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模板最新.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模板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模板最新.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模板2021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模板1 教学重点:用过滤和结晶分别混合物的一般原理。 教学难点:利用结晶方法,分别几种可溶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的原理。 教学过程: 引言:在生产生活中,人们所接触到的物质许多都是混合物,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须要,经常要把混合物里的几种物质分开,得到较纯净的物质,这叫做混合物的分别,过滤和结晶是最常用的混合物分别的方法。 (板书) 第四节 过滤和结晶 一、过滤 1.定义:过滤是把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跟液体分别的一种方法。 2.原理:过滤时,液体穿过滤纸上的小孔,而固态物质留在滤纸上,从而使固体和液体分别。 3.操作方法: 例如:粗盐提纯(请学生设计
2、试验步骤)展示粗盐,让学生看到粗盐上的沙子等不溶性固体物质,以利于学生思索。 (演示试验)粗盐提纯 归纳出: (1)步骤: 在烧杯中溶解粗盐 过滤 (2)留意事项: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0.5cm 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处 烧杯靠在玻棒上倾倒液体 (3)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加速溶解 过滤引流 让学生总结过滤作为分别物质的一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过滤是用于分别不容性固体和可溶性固体的一种方法。 设问过渡:假如要分别硝酸钾和氯化钠固体能用过滤的方法吗?假如不能,想一想能用什么方法来分别它们? 二 结晶 1.定义:溶质以肯定几何形态的晶
3、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 2.原理: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依据它们在同一种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结晶的方法加以分别。 (讲解并描述)常用的结晶方法主要有两种,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态溶质,一般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晶体;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态溶质,一般可以用冷却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使溶质结晶析出。 例如: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应怎样分别? (演示试验)在烧杯中加入10g和NaCl混合物,注入15mL水,加热使混合物完全溶解,然后冷却,视察的析出,再进行过渡,晶体留在滤纸上,NaCl溶解在滤液中。 (讲解并描述)我们已经知道,的溶解度受温度改变的影响较大(80时,的溶解
4、度是169g,20时为31.6g),因此较高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降温时,部分从溶液里结晶析出。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改变的影响较小(80时,NaCl的溶解度是38.4g,20时为36g),降温时大部分NaCl仍溶解在溶液里。过滤时,晶体留在滤纸上,大部分NaCl仍留在滤液里(这种滤液叫做母液)。 小结: 作业:课本142页习题1、2、3 2021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模板2 物质的改变和性质 一、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了解物理改变和化学改变的概念及区分,并能运用概念推断一些易辨别的典型的物理改变和化学改变 (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2.过程
5、与方法 (1)通过对试验现象的视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2)用化学学问说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改变,激发学习化学的爱好。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激发爱好,培育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培育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二、教学重点:物理改变和化学改变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物理改变和化学改变的推断 四、教学方法:试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五、课时支配: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引言 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改变。例如,水在肯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燥热的夏天食物易腐败、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渐渐生锈等。相识物质的性质及其改变的
6、特点,驾驭其规律,对于人类相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改变和性质。 板书 课题1 物质的改变和性质 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学问都是通过试验形成的,因此必需学会视察试验的方法。 下面请大家视察几个演示物质改变的试验,主要视察改变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演示试验1-1 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 演示试验1-2 首先展示胆矾晶体 蓝色块状固体研碎后成为蓝色粉末 提问 试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改变过程中只是形态或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改变叫做物理改变。 板书 一、物质的改变 物理改变 1.
7、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改变叫做物理改变。 2. 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态、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改变。 演示试验13 由学生描述并记录试验现象 两支试管都形成蓝色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马上生成蓝色沉淀。这里的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这个过程是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了新的物质氢氧化铜。 演示试验14由学生描述并记录试验现象 加入盐酸后马上有气泡产生,石灰石渐渐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摸一下试管感觉到发热。 提问试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这两个改变都有新的物质生成,这种改变叫做化学改变。 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改变。在化学改变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
8、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经常可以帮助我们推断有没有化学改变发生。 板书 (二)化学改变 1.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改变叫做化学改变。(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变更、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常伴随能量改变,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探讨 推断一个改变是物理改变还是化学改变应依据什么? 练习口答课本第10页1、2。 引入化学是探讨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改变规律的自然科学。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质。我们将物质在化学改变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板书 二、 物质的性质 (一)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改变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
9、性质。 讲解 例如,我们刚刚做的试验3、4中,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生成,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这里物质表现出的性质都是化学性质。 请同学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例子。 蜡烛(纸张、木材等)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 小结 化学改变和化学性质的联系 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 例如:(1) 木柴燃烧化学改变 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 (2) 铁生锈化学改变 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 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 (3) 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改变 胆矾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
10、液反应化学性质 过渡 物质在化学改变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须要发生化学改变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板书(二)物理性质 物质不须要发生化学改变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讲解 这里不须要发生化学改变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须要改变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一是在物理改变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下面我们就几个重要的物理性质作一简洁介绍 板书1、熔点 我们知道,当温度上升时,固态的冰会变成液态的水。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物质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 板书2、沸点 把水加热到肯定温度时,水就会沸腾。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物
11、质的沸点随着大气压强的增大而上升。 板书3、密度 两块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有阅历的人只要用手分别“掂量”一下,就可以鉴别出哪是铁,哪是铝。这是由于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它们的质量是不相等的。我们把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演示试验15 探讨与沟通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理改变和化学改变”,“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我们不仅要驾驭这些概念,更重要的是要分清哪是物理改变,哪是化学改变,这就须要我们抓住两者的本质区分,多做一些练习。 布置作业:习题1、2、3、4、5 2021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模板3 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教学目标: 学问与
12、技能: 1.描述运用氢气、自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2.列举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燃料的选用来培育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信息加工实力。 2.通过探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看法和价值观: 1.通过燃料对环境影响的学习来树立爱护环境的意识,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通过试验和探讨逐步养成擅长合作、勤于思索、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实践的科学精神。 数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1.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2.新能源、新燃料的开发和利用。 难点:1.对燃料燃烧产物的分析。 2.新能源、新燃料的
13、开发和利用。 教学过程 一、导课(约5分钟) 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近年来人类患呼吸道疾病和皮肤病的数量在逐年增加,南极的冰川溶化也在加速,这是为什么呢?回答:是因为空气污染,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提出人们关切的问题,用一连串的问题增加学生回顾学过的学问和新的悬念 提问:那么又是什么污染了我们呼吸的空气呢?是什么使全球变暖呢?思索,回答:是一些有害气体污染了空气;二氧化碳过多形成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 提问:那么这些有害气体,以及造成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学生可能回答不出此问题,思索,急于知道答案。 引入新课:(板书:课题三运用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进入课堂情境。 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教案 模板 最新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