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录语文读后感800字五篇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思录语文读后感800字五篇精编.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沉思录语文读后感800字五篇深思录读后感一 深思录是一本启迪才智、发人深省、可以促使人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得以纯净而高尚的哲学自省书,是古罗马皇帝先哲马可.奥勒留对人生的思索与感悟。它使人建立朴实的信仰和名贵的道德,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出庄重不屈的精神魅力。温总理赐予它很高的评价,并把它作为床头必读书籍。 深思录中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冗长的说教,却到处闪耀着才智的火花。书中的很多思想,即使在两千年后今日也能引起我们的共鸣。作者从哲学高度对人生真谛进行思索,深刻、睿智,让人高山仰止。读深思录会让人在高雅思想和纯净心灵中得到安慰。初读之下,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1、辩证的看待敬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
2、性 奥勒留是位自然主义者。他对大自然怀有深深的酷爱与敬畏之情,但不仅仅限于它的山山水水,而更强调敬重其客观规律。他在深思录中写道:一切事物都是互有关联的,连接万物的纽带是神圣的,几乎没有一个事物能够独立存在,因为它们联系在一起,有秩序地组成同一个宇宙。只有一个由万物集合组成的宇宙,也只有一位存在于万物之中的神明,万物本是一体,遵循同一法则,有智性的生物中存在共同的理性,共同的真理,对于这些本源归一、共享同一理性的生灵而言,也就只有一个唯一的尽善尽美之境。这一观点与我们中华民族的先哲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唯物主义哲学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为人处事遵循客观规律,合乎自然法则,这就是
3、人的理性,而这种理性正是人生最大华蜜之源泉,奥勒留对自己如是说。行事若能遵从理性,一心一意,坚决不渝,不急不躁,不随意分心在别的事情上,保持内心的纯净正直,即使你随时可能放弃生命假如能做到这些,不奢求什么,也无所畏惧,假如你现在的行为合乎自然,你从小到大所说的话没有任何虚假,那么,你就能过得华蜜;谁也不能阻挡你获得这样的华蜜。他还写道:只要我们遵循着理性行事,便无需畏惧,因为只要我们是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我们所做的合乎本分,我们必定能得到自身的福利,也必定不会受到损害。这是何等高度的思想境界。 通过上述思索,结合科学发展观的深化学习,我更加深刻的相识到,敬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4、,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识、驾驭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敬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既要敬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只有坚决唯物主义哲学观,主动行动合乎自然,才能真正实现人生价值并获得华蜜。 2、如何看待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须要 奥勒留在书中写道:不要像一个被强迫者那样劳动,也不要像一个将受到怜悯或赞扬的人那样劳动,而要使你的意志直指一件事情,即像社会理性所要求的使你活动和抑制自身。 相应的,马克思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须要的思想,是从真正的自由劳动所具有的特质动身,得出其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须要这一命题:当生存的须要和享受的
