张崖子至东部落,南部鸡冠山等地。由两个沉积韵律组成。不整合于下元古代之前构成的绥中黄岗岩之上。主要是紫红色、黄绿色、灰黑色及蛋清色等杂
22、色页岩,底部为砂岩。属典型滨海相沉积,与下伏的绥中花岗岩呈沉积接触关系。厚91米。 (2)景儿峪组 主要分布在区内的东部地区,出露剖面在李庄北沟,在黄土营村东也有出露。岩性由粗至细,由碎屑岩粘土岩碳酸岩,构成一个完整的韵律,具有海侵沉积的特点。与龙山组呈整合接触关系。其分界标记是其底部黄褐色或铁锈色的中细粒铁质石英砂岩,其中含许多海绿石,其底部的中细粒长石石英净砂岩具大型海成风暴波痕。本组地层属滨海相至浅海相沉积。厚38m。 (二)寒武纪 (1)府君山组 (2)馒头组 该组由于岩体的侵入破坏和构造破坏,出露零星,东部落的北部和西部都有出露,可作为标准剖面。本组上下界限明显,与毛庄组的分界是以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地质 实习 报告 600 汇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