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大国工匠观后感800字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动中国大国工匠观后感800字汇总.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感动中国大国工匠观后感800字大国工匠观后感1 最近,学校组织我们观看大国工匠系列纪录片,让我们了解了大国工匠的故事,并深深的被他们的事迹所感动,我作为一名职校学生,将来的技术工人,不禁反思我与他们的差距,不禁幻想向他们靠拢。 当我看完大国工匠的宣扬片后,我就一次次的问自我,究竟什么样的工人,才是大国工匠。必需是高端科技吗必需是独一无二吗必需是奢华卓越吗都不是! 那大国工匠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他们都是在第一线辛勤工作的平凡工人,他们有钳工,有捞纸工,有研磨工等等,无一例外,都是平凡的一般工人,他们不是领导,不是富翁,甚至不是高学历,但他们每一个人都靠着对职业技能的完备追求,靠着对技术的忠实传承和
2、钻研,靠着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和坚守,于平凡的工作中驾驭不平凡的技能,成为国家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行或缺的人才。 更为珍贵的是,他们身上所传承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我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备的精神理念。仅有秉承着这种精神理念,踏踏实实、细致仔细的做好自我的工作,才能一步步向大国工匠们靠拢,才能逐步成为行业精英! 其实,我们在专业学习中也是一样,有时候我们忙,我们会累,我们会烦,我们会厌倦,可我们换位思索一下,大国工匠们他们莫非不累吗莫非不厌倦吗胡双钱守着台虎钳一干就是二十年,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师傅。周东红守着又冷又潮湿的捞纸池就是十几年,錾刻大师孟剑锋
3、师傅在探讨新工艺的时候,失败一次又一次,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他们并不是不累,并不是不厌倦,而是有工匠精神在支撑着他们,当他们完成一件作品的时候,成就感和荣誉感袭来,全部的疲乏都不值一提了。 同学们,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技校学生,更应当向这些工匠们学习,学习他们身上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精神和品质,学习他们坚决不移、始终如一的工作劲头,学习他们不忘初心,不受外界诱惑,一步步走下去的坚韧与执着!工匠精神,贵在执着坚持,贵在追求卓越,让我们接着秉承工匠们这珍贵的优秀品质和精神,认仔细真学手艺,扎扎实实练技术,争取早日也能跻身于技能精英的行列,成就自我精彩的人生! 大国工匠观后感2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他们一
4、念执着,一生坚守。我们国家须要很多像这样的人才。就是因为他们,才会有如此大的进步。他们是谁呢?他们是中国“大国之匠”,他们用才智创建今日的辉煌,他们用实力创建今日的成就,他们证明中国这个大国的实力,他们证明白我们国家的进步与努力。 打造“中国制造”,有这样一些国家顶级技师,他们的名字是故秋亮,孟剑锋,胡双钱 故秋亮为载人潜水艇做出宏大的贡献蛟龙号,一丝不苟,接近退休却照旧关注祖国的将来,静默奉献祖国科技中。为此,孟剑锋,国家高级技师,不断努力,不断追求,不容半点差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胡双钱,从1980年进场,不管工厂倒闭,也不被高薪诱惑,照旧与工厂老员工相互陪伴制造大型飞机,对每一个细微环节更
5、为关注,他给家人没能尽丈夫与父亲之责,却给他们带来一堆堆奖状和荣誉证书。他们是打造“中国制造”的有功之臣。 大国之匠,把我们推向世界顶尖,把中国文化传远名扬。他们是周东红、宁云章。一个为造纸做出宏大奉献,一个为高铁作出奉献。我们生活中,学习中都会运用到纸,而周东红从未奢侈过一张纸,从他手里掏出来的纸全部都是完整的,为运用到纸的部门奠定了基础。宁允展为高铁速度创下了与以往记录更高的成就,为此,我国高铁科技已打通世界。 为了祖国进步,为了人民平安,更有这么两位有功者用一生来成就祖国事业与自己的事业。他们是张东伟,管延安。张东伟也是严师出高徒,从学徒起先,他的师父不容他出一点差错,他们岗位中稍出了点
6、差错,造成的损失和损害是巨大的。他是一位LND船的钢板链接者,钢板链接必需徒手链接,在这行业中,必需心平气和,为此他只要一有时间,便会去钓鱼将职业培育出情趣。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的还有管延安,是一位有20年工龄的、技术精湛的老钳工。我们国家有很多海底通道,而这些都是通过他们一双双精致之手打造的,在他们刚诞生的时代里没有高科技术产品,只靠他这一双手精确到毫米,也不放过。他说:“假如发生空隙,海底通道将会出现露水,后果不可思议,所以我要更加专心”。 他们一念执着,一生坚守,不抛弃,不放弃是交给我们最大的收获,“劳动光荣,技能珍贵,创建宏大”是我们一生的追求。所以我们一旦认定的事情,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追
7、求着那一份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绝不言弃。 大国工匠观后感3 看了多集“大国工匠”,工匠们的“工匠精神”实在令人感动。 虽然工匠仅仅是社会中的一般劳动者,但“工匠精神”有着更深深远的意义,他能代表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气质,是否踏踏实实、精益求精、坚决不移。 这种“工匠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鲁班是这种精神的代表,庄子说的“庖丁解牛”也是这种精神的代表,今日这些大国工匠们更是这种精神的代表。 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这种“工匠精神”更显重要,实质就是对技术、质量精益求精的看法。 据有关统计,截止2022年,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
