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典故大全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历史典故大全精选.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历史典故大全历史典故(一) 振臂一呼 西汉时,汉朝苏武出访匈奴,被匈奴扣留。其次年秋天,汉将李陵带领五千步卒北上。他的军队走了很长时间,在一处开阔的地方,与匈奴单于率领的三万骑兵相遇。尽管敌强我弱,但李陵及其部下毫不畏惧,奋勇杀敌。匈奴单于见汉军特别骁勇,于是向北撤退。李陵率众追逐,歼敌两千多人。 单于非常生气,又调来八万骑兵,与李陵的部队作战。单于发觉汉军没有后援部队,就准备把他们全部歼灭。李陵见势不妙,只得撤退。单于率领部队追击。李陵率领部将英勇抗拒,杀死了许多敌军士兵。单于觉得李陵太英勇了,唯恐自己吃败仗,就想收兵。 可是在这个时候,汉军中的一个小头目倒戈匈奴,泄露了军事隐私,说汉兵
2、只剩下三千多人,而且受伤、得病的人特别多。单于觉得汉军可以很快歼灭,打消了原来的办法,下令对汉军进行全线进攻。汉军吃了败仗,尸体堆满了原野,血流成河。剩余的汉军已不足百人,且以伤者、病者居多。 李陵不愿服输,挥动着手臂,高声呼喊道:“快杀敌啊!”在李陵的号召下,众士兵无论有伤无伤,全都举起手中的兵器,向匈奴冲杀过去。匈奴兵见汉军这样英勇,惊得心惊胆战,纷纷向后退去。 后来,这支汉军部队还是被匈奴歼灭,李陵万般无奈,只得倒戈匈奴。 历史典故(二) 唾面自干 娄师德是唐代的一位名臣。他性情温柔,为人厚道,为官四十年,从不与人结怨。武则天观赏他的才能,委以重任。 一次,他的弟弟被提拔到代州去做刺史。
3、临行前,娄师德对弟弟说:“我和你都蒙受皇上的恩宠,待遇非常优厚。这是很简单招惹别人嫉妒的,肯定有人想找我们的过错。假如遇到这样的人,你将怎样应对呢?” 他的弟弟想了想,说:“假如有人把口水吐到我脸上,我绝不和他计较,擦干净就是了。” 没想到娄师德却说:“人家既然把口水吐到你脸上,表示心中在怨恨你,擦干净肯定会增加他的怒意。所以,你应当让口水自己干掉,含笑承受,这样他的怒气才会消逝。” 弟弟大为折服,忙说:“谨受教。” 历史典故(三) 山公启事晋代山涛任吏部尚书,擅于擢拔人才,每有官缺,均先亲自选题数人,写成奏章,密启皇帝选录,然后公奏,故举无失才,时称为“山公启事”。见晋书.卷四十三.山涛传。
4、后用以称扬荐贤举能,知人明鉴。唐.张九龄.奉和吏部崔尚书雨后大明朝堂望南山诗:“山公启事罢,吉甫颂声传。”唐.李商隐.赠宇文中丞诗:“人间只有嵇延祖,最望山公启事来。”后遂用“山公启事、名贤启事、山公启、山涛启、山公鉴、山涛鉴、山公识”等称扬荐贤举能,知人明鉴。 龙阳泣鱼战国策.魏策四:“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得十馀鱼而涕下。王曰:有所担心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对曰:臣无敢担心也。王曰:然则何为出涕?曰:臣为王之所得鱼也。王曰:何谓也?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後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矣。今以臣凶狠,而得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於庭,辟人於途。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矣,闻臣
5、之得幸於王也,必褰裳而趋王。臣亦犹曩臣之前所得之鱼也,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出乎?”后遂以“龙阳泣鱼”为失宠之典。 历史典故(四) 1、楚王问鼎 左传记载,春秋时楚庄王曾率兵北伐至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不得不派王孙满前去犒劳楚军,而楚庄王竟骄横地向王孙满询问周朝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回答说“在德不在鼎”。鼎是古代国家的权利的象征,楚庄公问鼎之轻重,有取代周室之意,“问鼎中原”源于此。 2、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春秋五霸指春秋时期五次诸侯会盟的盟主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公,一说指齐桓公,晋襄公,楚庄公,武王阖闾,越王勾践。战国七雄指战国时期的七个最强的诸侯国齐、楚、燕
6、、韩、赵、魏、秦。 历史典故(五) 1、逐鹿中原 楚汉斗争时期,汉王刘邦封部将韩信为齐王,对他特别宠信。韩信的谋士蒯通看到韩信的力气已经很大,就劝韩信背叛刘邦,带领军队与刘邦、项羽共争天下,那时天下三分之势可以实现。可是,韩信觉得刘邦对他不错,不忍心背叛汉王。 刘邦战胜项羽后,当上了皇帝。可是,他起先猜忌韩信了。有一次,刘邦带兵出征后,吕后假传圣旨,将韩信抓起来,说韩信想篡夺帝位,打算将他杀死。韩信见到刘邦、吕后这样无情无义,懊悔地说道:“我当时不听蒯通之言,所以才有今日这个下场!” 刘邦打了胜仗回来后,听别人讲解并描述韩信的遗言,就将蒯通抓来,要治他的罪。蒯通大喊冤枉,说自己无罪。 刘邦问他
7、:“你当时唆使韩信反叛我,我今日打算杀了你,这不是很合理吗?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蒯通一点儿也不胆怯,镇定自若地说:“狗都知道对自己的主子要忠诚,我那时是韩信手下的谋士,当然要忠于韩信,为他考虑。再者说,那时候秦朝失去了政权,全天下的人都在追逐它,谁有本领就能得到它。你的对手因为力气不够才会失败,你要情愿杀就杀吧!反正你是成功者。” 刘邦听完蒯通的话后,觉得这个人就是胆子大,对自己并不构成威逼,就把他放了。 2、画地为牢 打柴的武吉是一个孝子。一天他到西岐城来卖柴。在南门,正赶上文王车驾路过。由于市井道窄,将柴担换肩时不知塌了一头,翻转扁担时把守门的军士王相耳门上打了一下,当即就打死了,被拿住来见文王。文王说:“武吉既打死王相,理当抵命。” 命在南门地上画个圈做牢房,竖了根木头做狱吏,将武吉关了起来。三天后,大夫散宜生路过南门,见武吉悲声痛哭,问他:“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你为什么要哭呢?”武吉说:“小人母亲七十岁了,她只有我一个孩子,小人也没有妻子,母老孤身,怕要被饿死了!” 散宜生入城进殿来见文王,说:“不如先放武吉回家,等他办完赡养母亲的后事,再来抵偿王相之命。不知如何?”文王准了,就让武吉回家去了。 “画地为牢”比方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 中国历史典故大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