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香格里拉景区导游词5篇优质.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介绍香格里拉景区导游词5篇优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介绍香格里拉景区导游词5篇优质.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介绍香格里拉景区导游词5篇介绍香格里拉景区导游词(1) 白水台位于香格里拉县城东南的三坝乡白地村,距县城101公里,海拔2380米。它是由于碳酸钙溶解于泉水中而形成的自然奇观,是我国最大的华泉台地。 纳西语称白水台为“释卜芝”意为渐渐长大的花,白水台有“仙人遗田”的美称。 白水台造型酷似一层层梯田,成因是由于水中的碳酸氢钙经太阳光照耀,水分蒸发后形成碳酸钙白色沉积物,之后又不断覆盖地表而形成的泉华地。相传纳西族东巴教的第一圣祖丁巴什罗从学习佛经回来,途径白水台被其美景吸引,留下来设坛传教,因此是纳西族东巴教徒的神圣之地。 早在唐宋时代,白水台即已成为滇西一带出名的巡游胜地。在源头的石壁上刻有明
2、代纳西土知府木高所题诗一首:“五百年前一行僧,曾居佛地守弘能。云波雪浪三千垄,玉埂银丘数万塍。 曲曲同流尘不染,层层琼涌水常凝,长江永作心田玉,羡此高人了上乘。”在泉台左下侧,有一自然塑像,雪白如玉,形如怀孕女子,当地群众视为生殖的“神女”。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当地的藏、纳西、彝、白、傈僳等民族要到白水台进行祭祀活动,以歌舞娱神,民族风情非常浓郁。白水台是迪庆高原重要的旅游胜地。 最佳季节:2月-4月和9月-11月最佳。 东巴文化发源于此,农历二月八是相传这天纳西祖师创建白水台的日子。夏季雨季,路况不还,简单有泥石流和落石,不建议前往。 春夏秋三季白水台景色皆美,冬季水量虽不大,但是清早之时,全
3、台皆冰,随着阳光照耀,冰面由下至上渐渐解冻,晶莹剔透。 介绍香格里拉景区导游词(2) 白水台是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的重要风景点之一,位于中甸县东南101公里处。海拔约有2380米,其造型酷似一层层梯田。成因是由于水中的碳酸氢钙经太阳光照耀,水分蒸发后形成碳酸钙白色沉积物,之后又不断覆盖地表而形成的泉华地,因此是中国最大的泉水台地之一。 白水台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属温带气候,降雨较多,年平均气温为11.4。这里是中国纳西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据考证,白水台最初是作为神祗来敬奉的。相传纳西族东巴教的第一圣祖丁巴什罗从学习佛经回来,途径白水台被其美景吸引,留下来设坛传教,因此是纳西族东巴教徒的神圣之
4、地。旁边纳西族的民居、服饰和工艺品也很有特色。 白水台位于香格里拉县三坝乡,距离香格里拉县城约100公里。郁郁葱葱之中露出白色的华台,层层叠叠,仿佛一片白色的梯田。相传,纳西族的神灵为了让当地纳西人学会种田耕地,特地变化出这样一片梯田,所以后人称之为“仙人遗田”。 白水台是纳西东巴教的圣地,相传,东巴教始祖“东巴什罗”在白水台修炼成道,此地因而被纳西人奉为东巴道场。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是纳西族一年一度的“朝白水”活动,四里八乡的藏、纳西、彝、白、傈僳等民族都会到汇合于此,歌舞、野餐,进行祭祀活动,以歌舞娱神,向神灵祈求来年的丰收,一派浓郁的民族风情。 介绍香格里拉景区导游词(3) 香格里拉,原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介绍 香格里拉 景区 导游 优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