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小故事精选合集5篇精编.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民间小故事精选合集5篇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间小故事精选合集5篇精编.docx(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民间小故事精选合集5篇民间小故事精选1 江南有个泉湾村,村里有个财主叫周家巨,村里的其他人家都是他的佃户。这周家巨仗着自己家大业大,一向作威作福,佃户们都不喜爱他。 这一年,泉湾村一带大旱,庄稼颗粒无收,村里的人家无粮可吃,只好去周家买粮。周家巨趁机抬高了粮价,村里人买不起粮食,只得打算外出逃荒。 周家粮仓里的粮食,堆得犹如小山一般。这天,周家巨习惯性地在自家的粮仓里巡察了一番,然后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走亲戚去了。 在亲戚家美美地喝了一顿酒后,周家巨不紧不慢地往回赶。路过一个村庄时,他突然发觉一户人家的一家老小,正在一座大宅前抱头痛哭。他一打听才得知,那是个大户人家,刚刚一伙强盗冲进了他们的家中
2、,不但抢光了金银,而且把粮食都抢走了。 周家巨的酒意忽然醒了大半,他急连忙忙骑上马,赶回了家中。望着粮仓里那小山一般的粮食,他止不住地想:那个村庄距离泉湾村不过五十多里的路程,强盗们既然能去那里抢劫,那么说不定哪一天,他们就会来泉湾村抢劫。泉湾村只有我一家是富户家里的那些金银财宝体积小,可以藏起来,可粮食怎么办? 始终到其次天傍晚,周家巨的眉头都没能伸展开来。坐立难安之际,他望起了村中人家屋顶上那时断时续的炊烟。望着望着,他的眉头突然一展。 吃过晚饭,周家巨将管家叫到了跟前,让他去称一千斤粮食,并且肯定要足秤。管家不禁感到特别惊奇:天都黑了,东家让我称粮食干什么?原委派什么用场? 管家不敢多问
3、,他称好粮食,来到周家巨的面前复命。周家巨点了点头,让管家把住在村头的刘二柱叫来,管家赶忙拔腿往刘二柱家赶去。 刘二柱是周家的佃户,他见周家的管家夜里上门,料定没有什么好事,便镇静脸,暗暗当心着,跟在管家的身后,踏进了周家的大门。 周家巨见了刘二柱,便指着一堆粮食,道:“二柱,你把这些粮食拉回家去。” 刘二柱见那堆粮食足有一千斤,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道:“东家,你家粮食的价钱那么高,我可买不起啊!” 周家巨牙疼似的道:“二柱,这一千斤粮食不是卖给你的,而是借给你的,并且不要利息,等明年庄稼有了收成,你还给我这么多粮食就成了。” 刘二柱以前吃过周家巨不少苦头,他简直不敢信任自己的耳朵,当场便发起
4、了愣。周家巨以为刘二柱还在迟疑,便一狠心,跺跺脚道:“这样吧二柱,我借给你一千斤粮食,明年只需还给我九百斤,那一百斤,我白送给你这下,你总该情愿借粮了吧?” 刘二柱最终醒过神来,他虽然仍不明白周家巨为何突然发起了善心,但他知道这是好事临头了。于是,他当场写下了借据,拉走了那一千斤粮食。 望着刘二柱乐颠颠的背影,管家不解地问周家巨:“东家,您为何借了那么多的粮食给刘二柱,而且白送了一百斤?”周家巨神奇地笑了笑,然后把强盗在那个村庄里,抢光了那个大户人家的粮食一事,具体地说了一遍,然后道:“将粮食借出,这是我想了一天多时间,才想出来的保住粮食的最好的方法啊” 原来,周家巨想:假如我将粮食借给村里的
