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读后感_《庄子》读书心得五篇优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庄子》读后感_《庄子》读书心得五篇优质.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庄子读后感_庄子读书心得五篇(一)庄子读后感 我们在小组沟通的过程中,曾经谈论过阅读庄子的方式与目的。当时我建议大家不要单纯把庄子当作一种学问体系去学习、阅读,更可以把它当成一种人生才智去体验、感悟,读到喜爱的句子可以摘抄一下,这也是我的阅读的方式。 后来我们曾多次遇上过许多问题与分歧。我记得我不止一次的、在不同的场合说过自己的一个观点:中西哲学的语境是不一样的,它们之间的沟通许多时候都是不同等的。例如西哲会指责中哲语意不清,概念模糊,缺乏逻辑体系;中哲也可以指责西哲过于注意概念嬉戏,缺乏对德性、人生、社会、自然的体验感悟。我们以此差异来对两者进行相识、理解,是可以的;但是假如我们在此问题纠缠
2、不放,有意抬杠,那也是有碍沟通、进步的。 而庄子这本书的问题也在于此,首先它不是一个系统、逻辑的思想理论体系,这个不需多讲。其次,由于文言解读的差异,人们可以从许多个方面,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方向去解读。另举道德经的一个例子,开篇第一章第一句:“道可道,特别道。”这其次个“道”字,究竟是“遵循”的意思,还是“说明”的意思,两种解读,两种思想,国学有时候就有这个问题。再次,庄子年头久远,我们难以确定,究竟它哪些部分是伪造的、被篡改过的;哪些部分才是其真实的,一贯的思想。 这样的问题也是还有许多,不一而足,它们导致我们在解读的时候会遇上许多困难。比如说,我们哲学小组在读庄子的过程中,遇上的一个最根本的
3、问题是:庄子常说的、最重要的那个“道”,究竟是什么?我们不能像读西哲一样,运用逻辑推理、总结归纳的方法来得出答案。就像我们把论语里面有关“仁”的表诉全部列出来对比,不能总结出什么是“仁”。而庄子的“道”,同样如此。 于是我们会起先思索,究竟那些观点才更接近庄子的思想本身,那些观点明显是假托?我们究竟是要去追求庄子思想的本真,还是只追求自己偶有所得便好?面对这些问题,我想每个人读书的立场、目的不一样,人们也应当会有自己的答案。但我认为重要的是:第一,我们在读庄子的时候,要特别当心,保持谨慎怀疑的看法,切莫以片面的理解,就以为自己领悟了庄子的精髓。其次,这些问题能否解决,不重要;重要的是,假如你有
4、心阅读,走进庄子这个虚幻浩瀚的世界,多提出这样的问题,其实这个过程已经会激发你的思索,你终究会有所收获。 (二)庄子读后感 在庄子当中,到处有在讲他所崇尚的“道”,但是都是描述,没有定义。所以我们对于“道”的理解,不能通过精确的概念,而是要通过心性的感悟。不过尽管如此,信任大家对“道”的理解,也不会相差太远的。 庄子或者道家所谓的“道”,也许是一种一元的、形而上的、永恒的、无所不包的、符合自然的、清静无为的存在。这样一种“道”,贯穿于庄子思想的本体论、相识论、政治哲学、人生哲学等方方面面。 纵观东周诸子,除了阴阳家之外,道家算是最关注形而上的问题的了,老子就是这其中最突出的一个代表。我在高校里
5、一位讲中国哲学的老师曾经有过一段很好的说明,他是这样说的,我们人、动物,会走会动会说话,是因为我们有一个脑子在限制自己(古人就以为是心),脑子一发令,我们的手脚就会动,嘴巴就会说话了;那么老子就视察天地改变、山河日月,他也在想,这大自然一切一切的改变,是不是也有一个最高的“脑子”在发号施令呢?于是他就发觉了“道”。道家的“道”,是至高无上的、也是符合一切自然的本性的,人只要获得了“道”,那就会走入最高的境界,与世间万物融为一体。 那有一个问题来了,老子和庄子,为什么不把他们的“道”,用文字语言说清晰?这个问题就是我们曾经多次探讨过的“言意之辩”。 首先来对比西方的哲学,西方古代思想家们的传统,
