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的教案精编.docx
《五年级数学的教案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的教案精编.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五年级数学的教案五年级数学的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探究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计量单位换算的结果,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相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使学生探究并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最简分数的含义,驾驭约分和通分的方法,能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 3.使学生经验分数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培育视察、比较、抽象、概括
2、等实力。 4.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加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分数的含义,重点是建立单位“1”的概念。 2.以分数单位为新学问的生长点,教学真分数和假分数。 3.用分数表示同类两个数量的关系,扩展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4.通过操作活动感受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5.先特别后一般,通过改写假分数,教学带分数。 6.优化小数与分数相互改写的教学。 7.理解分数的性质并进行通分和约分。 第1课时分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页例1和“练一练”,第58页练习八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验分
3、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依据详细情境表示出相应的分数,联系实际情境说明或说明分数的详细意义;相识分数单位,能说明分数的组成。 2.使学生经验有详细到抽象的相识、理解分数意义的过程,感受分数的来源与形成,体会数的发展,培育视察、比较、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的实力,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加数学学习的信念。 教学重点: 相识和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相识和理解单位“1”。 教学方法: 探究合作法、讲解分析法、练习法等。 教学用具:ppt。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唤醒已知 在三年级,我们曾经分两次相识分数,今日这节课,我们要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相识分数。 二、合作探
4、究,理解意义 1.教学例1 出示例1中的一组图 请大家依据每幅图的意思,用分数表示每个图中的涂色部分。写出分数后,再想一想: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在小组内沟通。 学生汇报所填写的分数,你认为这些图中分别是把什么平均分的? 一个饼可以称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而左起第四个图形是把6个圆看成一个整体。 左起第四个图形与前三个图形有什么不同? 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很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1)在这几个图形中,分别把什么看成单位“1”的? (2)分别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用分数表示这样的几份? (3)从这
5、些例子看,怎样的数叫作分数? 拿12根小棒自已创建一个分数 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假如老师要表示6根小棒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 2.完成“练一练” 第1题各图中的涂色部分怎样用分数表示?请大家在书上填空。说说是怎样想的。 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第2题,视察直线上是把哪个部分看作“1”的?直线上表示是怎样想的? 引导:分数也可以在直线上表示。这里从0起到1是1个单位,同样地从1到2也是1个单位,这1个单位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就可以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 让学生在()里填上合适的分数。 沟通:你是怎样填的?为什么这样填? 三、奇妙联系,深化理解 1.做练习八的第1
6、题 先让学生在每个图里涂色表示三分之二,再说说是怎样涂的、怎样想的。 同样是三分之二,为什么涂色桃子的个数不同? 2.做练习第2、3、4题。 第2题先读出每个分数,再说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第3题让学生填,沟通时说说是怎样填的。 第4题在探讨分数时,把哪个数量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数量就是单位“1” 四、全可总结,延长拓展 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501569五年级数学的教案2 教学目标 1.理解和驾驭约分的方法. 2.驾驭最简分数的概念. 教学重点 驾驭约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公约数,并能够精确推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互质数.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依据分
7、数的基本性质填空 2.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1.最简分数 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像这样,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做一做1.下面的分数哪些是最简分数? 2.把上下两行相等的两个分数用线连起来。 (二)教学2. 分组探讨:结合分数的基本性质,怎样24/30化简? (1)分母30、分子24有公约数2,先用公约数2去除分子、分母 (板书: ) (2)15和12还有公约数3 (板书: ) 老师明确: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就不能再化简了,这种过程叫约分.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约分的意义. 板书: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