5、须要得到满意之后,真正自由的劳动作为自我实现的过程将成为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需求;真正自由的劳动在于真、善在劳动中的统一,使得劳动具有美的性质;到了共产主义社会,自由劳动将对应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无可阻挡的历史规律。 我仔细的思索,劳动自然首先是为了生存。当生存被劳动满意之后,劳动又是为了什么。多少人是为了所谓的舒适,又有多少人是为了取悦他人?我想两者都不会从劳动本身得到欢乐。劳动也是生存的方式和目的,本质是自然。能够符合自然的劳动者才是欢乐的,能够创建这样劳动氛围的人才是高尚的。 3、注意自身的道德修养 深思录特别关注人的修身养性。作者要求自己至少应当做到:其一,意志要坚毅。每时每刻都要保持
6、意志坚决,像一个罗马人、一个大丈夫那样,一丝不苟地、保持尊严去完成要做的事情,始终怀着友爱、自由和正义之情感去行事,心理不要存有其他念头。其二,贪欲要抑制。追求不行能的事情便是疯狂,但恶人做事不行能不疯狂,他认为:由欲望而引起的过错比生气引起的过错更应当受到指责。因为当一个人生气时,他是由于某种苦痛或内心的煎熬而失去了理智,但那些受欲望驱使而犯罪的人却是因为经不住欢乐的诱惑,他的过错也就更不道德、缺乏男人应有的自制力。他告诫自己:你所没有的东西,不要异想天开,幻想着已经得到了,要从你已经拥有的东西里面挑出那最好的,想想看,这些东西倘如你现在不是已经拥有,你该多么渴望得到啊。其三,思想要公正。什
7、么才是值得我们追求的呢?只有一件:思想公正,行为无私,为人诚恳。对于所经验的一切都淡然开心地接受,从不大惊小怪,因为这一切都源于同一个命运的支配。他在内心里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做事不要违心,不要自私,不要轻率,不要三心二意;不要用华丽的言词来装饰你的思想,也不要喋喋不休,或好管闲事。 坚毅意志、克服贪欲、端正思想。说的多好啊!内心的自由,来自于执着,不是对表象的执迷,而是对内心准则的坚持。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只有不断的自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才会产生坚决执着追求的志气,才会获得内心自由的华蜜。 这部哲学著作博大精深,本人阅读观赏获得点滴体会,留做温故知新。奥勒留的深思录,帮助我们反省过往、思索
8、将来,我也必将常读常考,以作鞭策。 深思录读后感二 一本书和一本好书的区分在于,好书让你读得越多,得到的越多,通过阅读获得强大的精神力气。深思录为我们净化心灵,洗去俗尘,它更让我明白我思故我在的道理。 有两样东西,我们愈常常愈长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溢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这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墓志铭。当我第一次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并不了解它的本意。 对于道德和人性自身的探究,直到我读了马可奥勒留的深思录后才有较为深化和系统的思索。深思录,这是温总理的枕边书,这是克林顿在圣经之后受影响最大的一本书,这本书来自于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索。马可奥勒留,一位
9、卓越的罗马帝国哲学家,他没能阻挡罗马帝国的轰然倒塌,但是却用自己一生的思索,为多数寻求生命更深层境界的人,铺设了灵魂的阶梯。 这不是一本一般的书,它不是尼采的哲学思索,也不同于罗曼罗兰文钞,这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人这一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能战胜自己的人,便能战胜一切,而这也是我们最简单忽视的一点。待人宽,责己严的古训人人都知道,但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却不简单做到,所以马可说,不要不情愿地劳作,不要不敬重公共利益,不要不加以适当的考虑,不要分心,不要虚有学问的外表而丢失自己的思想,也不要成为喋喋不休或忙劳碌碌的人。我们应当做的,是多将思想放在自己的身上,每日三省,想想自己能为家人、为社会做些
10、什么,当你不把你的思想指向公共利益的某个目标时,不要把你剩下的生命奢侈在思索别人上,因为,留意别人的缺点和行为,将使我们忽视视察我们自己的缺点和行为。 在这本深思录里,作者好像一个异样严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镜子前面,告诫镜子里头的自己,书中你的句式就是最好的明证。这不是简洁的内心独白和心情倾诉,这是本我与自我的交谈,这是解剖灵魂,对自己进行告诫。比如他在书中这样对自己说道:你错待了自己,你错待了自己,我的灵魂,而你将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足够的,但你的生命却已近尾声,你的灵魂却还不去关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华蜜寄予别的灵魂。他总是这样在书中狠狠地拷问自己。假如我们的精神水平尚不能到达
