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杨桃》三年级语文教案学情分析范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画杨桃》三年级语文教案学情分析范例.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画杨桃三年级语文教案学情分析画杨桃三年级语文教案学情分析1 教材简说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我”依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们懂得了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凭空想象,要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动身,实事求是,不要轻下结论。 作者先略写父亲教育“我”画画要实事求是,接着详细地叙述“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事,最终写父亲和老师的训诲使“我”一生受用。作者通过人物的对话、神态描写,突出老师对“我们”谆谆教导的教化,生动形象地说明白从不同角度视察有不同结果的思想方法。 学习目标 1、相识6个生
2、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嘱咐、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谛视、肃穆、半晌、态度温和、熟识、训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当实事求是。 教学重难点 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教学打算 课件。 课时支配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杨桃实物: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果实吗?视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 简介杨桃 2、今日,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板书:画杨桃)齐读课题。(板书:画杨桃) 3、围绕课题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谁画杨桃?
3、怎样画杨桃?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 二、初步课文,感知内容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2、利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来。 三、检查预习,理清层次 1、指读生字词 2、你理解了哪些新词意思?怎么理解的?(沟通)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想当然:凭主观想象,认为事物应当是这样。联系课文内容,父亲常常嘱咐“我”,望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凭主观想象,画走了样。 3、指读课文,沟通:本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
4、情。) 4、划分层次 第一段(1):略写父亲教育我画画要实事求是。 其次段(218):详细地叙述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时发生的事 第三段(19):写父亲和老师的训诲使“我”一生受用。 用连接段意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先略写父亲教育我画画要实事求是,接着详细地叙述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时发生的事,最终写父亲和老师的训诲使“我”一生受用。 四、再度课文,质疑问难 1、提出不懂的问题。(常识性问题师生当堂解决。有关课文内容理解的问题师生梳理归纳。) 2、师小结: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我”依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
5、们懂得了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凭空想象,要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动身,实事求是,不要轻下结论。 五、指导书写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内容。 画杨桃三年级语文教案学情分析2 教学目标: 一、知道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化。 二、体会老师谆谆教导的教学看法。 三、体会课文哪些地方写得真实详细。 四、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词句,会用“嘱咐”说话。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课件出示,导入新课。 1、今日我们学习
6、课文画杨桃,读题。(出示课题)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杨桃是什么样子的?) 3、老师打算了一些杨桃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了这些杨桃,你想说什么?还有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接下来就请大家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把感受深的段落多读几遍,并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把自己感受深的段落读给大家听,谈理解。 3、沟通,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集体合作,理解内容。 1、我为什么会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呢?大家从课文中找一找缘由,可以小组合作。 2、沟通。 (1)“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 位置不同,看到的不同,你能举个例子吗? (2)“我看到的
7、杨桃根本不像平常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为什么会这样? (3)“我认仔细真地看,老醇厚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精确。” (4)“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父亲起先教我画画。他对我要求很严,常常嘱咐我:你望见一样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子,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什么是“嘱咐”?谁在什么时候嘱咐过你,嘱咐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爸爸的话的?什么是“想当然”?能不能举个例子说说什么是“想当然”? 3、我老醇厚实地画,却换来了同学们一阵讪笑,读读同学们的话。我心里会怎么样?想些什么呢? 4、老师是这样做的吗?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找找。 课件出示: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