5、人家,那么即使强盗们来我家抢劫,也抢劫不到粮食,等来年村里的人家还了粮食,我家的粮仓仍旧可以堆得满满的。村里有两百多户人家,每户人家借粮一千斤,便可以差不多将我家的粮食借完,虽然每户人家我白送一百斤粮食,损失了一成,但保住了九成的粮食,这个代价不算大。 听完周家巨的一番话,管家不禁频频点头,连声赞扬东家的办法妙。当天夜里,管家接连将村里的其他佃户都叫到了周家,借走了粮食。一时间,泉湾村里呈现出一种欢欣鼓舞的气氛,原本打算外出逃荒的人家,因为家中有了粮食,所以都在村里留了下来。 粮食借出后,周家巨将家里的金银财宝全部深深地埋入了地下。做完这一切后,他的心彻底安了下来。泉湾村旁边的村庄里的百姓,因
6、为村里的大户没有借出粮食,无法活命,只得全部外出逃荒去了。 转瞬过了年,二月的一天,周家巨去县城里看大戏。刚进入县城,他便望见很多人都往一个方向急走,他不解地问一位路人,那是怎么一回事?路人告知他说,今日县衙要在法场砍一伙强盗的头,大家都想去瞧瞧喧闹。周家巨忽然来了爱好,于是随着人流,也向法场走去。 来到法场,只见场地中间跪着三十多个汉子,明显,他们便是将被砍头的强盗。听着百姓们的争论,周家巨得知,那伙强盗是本县境内唯一的一伙强盗。自去年以来,他们抢过不少大户的粮食。前不久,官兵攻上山寨,杀死了大部分的强盗,并生擒了三十多名。 得知了这么一番内情,周家巨只觉得自己的脑袋“嗡”地响了一声,忽然发
7、起了呆,就连强盗们何时被砍了头,他都不知道。 失魂落魄地回到家中,周家巨一口气喝下了一壶热茶,才终于缓过神来,口中喃喃道:“我亏了,我亏大了啊!抢粮的强盗被剿灭了,不会来我家抢粮了,我真的不该借出、白送那么多的粮食啊!” 周家巨喘了几口粗气,将管家叫到跟前,叮嘱他去佃户们的家中看看,他们的家中还剩下多少粮食他想把借出的粮食收回来。 管家出了门,工夫不大,他回到周家巨的面前,禀告道:“东家,佃户们借去的粮食都已吃了大半,现在让他们还粮食,他们哪里能还得上?再说,佃户们的借据上,写下的还粮的日期,都是今年庄稼收成之后呢!” 周家巨听罢管家的话,只得摆了摆手:“算了,算了!只好等庄稼有了收成之后,再
8、让他们还粮了。” 很快到了三月,老天最终下起了雨,村里的人家起先播种起来。泉湾村旁边的村庄里,由于佃户们都外出逃荒去了,还没有回来,所以那些村庄里的大户们的田地都没有人耕种,村里冷冷清清,只有泉湾村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 其他村庄里的大户们,当然不情愿自己的田地没有人耕种,因为那样一来,他们便收不到地租。于是,他们纷纷来到泉湾村,请佃户们种地,并把地租一降再降,可泉湾村的佃户们根本不情愿去耕种他们的田地,他们只乐意耕种周家的田地。 这一年风调雨顺,庄稼的收成特别不错,佃户们不但将地租交给了周家,而且将借来的粮食、周家巨白送的粮食,全部还给了周家。卖掉大部分粮食后,周家的粮仓里,粮食仍旧堆得像小