11、自我指责的高度,那至少,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接受深思录给我们灵魂的洗礼。 深思录不仅是对自我更深层次的探究,也充溢对人类道德的思索。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文明日益丰富的同时,我们的精神文明却在静静退化,而深思录正是让我们重新找回逝去的文明的钥匙。在本书首卷中,我们便能读到这样的话,从我的祖父维勒斯,我学习到弘德和制怒。在马可的时代,还是由神权所统治。假如说,神和道德扮演着同样的角色,都是人类欲望的救赎之路,那么,神不过是基于道德而产生的一个具象的实体。林达在西班牙旅行笔记中写到:人们经常把人员看作是一群愚民,实在是小看他们了。真正的勇士,是有志气挑战自己内心的人。这是悟性的开启,是人相识自己和神灵
12、的最关键一步。他们被神灵擦亮眼睛,最终想变更的只是自己。他们和赛内加一样,试着借助自己的创建力,用那些哲学、伦理和逻辑来摆脱内心逆境。终究如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那样,无法胜利。于是,他们走向神。走向神,平凡如我们,无法挽救他人,但至少能挽救自己。而在宏大的神明背后,其实便是雄伟的道德,在几千年中,真正扮演救赎角色的其实便是我们人类自身的道德。如此说来,人的一生,原也是同内心欲望战斗的一生,而战斗的终极目标,不过是道德。假如我们能战胜自我,由一个高尚的道德所引导,那么这个社会的丑陋面也会随之淡去。 深思录读后感三 最近一段时间,断断续续读完了深思录。从中受益良多,以下是我觉得比较喜爱的其中一
13、些文字段落: 人们相互鄙视,又相互奉承,人们各自希望自己高于别人,又各自匍匐在别人面前。 没有一个人会如此幸运,以致在他临死时身边没有对他的死会感到松快的人。假设他是个好人、一个智者,最终不也是会有人心里这样说吗:让我们最终摆脱这位老师而自由的呼吸吧,的确,他对我们任何人都不严厉,但我想他是静默地指责我们。这就是对一个好人所说的。而在我们的状况中,有多少别的缘由使很多人希望摆脱我们!假如,在生活中甚至我如此努力地为之谋利、祈祷和关切的同伴也希望我离去,希望或许从中得到一点好处。那么一个人为什么要执着于一种较长的尘世间的逗留呢? 享受那你认为的东西的欢乐。 一个人退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如退入自己的
14、心灵更为安静和更少苦恼。 敬重那宇宙中的东西,同样,也要敬重你自身中的东西。 假如你同时有一后母和亲母,你要对后母尽责,但你还是不断地回到你的亲母身边。生活有时就象你的后母,哲学是你的亲母,在它那里你得到安静。 热切地追求你认为的东西。 华蜜在于做人的本性所要求的事情。 使你的生活井然有序是你的义务。 假如人们杀死你,把你切为碎片,诅咒你。那么这些事情怎么能阻挡你的心灵保持纯净、明智、醒悟和公正呢?例如,假如一个人站在一泓澄澈纯净的泉边诅咒它,这清泉绝不会停止冒出可饮用的泉水,假如这个人竟然把泥土或垃圾投入其中,清泉也将快速地冲散它们,洗涤它们,而不会招到污染。 与持有同样原则的人一起生活。
15、在来自外部事物的打搅中保持自由。 不同无知的人作无谓的交谈。 当什么人的无耻行为触犯你时,干脆问自己,这世界上没有无耻的人存在是可能的吗?这是不行能的。那么别要求不行能的事吧。 无论什么事情对你发生,都是在整个万古永恒中就为你预备好的,因果的织机在万古永恒中织着你和与你相关联的事物的线。 想象一下全部悲叹或不满于一切事物的人,他们就像是一只做牺牲的猪那样挣扎和叫喊。 每个人爱自己都超过爱全部其他人,但他重视别人关于他自己的看法,却更甚于重视自己关于自己的看法。这是多么惊奇啊。 深思录读后感四 深思录,书如其名,引人深思。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心中充溢了新奇,同时也有许多的期盼,深深吸一口气,闻
16、到了书中浓浓的书香味,就迫不及待地翻开了手中的书。我喜爱读书,书似一片宽广深遂的海洋,让我这艘无知的小船在里面闯荡;书似一架华美的古琴,给我带来沉淀下来的真谛之曲。而,深思录明显是经典中的经典。 为了能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的的意义,也翻阅了一些相关的资料:马可奥勒留是一位的“帝王哲学家”,古罗马帝国皇帝,在希腊文学和拉丁文学、修辞、哲学、法律、绘画方面受过很好的教化,晚期斯多葛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自青年时代起即三度出任执政官,并在40岁(161年)时成为拥有全权的皇帝。但是,他坚持同养兄维勒斯一道继承皇帝之位,形成罗马帝国的历第一次由两位具有同等地位和权力的皇帝共执朝政。他为帝国夙兴夜寐地勤勉工