8、法国有196家。这些企业长寿的秘诀就是“工匠精神”,并注意这种精神的代代相传。 工匠精神不是口号,它应扎根于每个人的心中。我们是否应看看自我,还坚持多少“工匠精神”。 大国工匠观后感4 今日,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观看了央视新闻推出的一档大国工匠节目,讲解并描述了那些劳动者用双手匠心筑梦的震撼而又感人的故事。这群劳动者,他们的胜利之路不是上名中学、进名高校,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备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靠着专注和(转载于:大国工匠观后感1000字)坚守,他们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行或缺的人才。 1.大国工匠,匠心筑梦。有的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点漏点,有的人能密封精
9、度限制到头发丝的五非常之一,就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来讲,他绘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如此高的焊接技术,不由人折服。 2.北京apec会议上,我国送给外国领导人及夫人的国礼之一“和美”纯银丝巾果盘,是錾刻大师-孟剑锋师傅在只有0.6毫米的银片上,经过上百万次的精雕细琢才打造出的“丝巾”。航天英雄、奥运优秀运动员、汶川地震纪念等奖章也都是出自孟剑锋之手,上百万次的錾刻敲击零失误,他的标准是追求零失误。 3.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探讨所-顾秋亮,被誉为两丝钳工。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
10、零部件,其组装对精密度要求达到了“丝”级,在中国,能实现这个精密度的只有顾秋亮。胜利把“蛟龙”送入海底后,他的新挑战是组装中国首个完全自主设计制造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 4.胡双钱就是其中一位拥有非凡技术的匠人,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师傅,但这并不阻碍他成为制造中国大飞机团队里必不行缺少的一份子。2022年,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立项,对胡双钱来说,这个要做百万个零件的大工程,不仅意味着要做各种各样形态各异的零件,有时还要临时救急。胡双钱所讲解并描述的任务难度广阔,令人不可思议:一个零件要一百多万元,关键它是精锻锻出来的,所以成本相当高,因为是有36个孔,大小不一样,孔的要求是0.2
11、4毫米,相当于人头发丝的直径,这个原来要靠细致编程的数控车床来完成的零件,那是只能依靠胡双钱的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铁钻床,仅用一个多小时,36个孔悉数打造完毕,一次性通过检验,也证明胡双钱的金属雕花技能。 大国工匠观后感5 大国工匠选取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他们以超群的技艺、精湛的技术、敬业的品德和灵活的双手,这些工匠的文化水平并不高,从事的行业也不是很起眼,但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了“工匠精神”的体现。这些工匠能够说是真正的“国宝”级人物。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工人数量众多,但能被称为工匠的却屈指可数。从表面看起来,工人和工匠之间
12、仅有一字之差,但两者却有天壤之别。当前,一些贴有“中国制造”的商品在国外成为了粗制滥造的代名词,只能在地摊上去销售。就是因为缺乏“工匠精神”。什么是“工匠精神”呢 “工匠精神”是一种酷爱工作的职业精神。和一般工人不一样的是,工匠的工作不单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从中获得快乐。这也是很少有工匠会去变更自我所从事职业的缘由。这些工匠都能够耐得住清贫和孤独,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靠着专注和坚守,去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他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为此,许多企业试图用高薪聘请他,甚至有人开出几倍工资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迷人条件。高凤林
13、却不为所动,都一一拒绝。理由很简洁,用高凤林的话说,就是每每看到自我生产的发动机把卫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种胜利后的骄傲感,这种骄傲感用金钱买不到。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作看法。能够被称之为工匠,其手艺自然得到社会公认。但工匠对于自我制造的产品,却恒久不会满意。在他们的心目中,制作出来的产品应当没有最好,仅有更好。“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哈里森费时40余年,先后造了五台航海钟,最终一个钟,创建了航行了64天,只慢了5秒的记录,从而完备解决了航海经度定位问题。而我国的工匠们同样毫不逊色,他们中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限制到头发丝的五非常之一,还有人检测手感堪比X光那般精准,令人叹服。而这没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看法明显是无法做到的。 所以,“大国工匠”诠释出的“工匠精神”应当成为“中国制造”的内在支撑,这样才能让我们国家制造的产品释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做为一名战斗在中职教化第一线的老师,我们更加应当醒悟地看到祖国建设多么须要能工巧匠,培育这些人才,是我们老师义不容辞的职责,老师们要进取进取,仔细备课,关注关爱学生,勤奋钻研教学,背负教书育人的义务,为将来的”能工巧匠”们铺平职业人生的宽广阔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