6、一向注意概念、语言的清楚。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起先,他们已经强调概念、定义的重要性,而且对此也有诸多开创;后来经过中世纪经院哲学,再始终发展到康德、黑格尔,整个西方哲学,仿佛就是一个浩大而精致的概念王国。西方的思想家们,就是想要通过考察精确的语言概念来发展思维,从而相识世界。 至于中国古代哲学,则有另外一个传统言意之辩。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会怀疑,语言真的可以精确地表达意思吗?就算我真的精确地表达出来了,你可以精确地接收得到吗?道理很简洁,我们每个人人生阅历、学问水平不一样,许多时候对外部世界的理解都是有主观性的。假如我说失恋了我很难过,“难过”这个词,可以精确地表达我此时内心情感是何种感受何种
7、程度吗?你所理解的“难过”,是以你昨晚掉了一百块钱那种“难过”来理解的吗? 言意之辩是魏晋玄学家们所关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但是在先秦早有根源。易经也有写:“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而道家则多次多方面地谈过这个问题。庄子认为,所谓的“道”都是渊博的、宏大的,无所不包的;而语言本身是糟粕,是狭窄的。假如“道”有了一个详细定义的框定,那么它就只能“是”这个而“不是”那个,但这是不符合“道”的本质的。这里有体现庄子的辩证法,不过我之后再具体谈。 对于“言意之辩”,不仅中国古代哲学有关注,西方后现代的思想家们也有详细深化的探讨了。而我们哲学小组探讨的结论也许是,肯定的语言和概念本身,会利于我们表达意思情感
8、,加深对世界外物的思索与相识(比如你现在看我这篇文章就是如此),否则我们或许只能通过大笑来表示快乐、拍桌子来表示生气。但是语言和概念是相对静止的,思想和情感是特别细腻、丰富的,某些时候,概念也会阻碍我们相识世界,语言也会沦为“语言化石”。假如有心的挚友,应当对此特别当心。 所以,最终重申,由于庄子他们对语言和概念的不信任,我们读庄子,有时候不能通过精确的概念来理解,而是要通过心性阅历来感悟。 (三)庄子读后感 在上一节当中,我已经简洁地提到,道家的“道”,是来自于老子对自然改变的视察,这就是“道”的合理性的来源之一:天无不覆,地无不载,道无所不容、无所不在。因为“道”,日月星云得以运行,山川河
9、流得以形成,人类社会得以运作。只有符合“道”,一切的一切才得以存在、发展。 然后我还从另外一个方面读出来庄子的“道”的合理性来源,那就是崇古。大家都知道,先秦诸子在思想上都有崇古的倾向。他们在论证自己思想合理性的时候,都会回到夏商周三代,甚至尧舜禹、三皇五帝时期找到理论支撑。由于诸子都是民间兴起的私学,他们须要找到一个正式的“正统”来证明自己思想的合法性。好玩的是,不同的派别尽然可以在同一个例子当中找到迥然不同的结论,比如说,孔子会赞颂三代和西周时期的音乐,然后提倡复原礼乐制度;而墨子也会提到三代时期的音乐,但是就会提倡“非乐”。 对于诸子的崇古,我发觉有一个问题就是,诸子在引用以前的历史来论
10、证自己的思想的时候,并非敬重客观现实与内在联系的,而是片面地找到有利于自己立场的一面,甚至歪曲、捏造历史来证明自己的思想。其次个问题比较根本的是,我认为诸子这种“崇古”,是一种盲目的崇古。因为诸子总是在强调,过去有多好,远古有多好,现在就不好了。但是这种过去的好,其实更多是他们幻想、构建出来的。在远古时期,社会普遍更会存在生产力落后、疾病横行、生存环境恶劣等问题,只不过垄断学问的人们,用文字为远古时期的社会粉饰太平罢了。 说回庄子,他也是崇古的,但是他的崇古与诸子不同,他不是崇尚三皇五帝的时期,他是崇尚更久远更古老的、甚至三皇还没出现的时期的远古社会,并且从中找到“道”的合理性。 我发觉这一点