17、作,作为体恤民情的法律实践者,他颁布大量法令,作出诸多司法确定并从民法当中删除不合理的条款,作为统帅,他为平定兵患_而风尘仆仆征战四方,并最终死于军中。利用辛苦当中的片暇,他不断写下与自己心灵的对话,从而著就了永悬后世的深思录。他是一个比他的帝国更加完备的人,他的勤奋工作最终并没有能够挽救古罗马,但是他的深思录却成为西方历最为感人的宏大名著。 深思录是马可?奥勒留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该书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写,记载了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身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他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马可?奥勒留在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
18、的责任,要求经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安静,要摈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值地思索。而且,不仅要思索善、思索光明正大的事情,还要付诸行动。他把一切对他发生的事情都不看成是恶,认为苦痛和担心仅仅是来自内心的看法,并且是可以由心灵加以消退的。他对人生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思索,热诚地从其他人身上学习他们秀的品质,果敢、谦逊、仁爱他希望人们酷爱劳作、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活的艺术、敬重公共利益并为之努力。深思录是一些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朴实却直抵人心。 美国报人兼专栏作家费迪曼教授在一生的读书安排一书中,力荐深思录这本书,他写道:“深思录有一种不行思议的魅力,它甜蜜、愁闷和名贵。这部黄金之书以庄重不屈的精神负
19、起做人的重荷,干脆帮助人们去过更加美妙的生活。” “虽然你准备活三千年,活数万年,但还是要记住:任何人失去的不是什么别的生活,而只是他现在所过的生活;任何人所过的也不是什么别的生活,而只是他现在失去的生活。最长和最短的生命就如此成为同一。”这是该书中我最喜爱的一句话。 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我们再怎么懊恼懊悔也变更不了已成的事实;而将来是未知的,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我们能做的就是活在当下,用心地享受现在。有一个信徒问佛祖释迦牟尼:“您经常教我们活在当下,那原委怎么做才算活在当下呢?”佛祖说:“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如此而已。”这看似简洁,试问,真正能做到的人又有几个?就谈谈我身边,我
20、们习惯于吃饭的时候交谈,全然淡化了饭菜的美味;我们有时在听课时发短信,结果既没听清讲课内容也没在短信上表达清晰自己的意思我并不是回忆过去或者展望将来有什么不好,而是说,过于沉醉过去或将来可能会阻碍一个人现在的努力与行动。只有当过去的阅历值得借鉴才须要回忆,只有将来的幻想对现实有意义才值得展望。而活在当下是我们享受欢乐人生的秘诀,抓住现在则是我们创建美妙将来的途径。 另外,这本书也引发了我们很多的关于死亡的思索,作为高校生的我们,更多的是要去思索死亡的意义,以及如何让有限的人生活得更有价值、更精彩。要让人生活得更有意义,就得从个人的修养着手,无论是品德修养还是业务素养,都须要不断地自我提高。个人
21、价值的实现要辩证地看。一是为了全局利益而牺牲局部利益或个人利益。这种顾全大局精神体现了一个人价值的社会性。二是受到肯定条件的限制。个人价值的实现不是无条件的,而受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如恩格斯指出:人的“欲望要求同外部世界打交道,要求有得到满意的手段”。而这些手段并非每个人都能具备。这就是说,个人价值的实现是详细的,要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三是有些个人期望值太高。假如把不行能的事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缺乏了实现的前提,自然就难以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在确立自己的价值追求时,也要从自身和社会的实际动身。 最终,当我合上深思录时,突然想到:这本书应当算是马克奥勒留的反省笔记。我们为什么不学学马克皇帝,