8、,谛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台,举起我的画问大家: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老师为什么要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什么是“谛视”?你能表演一下“谛视”吗? 5、当老师问大家的时候,同学们这样回答,是带着怎样的语气的?(讪笑)我们读读。 发挥想像,当时我的心理睬怎么样?想些什么? 6、(课件出示)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番坐到我的座位上。他对第一个坐下的同学说:“现在你看看还像杨桃吗?”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这两个省略号,表示什么?怎么会断断续续的呢?他的心理睬想些什么?(很惭愧)读一读这段对话。 7、同样一个问题,同
9、学的看法为什么会发生改变?(用上因为所以) 8、假如你是这位老师,这时你想对你的学生说什么? 9、我们来看一下,“我”的老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生读该自然段。) 什么是“态度温和”?用这样的语气读一读。 有没有人对你说过,或你对别人说过“不要要”,说一说。 举例子说说什么是角度不同,样子也就不一样? 什么叫信任自己的眼睛? 10、老师的话,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几句?你是怎么理解的?你觉得对你有帮助吗?背一背你认为对自己有帮助的话。 四、总结升华,拓展延长。 1、谈。课文中共有几个人物,你最喜爱谁?谈一谈。你在生活中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吗?有没有这样的事? 2、读。老师学完这篇课文有一些体会和大家
10、一起共享,出示: 3、编。学生自编学完课文后的一则格言,写在书本插图五角星旁。沟通。 4、小结:当别人的想法、看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妄下结论,仔细分析,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要实事求是。 画杨桃三年级语文教案学情分析3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9个生字,会认本课14个生字。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积累词语。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出示杨桃实物或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水果吗
11、?(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今日,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板书:画杨桃)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1.齐读课题。 2.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1)谁画杨桃?怎样画杨桃? (2)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3)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它告知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检查预习状况,沟通重点字词 1.指读生字词,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2.沟通易读错生字,老师重点指导。 而:零声母音节,念“r”。肃:平舌音,念“s”。 晌:念“shn”,与“响”要区分字形。 嘻:念一声,“x”。诲:念四声,“hu”。 3.学习多音字“倒”,做组词练习。 4.指导书写,教学重难点字。 摆:扌+四+去
12、,留意左窄右宽,“四”字中间是两竖。 嘻:留意右边“喜”的写法,“士”不要写成“土”,第三横要长。 5.读“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 三、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标出自然段序号。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我”和同学们在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引起了同学们的讥笑。老师通过让学生轮番到“我”的座位上去看看,让他们相识到自己的错误,明白了做事应从实际动身。) 4.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来,全班沟通解决。 问题预设: (1)课文中老师怎样提的问题? (2)提的是什么样的问题? (3)
13、同样是杨桃,为什么画出了不同的样子? (4)老师为什么不干脆把道理告知学生,而是反复地提出问题? (5)为什么课文最终说“老师的训诲让我终生难忘”? 其次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2.作者在画杨桃时发生了什么事?其中包含着一个道理,原委是什么道理呢?今日我们接着学习课文。 二、深化理解课文,感悟文义 1.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仔细倾听并思索: 这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我”画杨桃的过程) “我”是怎样画杨桃的?(理解“认仔细真”“老醇厚实”“精确”等词语) 揣测“我”把杨桃画成了什么? (2)同学们细致找一找,“
14、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 (从“我”坐的角度看杨桃,杨桃就像个五角星。) (3)老师出示杨桃实物,请同学们视察。 (学生亲自实践,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是什么样子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第217自然段。 (1)朗读课文,并思索: 起先同学们认为“我”的这幅画画得怎么样?后来又有什么改变?老师有什么反应? 为什么有这样的改变?把有关的句子画出来。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同学们的相识为什么发生了改变。 举例子说说为什么角度不同,看到的样子不一样。(板书:角度不同,样子不一样) 同一事物,当别人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时,应当怎样做?(当别人看到的或看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忙着讪笑别人,
15、要学会敬重别人,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2)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导读出对话时不同的语气。 读出同学一起先讪笑的语气,以及后来不好意思、尴尬的心情。 读出老师一起先肃穆的语气,以及后来态度温和的看法。 3.学习第18自然段。 (1)为什么说老师的训诲对“我”来说终生难忘?(板书:终生难忘) (2)探讨:老师的话只适用于画画吗?(老师的话表明白一个道理:要实事求是,要以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这个道理不仅仅适用于画画,还适用于生活中的许多事情) (3)根据老师所讲的,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应当怎么做?(板书:不要要,要要) 谁能用“不要要”说一句话?4.老师亲自来到“我”的座位上去看杨桃,是想知道() 从“我”的角度去看,杨桃是不是“我”画出来的样子。 是不是“我”的位置有点偏,因此没有把杨桃画精确。 三、总结全文 1.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先不要认为别人错了,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要信任自己的眼睛,要实事求是。假如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做,那么,我们每个人一生都能得到好处,我们要牢记这个道理。 2.齐读老师说的那段话。7.说说自己从这篇课文中懂得的道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