11、跟两千年后西方的思想家卢梭的做法很相像。卢梭为了论证“人民主权”与“社会契约”的存在,也是从人类远古的状态找到“人生而同等”的合法性的。卢梭的思想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他盛赞人类的“原始自然”的状态,认为文明与才智就是导致人类不同等和灾难发生的根源。 而庄子的做法一模一样,他崇尚“道”,而“道”的要求是无知、无欲、无为。庄子认为,才智、欲望、妄为是导致东周时期斗争不断、社会混乱、人民生活疾苦的根本缘由。所以他崇尚远古时期,因为远古时期的人民正是无欲无知的,他们也不追求有所作为,所以社会安定,人民华蜜,这样的一切,才是符合“道”的。假如当今(东周)的社会想要获得安定,就要学习远古时期的社会,那样
12、就可以获得“道”,获得华蜜。这样的思想,在在宥、缮性、庚桑楚等篇目,多见论证,由于篇幅过长,我就不一一例举了 (四)庄子读后感 庄子崇尚远古时代,因为远古的社会与人民符合“道”,符合自然。人民淳朴、简洁、同等,社会没有等级、没有压迫,更没有斗争动乱。庄子和道家,始终就是赞颂这种社会状态。 然后他们考察才智与技能之所以产生的缘由。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才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道德经第十八章)而庄子也是持同样的观点,他认为“德荡乎名,知出乎争”(人世间)。也就是说,全部的才智、技能、名声、礼节、等级秩序等等一切一切被称为人类文明的东西,是因为人们淳朴的心性受到迷
13、惑了,才渐渐发展出来的。因为有了斗争之心,所以才会又不断进步的才智;因为有了盗窃,所以才会有锁链和监狱。所以庄子一书多有反对、指责儒家孔子主见复原礼乐仁义的做法。 再者,庄子考察才智、技能出现之后的影响和后果。道家始终认为,仁义才智是不符合“道”、不符合“自然”的,假如越是鼓吹这种文明的发展,人们就会越来越远离自然淳朴的状态。所谓“礼乐偏行,则天下乱。”(缮性)因为提倡贤能,百姓就会相互竞争;因为提倡礼节,家人就会产生隔膜;因为有了珍贵的财物,人民就会成为盗贼。 更进一步的是,庄子认为,因为人们脱离了淳朴的状态之后,世间和善的人会比邪恶的人要少得多,这种状况下,全部的才智技能,也就作恶得多,而
14、不是为善得多。在胠箧一文中庄子就有精妙的讽刺:那些自以为聪慧的人独创了笼子来爱护自己的珍贵物品,但是更聪慧的盗贼干脆把笼子都偷走了,这样一来,笼子不是为了给盗贼更好地爱护他所盗之物吗?那些自以为聪慧的臣子用礼乐制度来维系一个国家,结果倾国之贼把整一个国家都夺走了,所谓“盗国者为诸侯”,那样人民提倡的礼乐制度,不也是为乱臣贼子保存国家吗? 以上就是庄子和道家指责才智仁义的主要缘由。因此,庄子极力提倡“无知、无欲、无为”的状态,反对才智与仁义。 在渔父一篇中,庄子讥讽儒家想通过提倡礼乐来复原社会和谐的做法,就像一个人想摆脱自己的影子而在太阳下舍命奔跑,结果跑到累了也没能摆脱影子。庄子主见,想要复原
15、社会的和谐稳定,只要让人们放弃才智,回来淳朴就行了。就像那想要摆脱影子的人,只要在树荫出休息就可以了。 所谓“至治之世,不尚贤,不使能”,“绝圣弃知,大盗乃至,“不尚贤,使民不爭;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盜;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亂”。 不过,无论庄子的这个思想有多大的合理性,但都是不符合现实的,人类文明发展的河流是不行阻挡的。他所提倡的“无知、无欲、无为”的状态,不行能再退回去。而且,他原来也没有实现这一理念的实际措施。他只是一个思想家。 (五)庄子读后感 一、封闭性和开放性的双重特点 道兼有无。“无”是天地万物的依据,是天地万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是物理学和形而上学的统一,是抽象的肯定的本体论概念。
16、形而上学本体论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还只是他哲学学说的一部分,但成为庄子哲学的唯一逻辑线索。庄子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老子的形而上学本体论思想,使道家在形而上学本体论这一重要方面具有空前绝后的进展。 不过,肯定、抽象的“无”还并不是庄子哲学的顶点,庄子哲学的顶点是“冲突”。儒家的思想体系是封闭的思想体系,道家的思想体系既是封闭的,又是开放的。兼有封闭性和开放性的双重特点。封闭与开放的双重性,即由庄子哲学中内在的、并且又是庄子自己提出来的冲突现象表现出来。庄子在他的哲学体系中不断地提出一系列的冲突问题。这些冲突问题庄子自己没有。庄子的志向和动身点有可能是想找到宇宙万物中统一的、封闭的“道”的所在,但庄子