22、每天思索一下今日得失,记录一点心灵的体会,刚好地改正自己的过错,把过失和错误歼灭于萌芽状态。没有反省难有进步,只有每天反省并改进一点自己的工作,才有可如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深思录读后感五 奥勒留作为古罗马的皇帝,在公元162年40岁时继承王位,却遇内忧外患,没什么好日子过。他戎马倥偬一生,美国大片角斗士中留有他的形象。作为军人,他战功赫赫;作为皇帝,他关切百姓,普建慈善机构,甚至出售私人珠宝用于赈灾。但他真正的历史性成就,在于他醉心的哲学,在于这部深思录。深思录成为古罗马哲学斯多亚派的最终一部典籍,与古罗马人注意实践、崇尚理性的性格相契合。因为深思录,奥勒留被称为偶像们的偶像。 这是一本用
23、灵魂写成的书。人可以通过双眼看世界,但是有个死角就是自己,所以看清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用眼睛能够做到的,唯有专心灵去谛视过去,去反省过往。而反省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须要肯定真诚、平和的心态,须要超凡、决绝的志气。在这本深思录里,作者好像一个异样严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镜子前面,告诫镜子里头的自己,书中你的句式就是最好的明证。这不是简洁的内心独白和心情倾诉,这是自己与自己的交谈,这是解剖灵魂对自己进行告诫,比如他在书中这样对自己说道:你错待了自己,你错待了自己,我的灵魂,而你将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足够的,但你的生命却已近尾声,你的灵魂却还不去关照自身,而
24、是把你的华蜜寄予别的灵魂。 他总是这样在书中狠狠地拷问自己。 这部黄金之书以庄重不屈的精神负起做人的重荷,干脆帮助人们去过更加美妙的生活。法国雷朗指出,马可.奥勒使人有这么一种朴实的信仰:面对宇宙自然,一颗名贵的道德良心,是任何种族、国家,是任何革命、任何迁流、任何发觉都不能变更的。深思录所述,全部事物都是相互联结的,这一纽带是神圣的,几乎没有一个事物与任何别的事物没有联系。因为事物都是合作的,它们结合起来形成同一宇宙(秩序)。他还指出,理性的动物是彼此为对方而存在,所以在人的结构中首要的原则就是友爱的原则,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同类友好,意识到他们来自同一根源,趋向同一目标, 都要做出有益社会的
25、行为。他除了强调人的理性以外,还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不能脱离社会、脱离整体而存在。使自己脱离他人,或做出反社会的事情来,就好比是使自己变成脱离身体的一只手或一只脚。假如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就要致力于使自己与整体重新统一起来。他关于人的德行的强调中有很多感人的哲理,如要求人要根据本性生活,做一个真正、高尚、有道德的人。特殊强调的是: 德行是不要求酬劳的,是不希望别人指导的,不仅要使行为名贵,而且要使动机纯正,要放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 作为哲学著作,深思录是人学著作,是人的哲学。哲学其实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最初的哲学,就是生活的,人生的,为人处世的。奥勒留在书中深思个人伦理、社会伦理、精神信仰、国家与人民、灵魂与死亡字数不算多,内容却繁杂。与一般译本不同,梁实秋先生的导读本,给每卷加了标题,从中可见书的概貌,比如这些:闪烁在私人生活圈的品质、做每一件事都像做最终一件事、人唯一能被剥夺的只有现在、灵魂不能为肉体奴役、简洁朴实而开心地生活、想要心中安静只做必需之事、不朽之誉不过一时虚幻、不断地用思想去熏陶心灵、幸运的人给自己支配幸运、灵魂先于肉体屈服是可耻的、爱你命中注定所要遭受的人、华蜜就是根据本性生活、要本身正直不要被迫正直、苦痛对把舵的心灵并无损害、灵魂乃是一个奇妙的圆体、永久过最名贵的内心生活。 深思录语文读后感800字五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