9、山一般。而旁边的村庄里的那些大户们,由于田地都荒芜着,所以他们竟然没能收到一点地租。 数着白花花的银子,望着黄澄澄的粮食,周家巨始终想不明白村里的佃户们为何只情愿耕种他周家的田地。 这天,周家巨在村里闲逛,无意中望见刘二柱正和另一位佃户在闲扯。只听刘二柱道:“去年,周东家借出、白送了粮食,才使得咱们各家老小没有饿死,也不用外出逃荒。正是冲着周东家的这份善心,咱们才情愿只耕种他家的田地。” 原来,这才是佃户们只情愿耕种周家的田地的缘由,一时间,周家巨不禁感慨万千:借粮食、白送粮食,只不过是我为了避开被抢劫而做出的无奈之举,没想到村里人竟会因此如此帮衬我。看来,一个人只要做了好事,就会好心有好报。
10、 从今,周家巨不再作威作福了,并常常接济乡邻,大伙儿都说周家巨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 民间小故事精选2 柴昆靠种田打柴为生。正是大夏天,这天,柴昆上山打了满满一捆柴,走累了,来到大道旁一棵遮天蔽日的大槐树下乘凉,顺便歇歇脚。刚走近,忽听到微小的呻吟声,柴昆循声一望,见一个老翁面色苍白地倒卧在草丛内。 柴昆推断,这是遭了蛇咬,中毒了。他拿出随身携带的蛇药,为其灌下。片刻,老翁悠悠醒转过来。这老翁是个走南闯北的生意人,不想经过此地时遭蛇咬中毒晕厥。柴昆救了他性命,老翁感谢不尽,掏出一锭银子,说:“救命之恩千金难谢,这点银子,小哥不要嫌少。” 柴昆一笑,说:“举手之劳哪用答谢,老先生不要往心里去。”
11、老翁听了,不由对柴昆多望了几眼,说:“小哥,想不到山野之中竟有你这样的信义之人,也罢,来日方长,你我总有再见面的时候,恩人,我姓黄,叫黄西璧。”说着,一拱手就走远了。 老翁走后,柴昆倦意上涌,倒头便睡。一觉醒来已是红日西坠,柴昆忽觉内急,便到刚才老翁晕厥的地方解手,头一低看到一个包袱,打开包袱再一看,里面是个精致的小匣子,被一把小小的铜锁锁着。 不用说,这包袱确定是刚才那黄老翁丢下的,可黄老翁已走了大半天,又到哪里能找到他?唯一的方法只有坐等他回来找寻了。 于是柴昆坐在大槐树下忍着饥饿静等起来,直到夜深也不见黄老翁回转。接下来,柴昆是每天来到大槐树下,一晃一个多月过去了,连黄老翁的影子也不曾见
12、,这可怎么办?在这痴等也不是个事,谁还没有个忙的时候呢? 柴昆一时苦恼极了,突然灵光一闪:不如在这开个小客栈,这样一来,就可以时时刻刻坐等那黄老翁寻上门了。 这想法遭到家人和邻居的一样反对,说:“柴昆,你疯了不成?荒郊野外,能有客人去住宿吗?” 柴昆坚决地说:“我开客栈不是为了生意,而是等一个人。”柴昆把包袱的事如数家珍地说了。 众人听了茅塞顿开,这时有人沉吟道:“要我说,干脆当众人面撬开那匣子看,假如里面的东西不值钱,那你还是打你的柴种你的田去,假如值钱,那时再开客栈也不迟。” 众人听了一起附和,柴昆却摇摇头,说:“匣子不是我的,我哪能随意开?是人家的东西咱就得归还人家。这事就这么定了。”
13、柴昆不顾众人反对,拿出全部积蓄,在大槐树下开了间小小的客栈,名字就叫“槐树客栈”,同时另打一布幔,上面请人浓墨重彩地写了一行大字:黄老翁之物在此。 柴昆捡到一个小匣子的事在四里八乡传开了。有人寻上门,指着布幔说他是黄老翁的儿子,特赶来领取匣子。柴昆问道:“你说匣子是你的,那里面装的是什么?” 来人中气十足地说:“是值钱的东西,不便利说。原来我父亲要亲自来取,可他老人家实在太老了,走不动了。我父亲还说,等取到匣子后要重重谢你,恩人,给你的谢金是五两银子,够不够?” 柴昆摇摇头,说:“你错了,我来告知你,那匣子内的东西只怕还不抵五两银子,再说,既然你父亲让你来,那钥匙呢?” 那人听了知道把戏拆穿,