17、哲学探究的实际结果则带有明显的冲突和开放的性质。 庄子很可能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他是要表达“道”的封闭和开放的双重性,但他在哲学探究过程中事实上的确表现出了“道”的兼有开放性和封闭性的双重性。儒家的思想体系是封闭的思想体系,因而也是好用的、现实可行的思想体系。庄子的思想体系具有封闭和开放的双重特点,因而就不是好用的和现实可行的思想体系。也因此空前绝后,往而不返,不为后世学者所继承,尤其是“不为王公大人所器”。但是时过二千数百年之后,从现代哲学和现代科学的角度,从现代开放环境的背景上看,庄子哲学以揭示冲突而表现为开放,而不是以涵括冲突而表现为封闭作为结束,就并不比儒家提出一个完备、好用,却封闭的体系
18、缺少意义。相识到哲学史上的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 封闭性,是体系内部不存在内在冲突,体系对其内部的全部内容都可以涵括、覆盖,体系内部的全部内容都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开放性,是体系内部存在内在冲突,体系对其内部的全部内容不涵括、覆盖,体系内部的全部内容不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 从“有”和“无”的关系上看。道兼“有”“无”,庄子的“道”是“有”和“无”的统一。庄子认为,“有”是就物质全体而言,“无”是就抽象本质而言。二者异名同实,“无”就是“有”,“有”就是“无”。“无”是宇宙万物的普遍联系,是天地万物的统一和肯定。“有”生于“无”,“无”是“有”的终极依据,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本质。但同时,“无”也
19、可以是无依据,也可以是对终极依据和宇宙万物共同本质的否定。 从宇宙万物的生成上看。庄子的“道”有情有信,现实的物质世界有日月之明,有星辰随转,有旦暮之期。春夏秋冬四时运行,各得其序。但有序的现实物质世界的本原和依据是“无”,而“无”的呈现形式又是无所可用乃为予大用,从而使得在从“无”到“有”的物质运动与生化过程中,存在着无限多样的可能性。 从生命的意义上看。庄子认为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生命的意义在于“道”。从人与宇宙万物的共同本质上获得了自身的生命意义、存在意义。但“道”之于物,生生不体,变动不居。对于万物来说,生为体,死为尻,生如得,死如丧,生死一守,“万物一府,死生同状”。生的意义又从而
20、为“道”的更高层次所否定了。 从对“道”的相识上看。“道”无所不在,日夜萌于前,春夏秋冬四时代序。“道”在蝼蚁,在瓦甓,在屎尿。“道”的痕迹至显无遗。但是在“道”的相识和描述上,“道”特别道,特别名。“道”不行闻,闻而非也。“道”不行见,见而非也。“道”不行言,言而非也。知之为不知,不知乃知之。所以,假如庄子知“道”,就应当抱一自守,对“道”不加论述;假如庄子对“道”屡有论述,著书十余万言,申之无已,这个“道”就应当不是真实的“道”。 道家学说的最主要特点就是认为有“道”,以“道”为精,以“道”为本,称为“主之以太一”(庄子天下)。庄子继关尹、老聃之后非常仔细地坚持了“道”的肯定性、一元性,力
21、求建立道论的封闭体系。但在庄子坚求乎“道”的过程中,却因为同时出现了“道”自身内部的冲突现象,从而使道论导向了开放。一方面“道”是统一的,不统一就不是“道”,“道”只能是统一的;另一方面,“道”事实上并不统一,还存在着内在冲突,包含着它所不能包含的因素。既然“道”是统一的,也就不必要有人类对于“道”的追求探究;既然“道”并不统一,也就不能选验地称之为“道”。 总之,在庄子看来,天道均平、公正、同一。人道则是非淆乱,损不足以奉有余,人心险于山川,人情排下而进上,人事始作简而将毕巨,迂回、不平衡、不行逆反。天道和人道的关系原委是怎样? 是同一,还是相互冲突? 假如天道和人道是冲突犄,那么天道事实上
