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头》读后感精选7篇300字精品.docx
《《高老头》读后感精选7篇300字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老头》读后感精选7篇300字精品.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老头读后感精选7篇300字高老头读后感300字1 一个富有的破产老头,两个自私自利的女儿,三个因亲情联系在一起的灵魂,构成了牵引整个故事发展的主线。因早年失去妻子,高老头将自己一生的爱全部倾注于两个女儿身上,给她们创建的物质条件,并以昂扬的嫁妆作为基础,将她们捧入上流社会。然而,到头来,高老头却被赶出女儿们的住处,独自住在小小的旧公寓中,就连临死前想看一眼女儿的愿望都未能实现。 在无望与孤独中,高老头感叹到“金钱能买到一切,包括女儿”。这位可怜的老头最终在生命的最终一刻醒悟了,他悟出了造成这种过错的缘由,不是他,不是钱,是爱,是他对女儿们无私的爱。这种爱是不顾一切的付出,不顾一切的满意他人需
2、求的爱,是一种不恰当的爱溺爱。 现实生活中,正有许多人与高老头的经验相像。 高老头读后感300字2 高老头这部世界名著是出自于法国19世纪大作家巴尔扎克之笔,巴尔扎特以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细致描写,入木三分地刻画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读了以后,不禁使人掩卷深思。 高老头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时代小说,它浓缩了时代色调,呈现了当时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虚伪、狡诈、残忍这部小说最胜利之处,我认为是作者形象地描写了主子公高老头的两个女儿。她们在父爱的滋润下,从小过着奢华的生活,长大后贪图富贵、追求名利,便都带着父亲细心打算的巨额嫁妆,嫁给了有钱有权之士,进入了梦寐以求的上流社会之中。
3、从今,便抛弃父亲,让他孤苦一人过着寒酸的生活直至高老头临死前哭天喊地想见她们最终一面,都感化不了她们的铁石心肠,最终只能带着缺憾离开人间。巴尔扎克用他那锐利的笔,把这两个女人卑鄙的心理、虚伪的面孔、惨无人道的行为揭露得淋漓尽致。这两个女人简直就是当时社会中多数妇人的缩影,巴尔扎克这一以小见大之笔,真是恰到好处。 高老头读后感300字3 上个星期我读了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作品之一高老头,他用他的笔深刻地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书中的高老头在大革命时期,担当过分区的区长。在那场出名的饥荒中,面粉的价格相当于原来的十倍。他因为囤足了面粉,所以发了财。他有两个女儿,在父亲的哺育下过着奢
4、华的生活。她们一个高攀贵族,进入了上流社会,成了新贵雷斯托伯爵夫人;另一个喜爱金钱嫁给了银行家,成了纽沁根夫人。女儿出嫁时,每人得到80万法郎的陪嫁。因此她们对父亲也是百般孝顺爱护。但不久,高老头破产了,两个女儿将父亲赶出家门,让他在破旧的伏盖公寓过着寒酸的生活。高老头临死前哭天喊地地想见女儿一面,但也丝毫感动不了女儿冰冷的心肠,这才使他感到了金钱社会的残酷无情。 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了在那个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由金钱来衡量的,那个社会为了金钱连自己最亲的人的死活都不管,又卑鄙、又残忍。然而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那么和谐友好,所以我们应当珍惜今日的美妙生活。 高老头读后感
5、300字4 心中有他人“人间的真情,美妙的爱情,父母的亲情这一切的一切在赤裸裸的金钱面前显得是那样苍白无力。”书本后面的这几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的,在19世纪上半期的巴黎社会中,人与人的那种金钱关系实在是太普遍了。高老头这本书,以巴黎社会为背景描绘出一幅资本主义的金钱社会百丑图。破落贵族子弟拉斯蒂涅来到巴黎上高校,住在偏僻的伏盖公寓里。他经不起上流社会灯红酒绿的诱-惑,通过远房表姐鲍赛昂夫人踏入贵族沙龙,先后结识了两位少-妇。而这两位少-妇,正是与他同住在伏盖公寓的高老头的女儿。 高老头是个资产阶级暴发户,爱女成癖,并为她们花光了全部家财,而自己却省吃俭用,成了个吝啬鬼,最终因为贫困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老头 老头 读后感 精选 300 精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