14、只得红着脸走了。 过了几天,又有人来认领,说他才是黄老翁真正的儿子,柴昆一伸手说:“请拿钥匙来。” 那人听了面不改色,说:“钥匙倒是给的,我路上丢了。” 柴昆想了想,又蹦出一句:“黄老翁是左脸还是右脸长了黑痣?” 来人忽然语塞,支吾道:“是左脸不对,是右脸!” 柴昆一摇头,说:“错了,你不是黄老翁的儿子,可以走了。” 来人灰溜溜走后,家人小声问:“那黑痣究竟在左脸还是右脸?” 柴昆一笑:“是脸的人中处,所以他们无论答左脸右脸,全错。” 时间一长,经过槐树客栈,看到布幔的人越来越多,口口相传中这事越传越广,前来试运气的人也川流不息。突然一天夜里,槐树客栈闯进一个蒙面大汉,喝令柴昆交出匣子,否则一
15、刀砍死他。 柴昆倒也不惧,说:“假如你硬要抢走匣子,那干脆杀了我,否则有朝一日黄老翁寻来时,我有何面目见人家?” 强人举刀就砍,柴昆避也不避,那刀眼看就要劈下来,谁知在距柴昆颈项一寸处硬生生停下了,强人点头叹道:“想不到你倒是条汉子,我生平最佩服的就是你这样的汉子。行,匣子你留下罢,而且绝没有我的同行再敢騷扰你!”说着一晃便没了踪影。 大槐树上花开花谢,挤眼间三年过去,这天来了一大帮子人。这些人一来到大槐树下便劳碌起来,又是平整地面又是运砖头木料,一时间人欢马嘶喧闹非凡。柴昆一问才知,这是一群外地人,他们买下了槐树客栈周遭的一大片地皮,要建四乡八里最大的牛马交易市场。 就在这时,一个领头模样、
16、面目和善的年轻人来见柴昆,说官府批给他的地不够大,他情愿高价买下槐树客栈。 柴昆一听赶忙摆手,说:“我这客栈是万万不卖的。” 年轻人一副心中有数的样子,说:“我出20两纹银,行不行?” 柴昆还是摇头,年轻人痛快地说:“嫌少?这样,一口价,50两。” 柴昆活这么大也没见过这么多银子,可柴昆照旧一副山水不惊的样子,说:“甭说50两,就是500两、5000两我也不卖,因为我在等一个人,”柴昆一指那已褪色的布幔,说,“三年前,有人把一样东西遗失在了这里,我始终等着他找来,这就是我开客栈的缘由,假如我把客栈卖了,他又到哪里找我?不过,你想买也不是不行以的。” 年轻人眉毛一挑,说:“请讲!” 柴昆恳切地说
17、道:“你走南闯北见闻广博,你是有机会帮我打探到黄老翁下落的,待我心愿一了,就将客栈转让于你。” 年轻人好大气魄,挤眼间牛马交易市场开起来了,一时间成天人流潮涌。因为人流增多,柴昆的客栈生意也随之红火起来了。可是,照旧不见那个黄老翁来。 这天,年轻人来找柴昆,一见面就兴奋地说:“柴大哥,我有那黄老翁的消息了,他就住在邻省。不过,现在你客栈生意这么好,你还会将客栈转让给我吗?” 柴昆哈哈一笑:“你太小看我了,我开客栈本不为赚钱,现在黄老翁有下落了,我还开什么客栈?” 年轻人听了,这才取出一封信来,柴昆打开一看,只见上面笔笔用力地写着:“小哥,时间真的匆忙,不想一别三年矣!那日大槐树下承蒙施手相救,
18、老朽时刻牢记在心,现又听说你等我三年,更让我感谢涕零。本应亲自登门感谢,只是人老体衰,不能长途跋涉,万请你能携那包袱随传言之人来我处,我当感谢不尽,黄西璧字。” 柴昆一看便知这写信之人正是当年的黄老翁,一是他叫自个小哥,这种生疏的称呼只有黄老翁叫过;二是黄老翁的名字他从未对其次个人说过。 柴昆当即要关了客栈,年轻人见了忙说:“生意这么好,关了太惋惜,要不包袱让我带了去?” 柴昆毫不在意:“我等候三年就为物归原主,还在乎这点生意?” 两人当即上路,直奔黄老翁家乡而去。一路上晓行夜宿甚是辛苦,几日之后最终见到了黄老翁,果真已是老态龙钟了。黄老翁一见柴昆便老泪纵横,说:“三年来我始终把恩人记在心头,
