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例文.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例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例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1 教学分析: 在生活中,有各种漂亮的图案,其中有许多图案是由简洁的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得到的。本活动所展示的正是简洁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困难图案的过程。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推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洁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 能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洁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方法: 1、
2、创设情景,引发思维。 2、组织探讨,深化思维。 3、加强练习,发展思维。 预习作业: 1、概念 (1)钟表的指针在不停的转动,从3时到5时指针转动了多少度?请画图表示 (2)像这样,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 旋转 ,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图形的旋转;称为旋转中心; 称为旋转角 (3)如何找到旋转角? 2、性质 你能依据图形总结出旋转的性质吗? 3、画图探讨 将三角形ABC完成以下旋转画图 1、以B为中心,把这个三角形顺时针旋转60 2、以AC中点为中心,把这个三角形旋转180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 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
3、动改变相同吗? 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小挚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 而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围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转)。 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旋转”。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生活中的平移。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改变。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 说得真棒,瞧,我们见过的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 2、生活中的旋转 你们真是聪慧的孩子,不仅相识了平移的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刚才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
4、旋转) 旋转就是物体围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它们都围着一个点移动,这些都是旋转现象。 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旋转的现象吧!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轻松轻松,去看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吧! 3、学习例题3 (1)与学生共同完成其中的一道题,余下的由学生独立完成。 (2)对于有错误的学生,在全班进行讲评。 4、学习例题4 (1) 引导学生数时要找准物体的一个点,再看这个点通过旋转后到什么位置,再来数一数经过多少格。 (4)课件演示画图过程,并帮助学生订正。 三、课内练习 四、课后作业 你能依据他们不同的运动改变分分类吗?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
5、小挚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 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平移运动吗? “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 起立,一起来左转2圈,右转2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四周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 (2)先说一说画图的步骤,再来画图。 (3)让学会先选择几个点,把位置定下来,再来画图。 1、第6页2题。 2、第9页4题、 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推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洁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6、板书设计: 旋 转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改变。 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 旋转就是物体围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501585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2 设计说明 1.从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动身,促进学问的构建。 本设计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问阅历动身,为学生供应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利用数轴引出公倍数,让学生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产生感性的相识。利用最大公因数的学问迁移,让学生自己抽象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激活学生的思维。 2.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提倡,要注意角色转变,变更在以往的教学中只注意对学生学问的
7、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让学生主动参加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敬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设计在教学如何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出方法,并视察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得到充分的思索,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课前打算 老师打算 PPT课件 投影仪 学生打算 数轴卡片 彩色笔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复习。 分别说一说4和6的倍数分别有哪些。 4的倍数 6的倍数 4 6 812 1218 1624 2030 2.导入。 师:我们分别列出了4的倍数和6的倍数。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两个数公有的因数,今日来学习两个数公有的倍数。 设计意图:分别
8、说出4和6的倍数,一是复习倍数学问,二是为学习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作铺垫,使学生的思维自然过渡到新知。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1.探究概念。 (1)在数轴上表示数。 在数轴上分别找出表示4的倍数和6的倍数的点。(学生视察数轴,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笔在数轴上分别描出这些点) (2)视察数轴,沟通发觉。 4和6公有的倍数有哪些?最小的是几?有没有最大的?(学生口答后,老师在投影仪上表示出来) (3)迁移命名。 想一想我们已经学过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谁能给几个公有的.倍数和其中最小的一个取名字?(公倍数 最小公倍数) (4)理解意义。 请说一说什么是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学生口答: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
9、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5)集合表示法。 课件出示教材68页的集合圈。为什么集合圈里要写上省略号?(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 2.练习。(课件出示) 把不超过50的3和6的倍数、公倍数填在68页“做一做”中的集合圈里,再找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请一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填在教材上,然后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对详细问题的进一步探讨,帮助学生加深对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意义的理解,使表象更加清楚,由此让学生亲身经验一个从详细到抽象的教学过程。 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1.探究方法。 师:你是怎样求6和8的公倍数的?可以怎样表示
10、? (1)学生先独立思索,用自己的想法试着找出6和8的最小公倍数。 (2)小组探讨,相互启发,再全班沟通。 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 先分别写出6和8各自的倍数,再从中找出它们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方法二 先写出8的倍数,再从小到大圈出6的倍数,第一个圈出的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方法三 先写出6的倍数,再看6的倍数中哪些是8的倍数,从中找出最小的。 方法四 从小到大写出8的倍数,边写边推断是不是6的倍数,第一个6的倍数,就是6和8的最小公倍数。 #501584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初步培育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解决简洁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 数学 年级 上册 教案 例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