22、就不是同一的,就是不存在的。假如天道和人道合一,那么原委是天道合在人道上,还是人道合在天道上? 假如天道合在人道上,那么人人师从自己的成心,不论愚笨、才智,人人都有各自的一个“天道”,就成为无限多元和肯定意志自由,因而事实上就没有天道。假如人道合在天道上,人道为什么事实上与天道不同,而人类对此又迷而不觉? 无论是在逻辑上还是在现实上,都存在着一个天道与人道的冲突对立。 二、儒道天下坐标体系 先秦诸子百家都是在开放的时代背景之一,在追求真理、追求世界万物理的依据与原则上建立各自的体系和学说的。从较大尺度上看,也是从中国古代哲学原有的天、人概念和天人关系上看,早期道家(庄子)和早期儒家都是把自己的
23、学说基础维系在天人关系的坐标参照中。孔、孟、荀哲学以人为中心、为动身点、为依据,承认存在,立足现实,注意人生和社会政治实践,以归纳的、独断的方法为相识方法,以相对现象为肯定依据,要求建立完备、封闭、多元的人道秩序。庄子哲学则是以自然为中心、为动身点、为依据,庄子哲学中关于人生和社会的思想是从它的本体论核心中逻辑推导出来的。早期道家(庄子)和早期儒家两者以其相对对立的思想体系各自沿着天、人的垂直轴线向前发展,同时又共同构成了同一个以天人关系为坐标参照的代表了中国古代思想主流的完整体系。 庄子思想的精髓既不是相对主义的相识论,也不是养生哲学的社会观,而是抽象思辨的本体论。 庄子的本体论由两部分组成
24、,其一为原始的物理学说,其二为思辨的形而上学。从物理上看,一方面宇宙万物是统一的,即统一于“有”;一方面唯有肯定的混沌无特性的“无”,才有在时间上无古无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宇宙的生成。从抽象思辨上看,大象者无所不象,无所不象则无所谓象,无所谓象则无象,故曰“大象无形”。同理,大有者无所不有,无所不有则无所谓有,无所谓有则无有。故大有则无有,大有即大无,大无即大有。 “有”和“无”是统一的,原始的物理学与抽象思辨的形而上学也是统一的。“无”则天地之始,“有”则万物之母,一“无”一“有”,此二者同出而异名。老子说:“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同”是道论的关键。“有”和
25、“无”在形而上、形而下两方面的同一就是“道”。“道”并非抽去了任何规定性的肯定,正相反,“道”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与规定性,“道”既是宇宙万物的最终依据,又是宇宙万物运动与存在的整体过程。 如此抽象和富于才智的本体论哲学对于庄子思想的影响至少是两方面的。第一,在人生观上认为凡有相貌声色无非物也,作为人的物与其他物体如树木、车马、土壤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即都表现为物质性,而物质的产生都是来源于宇宙万物的和谐,是宇宙万物和谐、演化、运动的一种表现。故此,人生的意义和作为就只应当是生,是因其生而顺其生,是生如得,死如归,生死如一。其次,在社会观方面认为善恶是非没有肯定的依据和标准,认为人类社会对物质的追求不符合人的本分,打破了天与人的平衡关系,是一种失去目标与归宿的恶性发展。 作为反对形式逻辑而提出的相对主义方法论,因为在否定形式逻辑的同时事实上也否定了自己,因而不是庄子由以形成本体论的方法,也当然不是庄子哲学的主要部分。作为一家学说,庄子的本体论与人生观、社会观是内在逻辑上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在庄子哲学中是由天道导出“人道”,而不是由人道导出天道或人道与天道相并行。 庄子读后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