8、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反馈练习. (1)、把下面各分数化为最简分数。 (2)、下面哪些分数没有化成最简分数?请把它们化成最简分数。 (3)把桃子放入相应的篮子里 三、全课小结. 通过今日的学习,谈谈你学到了哪些新学问? 四、随堂练习. 1.回答. (1)推断下面哪些分数是最简分数,并说出为什么? (2)视察下面每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哪些有公约数2?哪些有公约数5?哪些有公 约数3? 2.下面哪些分数没有约成最简分数? 五、布置作业. 把下面各分数约分. #501568五年级数学的教案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化课程标准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84-85页例3、例4及相关练习 学情
9、分析: 约分是在学生已经驾驭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公因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约分作为分数基本性质的干脆应用,它是化简分数的常用方法。学习约分,不但可以提高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的相识,还为分数的四则运算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学问和技能目标:理解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意义,驾驭约分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约分,培育学生视察、比较和概括实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理解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意义,经验探究约分方法的过程,渗透恒等变换思想。 3、情感看法和价值观目标:培育学生运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实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最简分数的意义和约分的方法;驾驭约分的方法。 难点:能
10、精确的推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 教具、学具打算: 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铺垫。 课件出示一起回答 用列举法找出24和30的公因数和公因数 (为24 / 30约分做打算) 1、24的因数有( ),30 的因数有( ),24和30的公因数有( ),它们的公因数是( )。 2、填空(说说为什么,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方法:课件出示复习题,第1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第2题先默背,然后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过渡:这是我们前面所学习的内容,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新内容,请看大屏幕。 二、探究新知。 (一)、揣测、验证和比较,理解最简分数的意义 1、出示例3的教学情境图,让学生视察。 2、师:从情
11、境图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这是某所学校100米游泳竞赛中,三个学生的对话,生1:一共要游100米,小明已经游了75米,生2:他已经游了全程的3 / 4,生3:75 / 100和3 / 4是一回事吗?) 3 、猜一猜:75 / 100和3 / 4 / 是一回事吗? 4、验证:让学生同桌探讨,把验证过程写在练习本上。 5、学生汇报结果,老师课件演示。 6、引导学生比较75 / 100和3 / 4两个分数的异同,得出最简分数的概念。 相同点:分数的大小相等 不同点:75 / 100分子和分母较大,含有公因数1、5、25;3 / 4分子和分母较小,只含有公因数1。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都不同 总结概念
12、:分子和分母只含有公因数1,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活动:请学生例举最简分数的例子。 老师说学生推断, 学生说大家推断 学生说同桌推断 抓住关键:分子和分母只含有公因数1,看是否有公因数2、3、5 8、课件出示练习:指出下面哪些分数是最简分数?为什么? 5 / 7 6 / 9 10 / 12 11 / 12 8 / 1014 / 169 / 1624 / 25 21 / 24 13 / 17 名回答,说明为什么。 还是抓住关键:分子和分母只含有公因数1 假如都是2或3或5等的倍数,就不只有公因数1。 (二)、探究约分的意义和方法 过渡: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最简分数,在我们学过的分数中有许多
13、都不是最简分数,我们能不能把它化成最简分数呢? 课件出示例4. 推断24 / 30是不是最简分数(不是,除了1外,还有公因数2、3、6) 把24/30化简成最简分数 师提出思索问题: (1)、化简指什么? 使分子分母的数字变小 (2)、化简后大小不能变,要运用什么性质? 等式的基本性质 (3)、 等式的基本性质中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化简时,是乘,还是除,用什么来除。 除,用公因数来除 (4)、化简到什么时候为止? 最简分数,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 学生小组内探讨沟通,明确题目要求,为探究约分方法做打算。 2、师:请同学们试着做一做,把24/30化简成最简分数。大小不能变。 完成后小组
14、内沟通。 巡察,指导。 沟通探究结果。 小组汇报结果。 (1)方法一: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1除外)依次去除。除到最简分数为止 24 / 30=24+30 / 30+2=12 / 152 / 15=123 / 153=4 / 5 (2)方法二:干脆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去除。干脆得到最简分数。 24 / 30=24+6 / 30+6=4 / 5 / 小结:老师用课件演示比较两种约分方法,并总结约分的意义。 约分的概念: 师:约分还有一种书写方法,请同学们看第85页例4, 并在练习本上写一写约分的这种写法。 6、老师课件直观演示约分的另一种书写格式。 三、巩固练习(课件演示) 过渡:刚才我们一起学
15、习到了最简分数和约分的学问,老师发觉大家学得很仔细,但不知驾驭的怎么样?大家情愿接受挑战吗? 1、推断下面各等式,哪些是约分?为什么? 2、错题改正。 3、指出下列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 4、分苹果。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板书课题:约分) 五、板书设计 约 分 方法一: 24 / 30=242 / 302=12 / 15 12 / 15=123 / 153=4 / 5 方法二: 24 / 30=246 / 306=4 / 5 75 / 100= 3 / 4 不同点 : 分子和分母较大 分子和分母较小, 含有公因数1、5、25 只含有公因数1 最简分数 教学反思 1、为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数学 教案 精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