19、只是分别后便身染重病,一步也行不得,想去取包袱却有心无力,今日最终见到小哥了!” 柴昆也是感叹不已,当即双手捧上包袱。黄老翁拿出钥匙,颤巍巍打开,却见里面只有一张发黄的纸张而已,上面写着两句诗:“山野信义少,江湖风波多。” 黄老翁说:“小哥,你三年来细心保管的只是我两句诗,现在你还觉得值吗?” 柴昆正色言道:“我读书不多,但信义无价这句话还是懂的,人生在世,上不负天,下不惭地,中不愧对人,足矣。” 黄老翁说:“我是经商之人,闯过江湖走过多数码头,所见之人大多重利轻义,所以一时感喟写下这两句诗,山野信义少,江湖风波多,顺手放于木匣之中。现在看来我错了,拿笔来!” 年轻人听了赶忙展纸研墨,黄老翁略
20、一思索便笔走龙蛇:“山野信义重,江湖良善多。” 黄老翁又说:“我老早就听说小哥你为了等我开客栈的事了,更听说即使强人夜闯你家拿刀逼你,你也不改初衷的事,我父子俩好生钦佩。于是特让我儿在你客栈旁开了一家牛马市场,不为别的,只为让你的客栈生意红火起来,事实上也不止是回报于你,说回报那是辱没了你。更重要的是,能让我儿子每天跟你在一起,从而时时得到你的训诲。” 那年轻人,也就是黄老翁的儿子,走上前来深鞠一躬,说:“大哥肯认我为小弟吗?” 柴昆忙说声“不敢”,两人拉着手,相视大笑起来。 回到槐树下时,柴昆惊见原先破旧低矮的小客栈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拔地而起、气派无比的大客栈。门楣上四个大字“槐树客栈
21、”和老旧的布幔,在陽光下一起熠熠生辉。 民间小故事精选3 投胎三滴泪 郭中是个身家过亿的大老板。这天,他一时兴起,开着新买的豪车在高速路上跟人飙车,没想到车冲出了护栏,当场车毁人亡。 他在陽间还没享受够呢,当然很不甘心,于是就用亲人烧来的钱物上下打点,希望早点转世投胎。不料却遇上了麻烦。掌管投胎工作的转轮王铁面无私,冷冷地说:“别跟我来这一套。我要把你行贿陰司的事报告上去,让你永世不能超生。” 郭中吓坏了,赶忙跪下求情。他好话说尽,转轮王脸色才略微好转,说:“你想从我这里投胎转世,靠这些没用,我只认一样东西。”转轮王拿出一只酒盅大小的杯子,说,“很简洁,你拿着这只杯子,到陽间收集三滴为你而流的
22、眼泪就行。记住,你只有三天时间!” 郭中接过杯子,飞速地离开了轮回殿。因为他知道,今日就是他的葬礼,正是收集眼泪的最佳时机。 挤眼间,郭中就飘到了葬礼现场。他往下一看,果真,自己的葬礼特别隆重,灵堂里站满了人,个个表情沉痛,直掉眼泪。他顾不得感动,赶忙拿杯子去接眼泪。可惊奇,那人的眼泪被接进了杯子,却立刻就不见了! 郭中愣了一下,赶忙又去接下一个人的眼泪,然而还是不行,眼泪明明被接进了杯子,可杯子里连一点痕迹都没有。这下,他焦急了,拿着杯子挨个接过去,杯子里仍旧没收集到一滴眼泪。 郭中傻眼了。最终,他来到哭得最凶的妻子刘丽面前,满怀希望地将杯子伸过去。妻子的眼泪一颗颗掉进杯子,可看看杯子里,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间 故事 精选 精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